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_鱼类调查方法_标准之浅谈

《河南水产》2012年第3期综述·专论·调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我院陆续开展了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及多项涉渔评估项目,鱼类组制定了相应的鱼类调查方法,在进行诸类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再完善的方案都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完善。鱼类调查是一个多部门协作、参与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实施方法及标准,鱼类组参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制定出《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实施方案鱼类调查部分的实施方法、标准》。本文以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
—鱼类部分的调查方法、标准和实施之方案为基础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同行今后开展鱼类调查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鱼类调查按调查的组织形式、调查方法、实施标准、调查结果分析四个步骤进行,现将调查的组织形式、调查方法、实施标准展述如下。
1鱼类调查的组织形式
鱼类调查是在河南渔业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及技术实施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的一项科研工作,一切调查工作以《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省渔调方案》)为工作基础。根据《省渔调方案》
设定的采样断面(点),单靠鱼类组几人无法按《省渔调方案》要求完成鱼类调查工作,应该在进行鱼类调查时构建一个组织机构,即以鱼类组为骨干、其他调查小组协助及市(县)水产科(站)人员参加的一个鱼类调查工作组。鱼类组负责制定《省渔调方案》鱼类调查部分的实施方法、标准并把实施方法、标准打印成册,下发到鱼类调查工作组成员。在进行现场调查之前由院领导小组召开一次涉及有关市(县)渔业部门领导和鱼类调查工作组成员参加的工作协调会,在会上院领导进行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的动员报告,首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把鱼类调查这项工作安排在当年度工作日程中;鱼类组负责《鱼类调查部分实施方法、标准》的释解,使市(县)水产科(站)鱼类调查工作组每一位成员统一认识、统一标准,按照《省渔调方案》要求圆满地完成鱼类调查任务。
鱼类调查组织形式:院领导小组→《省渔调方案》技术实施领导小组→课题鱼类组→市(县)水产科(站)鱼类调查工作组成员。
2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分事前调查和现场调查两个步骤。2.1事前调查
从有关文献查阅和社会访问两方面进行调查,以便为现场调查做好充分准备。
2.1.1文献调查
提手加不
主要参照《黄河流域(河南段)鱼类资源及黄河鲤鱼生物学调查报告》、《河南鱼类志》、《河南水产》杂志近20年登载的河南省自然生存、增养殖、引进移植的种类进行文献查阅,通过上述文献查阅查知目前在河南省自然水域内自然生存、增养殖、引进移植过的鱼类种类有130余种,比上一次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所记述的102种多20余种,有渔业经济价值鱼类主要有近30种,初步了解河南省的鱼类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状况、区系构成和演变情况。
2.1.2社会访问调查
汽车阻尼板目前我们进行的社会访问调查较少,在进行访问调查时我们应以省水产局领导、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及市县老水产工作者作为主要访问对象,征求他们对此次《省渔调方案》的意见,请他们谈一谈近几年河南省的鱼类种类组成、洄游鱼类的溯河·降河时期、禁渔区、禁渔期、稀有鱼类的分布状况、主要鱼类的产卵场、放流地点、渔获状况及相关水体重大变化情况并记录,为我们进行现场调查及实施标准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
2.2现场调查
鱼类调查的实施主要通过现场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现场调查包括调查时间设定、调查断面确定及渔获物采集方法三部分。
2.2.1调查时间设定
按照《省渔调方案》要求,调查时间设定在一年四季每个季节的中月中旬,在鱼类繁殖季节临时增加或延长调查时间;在时间、条件许可情况下需要常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
