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


背景技术:



2.保偏光纤作为一种特种光纤,能够传输偏振光,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工业制造及通信等领域,主要应用于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传感器和密集波分复用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和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等光纤通信系统中。
3.现有的pigtailed receptacle(尾纤型光插座)中一端安装普通光纤,另一端接毛细管、准直器、光纤阵列、插头等,其光纤外径大小在0.25-0.5范围内,普通光纤型号采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等,在实际应用中光纤受到的应力不对称,产生双折射现象,光的偏振态在普通光纤中传输的时候就会无规律地变化。因此,现有的尾纤型光插座不适用于对偏振态比较敏感的应用场景(例如:光纤干涉仪、光纤激光器以及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传感器和dwdm、edfa等光纤通信系统)。
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旨在解决现有的尾纤型光插座不适用于对偏振态比较敏感的应用场景的问题。
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包括:
7.插座管组件;
8.套管,所述套管容置于所述插座管组件中;
9.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的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套管中,另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插座管组件中;
10.保偏光纤,所述保偏光纤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陶瓷插芯中,所述保偏光纤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插座管组件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管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保偏光纤的快轴或慢轴对应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管组件包括:
13.前管体,所述前管体设置有第一阶梯孔和环形凸起,所述定位面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上,所述陶瓷插芯背离所述套管的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中;
14.后管体,所述后管体设置有第二阶梯孔和轴肩,所述后管体插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中,所述轴肩与所述前管体相抵靠,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以及所述第二阶梯孔中。
1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面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面对称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上。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梯孔包括梯次设置的第一孔面、第二孔面和第三孔面,所述
第一孔面、所述第二孔面和所述第三孔面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前管体连接所述第一孔面,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二孔面以及所述第二阶梯孔中,所述陶瓷插芯与所述第三孔面配合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保偏尾纤型光插座还包括:
18.柔性保护件,所述柔性保护件填充于所述第三孔面中,贴合所述陶瓷插芯的端面,所述柔性保护件包覆所述保偏光纤。
19.进一步的,所述柔性保护件包括:
20.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填充于所述第三孔面中,所述连接部包覆所述保偏光纤,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贴合所述陶瓷插芯的端面;
21.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覆所述保偏光纤,所述缓冲部的一端贴合所述前管体的端面,且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缓冲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面。
22.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前管体的外圆面相接。
23.进一步的,所述保偏光纤与所述陶瓷插芯的端面连接处设置有尾胶。
24.进一步的,所述保偏尾纤型光插座至少用于连接毛细管、光纤准直器、光纤阵列、裸光纤、保偏光纤插头中的一种。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安装有保偏光纤,可用于连接外界耦合部件,实现偏振光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和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使得光波在传输过程中偏振态不变,实现更长距离、更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可以有效的满足对偏振态比较敏感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中提供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中提供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的剖视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中提供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的左视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中提供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中的前筒体剖视的立体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中提供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中的后筒体剖视的立体示意图;
