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废液处理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废水的再利用越来越重视,通常在对废水进行杂质过滤之后,水中依然会存在油脂类物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油水分离,在进行油水分离时,由于油脂类物质上浮至水面的速度较慢,使得油水分离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4.外壳件,所述外壳件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侧壁、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底壁的同一侧,以形成收容空间;以及
5.气泡发生件,所述气泡发生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且设于所述底壁,所述气泡发生件具有进气孔及多个出气孔,所述多个出气孔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进气孔用于通入气体。
6.其中,所述出气孔的内径d0为:1mm≤d0≤10mm。
7.其中,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
8.第一格挡件,所述第一格挡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过滤装置在所述第一格挡件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滤室;以及
9.第二格挡件,所述第二格挡件设于所述第一格挡件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过滤装置在所述第二格挡件与所述第一格挡件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室,且在所述第二格挡件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抽液室,所述抽液室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用于将抽液室中的液体排出所述过滤装置;
10.所述气泡发生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气泡发生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室及所述第二过滤室中的底壁。
11.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进液口,用于注入待过滤液体,所述第一格挡件上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室及所述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格挡件上具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室及所述抽液室,所述进液口到所述气泡发生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液口到所述气泡发生件的距离,且所述进液口到所述气泡发生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出液口到所述气泡发生件的距离;
12.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
13.第一排液件,所述第一排液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室中,且设置于所述气泡发生件与所述第一出液口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排液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过滤室中的液体经由所述第一出液口排出至所述第二过滤室;
14.第二排液件,所述第二排液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室中,且设置于所述气泡发生件与所述第二出液口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排液件用于将所
述第二过滤室中的液体经由所述第二出液口排出至所述抽液室;以及
15.抽液件,所述抽液件连接于所述排液口,所述抽液件用于将所述过滤室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口排出所述过滤装置。
16.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17.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收容于所述抽液室,且所述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抽液件,当所述抽液室中的水位到达预设水位时,所述传感器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所述抽液件,所述抽液件根据所述水位信息进行工作,将所述抽液室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口排出所述过滤装置。
18.其中,所述预设水位到所述底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出液口到所述底壁的距离。
19.其中,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
20.防对流件,所述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室,且所述防对流件设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所述防对流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一排液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一端设于所述防对流件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以及
21.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抵接所述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防对流件,以用于支撑所述防对流件。
22.其中,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
23.防对流件,所述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室,且所述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所述防对流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二排液件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室的一端设于所述防对流件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以及
24.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抵接所述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防对流件,以用于支撑所述防对流件。
25.其中,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
26.第一防对流件,所述第一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室,且所述第一防对流件设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所述第一防对流件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多个第一通孔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一排液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防对流件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
27.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抵接所述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防对流件,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防对流件;
28.第二防对流件,所述第二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室,且所述第二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所述第二防对流件具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多个第二通孔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二排液件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室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防对流件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以及
29.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一端抵接所述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防对流件,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防对流件。
30.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最大内径d1:5mm≤d1≤20mm,所述第二通孔的最大内径d2:5mm≤d2≤20mm;所述第一防对流件在所述底壁指向所述第一防对流件的方向上的尺寸l1为:l1≥50mm,所述第二防对流件在所述底壁指向所述第二防对流件的方向上的尺寸l2为:l2≥50mm。
