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树脂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大孔树脂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2705,非中文178
大孔吸附树脂(Marcoporous adsorption resin)是一种不含交换基团、具有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于20 世纪一个度导航60 年代开始应用,由于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表面积大、吸附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易于解吸附、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再生处理简便、使用周期长和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因此近年来,其在药学领域(尤其天然药物)中的应用普遍受到重视。本文从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分离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与分析中的应用进行评述,为大孔吸附树脂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1.1 黄酮类
    麻秀萍等用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药银杏叶的提取物银杏叶黄酮,发现S-8 型树脂吸附量为126.7 mg/g,洗脱溶剂的乙醇浓度为90.0% ,解吸率为52.9% AB-8 型树脂吸附量为102.8 mg/g,用溶剂为90.0% 的乙醇解吸,解吸率是97.9% ,表明不同型号的树脂对同一成分药物的吸附量、解吸率不同。
    陆志科等研究了6 种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竹叶黄酮的特征,对吸附性能及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比较,发现AB-8 型树脂较宜于竹叶黄酮的提纯,经AB-8 型树脂吸附分离后,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提高了1 倍以上。
    1.2 生物碱类
    用乙醇提取川芎后浓缩上大孔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30%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为川芎总提取物,其中川芎嗪和阿魏酸约占25.0~29.0%,总吸收率为0.6%。秦学功等应用DF501型树脂能直接从苦豆籽浸出液中吸附分离生物碱,在室温、吸附液pH 值为10NaCl 浓度为1.0 mol/L、吸附流速为5 BV/h 的条件下,对生物总碱的吸附量可达17 mg/ml 以上,在室温、2.5BV/h 的解吸流速下,以pH 值为3 80%乙醇溶液洗脱,可使解吸率达96.0%以上。
    1.3 皂苷和其他苷类
    彭拓华等采用均匀设计考察药液浓度、药液pH 值、洗脱流速、吸附流速等参数对人参总皂苷得率、人参总皂苷纯度效果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人参总皂苷含量,结果
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在药液浓度为12.38 mg/ml、药液pH 值为7.0、洗脱流速为1.5 ml/min、吸附流速为2.0 ml/min的条件下,用5%乙醇洗脱人参总皂苷,乙醇洗脱物中人参总皂苷纯度达85.0%以上,人参总皂苷得率达65.0%以上,为大生产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李庆勇等对大孔树脂分离刺五加中有效成分丁香苷的最佳工艺进行考察时发现,刺五加用水作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浓缩,按照丁香苷与干树脂质量比0.021 的量,向浓缩液中加入树脂,搅拌1 h,平衡1 h,离心,滤出树脂装柱,用含20%乙醇的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洗脱,将洗脱液冻干,此种方法获得丁香苷的提取工艺最好。
    1.4 其他方面
蝴蝶螺母    李进飞等选用NKA-9 型树脂从杜仲中分离富集绿原酸,得出绿原酸的最佳分离条件是:进样浓度低于0.3 mg/mlpH 值为3、流速2 ml/min 时,用50%乙醇洗脱,得到粗产品纯度为25.1%,收率为78.5%。黄园等用明胶沉淀法、醇调pH 值法、聚酰胺法以及大孔吸附树脂法对大黄提取液中的总蒽醌进行纯化,研究表明这4种纯化方法所得纯化液的固体物收率明显降低,而对总蒽醌的保留率具有明显差异,以ResinⅠⅡ2 种大孔吸附树脂最高(93.2
%95.6%)。
    高程海等研究了8 种大孔吸附树脂及聚酰胺对水解鞣质的吸附与解析性能,从中选出LSA221 型树脂具有较大吸附量和解吸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提取液浓度、pH 值以及流速等因素对卫生香LSA221 型树脂吸附量的影响,适合的上柱浓度为3 mg/mlpH 值为4.8、流速为1.2 BV/h,用体积分数60%乙醇洗脱得水解鞣质纯度为71.0%
    叶毓琼等对绞股蓝水煎液中的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的6 种形态(悬浮态、可溶态、稳定态、不稳定态、有机态和无机态)进行形态分析时,应用AmberliteXAD-2 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有机态和无机态,发现溶液pH 值为4.5 时回收率较理想,无机淋洗剂为1%硝酸,有机淋洗剂应用乙醇-甲醇-6 mol/L 氨水体系。
    2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及其分离分析中的应用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成分极为复杂,由于各化学成分之间的互相干扰使得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难以进行,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富集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并且可以进行除杂,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就可以对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和分析,具有分离度好,重现性好,无杂质干扰等优点。刘俊红等分别用乙酸乙酯萃取和大孔树脂吸附的方法提取分离补气养血颗粒
