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化学与传统文化最终稿

高考化学专题:化学与传统文化
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 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2、《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东汉成书记载石胆化铁则为铜的石胆是硫酸铜,该方法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湿法冶金()的先河
4、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是红的    硫化汞
5、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例如,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    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中的丹砂指的是 HgS
6、《本草纲目》中电水壶底座“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里的K2自锁螺钉CO3
7、《本草纲目》“(火药)乃焰消、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    诸药者,利用 KNO3 的氧化性
9、《天工开物》记载:“凡研消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说明 KNO3 研磨能易分解
10、《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数字高清网络摄像机)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    了焰反应
11、《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和朴消:“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焰反应区别硝石(KNO3)和朴消
12、《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还复为丹里的HgO
13、《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    其矾即沸,流出,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里的“绿矾”是 FeSO4·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14、公元前 200 多年写成的《山海经》记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灰。”这些都说的是天然气露到地面后, 发生燃烧的现象
15、《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里的“剂钢”是铁的合金。
16、《开宝本草》记载:“硝石,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涉及物质的溶解、蒸发、    结晶
17、《集注》:“鸡屎矾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外虽铜,內质不变”中鸡屎矾指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智能营销系统开发
18、《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 844 种,其中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FeSO4 7H2O
20、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藏药物 1892 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到:自元时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 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蒸馏
23、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24、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25、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    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洁白、质感柔软、泽光亮。这种“碱剂”是草木灰
26、《本草衍义》中对精制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 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27、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为 CaO
28、“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的“飞絮”与“马尾”化学成分分别是纤维素和蛋白质“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金属元素焰反应的现象;
29. 《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相激火生”是指爆炸
30.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以此法提取青蒿素属于萃取
31. 《本草经集注》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是焰反应
32. “升炼轻粉(Hg2Cl2)法”用水银一两,白矾(明矾) 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开于盆上矣。其白如雪,轻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文中从生成物中分离出轻粉涉及的操作方法为升华
33. 《神农本草经》说:“水银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饵丹”. “柔丹”和“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汞的氧化物。
34. 古人精制过程为:“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35. 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朱砂,HgS。
36.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古人用麻黄咳嗽
37. 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这里涉及到的操作方法是蒸发. 结晶. 溶解
38.《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39. 《天工开物》中记载:“以消石. 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
《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 麻. 裘. 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汽车前灯
40. 《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中指出: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其中的“硇水”指硝酸 ;
41. 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
42.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之形,硫为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酸盐;
43.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里的“碱”主要是碳酸钾;
44. 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甲烷;
管理农场45. 周辉《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用以浸铜,铸冶是赖,虽干溢系夫旱涝,大抵盛于春夏,微于秋冬。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这里的胆水是指CuSO4溶液;
46.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洁白. 质感柔软. 泽光亮。
47.在《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碱剂”或“石碱”是指草木灰;
48. 《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入脑,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创水”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
这里所说的“鼻冲水”. “刀创水”分别指的是氨水、碘酒;
49. 《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酉阳杂俎》一书:“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这里的“石漆”“石脂水”是指石油 ;
50. 苏轼《石炭行》中“投泥泼水愈光明”包含的化学知识:在高温下,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制得水煤气;
51. 我国南朝(梁)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记叙药物730种,其“消石”条目下写道:“…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这里的“消石”是指硝酸钾;
52. 我国医“山居多瘿”,也提到“海藻治瘿”“瘿”的产生与环境土质或饮用水的碘物质缺乏有关;
53.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54. 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紫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有雾有云就有胶体。
55. 《新修本草》中“绛矾,本来绿,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据此推测“绛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
56. 鉴别《新修本草》:硝石“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用于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焰反应。
57.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58. “滴水石穿. 绳锯木断”前者化学变化后者物理变化。“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
59.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60. 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素
61. 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62. 《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碳酸钾;
63. 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氢氧化钾;
64.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是指硝酸钾不能撞击。
65.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砂粘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窖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与造砖同法”。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
66.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 面及屋舍者”,描述了的制作过程;
67. 《本草纲目》中载有一药物,名“铜青”.藏器日: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者,淘洗用之.时珍曰:近时人以醋制钢生绿,取收晒干货之,后者的反应原理化学腐蚀;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2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71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记载   硝石   化学   反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