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伦理思考

电腐蚀打标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伦理思考
朱昆,温馨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299)
一、“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2018年11月25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在YouTube 账号发布多条视频,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但随后遭到科学界的一致谴责和强烈反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人类特定DNA片段进行敲除或加入,最为普遍使用的是CRISPR/Cas9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这项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且脱靶率低的特点,但尚未在临床运用。贺建奎团队通过运用这项技术,在不能保证100%安全的情况下就用于人体,让本来能健康成长的人无端背上未知风险,这是对人的不尊重,违反了基本的伦理道德。
二、“基因编辑婴儿”暴露的伦理问题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技术至上”论对现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斯·约纳斯在《责任原理》一书中提出负责相关方,这类人主要包括使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子孙后代、他人和自然负责。显然,贺建奎对健康基因的剪除违背了这一原理。技术责任伦理观认为,技术的核心是尊重和保护未来人类的
仿古建筑
尊严和权利,我们应当认清本质和警惕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据此,我们认为基因编辑婴儿的事件存在以下伦理问题。
(一)违背了生命伦理学中的不伤害原则
对不伤害原则的定义为在诊治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又称为无伤原则,在生物医学中“伤害”主要指身体上的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其他损害。学者朱振认为人类基因编辑应尊重潜在者的未来健康权和开放性未来的权利。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通过母婴阻断等技术使HIV病毒携带者可以安全诞生健康的孩子,而贺建奎团队却运用基因之剪剥夺了露露和娜娜的生命健康权,使他们的生长都孕育着风险。假使露露和娜娜能够健康成长,大众则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增强某方面的基因,那么学者会担心优生学风气会在社会上复辟,父母则会通过这项技术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更优秀的基因,剥夺了孩子在拥有自主意识后,自己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使孩子本应该拥有的开放未来的权利得到侵犯,同时这还扰乱了生物多样性,为基因研究的进展设置了阻碍,对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现阶段,脑科学的研究需要对不同年龄阶段和层次的孩子进行脑试验,但是倘若父母对孩子的自由选择进行了干预,那么对人脑思维的开发和创造,我们的进步将会变成止步。孩子是国家发展未来的支柱,限制了孩子自由发展和选择的权利,就会阻碍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壮大,无论从长远还是现在看,结果都值得商榷。
(二)违背了生命伦理学中的有利原则
开关信号对有利原则的解释为在诊治过程中,以保护患者权利、促进患者健康、增进其幸福为目的。不伤害原则与有利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是指切实为病人谋利益的伦理原则,也称为“行善原则”。“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科学界认为,受试者并不得益,而且会受到伤害,而这种伤害对婴儿本身、社会、乃至下一代都产生了极大的恐慌,使社会安全问题、人权问题、公平问题的矛盾突出,也违背了约纳斯的责任理论。2015年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中山大学黄军利用基因剪除技术,同源重组修复了人类胚胎中引发地中海贫血β-globin gene(HBB)突变,由此引发的技术与伦理之间的讨论甚嚣尘上,也将基因编辑技术推到了风口浪尖。但是黄军团队与贺建奎团队有根本的不同,他选取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本就是一种非健康基因,携带这类基因者天生贫血,但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让该地区的人们免受地中海贫血的折磨。而贺建奎团队,敲掉了CCR5这种健康的基因,CCR5基因的缺失虽然阻断了HIV病毒的入侵,但也会造成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缺失。不仅如此,这种技术发展到现在仍未真正运用到人体上,没有数据和研究支撑,脱靶效应仍然存在并严重影响了编辑技术的成功率,因此,贺建奎团队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的是反对的声音。
三、“基因编辑婴儿”的思考
当今世界迅猛发展,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对遗传的研究发展的越来越深入,与此同时,技术论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但是在技术发展的同时,科学界、政治界甚至是普通公民,伦理
[摘要]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教授声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一时引起轩然大波,科学界和政治界同时发声,两种观点却截然相反。从生命伦理学角度分析贺建奎事件,并得出基因编辑婴儿违反了
不伤害、有利的原则,并从该事件得到反思,我国在科研技术领域,需要更加明确伦理委员会责任、完善相关法
律法规以及加强科研人员的伦理责任意识,并从两方面提出展望,一方面是对这类诞生婴儿的心理方面的关
不锈钢液压管接头
38ggg注,另一方面是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给予客观评价。
[关键词]“基因编辑婴儿”;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8-0142-02
传承◆反思◆经验反思
作者简介:朱昆,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衣架勾温馨,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142
--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5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809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基因   技术   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