—鱼类调查方法、标准之浅谈
屈长义(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450044)
6
《河南水产》2012年第3期综述·专论·调研
年连续调查。
2.2.2调查断面确定
我们在进行的事前调查材料基础上确定出某一水域的若干个采样断面。
2.2.3渔获物采集方法
根据采样断面实际渔业生态环境分类情况划分为两类主要采集方法:
(1)以围(拖)网具为主要渔法进行渔获物采集方法:水库(湖泊)的渔获物采集以设置定置网、刺网具为主,同时在水库(湖泊)水浅的区域、上游河流入库点利用设置定置网进行捕捞并以其他可采用的方法(目前以电捕居多)进行渔获物采集。
(2)以定置网具为主要渔法进行渔获物采集方法:河流采样断面的渔获物采集以定置网具为主要渔法并附以其他可采用的方法(目前以电捕居多)进行渔获物采集。在进行鱼类现场调查采集渔获物过程中,对有代表性采集方法的过程进行录影、拍照,特别是对不易采集到的种类及时地进行录影、拍照将会是渔获物调查结果分析的有益补充。
在进行鱼类现场调查之前,一定向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好采捕手续,如在禁渔期、禁渔区进行采集鱼类标本的证明和准捕证等。
3鱼类调查的实施标准贝克曼梁
根据《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及《省渔调方案》的目的要求,鱼类调查是渔业自然资源调查中的重点,通过对河南省鱼类区系调查、鱼类资源现状调查、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特征调查、鱼的食性、有关鱼的繁殖调查、鱼类的特殊生态环境调查达到查清河南省的鱼类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区域构成和演变情况。这一系列调查都需要通过渔获物采集这一过程来获取鱼类有关的相关数据,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渔获物采集时制定出采集标准来进行规范。
3.1鱼类区系调查的鱼类标本采集和有关资料的搜集
鱼类区系调查是属于鱼类种类定性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查清某一流域所有的各种鱼类(不论个体大小,不管经济价值如何),因此在进行鱼类标本采集时要采集全所有鱼类的标本并搜集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
3.1.1鱼类标本的采集
(1)水库(湖泊)鱼类标本的采集%主要在渔业生产季节进行采集,以渔业捕捞生产为主要采集途径采集常见鱼类和经济鱼类;对非渔业水域、非经济鱼
类或稀有、珍贵的鱼类标本,则需要进行专门采捕;
或者从鱼市场、收购站购买标本。对收集来的标本一定要进行有关记录。
(2)河流鱼类标本的采集%河流采样断面的鱼类
降压散标本采集以从当地码头捕捞渔民手中收集常见鱼类和经济鱼类;对非渔业水域、非经济鱼类或稀有、珍贵的鱼类标本,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与当地渔民结合进行专门采捕,尽量进行所有鱼类的标本采集。
3.1.2标本要求
选作标本的鱼类要新鲜、体形完整、鳞片、鳍条无缺。在标本未固定前要详细观测记录鱼体各部位的彩。
3.1.3每种鱼的样本采集量
在某一采样断面,样本采集数量5~8尾即可,稀有、珍贵种类采集数量不限。采集到的标本要在尾柄或下颌上系上编号标签,逐号登记,做好野外记录。超导空调
3.1.4标本的固定
采集到的标本在鉴定到种后应及时固定。固定时首先将鱼体用清水洗干净,加含10%福尔马林的水溶液浸泡固定,在鱼体未僵硬前,注意摆正鱼体各部鳍条的形状;对大个体的鱼,在浸泡时要用注射器向鱼体腔内注射适量的上述固定液;待鱼体定型变硬后,另置换5%的福尔马林水溶液浸泡保存;对易掉鳞的鱼或小规格鱼,要用纱布包裹起来放入固定液中保存,以防鳞片脱落。
3.1.5鱼类标本的鉴定
种类鉴定要求在采集的渔获物鲜活状态下现场鉴定,对一时难以鉴定的鱼(主要指小型鱼类)一定要在标本未固定前详细观测记录鱼体各部位的彩并拍照和做好形态学测定记录后再固定带回实验室鉴定。一般要求鉴定到种,特殊情况下要鉴定到亚种。为避免出现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所用名称要求
以《中国鱼类检索》(成庆泰,1987)的鱼类名称为基础。《中国鱼类检索》未能收集的种类或对来自的引进种参照孟庆闻等编著的《鱼类分类学》进行检索分类。
3.1.6鱼类的形态特征、鱼体各部位名称及其测量
标准
鱼的基本形态和鱼体各部位名称术语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关于鱼的形态测定,只介绍目前大家容易混淆的体长测量标准,加以硬性标准规范。
鲤科鱼类的体长:量自吻端至尾柄最后一个纵鳞后缘的直线长度。节能灯生产设备
无鳞鱼类的体长:自头部最前端量至最后一个7
《河南水产》2012年第3期综述·专论·调研
椎骨末端褶痕之间的直线长度。
圆口类及鲟科鱼类的体长:吻端至尾鳍上叶末端之间的直线长度。
鮭科鱼类的体长:吻端量至尾叉中央末端的直线长度。
鲈形目及鲱形目鱼类的体长:吻端至尾柄最后一个纵鳞后缘的直线长度。
