水稻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水稻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
 
  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口粮,口粮的主体是水稻。水稻生产发展对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快水稻产业发展,在总结近年来水稻生产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蒸纱锅
  一、发展现状
 
  2004年以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精神,把水稻的恢复性增产作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工作指导,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
 
  (一)生产持续稳定发展。2004年以来,我国水稻生产迅速恢复发展。2007年水稻播种面
积、总产和单产分别达到43378.2万亩、18603.4万吨和428.9公斤,分别较2003年增加3616.3万亩、2537.9万吨和24.9公斤,增幅分别达到9.1%、15.8%和6.2%。
 
  (二)生产布局日趋集中。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水稻生产布局日趋集中,初步形成东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三大优势产区,其中东北优势产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长江流域优势产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河南南部等省市,东南沿海优势产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和海南6省(市、区)。2007年三大优势产区水稻面积达到42507.2万亩,较2003年的38973万亩扩大了3534.2万亩,增幅9.1%,对同期全国水稻面积增加的贡献率达到97.7%。其中,东北优势产区增加1876.8万亩,增幅53.6%,贡献率为51.9%;长江流域优势产区增加2530.8万亩,增幅10.1%,贡献率为70%。
 
  (三)品种和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优质稻面积从2003年的21700万亩,扩大到2007年的31378万亩,扩大了9678万亩,优质率从2003年的54.6%提高到2007年的72.3%,提高了17.7个百分点;粳稻面积从2003年的近9000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1900万
亩,占全国水稻面积的27.4%,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超级稻推广面积由2005年的不足3000万亩扩大到2007年的7800万亩,增加4800多万亩,占全国水稻面积的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
 
  (四)产业开发逐步推进。主要体现在:一是龙头企业壮大。在中央和地方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下,我国以稻米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至2006年以稻米加工、水稻种子生产与经营等为主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近20家。2007年,日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上的稻谷加工企业达到1606家,较2002年增加1096个。二是订单面积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水稻订单面积已发展到8000万亩左右,占水稻种植面积的近20%。不少地方在落实订单的过程中,还不断创新订单合同,实施水稻效益的“二次分配”制度,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水稻订单。三是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近年来,我国以无公害、绿和有机食品大米生产和市场体系认证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生产发展较快。目前,无公害大米认证品牌近500个,生产面积达5000万亩;绿食品大米认证品牌390余个,生产面积超过3000万亩;有机食品大米认证品牌50个左右,推广面积约50万亩左右,其中黑龙江省占60%左右。2007年,经中国名牌战略
推进委员会评比,共有金健、五常、北大荒、国宝、福娃等29个大米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比2004年初评时增加了21个。四是产销衔接推进。近年来,农业部通过举办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等方式,构建稻米及其相关产业展销结合、产销衔接、产研对接及信息交流的平台,大力促进稻米产销衔接。五是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近年来,稻谷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得到较快发展,产业链条由单一的大米产品向方便米饭、抗性淀粉、米蛋白、米糠油、稻壳炭棒、炭黑、稻壳发电等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方向发展,使昔日的稻草、稻壳、米糠等“黄污染”变成了“抢手货”和“摇钱树”,实现了“变废为宝”。
 
  (五)水稻机械化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一是装备总量迅速增加。2007年,全国水稻插秧机拥有量达到15.63万台,稻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57.45万台,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207.8%和127.4%,机动割晒机拥有量60.89万台。二是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提高。2007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42.7%。其中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11.1%,发展最快的黑龙江省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67%;收获机械化水平为46.2%,连续3年增长幅度都在4个百分点以上,其中2007年比2006年提高7.4个百分点,发展最快的江苏省水稻机收水平达到92%。据统计,全国已有28个县市区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种植面积近3000万亩。
三是机械化技术体系初步建立。江苏等部分省市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制定了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标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的水稻机械化作业技术体系。四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随着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服务大户、专业*****组织以及农机经纪人队伍快速成长和壮大,服务领域从机收逐步向机耕、机播、育插秧拓展,服务模式从单项服务发展到了全面、全程承包服务等。
 