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件及气泡发生件,所述外壳件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侧壁、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底壁的同一侧,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气泡发生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且设于所述底壁,所述气泡发生件具有进气孔及多个出气孔,所述多个出气孔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进气孔用于通入气体。当油水混合液体进入所述外壳件后,通过所述进气孔向所述气泡发生件中通入气体,所述气体经由所述多个出气孔可产生多个气泡,所述多个气泡粘附所述待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并带动油脂类物质上浮至水面,从而加快了油脂类物质上浮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油水分离的速度,即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因此,本技术提供的过滤装置能够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气泡发生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图6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防对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图8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防对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0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1为图10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第一防对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2为图10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第二防对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45.附图标号:过滤装置100;外壳件110;气泡发生件120;第一格挡件130;第一过滤室140;第二格挡件150;第二过滤室160;抽液室170;第一排液件180;第二排液件190;抽液件200;传感器210;防对流件220;支撑件230;第一防对流件240;第一支撑件250;第二防对流件260;第二支撑件270;第一侧壁111;底壁112;第二侧壁113;收容空间114;进气孔121;出气孔122;第一出液口131;第二出液口151;排液口171;通孔221;第一通孔241;第二通孔261;进液口1111。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
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48.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9.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100。请参照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气泡发生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0包括外壳件110以及气泡发生件120。所述外壳件110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侧壁111、底壁112及第二侧壁113。所述第一侧壁111及所述第二侧壁113设于所述底壁112的同一侧,以形成收容空间114。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14,且设于所述底壁112。所述气泡发生件120具有进气孔121及多个出气孔122。所述多个出气孔122与所述进气孔121相连通,所述进气孔121用于通入气体。
5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0用于废水处理,具体地,所述过滤组件用于滤除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
5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出气孔122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件120的多个表面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出气孔122的开口均设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的同一表面,具体地为所述气泡发生件120背离所述底壁112的表面。
5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出气孔122的开口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中至少一种。
5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泡发生件1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5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泡发生件120通过从所述进气孔121注入气体,并经由所述多个出气孔122排出,以使得所述气泡发生件120置于油水混合液体中时,能够在所述油液混合液体中产生气泡。所述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油水混合液体处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与所述过滤组件之间的部分中的油脂类物质一起上浮,从而使得加快了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油脂类物质的上浮,进而加快了油水分离的速度。此外,通过增加注入所述进气孔121的气体的气压,可以增加气泡产生的速度,进而进一步的加快油水分离的速度。此外,通过所述进气孔121注入含氧气体,可以在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降低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进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5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100,所述过滤装置100包括外壳件110及气泡发生件120,所述外壳件110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侧壁111、底壁112及第二侧壁113,所述第一侧壁111及所述第二侧壁113设于所述底壁112的同一侧,以形成收容空间114,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14,且设于所述底壁112,所述气泡发生件120具有进气孔121及多个出气孔122,所述多个出气孔122与所述进气孔121相连通,所述进气孔121用于通入气体。当油水混合液体进入所述外壳件110后,通过所述进气孔121向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中通入气
体,所述气体经由所述多个出气孔122可产生多个气泡,所述多个气泡粘附所述待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并带动油脂类物质上浮至水面,从而加快了油脂类物质上浮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油水分离的速度,即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因此,本技术提供的过滤装置100能够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
56.请再次参照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孔122的内径d0为:1mm≤d0≤10mm。
5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孔122采用较小的尺寸,可以使得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中能够设置更多的出气孔122,从而使得所述气泡发生件120在油水混合液体中产生更多或者更密集的气泡,进而使得能够带动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更加高效的上浮,即,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
58.请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格挡件130以及第二格挡件150。所述第一格挡件130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1及所述第二侧壁113之间。所述过滤装置100在所述第一格挡件130与所述第一侧壁111之间形成第一过滤室140。所述第二格挡件150设于所述第一格挡件130与所述第二侧壁113之间。所述过滤装置100在所述第二格挡件150与所述第一格挡件130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室160,且在所述第二格挡件150与所述第二侧壁113之间形成抽液室170。所述抽液室170设有排液口171,所述排液口171用于将抽液室170中的液体排出所述过滤装置100。所述气泡发生件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气泡发生件12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及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中的底壁112。
