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再循环的制作方法


流体再循环


背景技术:



1.打印系统可以将其打印流体通过流体分配系统再循环。一些流体(例如墨)可以包括应该持续或定期运动以保持其特性的微粒。特此公开其中流体可以在打印系统内再循环的再循环装置和系统。
附图说明
2.本公开的特征通过示例进行例示,但不限于下图,在图中,相似的数字表示相似的元件,图中:
3.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具有流体互连组件的再循环装置;
4.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具有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再循环装置;
5.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具有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的再循环装置;
6.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包括墨输送系统和流体桥的打印系统;
7.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包括流体接口和流体桥的打印系统;
8.图6a示出图5的在关闭状态下的流体接口和流体桥的截面图;
9.图6b示出图5的在打开状态下的流体接口和流体桥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为了简单和例示的目的,本公开主要通过参考示例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阐述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可以在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一些方法和结构未被详细描述,以免不必要地使本公开变得模糊。
11.在本公开中,术语“一”和“某一”旨在表示特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包含”是指包含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指至少部分基于。
12.打印系统可以包括一系列打印头,用以将流体喷射在打印介质上。这种流体通过一系列流体管线从流体供应源流向一系列打印头。该系列流体管线可以包括附加装置,用以控制流体参数,诸如流体压力、流体的密度、流速等。
13.一些附加装置(诸如泵)可以使用那些流体参数来控制其操作。此外,该系列流体管线可以彼此互连以便减小系统的尺寸,因此,流体管线可以被用于不同目的,操作基于该不同目的执行打印系统。
14.其它附加装置(诸如阀)可以被用于将流体在期望方向上引导,因此,基于阀的状态可以在流体管线内创建特定流体路径。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仅通过打开和/或关闭包括在一系列流体管线中的流体管线可能无法实现流体在特定流体路径方向上的重定向。可能无法获得的路径方向的示例为将流体供应到打印头的流体路径。如果未插入打印头,则包含在这些管线内的流体可能不被再循环。
15.在示例中,流体分配系统可以包括流体管线和附加装置,以便将流体从流体供应
源供应到一系列打印头。然而,流体分配系统可以被用于其它目的,诸如将流体通过一系列管线再循环。对于流体的再循环,额外的装置可以创建内部流体路径,在该内部流体路径中流体不被供应到打印头。
16.根据示例,打印系统可以包括分配不同类型流体的打印头。由于流体可以根据其特性而表现不同,因此打印系统的流体分配系统可以基于流体类型对流体执行不同的动作。在示例中,流体分配系统可以供应两种不同类型的墨:高着流体和低着流体。然而低着流体在不使用时可以保持其特性基本上不变,高着流体可以被定期再循环以保持其一些特性,例如其吸光度或其粘度。如果高着流体再循环不足,则其特性可能受到影响。
17.如本文所用,流体的吸光度是指由溶液吸收的光的量。对于高着流体,如果流体没有充分混合,则流体测量在流体分配系统中将不均匀,因此,在打印操作期间可能产生图像质量缺陷,诸如绘图不透明度变化。
18.如本文所用,流体的粘度是指流体变形阻力的测量。如果流体不可以再循环,则其素可能沉淀,从而增加其粘度。附加装置(诸如泵)可能无法处理高粘度流体。
19.在另一示例中,用户可以决定将打印系统的打印头中的一个替换为虚拟打印头,其中虚拟打印头可以将流体循环回打印系统的流体分配系统,而不是将其喷射。虚拟打印头可以使打印系统能在使用较少数量的打印头时保持执行打印操作。虚拟打印头的示例包括流体桥、再循环装置等。
20.本文所公开的是可以被用于将流体在打印系统内再循环的装置和系统的示例。因此,装置和系统的不同示例被描述。
21.在一些示例中,打印系统包括用以将墨供应到一系列打印头的流体分配系统。流体分配系统可以包括系列打印头将在其中被连接的一系列流体接口(或者被称为流体互连支架)。打印头中的一个与流体接口中的一个的连接可以通过创建内部流体路径来扩展流体分配系统。在打印头连接到流体接口时,流体可以供应到打印头。在其它示例中,打印头可以被替换为再循环装置,该再循环装置可以将通过流体接口供应的流体再循环。
22.根据示例,具有流体互连组件的再循环装置包括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流体互连组件可以包括弹性元件、第一中空元件、第二中空元件和可沿着流体互连组件移动的密封件。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包括开口,其中中空元件被流体连接。在装置的打开状态下,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从密封件突出使得开口被解封。在装置的关闭状态下,密封件密封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密封件被弹性元件朝向关闭状态偏压。
23.在示例中,再循环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附接到密封件的引导元件,其中引导元件可沿着引导件移动,该引导件平行于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在一些示例中,引导件是流体互连组件的孔。
24.在其它示例中,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是侧向孔。
