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漏损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供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水漏损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供水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它的有效运转关系到居民的正常用水和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供水管网漏损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引发公共环境危害。
3.在一种技术方案中,采用dma(district metered area,独立计量分区)对供水管网进行管理,即按照一定原则将大型管网划分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子系统即dma,对每个dma实行管理。
4.因此,如何及时发现dma的供水漏损情况,提高管网漏损监测的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水漏损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及时发现dma的供水漏损情况,提高管网漏损监测的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水漏损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独立计量分区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所述至少两个周期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基于所述流量数据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所述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对应多个第一分区类簇,所述第二周期对应多个第二分区类簇;若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
6.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基于所述流量数据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包括:确定所述多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类簇数量和类簇中心;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相似度;基于各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独立计量分区到各个类簇中心的距离;基于所述流量相似度以及所述距离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
7.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相似度,包括: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各个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确定各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曲线形状的
形状相似度。
8.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若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包括:获取相同类簇中心的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比较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标识信息;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
9.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在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流量数据;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漏损水量和漏损率。
10.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包括:确定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各个采集点的管网压力分布;基于所述管网压力分布,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
11.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供水管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将供水管网划分为多个独立计量分区。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水漏损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流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独立计量分区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所述至少两个周期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聚类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流量数据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所述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对应多个第一分区类簇,所述第二周期对应多个第二分区类簇;分区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发生变化,则确定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漏损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
13.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聚类处理模块包括:类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类簇数量和类簇中心;流量相似度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相似度;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独立计量分区到各个类簇中心的距离;聚类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流量相似度以及所述距离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
14.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流量相似度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各个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确定各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曲线形状的形状相似度。
15.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分区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相同类簇中心的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比较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标识信息;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
16.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漏损分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在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流量数据;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漏损水量和漏损率。
17.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漏损分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各个采集点的管网压力分布;基于所述管网压力分布,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
18.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分区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供水管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将供水管网划分为多个独立计量分区。
19.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20.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2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一方面,基于各个周期的dma的流量数据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若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中的dma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dma,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出现供水漏损的dma;另一方面,对目标dma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能够及时准确地对dma的供水漏损进行分析处理,提高管网漏损监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水漏损监测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供水漏损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的流程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水漏损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供水漏损监测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水漏损监测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27.参照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包括水处理厂110、总流量计120、多个dma分区,例如多个dma分区101,dma分区的区域流量计130。其中,虚线为dma边界,实线为配水干管、粗实线为输水干管。通过关闭配水管道上的阀门等方法,将供水管网分解为若干个具有特定边界且相对独立的区域即dma,并在每个dma区域的进、出水管上安装流量计,从而实现对各个dma区域进出流量的监测。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dma分区还可以包括多个子区域,例如参照图1所示,每个子区域具有子区域流量计,例如子区域流量计132。上述仅是一种示例,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29.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供水漏损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供水漏损监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计算处理功能的计算设备,例如图1的水处理厂的计算设备。该供水漏损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40,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实施例中的供水漏损监测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30.参照图2所示,在步骤s210中,获取多个dma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至少两个周期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
