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路口智能化路侧系统技术要求

智慧城市路口智能化路侧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对智慧城市路口智能化路侧系统技术要求做出了规定。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城市路口智能化路侧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环境试验A:低温
GB/T2423.2环境试验B:高温
GB/T2423.2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车门密封条异响GB/T2423.2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2423.3环境试验: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2423.5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和导则
GB/T2423.7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粗率操作造成的冲击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4943.22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22部分:室外安装设备
GB/T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子骚扰限制和测量方法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遥控大脚车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20518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数字证书格式
GB/T25056信息安全技术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GB/T31455.4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第4部分场站站台控制系统及外围设备技术要求
GB/T3978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YDB141-2013以太网供电(PoE)端口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GA/T1743-2020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接口规范
YD/T3340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空中接口技术要求一叶荻
YD/T3400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总体技术要求
YD/T3594基于LTE的车联网通信安全技术要求
YD/T3707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层技术要求
YD/T3709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消息层技术要求
YD/T3755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直连通信的路侧设备技术要求
YD/T3756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直连通信的车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YD5083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T/CTS1车联网路侧设施设置指南
T/CSAE53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
T/ITS0117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RSU与中心子系统间数据接口规范
EN301489-1
干粉砂浆
EN301489-17
EN301489-19
EN301489-52
车辆视频监控ETSI EN300019-2
IEC62368
GR-63-CORE
nand闪存2021-CCSA-29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设备(RSU)运维管理平台
3术语和定义
YD/T3400、YD/T3594、YD/T3755、YD/T3756、T/CSAE53、T/ITS01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路口智能化路侧系统intelligent roadside system at intersection
指能综合利用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在道路上通过安装路侧感知设备、路侧监控设备、路侧网联通信单元、边缘计算单元等基础设备,对道路环境、车辆运行和交通出行状况进行全面感知、以提高道路路口交通安全水平的设备系统。
3.2
红绿灯读秒traffic light countdown
车辆经过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车辆或随车设备应用程序向驾驶员展示或播报红绿灯读秒信息。
3.3
优先通行priority access
指具有车联网功能的公交车、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车辆驶向具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通过改变信号灯状态使相应车辆快速通行。
3.4
系统延迟system delay
是指由交通参与者或交通事件触发的感知侧时延,即感知设备将感知的原始数据汇聚至路侧计算单元融合处理生成结构化数据的时延。
3.5
智慧站台smart platform