25.在一些其它示例中,如果装置被连接到打印装置,例如流体分配系统的流体接口,则再循环装置从关闭状态改变为打开状态。
26.根据其它示例,再循环装置(而不是流体互连组件)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第一模块可以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第一中空元件和
可沿着第一模块移动的第一密封件,并且第二模块可以包括第二弹性元件、第二中空元件和可沿着第二模块移动的第二密封件。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中的每个都包括开口,第二中空元件被流体连接到第一中空元件。在打开状态下,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突出使得开口被解封。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覆盖开口,从而堵塞开口。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被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朝向关闭状态偏压。
27.在示例中,再循环装置可以被连接到打印系统。在将再循环装置连接到打印系统时,该装置从关闭状态改变为打开状态,从而在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之间创建流体路径。在一些示例中,再循环装置可以被连接到打印系统的流体接口。
28.在其它示例中,再循环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附接到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引导元件和附接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引导元件。第一引导元件可以沿着第一引导件可移动,并且第二引导元件可以沿着第二引导件可移动。第一引导件可以平行于第一中空元件,并且第二引导件可以平行于第二中空元件。在一些其它示例中,第一引导件是第一模块的孔,并且第二引导件是第二模块的孔。
29.根据一些示例,打印系统包括墨输送系统和流体桥。如前面在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墨输送系统可以将流体供应到流体接口。流体桥可以具有腔室组件,其中腔室组件包括流体连接到第二中空元件的第一中空元件、可沿着腔室组件移动的密封元件以及接触密封元件和腔室组件的弹性元件。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包括开口,其中密封元件用以密封开口。密封元件被弹性元件朝向密封该开口偏压,并且在将流体桥连接到流体接口时,密封元件移离使得开口被解封。一旦开口被解封,则流体可以在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之间流动。在一些示例中,墨输送系统对应于说明书中先前描述的流体分配系统。
30.在其它示例中,打印系统的流体桥进一步包括附接到密封元件的引导元件,其中引导元件可在平行于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引导件内移动。引导元件可以防止密封元件在沿着腔室组件移动期间的倾斜。
31.在一些其它示例中,当打印系统检测到流体桥的提取时,墨输送系统可以降低流体压力。在示例中,流体桥的提取通过检查打印系统状态来决定。
32.根据其它示例,腔室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密封元件可以包括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并且弹性元件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模块可以包括第一中空元件、第一密封元件和弹性元件的第一部分。第二模块可以包括第二中空元件、第二密封元件和弹性元件的第二部分。
33.第一密封元件可以密封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并且弹性元件的第一部分可以接触第一模块和第一密封元件。
34.第二密封元件可以密封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并且弹性元件的第二部分可以接触第二模块和第二密封元件。在将流体桥连接到流体接口时,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中的每个都移离使得开口被解封。
35.除其它之外,弹性元件的示例可以包括弹簧、储气罐或任何能够在变形(例如,由工艺传递力引起的变形)之后恢复尺寸和形状的元件。
36.现在参考图1,示出具有流体互连组件110的再循环装置100。再循环装置100进一
步包括弹性元件114、第一中空元件111、第二中空元件161和密封件113。第一中空元件111包括第一开口112,并且第二中空元件161包括第二开口162。在图1的示例中,开口是侧向孔,但是,替代位置可能是可以的,诸如中空元件的尖端上的开口。在示例中,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被一体形成为包括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单个元件,例如,u形元件。
37.第一中空元件111流体连接到第二中空元件,因此,流体路径可以被创建在两个开口之间。密封件113可沿着流体互连组件110的空腔115移动,其中密封件113用以通过覆盖开口来密封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112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162。
38.再循环装置110可以包括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密封件被弹性元件114朝向关闭状态偏压。在关闭状态下,密封件113覆盖开口,使得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112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162被密封。通过密封该开口,第一中空元件111和第二中空元件161内部的流体保持在内部,从而防止其溢出。在打开状态下,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112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162从密封件113突出,因此,开口被解封,从而允许流体在每个中空元件的开口之间流动。