  这些成效的取得,关键是各地狠抓生产薄弱环节,坚持政策扶持,坚持加大投入,坚持科技支撑,坚持高产示范,坚持生产指导,为推进水稻生产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政策扶持。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最低收购价政策等一系列惠农增粮政策,其中扶持水稻生产的政策力度最大,在主要粮食品种中最早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水稻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各地在落实中央惠农增粮政策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贵州等省(市、区)实施了预付订单收购定金等扶持政策。
 
  二是坚持加大投入。2004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投入不断增加。从中央投入看,粮食直补资金从2004年的11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51亿元,增长30.17%;农资综合直补由2006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16亿元,增加596亿元;2007年国家水稻良种补贴资金达到37.6亿元,较2004年增加12亿元,2008年国家水稻良种补贴政策做到全国水稻生产区全覆盖,并将晚稻补贴标准从原来的7元增加到15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40亿元。
 
  三是坚持项目带动。从2004年起农业部开始组织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重点加强优质专用良种育繁、标准粮田建设、农机装备推进、病虫害防控和粮食加工转化设施建设的投入;2007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资金达到9亿元,较2005年增加7亿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4亿亩;水稻科技入户工程县从2005年的16个省25个县增加到2007年的18个省47个县。在组织实施国家重大项目的同时,各地还组织实施了免耕栽培技术推广、优质稻产业工程、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各级农业部门工作积极性,改善了水稻生产设施条件,促进了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和现代适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四是坚持科技支撑。近年来,各地通过遴选和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品种和应用高产高效技术;组织大规模水稻生产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的采用率等措施,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科技水平。2007年旱育秧、抛秧、机插秧、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和稻田养殖等技术推广面积分别达到18000万亩、12000万亩、3800万亩、700万亩、1200万亩和1600万亩。另外,不同稻区还针对当地实际,示范推广了一批地域特征明显、增产效果显著、针对性强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水稻增产方式的转变。
 
  五是坚持高产示范。各地积极组织开展水稻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了一批示范基地,树立了一批高产典型,培训了一批示范农户。同时,各地以高产创建为切入点,加强良种良法集成配套,开展不同形式的高产示范、高产竞赛、高产创建等活动,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水稻高产样板,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综合各地反映,这些优质高产创建活动示范作用强、带动范围广、实际效果好,有力地促进了各地水稻生产水平的提高。
 
  六是坚持生产指导。近年来,农业部坚持发展粮食生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部领导粮食生
产联系点制度、关键季节督导制度等,促进了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到户,粮食面积落实到田,增产措施落实到位。另外,农业部还组织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每年在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在优势产区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并在农民日报、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分稻区发布水稻生产技术指导建议。各省也相应组织省内水稻科研、生产和技术推广专家成立了省级水稻专家指导队伍,对省内水稻主产区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二、发展前景分析
 
  (一)市场供求分析
 
  2004年以来,我国水稻生产已实现连续第五年增产,基本实现了产需平衡,供求形势好转。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水稻供求总体偏紧,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消费总量稳步增长。稻谷是口粮消费的主体,2005年稻谷消费量占口粮消费量的59%,稻谷口粮消费占稻谷消费量的85.7%。未来几年,我国人口将逐步达到高峰,若以
2005年人口为基数,以“十五”期间人口年均增长率0.63%测算,预计2015年将达到13.90亿人,增加8000万人,按2005年稻谷人均140公斤测算,总消费量将达到1.95亿吨。此外,在酿酒、制药、调味品、饲料加工等领域对稻谷的工业需求也逐年增长。
 
  二是稳定供给压力加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耕地逐年减少,东南沿海地区水稻面积逐年减少,东北主产区继续发展水稻生产需要加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面积稳定难度较大。同时,受气候、技术、价格等因素影响,近十年我国水稻亩产基本在420公斤左右徘徊。若按2007年稻谷总产与2015年稻米消费量比较,还存在900万吨左右的缺口。而世界稻米常年贸易量是粮食作物中最低的,2007年仅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9%,其中籼稻贸易量约占60%,粳稻仅占11%左右,无论数量还是结构上都难以满足国内需求。此外,1993年、2003年下半年大米价格大幅上涨,以及2008年上半年国际米价飙升的历史经验表明,大米是影响市场粮价最敏感的产品,如果供给量不足,将会引起粮价大幅上涨,拉动物价攀升,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城乡居民对稻米消费的优质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尤
其是达到国标二级以上的高档优质稻发展缓慢。另外,我国粳稻的主产区在东北地区,而主销区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受流通、运输等发展滞后的影响,增大了市场调控的难度,将使品种和区域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二)发展潜力分析
 
