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艾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业开发
人脸识别巡更系统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7期
南阳盆地艾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余行简,强学杰,陈培育,牛银亭,赵 倩,范长有,鞠 乐,马 卓,高林飞
(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南阳 473083)
摘要:南阳盆地是艾的种植大区及外销大区。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标准体系及田间混杂等方面综述南阳盆地艾生产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大力推进艾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促进南阳市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南阳盆地艾;生产;问题;对策
0 引言
微安表南阳盆地位于北纬32°17′~33°48′,属亚热带暖温过渡带,具有艾草野生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保健、养生越来越重视,用艾防病养生已成为日常生活常态,艾产品需
求量大增,加上固有的仲景文化长期浸润,家乡人民对艾产业朴实浓厚的人文情怀,推动了南阳艾产业红火发展。目前,南阳艾种植面积2万hm2,南阳市艾原料生产占全国85%以上,艾制品生产占全国70%以上,全市仅从事艾种植、加工、销售的正式注册企业就达1 529家,电商3 000余户,年加工艾草达到35万t,产值200多亿元。然而,在艾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逐渐显现出科技支撑不足。特别是艾产品生产的源头---艾叶的生产缺乏专业队伍、无认定品种、艾田退化混杂严重、管理粗放,已成为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艾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才是南阳市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1 影响艾田间生产的障碍因素分析
1.1 品种选育滞后
艾植株中成分复杂,品种间差异极大,多数企业不进行提纯复壮,也不报审认定,对植株成分含量也不做测定,盲目生产,保证不了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
1.2 标准体系不完善
展频原理在艾产业中,缺少对艾种植、收获、贮藏、加工等一系列技术评价标准或规范。尤其是艾主要产品,如艾条,全国性的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目前处于“空窗期”,严格意义上讲,属于违法违规产品。整个产业长期处于无统一标准、无产品批号的生产状态。
1.3 田间混杂严重
南阳艾田常见杂草有20多种,主要有野蒿、马唐、牛筋草、反枝苋等。特别是野生艾,人工种植艾是靠根茎繁殖,而野生艾是靠种子传播繁殖,野生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非人工很难去除,一般企业又不重视去杂,栽种两年以上的田块可混杂30%~50%,严重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1.4 管理不科学,不规范肉模
多数企业工作重心放在加工产品上,如,艾条、精油等。而不注重田间管理或没有田间管理专业人才而不懂管理。从控密、施肥、移栽、平茬、病虫绿防控等田间管理不规范、不科学。
2 加强品种选育利用,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保证高质量发展
2.1 精选品种
品种是增产增收的内因,也是生产艾产品的基础,一定要选准用好新品种。选种目标是:营养生长旺盛、叶片大而厚、出绒率高、品质好的品种。建立种苗繁育基地,保障种苗供应,实现艾品种供应常态化、标准化。2.2 科学育苗
2.2.1种子繁殖:在艾草种子成熟后,收集保存,在来年3月份播种。
2.2.2根茎繁殖:选择茎秆粗壮直立,叶片大,绒毛浓密,持有香气浓厚的艾,不进行采收,而待地上部分枯萎后割除残茎,清除杂草。在10—11月份挖取根茎移栽。当年不能移栽的用粗杂肥覆盖保根越冬,翌春3—4月在新苗萌发前挖取根茎移栽。
2.2.3培育根蘖苗:选择的越冬艾根,翌春3—4月当新苗萌发后,扒开覆盖的粪土促其生长。4月上旬,苗高25 cm左右时,可分株移栽。
2.3 适时移栽
2.3.1种子育苗的移栽:在苗高25 cm左右时,可进行大田移栽种植。一般行距40 cm,株距10 cm挖穴,每穴栽1~3株。
2.3.2根茎移栽:采用根茎繁殖的要在10—11月挖取根茎移栽。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40 cm挖沟,沟深 15 cm左右,沿沟挨个放置艾根茎,复土压紧后及时浇水。如遇天旱需连浇两次水,艾草栽种后,需及时查苗补栽,补栽后注意浇水。
2.3.3选用根蘖苗繁殖的,一般在3—4月,苗高25 cm 左右时,可分株移栽。一般行距40 cm,株距10 cm挖穴,每穴栽1~3株。移栽越晚,密度宜适当增加。渣土车管理系统
2.4 加强田间管理,使种植规范化、科学化
2.4.1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南阳艾一年三茬,且艾根系发达,细根多,吸肥力强,需肥量较大,需要营养元素全。试验证明有机肥对艾生产非常重要,不但能提供多种营养且能改良土壤。一般用优质农家肥3 000~4 000 kg/667m2在犁地之前施入做基肥;化肥要用含氮量高的专用化肥效果好,一般施N:P2O5:K2O=30:10:11三元素复合肥50~60 kg/667m2做基肥,在耕地前均匀撒施。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为了满足艾草对养分的大量需求,应进行追肥,以补充土壤养分的不足。氮、磷、
