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图及电路仿真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电路仿真
一、实习目的:
1、掌握收音机的原理与组成
2、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
3、掌握焊接技术
4、学会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原理
1、 最简收音机原理
   1中LC谐振回路是收音机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谐振回路固有频率与无线电发射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电磁共振,谐振回路两端电压VAB最大,将该电波接收下来。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由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1构成的检波电路,将调幅信号包络解调下来,得到
调制前的音频信号,再将音频信号进行低频放大,送到喇叭,就完全复原成可闻的声波信号。

1 最简单的收音机组成框图
    这就是最简AM收音机〔也称高放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它简单,但可行性、可使用性太差,不适合日常使用。由于高放式收音机中高频放大器只能适应较窄频率范围的放大,要想在整个中波频段525kHZ—1605kHZ获得一致放大是很困难的。因此用超外差接收方式来代替高放式收音机。
2、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
所谓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
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如:调幅中频国际上统一为465KHz或455KHz〕调制波。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如图2所示。
在超外差的设计中,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用同轴双联可变电容器,使输入回路电容C1-A和本振回路电容C1-B同步变化,从而使频率差值始终保持近似一致,其差值即为中频465KHZ,即:如接收信号频率是600kHz,则本振频率是1055kHz;假设接收信号频率是1000kHz,则本振频率是1465kHz;假设接收信号频率是1500kHz,则本振频率是1965kHz;
2 超外差收音机组成框图
    由于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f 与C不成线性变化,因此必须有补偿电容对其特性进行修正,以获得在收听范围内f与C近似成线性变化,保证f本振-f信号=f中频为一固定中频信号。超外差方式使接收的调制信号变为统一的中频调制信号,在作高频放大时,就可以得到稳定且倍数较高的放大,从而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品质。
3、电路的工作原理〔HX108-2七管半导体收音机〕
图3 收音机原理图
由电路原理图可知,整机中含有7只三极管,因此称为7管收音机。其中,三极管蜂鸣器电路V1为变频管,V2V3为中放管,V4为检波管,V5为低频前置放大管,V6V7为低频功放管
〔1〕输入电路:又称输入调谐回路或选择电路,其作用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各种高频信号中选择出所需要的电台信号并送到变频级。输入电路是收音机的大门,它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对整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有重要影响。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1-A和B1的初级线圈L1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B1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l/2πL1C1-A,当改变C1-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2〕变频电路:又称变频器,由本机振荡器和混频器组成,其作用是将输入电路选出的信号〔载波频率为fs的高频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频率为fr〕在混频器中进行混频,结果得到一个固定频率〔465kHz〕的中频信号。这个过程称为“变频”,它只是将信号的载波频率降低了,而信号的调制特性并没有改变,仍属于调幅波由于混频管的非线性作用,fs与fr在混频过程中,产生的信号除原信号频率外,还有二次谐涉及两个频率的和频差频分量。其中差频分量〔fr—fs〕就是我们需要的中频信号,可以用谐振回路选择出
来,而将其它不需要的信号滤除掉。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 l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混频电路由Vl、B1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其工作过程是:
(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通过Bl的次级线圈L2送到V l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1-B送到V l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V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B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B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
〔3〕中频放大电路:又叫中频放大器,其作用是将变频级送来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一般采用变压器耦合的多级放大器。中频放大器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收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质量好的中频放大器应有较高的增益,足够的通频带和阻带〔使通频带以外的频率全部衰减〕,以保证整机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频率响应特性。
它主要由V2、V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第一中放电路中的V2负载是变压器T3和内部电容组成,它们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465KHz,与前面介绍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主要原因是有了中频放大电路,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第二中放由大型风力发电机组V3和变压器T4组成
〔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检波的作用是从中频调幅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常利用二极管来实现。由于V4发射结的单向导电性,中频调幅信号通过检波极管后将得到包含有多种频率成份的脉动电压,然后经过滤波电路滤除不要的成,取出音频信号和直流分量。音频信号通过音量控制电位器送往音频放大器,而直流分量与信号强弱成正比,可将其反馈至中放级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简称AGC〕。收音机中设计AGC电路的目的是:接收弱信号时,使收音机的中放电路增益增高,而接收强信号时自动使其增益降低,从而使检波前的放大增益随输入信号的强弱变化而自动增减,以保持输出的相对稳定。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4,V4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4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AGC控制电压通过R8加到VT2的基极,其控制过程是:外信号电压↑→V3↑—Ib3↑→Ic3↑→Vc3↓通过R8 Vb2↓→Ib2↓→Ic2↓→外信号电压↓
〔5〕音频放大电路:又叫音频放大器,它包括前置低频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一般收音机中有一至两级低频电压放大。两级中的第一级称为前置低频放大器,第二级称为末级低频放大器。低频电压放大级应有足够的增益和频带宽度,同时要求其非线性失真和噪声都要小。功率放大器是用来对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用以推动扬声器复原声音,要求它的输出功率大,频率响应宽,效率高,而且非线性失真小。本机由3V直流电压供电。为了提高功放的输出功率,因此,3V直流电压经滤波电容C15去耦滤波后,直接给低频功率放大器供电。而前面各级电路是用3V直流电压经过由R12VD1VD2组成的简单稳压电路稳压后〔稳定电压约为〕供电。目的是用来提高各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6〕电源:各级公用一个电源。
三、识别各种元器件
1、电阻常以环来标示,其中最常见的为环标示。如采表示,其第一环是十位数,第二环为个位数,第三环为建筑隔墙倍率,表示10的几次方,第四环为误差率。例如:四环的电阻的颜排列为红蓝棕金则这只电阻的电阻值为260Ω误差为5%
绿
1
2
3
4
5
6
7
8
9
0
正负5%
正负10%
2、电解电容的极性:电解电容可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其极性长角为正极
3、二极管晶体二极管内部实质上是一个PN结。当外加正向电压,也即P端电位高于N端电位时,二极管导通呈低电阻,当外加反向电压,也即N端电位高于P端电位时,二极管截止呈高电阻。因此可应用万用表的电阻挡鉴别二极管的极性和判别其质量的好坏。黑段为负极。
4、三极管:三极管是由管芯〔两个PN结〕、三个电极和管壳组成,三个电极分别叫集电极c、发射极e和基极b,目前常见的三极管有硅平面管和锗合金管两种,每种又有PNPNPN型两类。
1〕判别基极和管型
对于PNP型三极管,CE极分别为其内部两个PN结的正极,B极为它们共同的负极,而对于NPN型三极管而言,则正好相反:CE极分别为两个PN结的负极,而B极则为它们共用的正极,根据PN结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性就可以很方便的判断基极和三极管的类型。具体方法如下:将万用表拨在R×100R×电解阳极板1K档上。黑笔接触某一管脚,用红表笔分别
接另外两个管脚,这样就可得到三组〔每组两次〕的读数,当其中一组二次测量都是几百欧的低阻值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管脚就是基极,且三极管的管型为NPN型;如用上述方法测得一组二次都是几十至上百千欧的高阻值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管脚即为基极,且三极管的管型为PNP型。
2〕判别发射极和集电极
已知三极管为NPN型。将万用表拨在R×100R×1K长春密刺档上。用手将基极与另一管脚捏在一起〔注意不要让电极直接相碰〕,将黑表笔接在与基极捏在一起的管脚上,红表笔接另一管脚,注意观察万用表指针摆动的幅度。然后将两个管脚对调,重复上述测量步骤。比较两次测量中表针摆动的幅度,出摆动幅度大的一次。黑表笔接的是集电极,红表笔接的是发射极。
>智能美甲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27: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721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号   电路   频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