  1.温光水资源丰富,面积增加潜力较大。从“单改双”的潜力看,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和福建等5省温光水资源丰富,历史上一直是双季稻主产区,但目前除了湖南省双季稻比重较高外,其余省份单季稻比重高。2007年5省双季稻和单季稻的面积比为1:0.91。若五省均恢复到1978年以来双季稻和单季稻面积比的平均水平,以2007年种植水稻的水田面积测算,可增加双季稻面积2000万亩以上。从“旱改水”的潜力看,主要包括:一是三江平原。目前三江平原水田面积为1500万亩左右,占三江平原耕地面积的22%。若将三江平原水旱田种植面积比例调整到1:1,则在现有耕地范围内还有近1500万亩旱地改水田的灌溉发展潜力。二是松嫩平原。结合有关部门研究成果,考虑已逐步实施的“引嫩入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松嫩平原的水稻发展潜力可达1000万亩。三是淮北地区。受农田灌溉
条件的限制,安徽省淮北地区现有耕地2000多万亩,而目前水田面积不足10%。若加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即使将目前旱地中面积的50%改制为水田,也有900万亩的面积潜力。综合上述情况分析,“旱改水”的潜力可达3000万亩以上。从再生稻发展潜力看,考虑四川、重庆、福建、湖北等省再生稻生产技术储备和生产经验,只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可再适度发展再生稻面积350万亩以上,达到1000万亩以上。
 
  2.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单产提高潜力较大。一是提高耕地地力。通过加强大型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等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耕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高产稳产稻田,可有效提高单产水平。有关研究表明,若将10%低产田改造为中产田,将10%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则可增产稻谷3.7%。二是优化水稻品种和季节结构。随着轻简栽培技术,特别是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已使早稻收获的季节压力大大减轻,特别是受暖冬气候影响,适宜播种插秧的季节也开始提早,因此,在生产中适当采用生育期较长的水稻品种,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水稻生物量和单产水平。三是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根据对比调查,超级稻新品种大面积亩产一般比普通品种增产50公斤。从2005年起,农业部已全面启动超级稻育种和推广的“6326工程”,力争利用6年的时间,新培育并形
成超级稻主导品种20个,推广面积达到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约12000万亩),超级稻每亩平均增产60公斤左右。四是大力推广现代适用技术。生产实践证明,由于栽培管理技术的不同,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的同一季节种植,产量差异可达到每亩100公斤以上,幅度达到20%-30%。在生产中,准限制单产提高的技术性障碍因子,提高现代适用技术的到位率,可以实现技术的增产潜力。
 
  3.充分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品质提高的潜力较大。长期以来,我国水稻育种、生产等均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稻谷产需形势的好转,客观上为优质稻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内外品质差距看,目前我国稻米的外观品质与国外的差距较大,而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方面差异不明显。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稻米品种的外观品质,可大大提高整体品质水平。从育种科技看,近年来,不育系的稻米品质已得到较大的提高,而不育系品质的改善,对占我国水稻面积60%以上杂交稻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选择性改良稻米品质。从产业经营水平看,订单粮食在优质稻品种选择、大田生产以及晾晒和收购环节均有较为严格的标准,有利于优质品种推广和优质大米的生产。
同时,随着以稻米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大米加工机械和加工工艺更为优良,更有利于生产高品质大米。
 
  4.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节本增收的潜力较大。实践表明,水稻种植、收获两个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可分别减少劳动用工量40%和76%,大幅度提高工效;机械栽插比人工栽插平均节约成本30元/亩左右,提高亩产25公斤以上;机械收获较人工收获节省成本20元/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提高水稻产量,而且机械化收获可减少损失3%-5%,低温干燥可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机插育秧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通过大力发展稻谷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断完善和延长产业链,充分释放产业链各环节的增效潜力,可进一步促进水稻增值增效。
 