32.图7是本技术中提供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的变形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技术中提供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可连接的外界耦合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1、插座管组件;12、套管;13、陶瓷插芯;14、保偏光纤;15、柔性保护件;16、尾胶;111、定位面;112、前管体;113、后管体;114、第一阶梯孔;115、环形凸起;116、第二阶梯孔;117、轴肩;1141、第一孔面;1142、第二孔面;1143、第三孔面;1161、第四孔面;1162、第五孔面;121、第二通孔;141、应力区;142、纤芯;151、连接部;152、缓冲部;1521、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9.保偏光纤作为一种特种光纤,能够传输偏振光,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工业制造及通信等领域,主要应用于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传感器和密集波分复用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和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等光纤通信系统中。现有的pigtailed receptacle(尾纤型光插座)中一端安装普通光纤,另一端接毛细管、准直器、光纤阵列、插头等,其光纤外径大小在0.25-0.5范围内,普通光纤型号采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等,在实际应用中光纤受到的应力不对称,产生双折射现象,光的偏振态在普通光纤中传输的时候就会无规律地变化。因此,现有的尾纤型光插座不适用于对偏振态比较敏感的场景(例如:光纤干涉仪、光纤激光器以及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传感器和dwdm、edfa等光纤通信系统)。本技术基于现有的尾纤型光插座不适用于对偏振态比较敏感的应用场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安装有保偏光纤,可用于连接外界耦合部件,实现偏振光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和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使得光波在传输过程中偏振态不变,实现更长距离、更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可以有效的满足对偏振态比较敏感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具体详参下述实施例。
40.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包括插座管组件11、套管12、陶瓷插芯13和保偏光纤14;所述套管12容置于所述插座管组件11中;所述陶瓷插芯13的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套管12中,另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插座管组件11中;所述保偏光纤14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陶瓷插芯13中,所述保偏光纤1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插座管组件11设置。
41.可以理解,现有的尾纤型光插座安装有普通光纤(例如: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等),光的偏振态在普通光纤中传输时会无规律变化,无法适用于对偏振态比较敏感的应用中;相对于现有的尾纤型光插座,本技术提供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中安装有保偏光纤14,可用于连接外界耦合部件,实现偏振光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和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使得光波在传输过程中偏振态不变,实现更长距离、更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可以有效的满足对偏振态比较敏感应用场景(例如:光纤干涉仪、光纤激光器以及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传感器和dwdm、edfa等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需求;
42.具体的,插座管组件11安装固定套管12以及陶瓷插芯13,以及连接外界耦合部件;陶瓷插芯13设置有第一通孔,保偏光纤14的一端插接在第一通孔中,套管12设置有第二通孔121,陶瓷插芯13配合连接套管12的第二通孔121,套管12的第二通孔121用于连接毛细管、光纤准直器、光纤阵列、保偏光纤插头等外界耦合部件,实现陶瓷插芯13上保偏光纤14与外界耦合部件上保偏光纤相耦合,第二通孔121可以实现陶瓷插芯13与外界耦合部件同轴连接,提高耦合效率;保偏光纤14包括高双折射光纤和低双折射光纤,也可分为应力型保偏光纤和结构型保偏光纤,均可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中安装使用;尾纤型光插座使用时,将带有保偏光纤的外界耦合部件插接在插座管组件11中,外界耦合部件的一端插接于套管12中,并与套管12配合连接,实现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中保偏光纤14与外界耦合部件上保偏光纤耦合,进而实现偏振态光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与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
43.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管组件11的外部设置有定位面111,所述定位面111与所述保偏光纤14的快轴y或慢轴x对应设置。
44.可以理解,保偏光纤14通过增加光纤固有双折射性能来克服在传输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光纤中偏振态的影响,保持光纤中传输的光波的偏振态不变,在光纤通信领域中可提高光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通信容量。保偏光纤14根据端面的应力区141形状的不同分为熊猫型保偏光纤、蝴蝶型保偏光纤和椭圆型包层保偏光纤等;如图4中所示的保偏光纤14为熊猫型保偏光纤14;保偏光纤14具有正交的两个偏振轴,即x轴(慢轴)和y轴(快轴);慢轴x用穿过两个应力区141中心和纤芯142中心的直线表示;慢轴x为折射率大的方向,传输速度较慢;快轴y用与慢轴x正交、且通过纤芯142中心的直线表示;快轴y为折射率小的方向,光传输速度较快;若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保偏光纤14的快轴y或慢轴x一致,则光波在传输过程中其偏振态保持不变;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中保偏光纤14与外界耦合部件上保偏光纤耦合过程中,定位面111具有定位作用,确保光波的偏振态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与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过程偏振态不变,实现更长距离、更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可以有效的满足对偏振态比较敏感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具体的,定位面111可以设置为平面,定位面111与快轴y或慢轴x垂直设置,也可以设置在保偏光纤14截面内快轴y或慢轴x与定位面111的夹角保持在90
