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规范条文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一、规范的有关规定 (2)
1、构件长细比要求: (2)
2、杆件翼缘宽厚比和腹板高厚比的要求 (3)
3、结构挠度的限值 (4)
4、柱脚内力放大值: (4)
5、节点的内力放大系数: (4)
6、强柱弱梁的规定: (4)
7、内力放大系数: (5)
(1)框架柱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5)
(2)偏心支撑框架中与消能梁段相连接构件的内力设计值调整: (5)
(3)转换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5)
(4)角柱和两方向支撑共有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6)
(5)中心支撑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6)
(6)消能装置中心支撑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6)
抓瓜
二、楼承板的计算 (6)
1、组合式楼板: (6)
2、非组合楼板: (7)
3、防火要求: (8)
三、组合梁的设计: (8)
四、支撑的计算方法: (8)
1、中心支撑 (8)
2、偏心支撑 (8)
3、钢板剪力墙 (8)
五、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8)
六、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9)
七、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方法: (9)
八、异形柱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0)
患者腕带1、研究现状: (10)
2、展望 (13)
九、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研究现状及展望。 (15)
1、一天建成远大馆 (15)
2、七天建成15层宾馆 (20)
3、展望 (22)
一、规范的有关规定
1、构件长细比要求:
《钢规》P56-5.3.8:柱的长细比限值为150,支撑的受压长细比限值为200,受拉长细比限值为400(一般建筑结构);葡萄藤下的玫瑰
《抗规》P104-8.3.1:框架柱的长细比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Q235 60 80 100 120 Q345 49.5 66 82.5 99
Q390 46.6 62.1 77.7 93.2
《抗规》P107-8.4.1:中心支撑的长细比:按照压杆设计时,不应大于120(Q235),99(Q345),93.2(Q390),一、二、三级中心支撑应采用压杆设计,四级采用拉杆设计时,其长细比不应大于180;
《抗规》P109-8.5.2:偏心支撑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120(Q235),99(Q345),93.2(Q390)
《高钢规》P36-6.2.4:轴心受压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120;
abs082
《高钢规》P39-6.3.6:按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的结构,柱的长细
比不宜大于60(Q235),49.5(Q345),46.6(Q390)。按照6度抗震设防和非设防的结构,柱的长细比不应大于120(Q235),99(Q345),93.2(Q390)
《高钢规》P39-6.4.2:非抗震设防的中心支撑,当按照只受拉设计时其长细比不应大于300(Q235),247.5(Q345),232.9(Q390);当按照既能受拉又能受压的杆件设计时,其长细比不应大于150(Q235),123.8(Q345),116.4(Q390);
抗震设防建筑中的支撑杆件长细比,当按照6、7度抗震设防时不得大于120(Q235),99(Q345),93.2(Q390),按照8度设防时不得大于80(Q235),66(Q345),62.1(Q390),9度抗震设防时不得大于40(Q235),33(Q345),31(Q390)《高钢规》P42-6.4.8:按照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的结构,当支撑为填板连接的双肢组合构件时,肢件在填板件的长细比不应大于构件最大长细比的1/2,且不应大于40。
2、杆件翼缘宽厚比和腹板高厚比的要求
《抗规》P105-8.3.2:框架梁、柱板件的宽厚比
《抗规》P108-8.4.1.2:钢结构中心支撑板件的宽厚比
《抗规》P109-8.5.1:偏心支撑框架梁的板件宽厚比限值
《高钢规》P38-6.3.4:框架柱板件宽厚比
《高钢规》P40-6.4.3:支撑斜杆的板件宽厚比
3、结构挠度的限值
《钢规》P120-A.1.1受弯构件的挠度容许值
《钢规》P121-A.2.1风载下框架柱顶水平位移:H/500;层间位移:h/400;
《抗规》P44-5.5.1:多高层钢结构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层间位移限值:h/250;
《抗规》P47-表5.5.5:多高层钢结构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层间位移限值:h/50;
《高钢规》P32- 5.5.3:多高层钢结构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层间位移限值:h/70;
4、柱脚内力放大值:
《抗规》P104-表8.2.8:柱脚与基础的连接极限承载力。
5、节点的内力放大系数:
《抗规》P104-表8.2.8:钢结构抗震连接系数。
6、强柱弱梁的规定:
《抗规》P100-表8.2.5:钢结构节点处的抗震承载力承载力验算。
7、内力放大系数:
(1)框架柱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触摸笔
《抗规》P99- 8.2.3.3: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斜杆可按照端部铰接杆计算;其框架部分按照刚度分配计算得到的地震层剪力应乘以调整系数,达到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计算最大层剪力1.8倍的较小值。
(2)偏心支撑框架中与消能梁段相连接构件的内力设计值调整:
《抗规》P99- 8.2.3.5:支撑斜杆的轴力设计值,应取与支撑斜杆相连接的消能梁段达到受剪承载力时
梁延淼支撑轴力与增大系数的乘积;增大系数,一级不应小于1.4,二级不应小于1.3,三级不应小于1.2;
位于消能梁段同一跨的框架梁内力设计值,应取消能梁段达到受剪承载力时框架梁内力与增大系数的乘积;增大系数,一级不应小于1.3,二级不应小于1.2,三级不应小于1.1;
框架柱的内力设计值,应取消能梁段达到受剪承载力时柱内力与增大系数的乘积;其增大系数,一级不应小于1.3,二级不应小于1.2,三级不应小于1.1;
(3)转换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抗规》P100- 8.2.3.7:钢结构转换构件下的钢框架柱,地震内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5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345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支撑   设计   构件   内力   框架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