5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0包括第一过滤室140、第二过滤室160及抽液室170。所述过滤装置100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的气泡发生件120及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中的气泡发生件120对油水混合液体进行先后两次过滤,使得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水分离的更加充分。经由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的气泡发生件120及所述第二过滤室160分离出的水经由所述抽液室170中的排液口171排出所述过滤装置100,以对分离出的水进行收集或者使用。
60.请参照图4,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11上设有进液口1111,用于注入待过滤液体。所述第一格挡件130上设有第一出液口131,所述第一出液口131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室140及所述第二过滤室160。所述第二格挡件150上具有第二出液口151,所述第二出液口151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室160及所述抽液室170。所述进液口1111到所述气泡发生件120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液口131到所述气泡发生件120的距离,且所述进液口1111到所述气泡发生件120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出液口151到所述气泡发生件120的距离。所述过滤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排液件180、第二排液件190及抽液件200。所述第一排液件180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且设置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与所述第一出液口131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口131。所述第一排液件180用于将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的液体经由所述第一出液口131排出至所述第二过滤室160。所述第二排液件190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中,且设置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与所述第二出液口151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液口151。所述第二排液件190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中的液体经由所述第二出液口151排出至所述抽液室170。所述抽液件200连接于所述排液口171,所述抽液件200用于将所述过滤室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口171排出所述过滤装置100。
6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进液口1111可向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注入待过滤液体,即油水混合液体。
6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液件180处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与所述第一出液口131之间,且邻近所述气泡发生件120。当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的油水混合液体已经经过所述气泡发生件120进行分离,且所述油水混合液体的液面高于所述第一排液口171时,所述第一排液件180由于连通器原理,可将油水混合液体中邻近所述第一排液件180处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的一端经由所述第一出液口131排出至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举例而言,所述第一排液件180可以但不限于为水管。在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中,可以对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室140过滤之后的油水混合液体进行进一步地过滤。当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中的油水混合液体已经经过所述气泡发生件120进行分离,且所述油水混合液体的液面高于所述第二排液口171时,所述第二排液件190由于连通器原理,可将油水混合液体中邻近所述第二排液件190处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60的一端经由所述第二出液口151排出至所述抽液室170。举例而言,所述第二排液件190可以但不限于为水管。所述抽液件200可将所述抽液室170中的水经由所述排液口171排出至所述过滤装置100外。举例而言,所述抽液件200可以但不限于为水泵。
63.请参照图5,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0包括传感器210。所述传感器210收容于所述抽液室170,且所述传感器210电连接于所述抽液件200。当所述抽液室170中的水位到达预设水位时,所述传感器210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所述抽液件200,所述抽液件200根据所述水位信息进行工作,将所述抽液室170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口171排出所述过滤装置100。
6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210可以但不限于为接触感应传感器210或者视觉传感器210等,只要所述传感器210能够检测到所述抽液室170中水位是否到达了所述预设水位即可。所述传感器210电连接所述抽液件200,使得所述抽液室170中的水位到达所述预设水位时,所述传感器210能够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所述抽液件200。所述抽液件200可以但不限于为水泵等。当所述抽液件200接收到所述水位信息后,所述抽液件200能够根据所述水位信息进行工作,并将所述抽液室170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二出液口151排出所述过滤装置100,以将水进行收集或者使用。
65.请再次参照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水位到所述底壁11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出液口151到所述底壁112的距离。
6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水位到所述过滤装置100在所述抽液室170的底壁11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出液口151到所述过滤装置100在所述抽液室170的底壁112的距离,防止所述抽液室170中的水位过高,而导致所述抽液室170中的水经由所述第二出液口151倒流回至所述第二过滤室160。
67.请参照图6及图7,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防对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0还包括防对流件220及支撑件230。所述防对流件220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且所述防对流件220设于所述进液口1111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所述防对流件220具有多个通孔221,所述多个通孔221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一排液件180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的一端设于所述防对流件220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所述支撑件230一端抵接所述底
壁112,另一端抵接所述防对流件220,以用于支撑所述防对流件220。
6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对流件220设于所述进液口1111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且所述第一排液件180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的一端设于所述防对流件220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
69.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油水混合液体流经所述防对流件220,并覆盖所述防对流件220时,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会由于密度低于水而上浮,或者在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产生的气泡的带动下上浮,直至上浮至所述通孔221中。所述油脂类物质会在所述通孔221中阻挡水流经所述通孔221,从而防止水与油脂类物质对流。因此,在内部含有油脂类物质的通孔221中,油脂类物质单向上浮至所述油水混合液体的液面,而水则留在了所述防对流件220的下方,从而实现了油水分离。
70.请参照图8及图9,图8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防对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0还包括防对流件220及支撑件230。所述防对流件220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且所述防对流件220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口131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所述防对流件220具有多个通孔221,所述多个通孔221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二排液件190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60的一端设于所述防对流件220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所述支撑件230一端抵接所述底壁112,另一端抵接所述防对流件220,以用于支撑所述防对流件220。
