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簧管乐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簧管乐器


背景技术:



2.簧管乐器是一种震动乐器,以演奏者用力吹气,带动植入哨片,以气息振动作为激励源的管乐器。从声学角度讲,管乐器的发声过程要比其它乐器要复杂一些,双簧管乐器尤其如此。因此,如何改进双簧管乐器,提升双簧管乐器的演奏张力和丰富性成为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双簧管乐器。
4.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双簧管乐器。所述双簧管乐器包括管体与双。所述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吹奏端。所述双与所述管体均为径向贯通结构以实现吹奏气流的径向流动。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吹奏位。所述至少一吹奏位包括至少一吹奏按孔。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与所述管体的所述吹奏端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的孔径为d,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的吹奏频率为f,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在所述管体上的位置符合以下公式:f=(7150-51.8
×
l+0.222
×
l
2-39
×
10-5
×
l3)/(4+0.22
×
d-0.44
×
d2)。
5.可选地,所述至少一吹奏位包括第一吹奏位、第二吹奏位、第三吹奏位、第四吹奏位、第五吹奏位、第六吹奏位、第七吹奏位、第八吹奏位及第九吹奏位。所述第一吹奏位、所述第二吹奏位、所述第三吹奏位、所述第四吹奏位、所述第五吹奏位、所述第六吹奏位、所述第七吹奏位、所述第八吹奏位及所述第九吹奏位沿所述吹奏端至出音端依次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所述第一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管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吹奏位、所述第三吹奏位、所述第四吹奏位、所述第五吹奏位、所述第六吹奏位、所述第七吹奏位、所述第八吹奏位及所述第九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管体的第二侧。
6.可选地,所述第一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管体的第一侧的第一侧中线位置。所述第二吹奏位、所述第三吹奏位、所述第四吹奏位、所述第六吹奏位、所述第七吹奏位及所述第八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管体的第二侧的第二侧中线位置。所述第五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第二侧中线位置偏左处。所述第九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第二侧中线位置偏右处。
7.可选地,所述第一吹奏位包括第一吹奏按孔及第二吹奏按孔。所述第一吹奏按孔及所述第二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一吹奏按孔至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吹奏按孔至所述吹奏端的距离。所述第一吹奏按孔至所述吹奏端的距离为26.6mm。所述第二吹奏按孔至所述吹奏端的距离为43.4mm。
8.可选地,所述第二吹奏位包括第三吹奏按孔及第四吹奏按孔。所述第三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四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三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四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63mm。所述第三吹奏位包括第五吹奏按孔及第六吹奏按孔。所
述第五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六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五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六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82.9mm。所述第四吹奏位包括第七吹奏按孔及第八吹奏按孔。所述第七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八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七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八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119.6mm。所述第五吹奏位包括第九吹奏按孔及第十吹奏按孔。所述第九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九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149.4mm。所述第七吹奏位包括第十二吹奏按孔及第十三吹奏按孔。所述第十二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三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十二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三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188.8mm。所述第八吹奏位包括第十四吹奏按孔及第十五吹奏按孔。所述第十四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五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十四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五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217.9mm。所述第九吹奏位包括第十六吹奏按孔及第十七吹奏按孔。所述第十六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七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十六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七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247.7mm。
9.可选地,所述第六吹奏位包括第十一吹奏按孔。所述第十一吹奏按孔的孔径为6.2mm。所述第十一吹奏按孔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为179.5mm。