  (三)制约因素分析
 
  1.资源约束增强。从水资源看,水稻是耗水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水稻用水占农业用水65
%以上,无水难种稻。我国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现实,进一步发展水稻生产的空间受到严重限制。从耕地资源看,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7年的18.26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1136.4万亩。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的40%,而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耕地占用数量和速度也在加大,给进一步发展水稻生产的空间带来严重影响。
 
  2.生产成本逐年上升。2003-2007年,水稻生产亩均成本从416.7元增加到555.2元,增加138.5元,增幅33.2%,年均增加8.3%。其中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直接物质费用从169.6元,增加到267.3元,增加97.7元,增幅高达57.6%,年均增幅14.4%。稻农普遍反映,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价格、化肥等农资价格以及机械作业费用大幅提高,增产增效难度大。
 
  3.主导品种不突出。2007年全国水稻生产中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的品种714个,比2002年增加49.1%;单品种平均推广面积从2002年的69.1万亩减少到2007年的50.2万亩。尤其是杂交稻品种个数增加较多,2007年10万亩以上杂交稻品种432个,比2002年增加89.5%,单个杂交稻品种平均推广面积从2002年94.1万亩减少到2006年的50.9万亩。据调
查,全年水稻种植面积仅30万亩左右的县,其推广品种数量一般都有50~60个,多的县市达90个左右,平均每个品种的推广面积不到5000亩。主导品种不突出,大田“插花”种植现象严重,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不仅影响水稻单产提高,而且影响稻米品质。
 
  4.技术推广难到位。随着农村适龄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水稻生产从业人员数量、素质下降,加上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而收益增长缓慢,导致农民种植“口粮田”、粗放化生产等现象增加,在技术采用上片面追求省工、省力、节本,盲目应用轻简栽培技术,一些先进实用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很难得到普及应用,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严重隐患。
 
  5.机械化水平低。尽管我国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发展较快,机收水平较高,但在水稻栽植机械化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等种植机械化生产发展水平较低。此外,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够完善、配套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瓶颈。
 
  6.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威胁大。重大气象灾害常态化和病虫害复杂化已成为影响我国水
稻生产发展的最不确定性因素。2006年四川和重庆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导致四川、重庆水稻亩产分别下降53公斤和123公斤。2007年,四川、重庆又先旱后涝,江西、湖南双季稻主产区发生严重干旱,不少稻田旱作或抛荒。总体上看,干旱、高温、洪涝等气象灾害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逐年加重。此外,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越冬害虫基数越来越大;条纹叶枯病、稻水象甲等非主要病虫害也出现蔓延态势,防控难度加大。
 
  三、发展思路、目标与任务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增强水稻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优先,协调区域发展,强化政策和科技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稳定扩大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二)发展目标
 
  ——生产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4450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19000万吨,单产提高到430公斤;到2015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0万亩左右,总产约19500万吨,亩产提高到435公斤,比2007年提高1.4%。
  新型助听器
  ——品种与品质目标。力争到2010年,优质稻面积发展到33000万亩,优质率达75%;粳稻面积达12500万亩,占全国水稻面积的28%;超级稻发展到12000万亩,占全国水稻面积的27%。到2015年,优质稻面积发展到36000万亩,优质率达80%;粳稻面积达14000万亩,占全国水稻面积30%以上;超级稻发展到16000万亩,占全国水稻面积的35%。全面提高稻米质量安全生产水平,无公害、绿、有机认证基地面积分别达1亿亩、5000万亩、500万亩。
 
  ——区域化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水稻优势区域建设与商品粮基地建设,促进水稻生产布
局向优势产区集中,使优势产区水稻面积稳定在44000万亩左右,占全国水稻面积的98%;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9%。
 
  ——产业化发展目标。培育壮大优质稻米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水稻订单种植1亿亩以上,培育国家级稻米精品名牌20个左右。
 
  ——机械化发展目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50%,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70%、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20%、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55%。到2015年,水稻优势产区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85%、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主要任务
 