是指通过对站场和站台智能化改造,对智能网联公交智能终端系统反馈收集的信息,对车辆行程信息和站场调度进行统一发布和管理的公交站台。
4路侧回传网络
4.1有线回传网络
4.1.1网络架构
4.1.1.1路侧系统的回传网络部署宜采用三层组网结构,回传网络参考架构见图1。
图1回传网络架构
4.1.1.2接入交换机负责单个点(杆)位内各路侧设施的接入,通过接入交换机接入RSU、摄像机、
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可变信息板、气象站等。多个接入交换机和一个汇聚交换机(或汇聚路由器)组成接入光纤环网,路侧边缘计算设备连接到环网上的汇聚交换机(或汇聚路由器)。环网宜为GE环,如流量需求大可以扩展为双GE环,当无能力组成光纤环网时,再考虑采用链型或星型组网。汇聚交换机(或汇聚路由器)可通过或环网的方式和核心交换机(或核心路由器)连接。
4.1.2网络设备
4.1.2.1接入交换机
接入交换机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固定端口千兆以太网端口至少应不少于路侧系统需要接入的设备数,至少应不少于4个;
光接口应不少于2个;
b)包转发率≥10Mpps;
c)支持环网协议(STP/MSTP/RSTP);
d)工作环境温度-40℃到75℃;
e)应具有防雷屏蔽功能。
4.1.2.2汇聚交换机
汇聚交换机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固定端口千兆以太网端口应不少于8个,万兆(千兆/百兆)自适应光接口应不少于4个;
b)包转发率≥72Mpps;
c)支持环网协议(STP/MSTP/RSTP/G.8032);
d)工作环境温度-40℃到65℃;
e)应具有防雷屏蔽功能。
4.1.2.3汇聚路由器
汇聚路由器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固定端口千兆以太网端口应不少于8个,万兆(千兆/百兆)自适应光接口应不少于4个;
b)包转发率≥72Mpps;
c)支持三层协议(L3VPN、EVPN、SRv6);
d)支持网络切片能力;
e)支持业务流量KPI(时延、丢包)检测和呈现;
f)工作环境温度-40℃到65℃。
4.1.3网络带宽
在不考虑路侧摄像头视频流以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原始点云数据的回传时,每个接入交换机点位的单向带宽宜不小于15Mbps,核心交换机(核心路由器)根据下挂接入交换机点位数满足传输带宽要求,宜不少于1000M带宽。
4.24G/5G网络回传
4.2.14G/5G网络可独立部署,也可兼容、补充有线网络承载。
4.2.24G/5G网络可回传C-V2X业务数据如BSM消息、雷达数据、视频监控数据、信号机数据等,上行可连接运营商部署在各地市的共享型MEC,也可连接业主方私有MEC服务器,进行边缘融合计算。
4.2.34G/5G云网络南向可汇聚路侧数据、北向可连接中心平台。4G/5G网络回传方案见图2。
4.2.4当不考虑站点设备视频流和雷达点云数据的回传时,每个5G终端应满足上行带宽15Mbps,单个路口应支持5个终端,5G终端到本地MEC平台单向网络时延应小于15ms。
图24G/5G网络回传方案
5C-V2X RSU
5.1C-V2X RSU通信
C-V2X RSU无线通信协议应符合YD/T3340-2018、YD/T3400-2018、YD/T3707-2020、YD/T3709-2020、YD/T3755-2020、YD/T3756-2020、GA/T1743-2020、YD/T3594-2019规定的要求。
5.2C-V2X RSU设备
5.2.1功能
RSU设备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通信制式应支持4G、LTE-V2X PC5;可选支持5G迭代升级、WLAN802.11b/g/n(2.4GHz);
b)应支持北斗定位系统;
c)可选支持NTP的授时服务;
d)可选支持免GNSS通讯:针对无GNSS信号场景(如隧道),应支持免GNSS通信功能,支持RSU利用GNSS天线接收GNSS信号完成时间同步,实现RSU和RSU之间、RSU和OBU之间的时间同步;
e)RSU应具备应用层消息解析能力,识别外部网元发送的V2X消息,对消息进行转换,变为标准的应用层消息。V2X应用层包括用户应用和消息层,消息层可支持V2X网络层定义的各类数据传输,包括BSM消息、MAP消息、RSI消息、RSM消息、SPAT消息的处理;
f)可选支持通过应用层多跳转发的方式,实现RSU的级联通讯,且能够跨模组通讯,RSU应能通过多跳转发实现级联通讯。
g)安全方案:应支持安全芯片硬件加密和数据安全存储;
h)互联互通:应与OBU/RSU厂商设备完成互操作、协议一致性测试并取得无线数据终端进网检验、检验报告、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等相应证明;
i)应能支持与对应平台对接、支持远程运维服务,支持RSU进行芯片级和协议栈等的更新升级;
j)应能支持与国内对应信号机的对接,并支持与路侧计算等设备对接;
消息体均应符合相应CCSA标准,并具有相应的V2I CCSA安全认证证书。
k)应通过火星坐标系(GCJ-02)发送经纬度。
5.2.2直连通信性能
RSU设备直连通信性能应满足YD/T3755-2020、YD/T3755-202、YD/T3755-2020的要求。
5.2.3接口
RSU设备接口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支持以太网网口接口,即插即用;
b)供电方式:应支持直流/交流/PoE中的至少一种供电模式,具体指标要求:直流为9~36V、交流为220V(包含适配器)、PoE应符合IEEE802.3at的要求;
c)其他可选接口:SIM卡插槽(防盗);
d)RSU与中心子系统通讯接口应符合T/ITS0117的要求。
5.2.4可靠性
RSU设备可靠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a)MTBF>50000小时;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23: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481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试验   设备   支持   要求   消息   网络   交换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