7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对流件220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口131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且所述第二排液件190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中的一端设于所述防对流件220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
72.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油水混合液体流经所述防对流件220,并覆盖所述防对流件220时,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会由于密度低于水而上浮,或者在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产生的气泡的带动下上浮,直至上浮至所述通孔221中。所述油脂类物质会在所述通孔221中阻挡水流经所述通孔221,从而防止水与油脂类物质对流。因此,在内部含有油脂类物质的通孔221中,油脂类物质单向上浮至所述油水混合液体的液面,而水则留在了所述防对流件220的下方,从而实现了油水分离。
73.请参照图10、图11及图12,图10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4.图11为图10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第一防对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中第二防对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防对流件240、第一支撑件250、第二防对流件260以及第二支撑件270。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且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设于所述进液口1111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具有多个第一通孔241,所述多个第一通孔241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一排液件180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250一端抵接所述底壁112,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且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口131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具有多个第二通孔261,所述多个第二通孔261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二排液件190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60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防对流件
260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270一端抵接所述底壁112,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
7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设于所述进液口1111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且所述第一排液件180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
76.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油水混合液体流经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并覆盖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时,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会由于密度低于水而上浮,或者在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产生的气泡的带动下上浮,直至上浮至所述第一通孔241中。所述油脂类物质会在所述第一通孔241中阻挡水流经所述第一通孔241,从而防止水与油脂类物质对流。因此,在内部含有油脂类物质的所述第一通孔241中,油脂类物质单向上浮至所述油水混合液体的液面,而水则留在了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的下方,从而实现了油水分离。
7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口131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且所述第二排液件190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室160中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与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之间。
78.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所述第一过滤室140中经过过滤的油水混合液体流经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并覆盖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时,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会由于密度低于水而上浮,或者在所述气泡发生件120产生的气泡的带动下上浮,直至上浮至所述第二通孔261中。所述油脂类物质会在所述第二通孔261中阻挡水流经内部所述第二通孔261,从而防止水与油脂类物质对流。因此,在内部含有油脂类物质的所述第二通孔261中,油脂类物质单向上浮至所述油水混合液体的液面,而水则留在了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的下方,从而实现了油水分离。
79.请再次参照图10、图11及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241的最大内径d1:5mm≤d1≤20mm。所述第二通孔261的最大内径d2:5mm≤d2≤20mm。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在所述底壁112指向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的方向上的尺寸l1为:l1≥50mm。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在所述底壁112指向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的方向上的尺寸l2为:l2≥50mm。
8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油水混合液体经由所述多个第一通孔241流过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通孔241用于防止油与水对流。因此,所述第一通孔241的尺寸会影响防止油与水对流的效果。因此,所述第一通孔241的最大内径d1需要较小的尺寸,以使得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能够较好的覆盖所述第一通孔241,从而防止油与水对流。具体地,d1:5mm≤d1≤20mm。
8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油水混合液体经由所述多个第二通孔261流过所述防对流件220。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通孔261用于防止油与水对流。因此,所述第二通孔261的尺寸会影响防止油与水对流的效果。因此,所述第二通孔261的最大内径d2需要较小的尺寸,以使得所述油水混合液体中的油脂类物质能够较好的覆盖所述第二通孔261,从而防止油与水对流。具体地,d2:5mm≤d2≤20mm。
8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在所述底壁112指向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的方向上需要具有一定的尺寸。如若所述底壁112在所述过滤部指向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的方向上的尺寸l1过小,则会导致水容易将油脂类物质带入所述第一通孔241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41带到所述第一防对流件240的下方,从而产生油水对流。因此,l1需要足够
大,具体地,l1≥50mm。
8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在所述底壁112指向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的方向上需要具有一定的尺寸。如若所述底壁112在所述过滤部指向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的方向上的尺寸l2过小,则会导致水容易将油脂类物质带入所述第二通孔261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61带到所述第二防对流件260的下方,从而产生油水对流。因此,l2需要足够大,具体地,l2≥50mm。