°±3°
;通过设置定位面111,以定位面111作为基准面,便于使用过程中调整外界耦合部件中保偏光纤14快轴y或慢轴x相对定位面111的夹角,实现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与外界耦合部件的快速耦合,提升耦合效率,保障光波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与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过程偏振态不变,提高相干信噪比。
45.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5和图6,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管组件11包括前管体112和后管体113;所述前管体112设置有第一阶梯孔114和环形凸起115,所述定位面111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115上,所述陶瓷插芯13背离所述套管12的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114中;所述后管体113设置有第二阶梯孔116和轴肩117,所述后管体113插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114中,所述轴肩117与所述前管体112相抵靠,所述套管12位于所述第一阶梯孔114以及所述第二阶梯孔116中。
46.可以理解,后管体113插接于前管体112中,将陶瓷插芯13和套管12固定在第一阶梯孔114以及第二阶梯孔116中;前管体112的外周设置环形凸起115,环形凸起115上设置有定位面111,陶瓷插芯13与前管体112的第一阶梯孔114配合连接,将定位面111设置在前管体112上,便于用户以定位面111为基准,调整外界耦合部件中保偏光纤14快轴y或慢轴x相
对定位面111的夹角,以实现外界耦合部件与陶瓷插芯13的快速耦合时,可以有效的保障外界耦合部件与陶瓷插芯13的耦合精度;后管体113的外周上设置有轴肩117,轴肩117具有限位作用,便于前管体112与后管体113安装过程中以轴肩117限位,在前管体112的端面抵靠轴肩117时,确保前管体112与后管体113安装到位;通过设置前管体112和后管体113,便于用户安装固定套管12和陶瓷插芯13,且有效的保障了外界耦合部件与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的耦合精度,进而保障光波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与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过程偏振态不变,提高相干信噪比。
47.请参阅图7,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面1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面111对称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115上。
48.可以理解,环形凸起115上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面111均与保偏光纤14的快轴或慢轴垂直设置,用户可以任一定位面111作为基准面,在使用过程中调整外界耦合部件中保偏光纤14快轴或慢轴相对定位面111的夹角,实现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与外界耦合部件的快速耦合,提升耦合效率,保障光波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与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过程偏振态不变,提高相干信噪比。
49.请继续结合查阅图2和图5,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阶梯孔114包括梯次设置的第一孔面1141、第二孔面1142和第三孔面1143,所述第一孔面1141、所述第二孔面1142和所述第三孔面1143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前管体112连接所述第一孔面1141,所述套管12位于所述第二孔面1142以及所述第二阶梯孔116中,所述陶瓷插芯13与所述第三孔面1143配合连接。
50.可以理解,第一孔面1141、第二孔面1142和第三孔面1143呈梯次设置,内径尺寸依次减小,第二孔面1142位于第一孔面1141和第三孔面1143之间;陶瓷插芯13的一端与第三孔面1143配合连接,陶瓷插芯13的另一端与套管12配合连接,套管12位于第二孔面1142以及第二阶梯孔116中;前管体112与第一孔面1141配合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孔面1141、第二孔面1142和第三孔面1143,为后管体113、陶瓷插芯13、套管12提供了安装空间,为实现外界耦合部件与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的准确耦合提供了有效保障。
51.请继续结合查阅图2和图6,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阶梯孔116包括第四孔面1161和第五孔面1162,所述第四孔面116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五孔面1162,所述套管12容置于所述第五孔面1162以及所述第二孔面1142中;通过设置第四孔面1161和第五孔面1162,为套管12留出容置空间,保障了外界耦合部件与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的耦合。
52.请继续结合查阅图1、图2和图5,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还包括柔性保护件15,所述柔性保护件15填充于所述第三孔面1143中,贴合所述陶瓷插芯13的端面,所述柔性保护件15包覆所述保偏光纤14。
53.可以理解,柔性保护件15和陶瓷插芯13均设置在第三孔面1143中,柔性保护件15贴合陶瓷插芯13端面,且包覆在保偏光纤14伸出陶瓷插芯13的部分上,具有对保偏光纤14的保护作用,增强保偏光纤14与前筒体连接位置处柔性,防止保偏光纤14受外界应力影响而折断;具体的,柔性保护件15可采用硅胶、tpe(热塑性弹性体)、tpu(热塑性聚氨酯橡胶)等软胶材质制作,为保偏光纤14伸出陶瓷插芯13的部分提供柔性保护作用。
54.请继续结合查阅图1、图2和图5,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保护件15包括连接部151和缓冲部152;所述连接部151填充于所述第三孔面1143中,所述连接部151
包覆所述保偏光纤14,所述连接部151的一端贴合所述陶瓷插芯13的端面;所述缓冲部152包覆所述保偏光纤14,所述缓冲部152的一端贴合所述前管体112的端面,且连接所述连接部151的另一端,所述缓冲部152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面1521。
55.可以理解,连接部151和缓冲部152均开设有通孔,保偏光纤14从通孔中穿过,连接部151和缓冲部152实现对保偏光纤14的柔性保护作用;连接部151填充在第三孔面1143中,并与陶瓷插芯13端面贴合,连接部151完全填充在保偏光纤14与第三孔面1143之间,实现了保偏光纤14与第三孔面1143之间的柔性连接,使得保偏光纤14可弯曲,避免保偏光纤14受外界应力影响而折断;缓冲部152与前管体112端面贴合,具有对保偏光纤14伸出前管体112部分的柔性保护作用;缓冲部152背离前筒体的一端设置了弧形面1521,弧形面1521具有过渡缓冲效果,弧形面1521到保偏光纤14的表面直接形成斜面的过渡,可以有效的提升缓冲部152对保偏光纤14的柔性保护作用。
