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焦点透视
作者:朱德成
来源:《读书》2011年第02期
        《读书》二○○九年第四期刊载的《路过尘世》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首《春》便仿佛是李可染的画意。再恬淡不过的乡间渲染,远山近水,都是着了淡淡的墨的。只给你一个写意的轮廓,这轮廓间环环相扣,是天道的循环,也是自然的携手。意境便越来越广阔。中国画讲究留白,以是“虚”代“实”,空泛里是无限的大。西洋画却是散点透视,讲究的是由此及彼的立体感。如是观,《春》的意境便是中西结合。(103页)
        其中“西洋画却是散点透视”的说法不对。因为西洋画讲究的是“焦点透视法”,传统的中国画讲究“散点透视法”。
        “焦点透视法”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学性。它严守一个特定的视点去表现景物,近大远小,呈放射状,在平面上创造了三维空间。如果没有焦点透视法就没有西方的写实性绘画。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即是焦点透视的典范之作。
        “散点透视法”符合人的心理的真实,是种内在的真实。它不拘泥于一个视点,是多视点的,在表现景物时,它可以将焦点透视表现的近大远小的景物,用多视点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可以比较充分地表现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景物的方方面面,这是传统中国画的一个很大的优点。例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它用散点透视的多视点原理,把古代汴京东郊以虹桥为中心的风景、人物、城郭、街道、桥梁、船只等等丰富的场面充分详尽地表现在一个画面上。
        作者在这里赞扬李少君的诗《春》既有“李可染的画意”,也有西洋画的“由此及彼的立体感”,十分精当。
        白鹭站在牛背上
        牛站在水田里
        水田横卧在四面草坡中
的制备
        草坡的背后
909mm        是簇拥的杂草,低低的蓝天网络滤波器
        和远处此起彼伏的一大青山
网络电视广告
聚结器        这首诗好似一幅水墨画,由近及远,越来越阔大,景物却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这是典型的西洋画“焦点透视法”。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8:2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367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透视   焦点   散点   视点   讲究   表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