剂中的淫羊藿甙进行定性鉴别,2 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但大孔树脂吸附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认为其可作为补气养血颗粒剂质控检验的方法之一。吴巧风等用D201 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复方补血胶囊中的黄芪甲苷,使用TLC-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大孔吸附树脂的应用消除了其他杂质的干扰。大孔树脂吸附与超滤技术联用对六味地黄丸进行精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丹皮酚与马钱素,结果精制的提取物重量只有原药材的4.6%,而98.0%的丹皮酚与86.0%的马钱素被保留,则认为该联用精制技术可有效地减少药物服用量并保留小分子的有效成分。李成网等将小柴胡汤滴丸样品经氯仿提取后,用微碱性提取液通过D101 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乙醇洗脱,HPLC 法测定乙醇洗脱液中柴胡皂苷A,结果分离度佳,结果准确。刘峰等建立了大孔吸附树脂小柱预处理样品,HPLC 法测定复方鳖甲软肝片中芍药苷含量,可去除糖类及蛋白质、鞣质等损害谱分析柱的成分,且分离速度快,谱干扰小,方法简便,重复性好。金芳等利用DA-201 型大孔吸附树脂预分离在HPLC上测定了芍药苷的含量。
    3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单体化学成分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洪霞等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谱及HPLC 法制备谱技术对蕨麻进行分离纯化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蕨麻首次分离纯化的3 种化合物单体均为五环三萜皂苷类成分,即19α-三羟基-齐墩果酸-
28-O-β-D-葡萄糖苷(24-deoxy-sericoside)、19β-三羟基-乌苏酸-28-O-β-D-吡喃半乳糖苷(anseri-noside)和2-羰基-3β降压散19α-二羟基-乌苏酸-28-O-β-D-葡萄糖苷(2-oxo-pomolicacidβ-D-glucopyranosylester),其中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蕨麻苷)。郑莹等利用水煎煮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柱谱、ODS 柱谱等方法分离提纯,分离得到6 种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槲皮素、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山柰酚-3-O-β-D 半乳糖苷、山柰酚-3-O-β-D 半乳糖(2→1)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半乳糖(2→1)葡萄糖苷,除山柰酚、槲皮素之外,其余4 种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王爱国等[19]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从水甘草甲醇提总碱中分离得到3 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hazidigenine,水甘草酸,反式芥子酸甲酯,水甘草酸化合物为新化合物,rhazidigenine 和反式芥子酸甲酯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康利平等采用水煎煮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825 柱谱、反相C18 柱谱等方法进行分离,从知母根茎中分离得到6 种甾体皂苷,其中有代表性的为(25S-26-O-β-D-吡喃葡糖基-22-羟基-5β-呋甾-2β26-三醇-3-O-β-2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知母皂苷N),(25S-26-O-β-D-吡喃葡糖基-22-甲氧基-5β-呋甾-2β26-
-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铍青铜热处理吡喃半乳糖苷(知母皂苷O)。
    综上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新技术对于中药中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对其的基础研究仍相对很薄弱,如对树脂的预处理、再生尚缺少快速、经济的处理方法;国产树脂型号众多,质量变化较大,无统一药用标准;各种树脂对各类药物有机成分的吸附性能也缺少系统研究,目前研究人员都是凭经验对其进行摸索,因此要使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药产业,则更应加强对大孔树脂的基础研究,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
核磁共振技术的医学应用【中文1096,非中文城市轨道交通控制20
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RI),又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继CTCT成像是在X射线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平面重叠的X像可以清晰一个平面一个平面的扫描)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8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医学家们发现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可以
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以获取人体内水分子分布的信息,从而精确绘制人体内部结构,进而发明了这一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核磁共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人体内含有非常丰富的水,不同的组织,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够探测到这些水的分布信息,就能够绘制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通过识别水分子中氢原子信号的分布来推测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分布,进而探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
与用于鉴定分子结构的核磁共振谱技术不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改编的是外加磁场的强度,而非射频场的频率。核磁共振成像仪在垂直于主磁场方向会提供两个相互垂直的梯度磁场,这样在人体内磁场的分布就会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位置都会有一个强度不同、方向不同的磁场,这样,位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氢原子就会对不同的射频场信号产生反应,通过记录这一反应,并加以计算处理,可以获得水分子在空间中分布的信息,从而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3:2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635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吸附   树脂   大孔   分离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