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站西侧广场地下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雄安站西侧广场地下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地质条件稳定,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与周围环境的充分融合成为开发建设的基础考虑因素。
【关键词】雄安新区;综合交通枢纽;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生态
1、研究背景
此次研究范围为雄安新区昝岗组团,雄安高铁站西侧广场地下,包括四个城市开发地块。选择特定区域作为起步区先行开发,在起步区划出一定范围规划建设启动区,条件成熟后再有序稳步推进中期发展区建设,并划定远期控制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距离雄安新区起步区约20公里,距离北京市约 96 公里。选址范围北至规划E3路,南至规划E4路,西至新月公园西侧,东至雄安站西侧边界。
2、基础条件分析
2.1依托高铁站用地范围内有若干条城市通廊穿过,与地铁站、车站连通。形成具有明确方向性的东西向轴线。在四角楼业态规划中,地下一层及二层设置有商业开发,周边市民及到站乘客,能够经由地下一层、地面层、夹层的城市通廊,进入项目用地范围内。
2.2.该研究范围为城市“”绿脉“”与城市发展轴的交叉节点,丰富的地面景观以及适量的商业更能够做到汇聚人的作用,完美的助力“”绿雄安“”的城市规划。公园地块分析——承接车站人流,商业氛围浓厚的景观中心带。地块有三条城市发展轴线穿过,同时紧邻两侧商业,有利于景观与商业结合。
3、战略分析研究
3.1以雄安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雄安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据,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为工程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城市景观风貌。雄安站枢纽片区规划的发展目标中指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荣。首先,尊重生态自然系统;其次,韧性水文设施;再次,保护生态多样性;最后,紧密连接人与自然。
3.2依据雄安站站房与站前新月公园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景观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结
合地下商业功能与下沉庭院设计手法,地面层搭配多种适宜的植物配置,营造一个具有当地氛围的城市客厅,塑造多层次的公园体系。
3.3景观设计在前期概念方案的基础上,将景观纳入站区建设的总体效果考虑,在保障乘客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要求下,将站区景观与城市大空间结合。对整体景观的布局和空间的划分进行细化,结构安全,经济可靠,工艺合理,环保耐久。并使工程满足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4、规模分析研究
雄安站西侧地下商业开发工程地面层占地约6.35万㎡。分为雄安站西侧站前广场和新月公园两部分。其中包括由下沉广场、人行步道、景观大道、游径构成的硬质广场、森林广场、花园等空间。硬质广场约3.9万㎡,种植区域2.4万㎡。
5、总平面设计
5.1地面空间以雄安站西侧站前广场与新月公园构成。其中站前广场以阵列式种植和硬质铺装为主,阵列式种植规整的勾勒出疏散客流的集散空间;线性的硬质铺装,具有引导人流
快速疏散的指向性作用。
5.2地面层与地下一层以下沉庭院作为纽带,使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合理衔接,增加人在地面与地下商业的融通感受。
5.3结合雄安站“荷叶上的露珠”与“涟漪”的设计概念,景观工程站前广场部分以花岗岩为主,持久耐用;新月公园部分以曲线为主作为总图形式的主调。材质选用透水混凝土,既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又用现代材料很好的诠释设计主题。种植区域以森林公园、花园以及广场为主,其中乔木作为森林公园的主要树种,花灌木与大乔木作为花园的主要树种,阵列式乔木作为广场的主要树种,人行步道与景观大道以林荫系统的行道树为主。
5.4铺装材质彩:花岗岩以白麻、灰麻、中国黑为主,局部增加黑小料石;透水混凝土以调柔和的蓝与浅蓝交织形成,以表现雄安新区的水文化;透水砖以浅灰、深灰为主,使用退晕的手法强调“涟漪”效果。
编织袋折边器6、竖向设计研究
排水组织方式选择自然排水,绿地坡度不小于1.0%,坡向就近排水明沟,硬质铺装广场以
不小于0.3%的坡度向周边绿地或排水明沟方向坡排水;场地内宽度不小于4米宽(包括4米宽)的道路横坡为双坡向,横坡坡度1.0%。宽度小于4米宽的道路横坡为单坡向,横坡坡度1.0%。绿地与硬质铺装对接处,绿地比硬质铺装低30mm。
7、无障碍设计研究
7.1在站前广场、广场花园、地下商业空间等范围,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要求对广场景观设计范围内区域,利用盲道砖,自动声音引导系统,残疾人坡道,无障碍路缘石等设施的安装,将广场设计成满足无障碍人自行要求的公共场所。
旋转工作台7.2 由于广场铺装具有一定的图案模数,为此铺装地面盲道标识采用不锈钢盲道指引条和止步钉,保障广场整体铺装图案的完整性。广场铺装和道路交接部分间隔适当距离采用簸箕形坡道连接,并与人行横道顺接。安装声控指引系统,指导盲人横过马路。台地花园范围内以无障碍坡道对每一层台地进行连接,坡道护栏应有盲文指引,转向位置设置地埋方向导引灯,台阶部分及广场坡面铺装安装扶手栏杆。
8、景观种植设计
水性附着力促进剂
8.1整体景观种植设计分为广场绿化和集中绿化两部分。广场绿化主要采用行列式种植形式,通过乔灌木地被相结合,营造出开敞、简洁、舒适的集散广场空间。集中绿化采用行列式和组团式相结合的种植形式,通过乔灌木地被相结合,营造出以绿为主,并集绿化、休闲、观景于一体的绿地空间。
账本网
8.2种植设计以建筑及广场空间为依托,结合景观整体布局,综合考虑功能区景观需求及视线效果。绿化布置贯穿整个广场采用点状、块状、线形等方式相结合体现景观的整体性和多样性。遵循植物四季的交替规律,打造四季多样化的植物景观效果,局部景观结合广场设施和流线进行人性化的细腻设计,达到整体效果开敞大气,小节处理精道细腻。
8.3植物品种的选择以本地树种为主。集散广场区以通透、疏朗、大气的种植形式为主,植物选择以枝叶整齐的种类为主,同时注重植物的季相彩以及常绿落叶的搭配。集中绿化区通过乔灌木地被的搭配组合以及植物之间的彩搭配和季相设计,形成独具地域特的植物景观。广场整体绿化种植设计中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比例约为4:6。
9、总结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旅客和居民提供休憩游艺的场所,西侧广场承着接雄安站站房、地铁、商业、通廊景观等功能,是雄安站、西侧商业综合体和城市之间的重要过渡空间,同时作为雄安站的首要门户,在设计研究的过程中将文化和艺术手法充分结合融入其中是设计的初心与使命。
档案管理方法京能恒基
参考文献:
[1]崔恺. 中国传统元素景观设计: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庭院(三号院)[J]. 建筑创作, 2007(8):44-47.
[2]崔恺. 苏州火车站[J]. 建筑创作, 2007(8):38-41.
[3]何镜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J].建筑学报,1996(3):10-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2:2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47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广场   景观   空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