  1.稳定扩大面积。坚持适度扩大与稳定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稳定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2008-2015年,东北优势区的“二江一湖”地区和东北西部地区,通过加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农田小水利设施的修建,充分利用地表水,实现新增稻田面积1000万亩。长江流域优势区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光温水资源,努力恢复双季稻面积,扩大再生稻面积,力争水稻面积较2007年扩大近500亩以上。东南沿海优势区要采取综合有效措施,进一步稳定水稻面积,力争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
 
  2.着力提高单产。坚持高产优质并重的原则,强化稻田小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强科研攻关特别是超级稻和杂交粳稻的育种攻关和技术推广,提高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水平,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大力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提高技术到田率,着力提高单产。
 
  3.优化品种和区域结构。坚持分区、分类指导,坚持市场导向下的目标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品种和区域结构。东北优势区重点发展优质食用粳稻,提高商品率,满足北方地区和南方大中城市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长江流域优势区重点发展优质食用籼稻,在满足区域内稻米消费需求的同时,保障沿海大中城市的籼米消费;江淮等粳稻生产适宜区逐步推
进“籼改粳”,就近满足粳稻消费需求;东南沿海优势区重点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提高稻米自给率。
 
  4.提高产业化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主产区种粮大户、稻农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扶持优势水稻产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稳步推进规模化经营,提高水稻产业组织水平。发展稻米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断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支持各种稻米产销衔接活动,积极协调和加快建立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进一步促进稻谷产销合作的健康发展。
 
  四、优势区域布局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市场区位、生产规模、产业基础等方面的要素,兼顾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依据水稻生产现状与未来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将我国水稻产区划分为东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三个优势区。2007年区域内总面积42507.2万亩,产量18164.6万吨,分别占全国水稻的98%和97.6%左右。规划选择近三年平均水稻种植面积在20万亩、
产量在8万吨以上的739个县(市、农场),稳定水稻播种面积39000万亩,形成稻谷生产能力16000万吨,其中商品粮面积2亿亩,提供商品稻谷9000万吨。
 
  (一)东北平原优势区
 
  1.基本情况。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黑龙江农垦。该区全年≥10的有效积温2000-3600,日照时数2400-3100小时,降雨量320-1000毫米。热量条件可满足一季作物生长,水稻是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该区耕地总面积3.23亿亩,2007年区内乡村人口4796万人,水稻播种面积5375.6万亩、产量2422.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2.4%和13.0%,平均亩产475.6公斤,优质率70%。
 
  2.优势分析。区内土壤肥沃,7、8月份降雨集中,温度较高,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是我国优质粳稻的主要产区。该区污染少,是优质绿粳稻理想的种植区域。水稻产量高,商品量大,比较效益较高。该区生产的优质粳米与俄罗斯、日本、韩国食用口味相近,可就近出口。
 
  3.目标定位。稳定扩大面积,不断提高单产和品质;供应东北、华北、西北及南方大城市粳米市场,出口韩、日、俄市场。力争到2015年,区内水稻面积达到5800万亩左右,产量2800万吨左右,优质率75%以上。
 
  4.主攻方向。一是加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稻田防灾抗灾能力;二是普及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益和商品供应水平,确保区内商品稻米品质的同一性;三是加强抗低温冷害等优质水稻品种的研发,提高东北水稻安全生产水平;四是大力推广大棚、无纺布育秧和“浅、湿、干”旱育稀植等节水栽培技术;五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绿、有机稻米,扶强、扶壮龙头企业,创世界稻米名优品牌,促进稻米出口。
 
  5.优先发展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在该区选择2004-2006年三年平均水稻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总产量在8万吨以上,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82个重点县(市)。
 
  (二)长江流域优势区
 
  1.基本情况。该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河南南部10省(直辖市)。区内气候四季分明,全年≥10的有效积温4500-5800右旋,日照时数1100-2500小时,降雨量1000-2000毫米;区内单季、双季稻共存,籼、粳、糯稻品种均有种植。该区耕地总面积7.7亿亩,2007年区内乡村人口3.5亿人,水稻播种面积近2.8亿亩,产量1.2亿吨,占全国水稻面积和总产的64%和66%左右,平均亩产450多公斤,优质率60%以上。
 