31.在示例实施例中,根据供水管网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将供水管网划分为多个独立计量分区。举例而言,根据管网规模和形状确定主输水管,再根据主输水管上供水节点的供水范围确定dma分区,各dma分区直接连接到主输水管上。例如,可以通过关闭管道上的阀门等方法,将管网分解为若干个具有特定边界且相对独立的dma区域,并在每个dma区域的进、出水管上安装流量计,从而实现对各个区域进出流量的监测。
32.进一步地,在示例实施例中,周期可以为1天、3天、一周或者两周等,也可以为一天中的固定时间段例如凌晨2点到凌晨4点等。以周期为1天为例,获取各个dma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例如获取各个dma的3月5日和3月6日的流量数据。
33.在步骤s220中,基于流量数据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其中,第一周期对应多个第一分区类簇,第二周期对应多个第二分区类簇。
34.在示例实施例中,基于每个周期的流量数据以及各个dma的位置信息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将流量相似并且距离相近的dma划分到一个分区类簇,得到与各个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
35.举例而言,确定多个dma的类簇数量和类簇中心;基于流量数据确定每个dma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相似度;基于各个dma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dma到各个类簇中心的距离;基于流量相似度以及上述距离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
36.例如,设类簇数量为3,多个dma分区为分区1、分区2、分区3、分区4、分区5、分区6、分区7、分区8以及分区9,其中,第一周期的分区类簇1包括分区1、分区3、分区6、分区9;分区类簇2包括分区2、分区4、分区7、分区8;分区类簇3包括分区5。第二周期的分区类簇1包括分
区1、分区2、分区3、分区6;分区类簇2包括分区4、分区7、分区8;分区类簇3包括分区5、分区9。
37.需要说明的是,流量相似度可以为流量值的数值相似度,也可以为流量曲线的形状相似度,这同样在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内。距离可以为欧式距离、海明距离以及切比雪夫距离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殊限定。
38.在步骤s230中,若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中的dma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dma。
39.在示例实施例中,获取相同类簇中心的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比较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中的dma的标识信息;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dma。
40.举例而言,设第一周期的分区类簇1包括分区1、分区3、分区6、分区9;第二周期的分区类簇1包括分区1、分区6、分区9,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分区为分区3,即分区3为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dma。若dma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表明该dma的流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可能出现供水漏损。
41.在步骤s240中,对目标dma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
42.在示例实施例中,确定了可能出现供水漏损的目标dma后,获取目标dma在上述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基于流量数据确定目标dma的漏损水量和漏损率。其中,漏损率为管网漏损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
43.以周期为1天为例,获取各个dma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例如获取各个dma的3月5日和3月6日的流量数据,基于获取的流量数据确定目标dma的漏损水量和漏损率。
44.根据图2的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基于各个周期的dma的流量数据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若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中的dma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发生变化的目标dma,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出现供水漏损的dma;另一方面,对目标dma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能够提高管网漏损监测的效率。
45.此外,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对目标dma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包括:确定目标dma的各个采集点的管网压力分布;基于管网压力分布,对目标dma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举例而言,在dma上设置有多个压力采集点,例如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采集点采集的目标dma的管网压力,确定目标dma的各个采集点的管网压力分布,若发现管网压力分布出现压力突变,则确定发生压力突变的点出现了供水漏损。
46.根据上述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基于dma的各个采集点的管网压力发布,对目标dma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能够更及时准确地确定发生漏损的管道。
47.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48.参照图3所示,在步骤s310中,确定多个dma的类簇数量和类簇中心。
49.在示例实施例中,选取k个dma作为多个dma的类簇中心,k为多个dma的类簇数量,例如k为3。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多个dma的数量以及实验数据确定k值,k也可以为其他适当的值例如5或8等。
50.在步骤s320中,基于流量数据确定每个独立计量分区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相似
度。
51.在示例实施例中,基于流量数据确定各个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确定各个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曲线形状的形状相似度。
52.在步骤s330中,基于各个dma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dma到各个类簇中心的距离。
53.在示例实施例中,根据dma的位置信息以及类簇中心的dma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dma到各个类簇中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距离可以为欧式距离、海明距离以及切比雪夫距离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殊限定。
54.在步骤s340中,基于流量相似度以及上述距离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
55.在示例实施例中,若dma到类簇中心的距离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该dma与类簇中心的流量相似度,若流量相似度也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dma划分到该类簇中心所处的类簇,也就是说,将流量相似并且距离相近的dma划分到一个分区类簇,得到与各个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
56.根据图3的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流量曲线以及距离两个指标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能够避免单一指标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聚类处理的准确性。
57.下述为本技术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技术方法实施例。对于本技术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技术方法实施例。
58.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供水漏损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9.参照图4所示,该供水漏损监测装置400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该供水漏损监测装置400包括流量获取模块410、聚类处理模块420、分区确定模块430以及漏损分析模块440。其中:流量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多个独立计量分区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所述至少两个周期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聚类处理模块420,用于基于所述流量数据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所述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对应多个第一分区类簇,所述第二周期对应多个第二分区类簇;分区确定模块430,用于若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漏损分析模块440,用于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
60.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聚类处理模块420包括:类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类簇数量和类簇中心;流量相似度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相似度;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独立计量分区到各个类簇中心的距离;聚类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流量相似度以及所述距离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
61.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流量相似度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各个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确定各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曲线形状的
形状相似度。
62.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分区确定模块430被配置为:获取相同类簇中心的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比较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标识信息;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
63.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漏损分析模块440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在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流量数据;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漏损水量和漏损率。
64.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漏损分析模块44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各个采集点的管网压力分布;基于所述管网压力分布,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