39.如图1所示,当密封件113执行运动101时,引起关闭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的转换。密封件113的运动101引起开口从密封件113突出,从而在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112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162之间创建流体路径。在示例中,运动101可以由再循环装置100与打印装置(例如打印系统)的连接引起。打印系统可以包括流体接口,再循环装置100可以在该流体接口中连接,使得再循环装置100为打印系统创建新的流体路径。在示例中,新的流体路径对应于能够保持流体运动的内部流体路径。
4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中空元件111和第二中空元件161通过公共腔室连接,其中公共腔室是第一中空元件111与第二中空元件161之间的共享容积。在再循环装置100的关闭状态期间,公共腔室的容积可以有助于降低第一中空元件111与第二中空元件161之间包含的流体的压力。由于两个开口之间限定的流体路径内部包含的流体的压力,与具有较小内部容积的公共腔室相比,具有较大内部容积的公共腔室可以易于执行更多流体的溢出。然而,公共腔室的尺寸应足以使流体的素能够通过腔室,而不堵塞第一中空元件111与第二中空元件161之间的流体路径。
41.在一些其它示例中,第一中空元件111和第二中空元件161可以被一体形成为包括第一中空元件111和第二中空元件161的单个元件,例如,u形元件。
42.现在参考图2,示出具有第一模块210和第二模块260的再循环装置200。第一模块210包括具有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212的第一中空元件211、第一密封件213和第一弹性元件214。以相同的方式,第二模块260包括具有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262的第二中空元件261、第二密封件263和第二弹性元件264。
43.如之前参考其它示例所说明的,再循环装置200包括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打开状态下,开口从第一密封件213和第二密封件263突出,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密封件213和第二密封件263堵塞开口。第一密封件213和第二密封件263被第一弹性元件214和第二弹性元件264朝向关闭状态偏压。第一中空元件211流体连接到第二中空元件261,并且在再循环装置200的打开状态期间,在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212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262之间启用流体路径。
44.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件213和第二密封件263中的每个可分别沿着第一模块210的空腔和第二模块260的空腔移动。第一运动201例示第一密封件213如何从关闭位置213a移动到打开位置213b。第二运动251例示第二密封件263如何从关闭位置263a移动到打开位置263b。
45.如果密封件213、263在其关闭位置213a、263a,则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212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262中的每个都被第一密封件213和第二密封件263覆盖,使得开口被密封。开口的密封防止可能在第一中空元件211和第二中空元件261的内部的流体的溢出。
46.第一密封件213的打开位置213b和第二密封件263的打开位置263b对应于再循环装置200的打开状态。在该打开状态下,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212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262中的每个都从第一密封件213和第二密封件263突出,使得开口被解封。
47.在示例中,第一中空元件211和第二中空元件261是针,其中该针可以由能够耐腐蚀的材料制成。该针可以在其主体的侧向表面处具有其开口,因此,密封件可以防止可能沿着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212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262之间启用的流体路径所包含的流体的溢出。
48.在其它示例中,再循环装置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引导元件,用以确保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中的每个都与其相应的中空元件对齐,从而防止密封件倾斜。在示例中,再循环装置200进一步包括附接到第一密封件213的第一引导元件和附接到第二密封件263的第二引导元件。第一引导元件可沿着第一引导件移动,并且第二引导元件可沿着第二引导件移动,其中第一引导件平行于第一中空元件211,并且第二引导件平行于第二中空元件261。
49.在一些其它示例中,第一模块210和第二模块260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相对位置。尽管在图2中,第一中空元件211平行于第二中空元件261,但是其它替代方案可能是可以的,诸如第二模块260垂直于第一模块210,使得再循环装置200呈l形。
50.在一些其它示例中,第一中空元件211和第二中空元件261通过公共腔室连接,其中公共腔室是第一中空元件211与第二中空元件261之间的共享容积,如之前所说明的。在其它示例中,第一中空元件211和第二中空元件261可以被一体形成为包括第一中空元件211和第二中空元件261的单个元件,例如,u形元件。