10.可选地,所述至少一吹奏位包括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由所述管体表面向下凹陷而成。所述u形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5-1.5mm。所述u形凹槽的直径范围为15-20mm。
11.可选地,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的所述孔径的尺寸范围为3.5-6.5mm。
12.可选地,所述管体长度尺寸范围为310-330mm。所述管体内径尺寸范围为11-13mm,所述管体的壁厚尺寸范围为1.5-3.5mm。
13.可选地,所述至少一吹奏位包括单孔吹奏位及多孔吹奏位。所述多孔吹奏位包括至少二吹奏按孔。所述至少二吹奏按孔在所述多孔吹奏位上相邻设置。所述单孔吹奏位包括一吹奏按孔。
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簧管乐器,通过在管体上设置吹奏位,且在吹奏位上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公式设置吹奏按孔,可以提升演奏的张力和丰富性。此外,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计算公式:f=(7150-51.8
×
l+0.222
×
l
2-39
×
10-5
×
l3)/(4+0.22
×
d-0.44
×
d2),尽管管体长度、吹奏按孔的孔径发生变化,仍可准确定位吹奏按孔在管体上的位置。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16.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簧管乐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述双簧管乐器的管体第二侧的平面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述双簧管乐器的管体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所述双簧管乐器的管体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吹奏按孔在管体上的位置的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2.参看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黄管乐器900。双簧管乐器900包括双100与管体200。双100可拆卸地安装于管体200的吹奏端201。双100与管体200均为径向贯通结构以实现吹奏气流的径向流动,双100振动带动管体200内的空气柱振动,从而双100的振动频率与管体200的振动频率相互调制发声,实现演奏音调。
23.参看图2,管体200的长度h的尺寸即吹奏端201至出音端202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10-330mm。管体200的内径r的尺寸范围为11-13mm。管体200的壁厚w的尺寸范围为1.5-3.5mm。
24.参看图3-4,管体20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吹奏位210、第二吹奏位220、第三吹奏位230、第四吹奏位240、第五吹奏位250、第六吹奏位260、第七吹奏位270、第八吹奏位280及第九吹奏位290。第一吹奏位210、第二吹奏位220、第三吹奏位230、第四吹奏位240、第五吹奏位250、第六吹奏位260、第七吹奏位270、第八吹奏位280及第九吹奏位290沿吹奏端201至出音端201依次设置于管体200上,且第一吹奏位210设置于管体200的第一侧203,第二吹奏位220、第三吹奏位230、第四吹奏位240、第五吹奏位250、第六吹奏位260、第七吹奏位270、第八吹奏位280及第九吹奏位290设置于管体200的第二侧204。
25.参看图3-4,第一吹奏位210设置于管体200的第一侧203的第一侧中线l1位置。第二吹奏位220、第三吹奏位230、第四吹奏位240、第六吹奏位260、第七吹奏位270及第八吹奏位280设置于管体200的第二侧204的第二侧中线l2位置。第五吹奏位250设置于第二侧中线l2位置偏左处。第九吹奏位290设置于第二侧中线l2位置偏右处。演奏者在演奏双簧管乐器900时,通常将右手置于左手下方,左手小指按压第五吹奏位250,右手小指按压第九吹奏位290,左手小指比左手无名指按压位置向左偏移,右手小指比右手无名指按压位置向右偏移,因此,将第五吹奏位250设置于第二侧中线l2位置偏左处,第九吹奏位290设置于第二侧中线l2位置偏右处,以更加符合人体工学。
26.参看图2-4,第一吹奏位210、第二吹奏位220、第三吹奏位230、第四吹奏位240、第五吹奏位250、第六吹奏位260、第七吹奏位270、第八吹奏位280及第九吹奏位290各包括一u形凹槽300。u形凹槽300由管体200外表面向下凹陷而成,以便于演奏者手指对吹奏位按压到位,且提升按压舒适度。u形凹槽300的深度范围为0.5-1.5mm。u形凹槽300的直径范围为15-20mm。吹奏位包括单孔吹奏位及多孔吹奏位。多孔吹奏位包括二个吹奏按孔,二个吹奏按孔在多孔吹奏位上相邻设置。单孔吹奏位包括一个吹奏按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吹奏位210、第二吹奏位220、第三吹奏位230、第四吹奏位240、第五吹奏位250、第七吹奏位270、第八吹奏位280及第九吹奏位290为多孔吹奏位;第六吹奏位260为单孔吹奏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多孔吹奏位也可以包括三个及以上吹奏按孔。
27.参看图3,第一吹奏位210包括第一吹奏按孔212及第二吹奏按孔214。第一吹奏按孔212及第二吹奏按孔214的孔径范围为3.5-6.5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吹奏按孔212与第二吹奏按孔214的孔径一致,均设置为4.32mm。第一吹奏按孔212至吹奏端201的距离小于第
二吹奏按孔214至吹奏端201的距离。通过在第一吹奏位210设置第一吹奏按孔212及第二吹奏按孔214,由此,演奏者可以在同一吹奏位吹奏出两个半音,提升演奏的丰富性。
28.参看图4,第二吹奏位220包括第三吹奏按孔222及第四吹奏按孔224。第三吹奏按孔222与第四吹奏按孔224的孔径范围为3.5-6.5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吹奏按孔222与第四吹奏按孔224的孔径一致,均设置为4.32mm。第三吹奏按孔222及第四吹奏按孔224并列设置,与吹奏端201的距离均为63mm。通过在第二吹奏位220设置第三吹奏按孔222及第四吹奏按孔224,由此,演奏者可以在同一吹奏位吹奏出两个半音,提升演奏的丰富性。
29.参看图4,第三吹奏位230包括第五吹奏按孔232及第六吹奏按孔234。第五吹奏按孔232与第六吹奏按孔234的孔径范围为3.5-6.5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吹奏按孔232与第六吹奏按孔234的孔径一致,均设置为4.32mm。第五吹奏按孔232及第六吹奏按孔234并列设置,与吹奏端201的距离均为82.9mm。通过在第三吹奏位230设置第五吹奏按孔232及第六吹奏按孔234,由此,演奏者可以在同一吹奏位吹奏出两个半音,提升演奏的丰富性。