  2.优势分析。长江横贯区域,湖泊星罗棋布,地理位置居中,水陆运输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内温光水资源充裕,具有发展名优和特大米的基础。该区是我国提供商品稻谷最多的区域,对保障全国稻米供需平衡作用重大。
医用压片机 
  3.目标定位。稳定双季稻面积,提高单季稻产量水平,逐步扩大江淮粳稻生产。长江上游地区要提高稻米自给水平;长江中游地区要提高对南方优质籼米市场的供给水平;长江
下游地区在满足区内稻米自给的基础上,提高对东南沿海粳米市场的供给能力。力争到2015年,水稻播种面积达到28500万亩,总产达到12800万吨左右,优质率提高到70%。
 
  4.主攻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水平,保障水稻高产稳产;二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三是加强超级稻和中高档优质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高单产和品质;四是大力推广轻简栽培等实用高产栽培技术,加强技术服务指导,提高技术入户率;五是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六是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稻米产业化,提高产区农民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导丝男士 
  5.优先发展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丘陵平坝地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河南南部地区、鄱阳湖平原、沿淮和沿江平原与丘陵地区。选择2004-2006年年均水稻种植面积大于20万亩、年均产量多在8万吨以上,具有一定商品率的449个重点县(市)。
 
  (三)东南沿海优势区
 
  1.基本情况。该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6省(直辖市、自治区)。区内光、温、水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1300-2600小时,全年≥10的积温5000-9300,降雨量1100-3000毫米,对水稻生长十分有利。其气候条件满足单季、双季或三季稻作种植。该区耕地总面积1.85亿亩,2007年区内乡村人口1.1亿人,水稻播种面积9444.2万亩,总产量3518.9万吨,分别占全国水稻的21.8%和18.9%,平均亩产394.7公斤,优质率65%。
 
  2.优势分析。该区是我国降水、光照与热量最多、最充足、最适宜水稻生长的区域。该区既是我国稻米主产区,又是主销区,稻米需求量大。同时,该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较高,粮食购销的市场化程度高,优质稻米的产业化水平较高。
 
  3.目标定位。稳定水稻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大力发展优质籼粳稻,不断改良稻米品质;积极发展水稻生产,提高该区域稻米自给率。到2015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产量3800万吨以上,优质率75%以上。
 
  4.主攻方向。一是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稳定稻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二是加快培育和推广早晚超级稻品种,提高优质稻米生产水平;三是规范发展轻简栽培技术,提高主推技术普及率、到位率;四是加强以稻飞虱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开发,确保稻米质量及食用安全。
 
  5.优先发展地区。杭嘉湖平原、闽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广西及海南的平原地区。在该区选择2004-2006年三年平均水稻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总产量在8万吨以上,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208个重点县(市)。
 
  五、建设重点
 
  (一)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在水稻优势区域建设一批百亩核心示范方、千亩示范区、万亩示范片等水稻高产示范区,重点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项目实施,集中展示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将高产示范区建设成为良种和良法结合、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载体和平台。按照每5万亩规模连片的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一个百亩示范方,每50
万亩建设一个千亩示范区,每100万亩建设一个万亩示范片的标准,在水稻优势产区约建设百亩示范方9000个,千亩示范区900个,万亩示范片450个。通过高产示范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促进大面积水稻生产水平提高,稳定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二)稻田植保体系建设。健全病虫监测和预报系统,加强测报和防治队伍建设,完善病虫发布机制,强化“公共植保”和“绿植保”理念,构建新型植物保护体系。主要建设水稻生物灾害防控站,配备大型应急防治设备、指挥设备、建设应急农药库和设备库等,构筑水稻生物灾害应急防控体系。同时,建设水稻抗病性监测中心,负责水稻产区各水稻品种抗病性和重大病害生理小种的变化,及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指导调整种植计划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三)稻田监测系统建设。通过定点田间观察、固定农户调查、专家座谈会等形式,跟踪了解政策落实、生产动态、市场运行、生产效益、种稻积极性等情况,系统观察水稻全生育期苗情、虫情、病情、灾情,及时、全面反映水稻生产形势,为科学指导水稻生产,全面掌握产需动态奠定扎实基础。建设内容包括田间生长监测和稻情监测两个系统,主要配
备田间观测仪器、信息网络设施和信息采集、分析设备。根据地域特点和种植规模,按照每50万亩建设一个监测点,全国建设900个田间生产监测和稻情监测点。
 