84.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件,所述外壳件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侧壁、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底壁的同一侧,以形成收容空间;以及气泡发生件,所述气泡发生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且设于所述底壁,所述气泡发生件具有进气孔及多个出气孔,所述多个出气孔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进气孔用于通入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的内径d0为:1mm≤d0≤1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一格挡件,所述第一格挡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过滤装置在所述第一格挡件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滤室;以及第二格挡件,所述第二格挡件设于所述第一格挡件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过滤装置在所述第二格挡件与所述第一格挡件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室,且在所述第二格挡件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抽液室,所述抽液室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用于将抽液室中的液体排出所述过滤装置;所述气泡发生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气泡发生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室及所述第二过滤室中的底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进液口,用于注入待过滤液体,所述第一格挡件上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室及所述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格挡件上具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室及所述抽液室,所述进液口到所述气泡发生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液口到所述气泡发生件的距离,且所述进液口到所述气泡发生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出液口到所述气泡发生件的距离;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液件,所述第一排液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室中,且设置于所述气泡发生件与所述第一出液口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排液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过滤室中的液体经由所述第一出液口排出至所述第二过滤室;第二排液件,所述第二排液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室中,且设置于所述气泡发生件与所述第二出液口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排液件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室中的液体经由所述第二出液口排出至所述抽液室;以及抽液件,所述抽液件连接于所述排液口,所述抽液件用于将所述过滤室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口排出所述过滤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收容于所述抽液室,且所述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抽液件,当所述抽液室中的水位到达预设水位时,所述传感器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所述抽液件,所述抽液件根据所述水位信息进行工作,将所述抽液室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口排出所述过滤装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水位到所述底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出液口到所述底壁的距离。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防对流件,所述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室,且所述防对流件设于所述进液口与所
述气泡发生件之间,所述防对流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一排液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一端设于所述防对流件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抵接所述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防对流件,以用于支撑所述防对流件。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防对流件,所述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室,且所述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所述防对流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二排液件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室的一端设于所述防对流件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抵接所述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防对流件,以用于支撑所述防对流件。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一防对流件,所述第一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室,且所述第一防对流件设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所述第一防对流件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多个第一通孔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一排液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防对流件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抵接所述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防对流件,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防对流件;第二防对流件,所述第二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室,且所述第二防对流件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所述第二防对流件具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多个第二通孔用于防止液体对流;所述第二排液件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室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防对流件与所述气泡发生件之间;以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一端抵接所述底壁,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防对流件,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防对流件。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最大内径d1:5mm≤d1≤20mm,所述第二通孔的最大内径d2:5mm≤d2≤20mm;所述第一防对流件在所述底壁指向所述第一防对流件的方向上的尺寸l1为:l1≥50mm,所述第二防对流件在所述底壁指向所述第二防对流件的方向上的尺寸l2为:l2≥50mm。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件,所述外壳件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侧壁、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底壁的同一侧,以形成收容空间;以及气泡发生件,所述气泡发生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且设于所述底壁,所述气泡发生件具有进气孔及多个出气孔,所述多个出气孔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进气孔用于通入气体。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能够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请提供的过滤装置能够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请提供的过滤装置能够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李瑜 喻海 陈挚 李凌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家家分类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7

技术公布日:

2022/11/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8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气泡   多个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