30.参看图4,第四吹奏位240包括第七吹奏按孔242及第八吹奏按孔244。第七吹奏按孔242与第八吹奏按孔244的孔径范围为3.5-6.5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七吹奏按孔242与第八吹奏按孔244的孔径一致,均设置为4.32mm。第七吹奏按孔242及第八吹奏按孔244并列设置,与吹奏端201的距离均为119.6mm。通过在第四吹奏位240设置第七吹奏按孔242及第八吹奏按孔244,由此,演奏者可以在同一吹奏位吹奏出两个半音,提升演奏的丰富性。
31.参看图4,第五吹奏位250包括第九吹奏按孔252及第十吹奏按孔254。第九吹奏按孔252与第十吹奏按孔254的孔径范围为3.5-6.5mm。在本实施例中,第九吹奏按孔252与第十吹奏按孔254的孔径一致,均设置为4.32mm。第九吹奏按孔252及第十吹奏按孔254并列设置,与吹奏端201的距离均为149.4mm。通过在第五吹奏位250设置第九吹奏按孔252及第十吹奏按孔254,由此,演奏者可以在同一吹奏位吹奏出两个半音,提升演奏的丰富性。
32.参看图4,第六吹奏位260包括第十一吹奏按孔262。第十一吹奏按孔262的孔径范围为3.5-6.5mm。在本实施例中,第十一吹奏按孔262的孔径设置为6.2mm。第十一吹奏按孔262与吹奏端201的距离为179.5mm。由于第六吹奏位260吹奏出的音调与第七吹奏位270吹奏出的音调本身就是半音关系,因此,在第六吹奏位260只设置一个吹奏按孔。
33.参看图4,第七吹奏位270包括第十二吹奏按孔272及第十三吹奏按孔274。第十二吹奏按孔272与第十三吹奏按孔274的孔径范围为3.5-6.5mm。在本实施例中,第十二吹奏按孔272与第十三吹奏按孔274的孔径一致,均设置为4.32mm。第十二吹奏按孔272及第十三吹奏按孔274并列设置,与吹奏端201的距离均为188.8mm。通过在第七吹奏位270设置第十二吹奏按孔272及第十三吹奏按孔274,由此,演奏者可以在同一吹奏位吹奏出两个半音,提升演奏的丰富性。
34.参看图4,第八吹奏位280包括第十四吹奏按孔282及第十五吹奏按孔284。第十四吹奏按孔282与第十五吹奏按孔284的孔径范围为3.5-6.5mm。在本实施例中,第十四吹奏按孔282与第十五吹奏按孔284的孔径一致,均设置为4.32mm。第十四吹奏按孔282及第十五吹奏按孔284并列设置,与吹奏端201的距离均为217.9mm。通过在第八吹奏位280设置第十四吹奏按孔282及第十五吹奏按孔284,由此,演奏者可以在同一吹奏位吹奏出两个半音,提升演奏的丰富性。
35.参看图4,第九吹奏位290包括第十六吹奏按孔292及第十七吹奏按孔294。第十六
吹奏按孔292与第十七吹奏按孔294的孔径范围为3.5-6.5mm。在本实施例中,第十六吹奏按孔292与第十七吹奏按孔294的孔径一致,均设置为4.32mm。第十六吹奏按孔292及第十七吹奏按孔294并列设置,与吹奏端201的距离均为247.7mm。通过在第九吹奏位290设置第十六吹奏按孔292及第十七吹奏按孔294,由此,演奏者可以在同一吹奏位吹奏出两个半音,提升演奏的丰富性。
36.吹奏按孔的孔径为d,吹奏按孔的吹奏频率为f,吹奏按孔与管体吹奏端之间的距离为l,吹奏按孔在管体上的位置符合以下公式:f=(7150-51.8
×
l+0.222
×
l
2-39
×
10-5
×
l3)/(4+0.22
×
d-0.44
×
d2)。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管体长度h设置为320mm;除第十一吹奏按孔外其他的吹奏按孔的孔径d设置为4.32mm;第十一吹奏按孔的孔径d设置为6.2mm;吹奏按孔的吹奏频率f为按压其他吹奏按孔,仅放开待测吹奏按孔情况下,吹奏双簧管乐器并测定出待测吹奏按孔的频率;将数据代入上述公式中,可算出吹奏按孔与管体吹奏端之间的距离l,对应关系表如图5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吹奏按孔的孔径d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管体长度h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测出各个吹奏按孔的吹奏频率f,代入上述公式即可计算出各个吹奏按孔在管体上的位置。
3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簧管乐器,通过在管体上设置吹奏位,且在吹奏位上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公式设置吹奏按孔,可以提升演奏的张力和丰富性。此外,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计算公式:f=(7150-51.8
×
l+0.222
×
l
2-39
×
10-5
×
l3)/(4+0.22
×
d-0.44
×
d2),尽管管体长度、吹奏按孔的孔径发生变化,仍可准确定位吹奏按孔在管体上的位置。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9.尽管已经给出本发明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和图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和图示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在不超出本发明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形式和细节上变换。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应该由权利要求以及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确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簧管乐器包括管体与双,所述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吹奏端,所述双与所述管体均为径向贯通结构以实现吹奏气流的径向流动,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吹奏位,所述至少一吹奏位包括至少一吹奏按孔,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与所述管体的所述吹奏端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的孔径为d,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的吹奏频率为f,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在所述管体上的位置符合以下公式:f=(7150-51.8
×
l+0.222
×
l
2-39
×
10-5
×
l3)/(4+0.22
×
d-0.44
×