  (四)标准化稻田建设。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在水稻优势区重点选择一批优势基地,按照田块成方、沟渠配套、林网密布、涵闸通连等要求,建成一批高产稳产稻田。重点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平原地区的低产田基本实现园田化,丘陵山地的低产田基本实现梯田化,以促进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原则上在连片规模200亩以上的田块进行建设,达到干、支渠道“三面光”,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抗旱机电井分布合理,抗旱能力在70天以上,道路布局合理,保证农业机械化作业,田面平整,耕层较厚,土壤肥沃。
 
  (五)水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成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设备完善、技术力量雄厚、集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于一体的国家级区域试验站;建设一批能充分展示优良新品种特征特性,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的国家级水稻优质品种展示站;建成制繁种纯度好、技术措施成熟、产量稳定的标准化育种繁育基地。综合考虑品种区域试验、品
种和技术推广以及生产用种情况,按照每500万亩建一个国家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站和一个国家级水稻优质品种展示站,常规水稻按100亩大田建1亩繁种田,杂交种子按200亩大田建设一亩制种田的建设标准,新建和扩建一批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站、品种技术展示站和制繁种基地。
 
  (六)稻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水稻优势区域加强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完善现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基层推广队伍服务能力和手段,扶持建设稻区水稻生产专业服务站和流动服务点,为农民提供集中育秧、整地、插秧、专业化防治、收获等服务。主要内容是建设基层农技人员技术再教育和培训体系,配备和完善技术服务设施,扶持以育秧大户、机插、耕整、收获大户为主的各类水稻生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50个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基地,扶持2万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1万个水稻生产服务站和1万个水稻育秧机插大户。
 
  (七)水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框架下建立水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依托现有的中央和地方研究、教育机构,围绕水稻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优质资源,进
行水稻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水稻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系统开展水稻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产业经济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面向用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水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设置一个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由若干功能研究室组成,分别负责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与组织工作,并在水稻的东北平原优势区、长江流域优势区、东南沿海优势区,选择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水稻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水稻良种补贴标准,不断强化国家水稻良种补贴政策;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与农资、农村劳动力价格等生产成本挂钩,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建立高产创建、集中育秧、病虫害专业防治、再生稻技术推广等重大技术推广补贴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财政补贴比重。通过建立健全水稻生产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保护和调动好农民多种稻、种好稻的积极性。装饰扣
 
  (二)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完善机制,拓宽渠道,促进社会多元化投入,重点是加大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土地整理等项目,要加强统一规划和投资整合,重点是向水稻优势产区倾斜。粮食主产区要强化中央政策落实力度,关键是强化工作经费保障;粮食主销区要强化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支持水稻产区加强稻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产稳产的标准化稻田。
 
  (三)加强稻田和水资源的保护。落实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高占用稻田的耕地开垦费标准,在征占稻田上实行更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水稻面积档案。结合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沃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建设项目实施,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稻田改造,稳定和提高稻田耕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对灌溉水质的保护,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污染源,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控,切实保护稻田生态环境。
 
  (四)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增加对水稻科研的投入,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稻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水稻育种攻关和技术转化能力。大力开展轻简栽培、精确定量栽培等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推行“浅、湿”灌水技术。大力发展水稻育插秧、田间管理和收获机械化,积极开展产后处理、干燥和储运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构建“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农户”的水稻技术传播网络。
 
  (五)加大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大对大型稻米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建设、技术改造、原料收购、批发和流通网络建设、科技研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稻米加工企业发展现代主食品工业化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大型米厂稻壳发电。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收购资金和发展资金缺乏等困难问题。
 
  (六)加强生产指导。强化农业部门对水稻生产的服务、管理和指导。坚持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制度、粮食生产领导联系点制度和生产关键季节的督导制度。充分依靠和发挥专家作
用,开展对水稻生产技术的巡回指导。以项目为平台,推动农科教、产学研联合协作,建立行政推动、企业主动、专家行动、农民心动的互动工作新机制。制定本地区水稻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发挥区域优势,扎实推进水稻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加强水稻产业发展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为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1:1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947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稻   生产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