3.2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在进行鱼类区系调查同时进行河南省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掌握鱼类的种数量,测定鱼类体的结构生态状况,掌握渔业利用情况,研究鱼类种和数量变动规律,以判断资源现状和其变化趋势,为河南省渔业合理利用和发展服务。我们在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一般是结合捕捞生产进行渔获物分析研究。鱼类资源现状调查包括鱼类体结构的测定和渔业状况调查。
3.2.1鱼类体结构的测定
对每网次或一次作业总的渔获物或取出样品分别作种类、数量和重量组成统计;同时将上述分别统计的鱼类对每一种鱼按尾称重(以克为单位),测量体长(以毫米为单位),观察性别,并采取鳞片(依鱼类不同或取胸鳍条、匙骨、鳃盖骨)做测定年龄材料,进行鱼类的体长、体重和年龄组成的测定。将采取的片装入鳞片袋内,按鳞片袋上的要求填写清楚,做好记录。
3.2.2渔业状况调查
是指对渔业资源调查的某一渔业水域中,从事捕捞、养殖、增殖保护经营利用等渔业情况的调查。渔业状况是研究水域经济鱼类数量变动规律、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的重要资料。渔业状况调查着重收集渔
业统计资料,主要收集内容如下:渔获物的种类出现状况包括鱼类种类多少及某种鱼类在历史文献出现频次、放流及此次调查出现与否;历年鱼产量及其主要经济鱼类的分类产量;历年从事渔业的人数、渔具、渔法种类和数量及其变动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点(或捕捞队)进行渔获物统计,渔获物统计是指按不同季节(繁殖、肥育、越冬)、捕捞旺季和生殖季节定期统计同时按不同的渔具、渔法统计,取样30尾左右或100尾以上(根据分析小样本或大样本需要)以能反映当地渔业状况为原则。
3.3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特性调查、食性、繁殖及鱼类的特殊生态环境调查,需要明确的几个要点:
3.3.1主要经济鱼类样本数量尽量多地采集、测量并记录。
3.3.2年龄鉴定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1)有鳞片的鱼鉴定年龄以鳞片为主%鲤科和鮭科鱼类年龄的鳞片取自背鳍前下方,侧线上方部位;
鲈科鱼类取其体前部侧线下方部位的鳞片为好;裂腹鲤亚科的取齐臀鳞。取下的鳞片放置鳞片袋内,做好记录并将装袋的鳞片晾干保存,每次采集到的鳞片装袋要分类捆扎一起,防止混淆弄错。
(2)无鳞片的鱼类或鳞片细小的鱼类%鉴定年龄的材料可取脊椎骨、鳃盖骨、匙骨、鳍棘,取下的上述材料放置鳞片袋内,做好记录并将装袋的鳞片晾干保存,每次采集到的鳞片装袋要分类捆扎一起,
防止混淆弄错。
3.3.3研究鱼类食性用的鱼
需选自拉网渔具或电捕,且将捕上的鱼立即解剖。对凶猛鱼类的食性由于摄食的多为大型食物,在现场解剖即可鉴定;其他鱼类可取出消化管,扎紧两端,固定于4%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小型鱼类可整体固定、编好记录,回室内分析。同时做好鱼类解剖记录。
3.3.4鱼类的特殊生态环境调查
是对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越冬场、捕捞场以及鱼类不同发育阶段的肥育场等的环境条件状况特点的调查。
(1)调查产卵场、越冬场、稚幼鱼的肥育场特点,水域分布位置,面积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鱼类在其中的活动及洄游规律。
(2)记述上述场所的水位、深度、水文、透明度、含氧量、流速及底质等情况。
(3)调查上述场所的鱼类饵料生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状况。
(4)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场,要多注意水位、流速、涡流及气象变化情况;对产粘着性卵的鱼类产卵场,多注意产卵附着物(水草等);对产沉性卵的鱼类产卵场,注意底质等调查。
参考文献
〔1〕张觉民等.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2〕成庆泰等.中国鱼类系统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孟庆闻等.鱼类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4〕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鱼类志编写组.河南鱼类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收稿时间:2012-10-20 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5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622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鱼类   调查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