d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吹奏位包括第一吹奏位、第二吹奏位、第三吹奏位、第四吹奏位、第五吹奏位、第六吹奏位、第七吹奏位、第八吹奏位及第九吹奏位,所述第一吹奏位、所述第二吹奏位、所述第三吹奏位、所述第四吹奏位、所述第五吹奏位、所述第六吹奏位、所述第七吹奏位、所述第八吹奏位及所述第九吹奏位沿所述吹奏端至出音端依次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所述第一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管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吹奏位、所述第三吹奏位、所述第四吹奏位、所述第五吹奏位、所述第六吹奏位、所述第七吹奏位、所述第八吹奏位及所述第九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管体的第二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管体的第一侧的第一侧中线位置,所述第二吹奏位、所述第三吹奏位、所述第四吹奏位、所述第六吹奏位、所述第七吹奏位及所述第八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管体的第二侧的第二侧中线位置,所述第五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第二侧中线位置偏左处,所述第九吹奏位设置于所述第二侧中线位置偏右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奏位包括第一吹奏按孔及第二吹奏按孔,所述第一吹奏按孔及所述第二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一吹奏按孔至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吹奏按孔至所述吹奏端的距离,所述第一吹奏按孔至所述吹奏端的距离为26.6mm;所述第二吹奏按孔至所述吹奏端的距离为43.4mm。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奏位包括第三吹奏按孔及第四吹奏按孔,所述第三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四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三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四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63mm;所述第三吹奏位包括第五吹奏按孔及第六吹奏按孔,所述第五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六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五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六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82.9mm;所述第四吹奏位包括第七吹奏按孔及第八吹奏按孔,所述第七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八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七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八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119.6mm;所述第五吹奏位包括第九吹奏按孔及第十吹奏按孔,所述第九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九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149.4mm;所述第七吹奏位包括第十二吹奏按孔及第十三吹奏按孔,所述第十二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三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十二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三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188.8mm;所述第八吹奏位包括第十四吹奏按孔及第十五吹奏按孔,所述第十四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五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十四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五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217.9mm;所述第九吹奏位包括第十六吹奏按孔及第十七吹奏按孔,所述第十六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七吹奏按孔的孔径均为4.32mm,所述第十六吹奏按孔及所述第十七吹奏按孔并列设置,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均为247.7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吹奏位包括第十一吹奏按孔,所述第十一吹奏按孔的孔径为6.2mm,所述第十一吹奏按孔与所述吹奏端的距离为179.5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吹奏位包括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由所述管体表面向下凹陷而成,所述u形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5-1.5mm,所述u形凹槽的直径范围为15-20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的所述孔径的尺寸范围为3.5-6.5m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长度尺寸范围为310-330mm,所述管体内径尺寸范围为11-13mm,所述管体的壁厚尺寸范围为1.5-3.5mm。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簧管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吹奏位包括单孔吹奏位及多孔吹奏位,所述多孔吹奏位包括至少二吹奏按孔,所述至少二吹奏按孔在所述多孔吹奏位上相邻设置,所述单孔吹奏位包括一吹奏按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簧管乐器。所述双簧管乐器包括管体与双。所述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吹奏端。所述双与所述管体均为径向贯通结构以实现吹奏气流的径向流动。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吹奏位。所述至少一吹奏位包括至少一吹奏按孔。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与所述管体的所述吹奏端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的孔径为D,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的吹奏频率为f,所述至少一吹奏按孔在所述管体上的位置符合以下公式:f=(7150-51.8


技术研发人员:

那文宇 肖明辉 林志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那文宇

技术研发日:

2022.06.21

技术公布日:

2022/8/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31: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62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孔径   双簧   管乐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