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控的3大策略: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金钥匙”

⾃我监控的3⼤策略:让学⽣掌握⾃主学习的“⾦钥匙”
在前⼏篇⽂章中,我们了解了动机激发和认知冲突两个基本原理,《胡卫平:学会⾃主与合作,我们才能有效落实学⽣的核⼼素养》⼀⽂也为我们详尽地介绍了⾃主建构这⼀教学的核⼼环节。本⽂将视野转移到思维型教学的另⼀基本原理—— ⾃我监控。
⾃我监控是主体将活动本⾝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我监控能⼒有利于促进个⼈⽬标的达成,⽆论是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对于学⽣的主动学习都有⾄关重要的作⽤。
本⽂整理⾃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在⾸都师范⼤学附属育新学校思维型教学主题线上培训会中
光学检测技术
的分享
本⽂共4257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在思维型教学理论的五⼤基本原理中,⾃我监控体现了学⽣对学习活动的⾃我监控,同时也为应⽤迁
移奠定了基础。它不是⼀个新的概念,⽽是存在⼀定的研究基础。
从已有研究出发,认识“⾃我监控”
从社会⼼理学视⾓出发,⾃我监控是指“个体对⾃⾝的⼼理与⾏为的主动掌握,调整⾃⼰的动机与⾏为,已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标的⾃我实现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我检查和分析、主动纠正偏差和及时反馈信息。
在认知⼼理学中,美国⼼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指出元认知是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节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元认知知识是基础,元认知调节即监控,是元认知的核⼼成分。⾃我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执⾏的过程中,能够对于个体的⾃我状态作出调整以便问题顺利进⾏,包括对个体认知过程的计划、监控及检查能⼒。
思维型教学理论强调思维是教学的核⼼,那么我们就需要深刻把握思维的⼼理结构。北京师范⼤学的林崇德教授提出了思维的“三棱结构”模型。这⼀结构为教学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可⽤于解释很多教学理论。
在“三棱结构”模型的底⾯,思维的⽬的、思维的过程以及思维的材料构成了⼀个三⾓形。
思维的⽬的。教学本质上是思维活动,思维是教学活动的核⼼,⽽思维是有⽬的的,因此教学过程中
就⼀定要有⽬标。我们能够借以解释、推演出布鲁姆的⽬标教学分类法,尽管在内容上存在不同的发展,但在具体的分类之上,⽬标教学分类法同样强调了“教学应该有⽬标”这⼀观点。汽车座套广告
思维的过程。思维是有过程的,所以教学要强调学⽣学习、知识获取的过程,我们可以借以理解三维⽬标中提及的“过程与⽅法”。当然,我认为过程不属于⽬标,但是过程对于实现⽬标⽽⾔是⾄关重要的。
思维的材料。思维是有⼀定材料的,所以教学就要有教学内容,要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要从学⽣原有经验出发,建构其新的知识,其中的原有经验就是思维的材料。
paas系统
在“三棱结构”模型底⾯的三⾓形之外有两个椭圆。外椭圆代表了环境,思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因此教学需要创设⼀个好的教学情境,与情境教学理论相关。
⽽与三⾓形相接的内椭圆则代表了思维活动中的⾮智⼒因素。⾮智⼒因素是与智⼒因素相关,但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因素,它是智⼒因素之外的因素,但是⼜对智⼒发展产⽣影响,例如兴趣、动机、理想、情感、态度、世界观等。情感教学理论就可以与这个⾓度有关。
10.8.0.254思维的“三棱结构”模型中,最关键的是顶点——思维的监控。它反映了主体的⾃我监控,监控着所有的⼼理活动,这是提出⾃我监控原理的依据。
⾃我监控的三个特点
我们基于这些已有理论研究提出⾃我监控的教学原理。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教师或学⽣为了达到教学⽬标,能够把教与学的活动作为⾃我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我监控包括三⼤特点:
第⼀,⾃主性。⾃我监控要求主体在动机、认知和⾏为等⽅⾯均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地、独⽴地、⾃觉地从事和管理⾃⼰的学习和教学活动,⽽不是在外界各种压⼒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和教学活动或需要外界来管理⾃⼰的活动。
第⼆,反馈性。⾃我监控要求主体不断地去获取教与学的活动系统各要素变化情况的有关信息,审视和检查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和效果,总结和反思教与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并据此及时调节学习活动的
各个⽅⾯和环节。
第三,迁移性。从⼴泛的⾓度分析,虽然活动千差万别,但是对各种活动的⾃我监控都有共同的特征、过程、机制和规律。所以在学习与教学某⼀内容过程中形成的⾃我监控能⼒,不仅可以迁移到其它内容的学习与教学,⽽且可以迁移到更⼴的活动和领域中,提⾼⼀般的⾃我监控能⼒,⽤于主体解决更⼀般的问题和⽇常⽣活、科学研究中。
与思维型教学理论中“应⽤迁移”的基本原理不同,这⾥的迁移性是指⾃我监控能⼒的迁移。我认为有
意义的⼈⽣少不了两件事——⽬标和⾃我监控的能⼒。⽬标能让⼈避免碌碌⽆为地度⽇,⽽⾃我监控则是助⼈达成⽬标的能⼒。
kns例如放假期间,如果孩⼦能够通过这⼀能⼒去计划、实施、调节学习,那么家庭中的亲⼦⽭盾是不是可以少⼀些?如果
例如放假期间,如果孩⼦能够通过这⼀能⼒去计划、实施、调节学习,那么家庭中的亲⼦⽭盾是不是可以少⼀些?如果每⼀节课都能渗透⾃我监控的教学原理,那么必定有利于学⽣这种能⼒的养成。
对教师和学⽣⽽⾔,⾃我监控分别意味着什么?