51.现在参考图3,示出具有第一引导元件315和第二引导元件365的再循环装置300。再循环装置300进一步包括第一模块310和第二模块360,其中第一模块310和第二模块360中的每个都可以对应于前面参考图2所说明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52.再循环装置300进一步包括公共腔室305,其中该公共腔室305流体连接中空元件(图3中未示出)。在其它示例中,公共腔室可以被替换为其它替代方案,诸如将第一中空元件连接到第二中空元件的附加中空元件。
53.第一模块310包括第一引导元件315,并且第二模块360包括第二引导元件365,其中引导元件可在平行于其各自的中空元件的引导件内移动。在图2的示例中,第一引导件316和第二引导件366是第一模块310和第二模块360中的每个的侧向孔。然而,在其它示例中,引导件可以被设置在其它位置,例如在多个模块(或一个模块)的内表面上。
54.在一些其它示例中,第一模块310和第二模块360可以被替换为单个腔室组件。该腔室组件可以包括单个弹性元件、单个密封元件,同时限定再循环装置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如之前参考图1所说明的。
55.根据示例,打印系统可以包括用以将流体通过流体接口供应到流体桥的墨输送系统,其中流体桥对应于之前在其它示例中所说明的再循环装置。流体桥包括腔室组件,其中腔室组件包括流体连接到第二中空元件的第一中空元件、密封元件和弹性元件。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中的每个都包括开口,并且密封元件被弹性元件朝向开口被密封的位置偏压。在将流体桥连接到流体接口时,密封元件移离使得中空元件的开口被解封。一旦开口被解封,在墨输送系统内可以启用新的流体路径使得流体可以在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之间流动。
56.在其它示例中,腔室组件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密封元件包括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并且弹性元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模块可以包括第一中空元件、第一密封元件和弹性元件的第一部分。第二模块可以包括第二中空元件、第二密封元件和弹性元件的第二部分。
57.如前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中的每个都被弹性元件的第一部分和弹性元件的第二部分中的每个朝向关闭状态偏压。在关闭状态下,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被密封。在将流体桥连接到流体接口时,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中的每个都移离使得中空元件的开口被解封。一旦开口被解封,在墨输送系统内可以启用新的流体路径使得流体可以在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之间流动。
58.现在参考图4,示出包括墨输送系统410和流体桥420的打印系统400。墨输送系统410用以将流体供应到流体接口411,其中墨输送系统410可以对应于说明书中先前描述的流体分配系统。流体桥420可连接到墨输送系统410的流体接口411,使得流体可以被供应到流体桥420。
59.流体桥420包括第一中空元件421和第二中空元件471,其中第一中空元件421包括第一开口422,并且第二中空元件包括第二开口472。流体桥420可以包括用于中空元件的腔室组件,其中该组件可以是单个腔室或多个模块。当具有带单个腔室的流体桥420时,除了第一中空元件421和第二中空元件471之外,流体桥420进一步包括弹性元件和密封元件。当具有带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流体桥420时,流体桥42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以及弹性元件的第一部分和弹性元件的第二部分,如之前在说明书中所说明的。
60.流体桥420包括启用新的流体路径的打开状态和堵塞新的流体路径的关闭状态。在将流体桥420连接到流体接口411时,流体桥420将其状态从关闭状态改变为打开状态。该连接可以引起第一中空元件421的第一开口422和第二中空元件471的第二开口472从一个密封元件(或者当具有两个模块时的多个密封元件)突出。一旦密封元件移离开口,则在第一开口422与第二开口472之间启用新的流体路径。新的流体路径可以使墨输送系统410的流体能够流回到墨输送系统410。
61.然而,用户可能想要将流体桥420替换为打印头,以便执行打印操作。在从打印系统400提取流体桥420之前,用户可以向打印系统400表明提取操作将被执行。
62.在示例中,打印系统进一步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包括用以执行包括一系列动作的方法以从打印系统400提取流体桥420的指令。如果打印系统400检测到流体桥420的提取,则打印系统400可以降低墨输送系统410的流体压力。在一些示例中,流体桥420的提取通过检查打印系统状态来确定,其中打印系统状态指示打印系统400正在执行的动作的状
态。一旦流体桥420从流体互连接口411中提取,则流体桥从打开状态改变为关闭状态,因此,第一开口422和第二开口472被密封。由于第一开口422和第二开口472的密封,在打开状态期间启用以使流体流回墨输送系统410的新的流体路径被堵塞。
63.现在参考图5,示出打印系统500。打印系统500包括流体接口510和流体桥520。流体桥520可以对应于图3中先前说明的再循环装置300。然而,再循环装置或流体桥的其它示例可能是可以的,诸如具有腔室组件的再循环装置或流体桥、无引导元件的再循环装置或流体桥等。
64.流体接口510通过第一管线511和第二管线561流体连接到打印系统500的墨输送系统(图5中未示出)。墨输送系统可以将流体通过第一管线511和/或第二管线561供应到流体接口510。
65.在图5的示例中,流体桥520未被连接到流体互连接口510,因此它处于关闭状态下。然而,如果流体桥520被向下按压,则流体桥520的密封元件可以相对于模块向上移动。作为移动的结果,流体桥520从关闭状态改变为打开状态,在该打开状态下,在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之间启用新的流体路径。如果墨输送系统可以使流体通过第一管线511流到流体接口510,则流体可以通过流体桥520流到第二管线561。以相同的方式,如果墨输送系统使流体通过第二管线561流到流体接口510,则流体通过流体桥520流到第一管线511。