56.请继续参阅阅图2,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面1521与所述前管体112的外圆面相接。
57.可以理解,弧形面1521与前管体112的外圆面相接,使得前管体112、缓冲部152以及保偏光纤14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连续过渡,减少应力的产生,可以有效的提升缓冲部152对保偏光纤14的柔性保护作用,避免保偏光纤14受外界应力影响轻易折断。
58.请继续参阅阅图2,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偏光纤14与所述陶瓷插芯13的端面连接处设置有尾胶16。
59.可以理解,陶瓷插芯13位于保偏光纤14伸出的一端为锥形凹陷结构,通过设置尾胶16,可以增强保偏光纤14与陶瓷插芯13的连接可靠性,以及具有对保偏光纤14的保护作用,避免保偏光纤14受外界应力影响发生折断。
60.请参阅图8,在另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至少用于连接毛细管a、光纤准直器b、光纤阵列c、裸光纤、保偏光纤插头f中的一种。
61.可以理解,保偏尾纤型光插座10可以用于插接毛细管a、光纤准直器b、光纤阵列c、裸光纤斜面d、裸光纤球面e、保偏光纤插头f等外界耦合部件,通用性强。
62.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包括:插座管组件;套管,套管容置于插座管组件中;陶瓷插芯,陶瓷插芯的一端配合插接于套管中,另一端配合插接于插座管组件中;保偏光纤,保偏光纤的一端插接于陶瓷插芯中,保偏光纤的另一端伸出插座管组件设置。保偏尾纤型光插座中安装有保偏光纤,可用于连接外界耦合部件,实现偏振光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和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使得光波在传输过程中偏振态不变,实现更长距离、更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可以有效的满足对偏振态比较敏感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
6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管组件;套管,所述套管容置于所述插座管组件中;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的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套管中,另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插座管组件中;保偏光纤,所述保偏光纤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陶瓷插芯中,所述保偏光纤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插座管组件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管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保偏光纤的快轴或慢轴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管组件包括:前管体,所述前管体设置有第一阶梯孔和环形凸起,所述定位面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上,所述陶瓷插芯背离所述套管的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中;后管体,所述后管体设置有第二阶梯孔和轴肩,所述后管体插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中,所述轴肩与所述前管体相抵靠,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以及所述第二阶梯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面对称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孔包括梯次设置的第一孔面、第二孔面和第三孔面,所述第一孔面、所述第二孔面和所述第三孔面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前管体连接所述第一孔面,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二孔面以及所述第二阶梯孔中,所述陶瓷插芯与所述第三孔面配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偏尾纤型光插座还包括:柔性保护件,所述柔性保护件填充于所述第三孔面中,贴合所述陶瓷插芯的端面,所述柔性保护件包覆所述保偏光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填充于所述第三孔面中,所述连接部包覆所述保偏光纤,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贴合所述陶瓷插芯的端面;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覆所述保偏光纤,所述缓冲部的一端贴合所述前管体的端面,且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缓冲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前管体的外圆面相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偏光纤与所述陶瓷插芯的端面连接处设置有尾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偏尾纤型光插座至少用于连接毛细管、光纤准直器、光纤阵列、裸光纤、保偏光纤插头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包括:插座管组件;套管,套管容置于插座管组件中;陶瓷插芯,陶瓷插芯的一端配合插接于套管中,另一端配合插接于插座管组件中;保偏光纤,保偏光纤的一端插接于陶瓷插芯中,保偏光纤的另一端伸出插座管组件设置。保偏尾纤型光插座中安装有保偏光纤,可用于连接外界耦合部件,实现偏振光在保偏尾纤型光插座和外界耦合部件之间传输,使得光波在传输过程中偏振态不变,实现更长距离、更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可以有效的满足对偏振态比较敏感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感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感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

王慧杰 韩兆春 谭莉 郁建科 邓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莞市翔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3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90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偏光   插座   光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