刚才讲⾃我监控,主体是教师和学⽣,作为意识对象的活动是教和学,那么当我们聚焦于学⽣的学习活动中,⼜该如何理解⾃我监控?
通俗来说,学⽣的⾃我监控能⼒就是他们能针对学习进⾏计划、实施和反思的能⼒。
从⾃我监控的范围和时间上来看,学⽣学习的⾃我监控包括对⾃⼰在⼀个较长时间段学习的⾃我监控,例如对学习⽬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的监控;也包括对⾃⼰某⼀短时间内正在进⾏的具体学习活动的监控,例如基于特定的学习⽬标,对实现这⼀⽬标的具体的学习策略、学习⽅法、时间管理、效果评价等的监控。
桥架支撑架从⾃我监控对象的性质来看,学⽣学习的⾃我监控可分为对认知因素的监控和对⾮认知因素的监控。例如前者主要是指对⾃⼰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注意程度、动机⽔平、情绪状态等⾮认知因素进⾏
计划、监察和调控;后者主要是指对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法和策略的选择、学习材料的使⽤、学习结果的检查和修正等认知过程进⾏计划、监察和调控。
⾃我监控不仅针对学,还针对教。我们同样可以把着眼点放在教师⾝上,更深⼊、具体地理解⾃我监控这⼀原理。
对于教师⽽⾔,最核⼼的活动是教学活动,所以教师教学的⾃我监控是把教学活动本⾝作为⾃我监控的对象,包括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中的反馈与评价、控制与调节性和课后的反思。
在教学设计环节,不仅要设计每节课,还要有⼀个长期的教学规划,包括知识教学、能⼒和⾮智⼒的培养,此外也应有系统的教学设计。
例如就某节课进⾏研讨,得出⼀些适⽤于不同教师的教学⽅案。我们不仅要有知识的、教学的规划,还要有⽅法和学习
例如就某节课进⾏研讨,得出⼀些适⽤于不同教师的教学⽅案。我们不仅要有知识的、教学的规划,还要有⽅法和学习的规划,整体体系的、进阶的规划。同时,能⼒培养和素养提升的规划也要与教学规划相结合。这样的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实际上也为学校未来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可研究的⽅向和课题。
在教学实施环节,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难度、教学⽅法和教学速度,特别是要设计教学反思环节。所以在每⼀次课堂活动将近结束时,教师都要引导学⽣对学习对象、学习过程、思维⽅式、所学知识和⽅法等,进⾏总结和反思。要通过总结和反思,使学⽣加深对知识和⽅法的理解,总结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形成⾃⼰的认知策略,发展⾃⼰的认知结构,提⾼⾃我监控能⼒。
⾃我监控的三⼤实施策略
⾃我监控存在计划阶段、控制阶段、反思阶段的循环。计划阶段包括了⽬标设定和策略计划;控制阶段包括⾃我观察和⾃我控制;反思阶段包括⾃我判断和⾃我反应。这也是⾃我监控的机制。
在⾃我监控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基于其机制提出三⼤实施策略。
1.强化⽬标意识
⾸先,我们可以将⽬标分解为长期、中期和近期⽬标,⽽学习⽬标实现的路径则是从近期⽬标开始,逐渐达成中期和长期⽬标。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03:2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472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学   监控   学习   思维   过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