66.根据一些示例,当打印系统500检测到流体桥520的提取时,打印系统500的墨输送系统可以降低流体压力。流体压力可以对应于将要流过由流体桥520在打开状态期间启用的新的流体路径的流体的压力。在一些其它示例中,流体桥520的提取通过检查打印系统状态来确定。
67.现在参考图6a,示出处于关闭状态600a的图5的流体接口510和流体桥520的截面图。如先前在图5中所说明的,第一管线511和第二管线561将打印系统500的墨输送系统连接到流体接口510。
68.在流体桥520的关闭状态600a期间,墨输送系统不能使流体从流体接口510的第一流体腔室610流到流体接口510的第二流体腔室660。第一密封元件613a和第二密封元件663a被第一弹性元件614a和第二弹性元件664a朝向密封再循环装置520的中空元件的开口的位置偏压,因此,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之间的流体路径未被启用。在关闭状态600a期间,第一弹性元件614a和第二弹性元件664a处于松弛状态。当使用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时,松弛状态可以被称为弹簧的扩展状态。
69.现在参考图6b,示出处于打开状态600b的图5的流体互连接口510和流体桥520的截面图。
70.在流体桥520的打开状态600b期间,第一密封元件613b和第二密封元件663b移离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中的每个,因此,开口从密封元件突出。结果,在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与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之间启用流体路径。如果墨输送系统可以使流体流到第一管线511或第二管线561,则流体可以从第一流体腔室610(或第二流体腔室660)流到第二流体腔室660(或当从第二供应腔室660供应流体时流到第一流体腔室610)。在打开状态600b期间,第一弹性元件614b和第二弹性元件664b处于变形状态。当使用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时,变形状态可以被称为弹簧的收缩状态。
71.在其它示例中,图6a和图6b的流体互连接口510可以使用不同的系统与流体桥520接合。在一些其它示例中,流体桥520可以包括具有单个密封元件的单个腔室组件,如说明书中先前所说明的。在其它示例中,如先前所说明的,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可以通过附加中空元件流体连接。
72.在一些示例中,流体桥520可以防止包含在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的内部的流体的溢出。如果流体桥520与流体接口510分离,则流体桥520从打开状态600b改变为关闭状态600a。结果,弹性元件恢复其原始尺寸,从而将密封元件移回到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被密封的位置。因此,如果流体通过第一管线511被供应到第一流体腔室610或通过第二管线561被供应到第二流体腔室660,则流体不能流回墨输送系统。
73.本文描述和例示的是本公开的示例以及一些变型。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描述和图仅通过例示的方式来阐明,并不意味着作为限制。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有许多变型,本公开的范围旨在由随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其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术语均以其最广泛的、合理的意义来解释。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流体互连组件的再循环装置,包括:弹性元件;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其中所述第一中空元件和所述第二中空元件包括开口,所述第二中空元件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中空元件;和能沿着所述流体互连组件移动的密封件,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打开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所述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从所述密封件突出使得所述开口被解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所述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所述密封件被所述弹性元件朝向所述关闭状态偏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中空元件和所述第二中空元件通过公共腔室流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循环装置,进一步包括附接到所述密封件的引导元件,其中所述引导元件能沿着引导件移动,其中所述引导件平行于所述第一中空元件和所述第二中空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引导件是所述流体互连组件的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是所述第一中空元件的侧向孔,并且所述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是所述第二中空元件的侧向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循环装置,其中如果所述装置被连接到打印装置,则所述装置从所述关闭状态改变为所述打开状态。7.