65.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供水漏损监测装置400还包括:分区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供水管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将供水管网划分为多个独立计量分区。
66.根据图4的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基于各个周期的dma的流量数据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若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中的dma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dma,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出现供水漏损的dma;另一方面,对目标dma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能够及时准确地对dma的供水漏损进行分析处理,提高管网漏损监测的效率。
6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供水漏损监测装置在执行供水漏损监测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68.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供水漏损监测装置与供水漏损监测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6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的所述供水漏损监测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7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的所述供水漏损监测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7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被配置成执行如上述实施例的所述供水漏损监测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72.此外,请参见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通信模块504,输入输出接口503,存储器5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2。
73.其中,通信总线5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通信总线502可以为以太网总线。
74.其中,输入输出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输入输
出接口5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75.其中,通信模块5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76.其中,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501利用各种借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5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5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5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5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供水漏损监测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77.其中,存储器5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5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5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5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以下指令: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5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501的存储装置。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5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通信模块、输入输出接口模块以及供水漏损监测应用程序。
78.在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500中,输入输出接口5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5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505中存储的供水漏损监测应用程序,使得处理器501执行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供水漏损监测方法中的步骤。例如,处理器501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步骤s210,获取多个dma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至少两个周期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步骤s220,基于流量数据对多个dma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其中,第一周期对应多个第一分区类簇,第二周期对应多个第二分区类簇;步骤s230,若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中的dma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dma;步骤s240,对目标dma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
79.上述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供水漏损监测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电子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供水漏损监测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8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8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或随机存储记忆体等。
8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实施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供水漏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独立计量分区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所述至少两个周期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基于所述流量数据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所述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对应多个第一分区类簇,所述第二周期对应多个第二分区类簇;若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流量数据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包括:确定所述多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类簇数量和类簇中心;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相似度;基于各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独立计量分区到各个类簇中心的距离;基于所述流量相似度以及所述距离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相似度,包括: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各个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确定各个所述独立计量分区的流量曲线形状与各个类簇中心的流量曲线形状的形状相似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包括:获取相同类簇中心的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比较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标识信息;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在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流量数据;基于所述流量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漏损水量和漏损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包括:确定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各个采集点的管网压力分布;基于所述管网压力分布,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供水管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将供水管网划分为多个独立计量分区。8.一种供水漏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流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独立计量分区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所述至少两
个周期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聚类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流量数据对所述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所述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其中,所述第一周期对应多个第一分区类簇,所述第二周期对应多个第二分区类簇;分区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分区类簇和所述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漏损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供水漏损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独立计量分区的至少两个周期的流量数据,至少两个周期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基于流量数据对多个独立计量分区进行聚类处理,得到与各个周期对应的多个分区类簇,其中,第一周期对应多个第一分区类簇,第二周期对应多个第二分区类簇;若第一分区类簇和第二分区类簇中的独立计量分区的分区类簇发生变化,则确定分区类簇发生变化的目标独立计量分区;对目标独立计量分区的供水漏损进行检测分析。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及时发现DMA的供水漏损情况,提高管网漏损监测的效率。提高管网漏损监测的效率。提高管网漏损监测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尹燕红 王树常 孙爱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辰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2:3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分区   所述   多个   独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