一种再循环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第一中空元件;和能沿着所述第一模块移动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模块,包括:第二弹性元件;第二中空元件;和能沿着所述第二模块移动的第二密封件,其中所述第一中空元件和所述第二中空元件中的每个都包括开口,所述第二中空元件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中空元件,所述装置包括:打开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突出使得所述开口被解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堵塞所述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被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朝向所述关闭状态偏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再循环装置进一步包括:附接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引导元件;和附接到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引导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元件能沿着第一引导件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引导元件能沿着第二引导件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引导件平行于所述第一中空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引导件平行于所述第二中空元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导件是所述第一模块的孔,并且所述第二引导件是所述第二模块的孔。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再循环装置,其中如果所述装置被连接到打印装置,则所述装置从所述关闭状态改变为所述打开状态。11.一种打印系统,包括:墨输送系统,用以将流体供应到流体接口;以及具有腔室组件的流体桥,其中所述腔室组件包括:流体连接到第二中空元件的第一中空元件,其中所述第一中空元件和所述第二中空元件包括开口,和用以密封所述开口的密封元件;和接触所述密封元件和所述腔室组件的弹性元件,其中所述密封元件被所述弹性元件朝向密封所述开口偏压,其中在将所述流体桥连接到所述流体接口时,所述密封元件移离使得所述开口被解封,其中流体在所述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与所述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之间流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流体桥进一步包括附接到所述密封元件的引导元件,其中所述引导元件能在平行于所述第一中空元件和所述第二中空元件的引导件内移动。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腔室组件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密封元件包括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并且所述弹性元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模块包括:所述第一中空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用以密封所述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接触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并且所述第二模块包括:所述第二中空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用以密封所述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和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接触所述第二模块和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其中在将所述流体桥连接到所述流体接口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和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中的每个都移离使得所述开口被解封。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打印系统检测到所述流体桥的提取时,所述墨输送系统降低流体压力。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流体桥的提取通过检查打印系统状态来确定。

技术总结


根据示例,具有流体互连组件的再循环装置包括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流体互连组件可以包括弹性元件、第一中空元件、第二中空元件和可沿着流体互连组件移动的密封件。第一中空元件和第二中空元件包括开口,其中中空元件被流体连接。在装置的打开状态下,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从密封件突出使得开口被解封。在装置的关闭状态下,密封件密封第一中空元件的开口和第二中空元件的开口,密封件被弹性元件朝向关闭状态偏压。件被弹性元件朝向关闭状态偏压。件被弹性元件朝向关闭状态偏压。


技术研发人员:

大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技术研发日:

2020.04.09

技术公布日:

2022/10/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3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79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流体   元件   所述   示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