·53·
农业开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7期
钾三要素中,艾草对氮的吸收量较多,而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往往不能满足艾草生长的需要,因此在艾草生长旺盛时期增加氮肥的施入,促使茎叶的生长,增加产量。在使用氮肥的同时,可以配合施入磷、钾肥。
苗期至封行前,选在雨天沿行撒施7.5~10 kg/667m2的尿素作提苗肥,遇到湿润天气,追肥也可与中耕松土一起进行,先撒肥,再松土,松土深度10 cm。也可进行叶面施肥,用5%左右的尿素液,喷洒在艾株上,通过气孔和表层细胞,直接渗入到体内。长势较差的艾田,在苗高60~80 cm时趁阴雨天撒
施三元复合肥10~15 kg/667m2,促使艾草健壮生长,叶厚杆壮。每茬收割后应及时追肥,一般追施高氮复合肥(N:P:K=30:10:11)40~50 kg/667m2或尿素15~20 kg/667m2。追肥可结合平茬进行,将秸秆还田机与撒肥机组装在一起,追肥平茬一次完成。此外,每进行一次追肥之后如没有有效降雨需及时浇水。
2.4.2及时平茬、促壮苗早发。每茬收割后用灭茬机进行灭茬,清除地上残留的老茎秆,使新芽发于地下根茎,这样可促壮苗早发,苗齐苗匀。
2.4.3深松旋耕、调控密度。11月份最后一茬艾收割后,用旋耕机进行松土断根,翻蔸疏苗,清除多余的老根及过密根茎,破除板结,疏苗复壮。
2.4.4实行轮耕倒茬或清园重栽。换茬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恢复地力,减轻病虫草害,提高艾的产量和质量。如果没有条件进行换茬,可以进行倒茬重栽。
2.5 实施绿防控
艾的适生性、抗逆性较强,一般在自然野生中少见有病虫害发生,但作为人工栽培,由于生长环境发生某些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削弱,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当前在人工栽培艾上发生的病害主要为根腐病、褐斑病等,主要害虫为蚜虫、叶蝉、螨类、夜蛾类等。一般年份情形下轻度发生,然而在遇到自然因素有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时,也不能排除病虫发生为害的风险。
在对艾病虫害防治实践中,应坚持“绿植保”的理念,通过改良生产条件,搞好田园卫生,投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用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抗旱排渍,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施药保护。原则上,应严格控制用化学农药防治艾病虫害,除非在迫不得的情况下,再考虑选用低毒、残留期短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协调好病虫防治与产品质量安全的和谐关系。农药残留要遵循2020版《中国药典》的要求,参照中国绿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A级绿食品生产中茶叶、蔬菜农药使用标准执行。
2.5.1合理轮作与间作。将艾与蔬菜、粮食合理轮作,能有效减轻病虫危害。
2.5.2清洁田园,深耕细作。在中药材种植区域内,很多害虫或病原菌都会选择在土壤中过冬,可以通过冬耕方式直接破坏害虫及病原菌的过冬场所,进而减少病虫害威胁。
2.5.3人工捕杀。可利用人工方式来捕杀危害时间较为集中的虫害。
2.5.4灯光诱杀。大部分害虫均具有趋光性,利用这一点可以在艾种植区域安装黑光灯,对金龟子、叶蝉、鳞翅目成虫等害虫进行灯光诱杀。
2.5.5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艾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式。常用的方式有:以微生物治虫、天敌动物治虫、以虫治虫等。
2.5.6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现阶段我国艾生产上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式,但要做到科学用药。在使用
化学药物的过程中,应坚持“能用生物制剂就用生物制剂、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一般在艾全生育期用药不能超过三次,且最后一次用药必须提前采收期两周以上;要尽可能筛选低残留、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并于防治关键期用药,尽可能减少用次数;在选择和使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对天敌较为安全的农药,避免化学药剂对虫害天敌造成杀伤。
2.6 适时收获、科学贮藏
艾一般一年采收三茬。第一茬采收,一般在6月1日前后一周左右;第二茬采收,一般在第一茬艾收割后45~55天左右,即7月中、下旬左右;第三茬采收,一般在秋天,10月中下旬,下霜前。
收割后摊在太阳下晒干,扎成捆或用捡拾打捆机压成长方形大捆,用草绳加牢,置于干燥处存放,全干的叶片用编织袋机械打包入库,地面垫地脚架,留墙距和过道防潮打包储藏。堆垛高度以低于五层为宜,室内保持通风,地面保持干燥。
3 加强示范基地及人才队伍建设糖炒栗子机
3.1 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
在艾种植大县(区)建立千亩级示范区,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百亩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区内从品种应用到育苗、大田栽培、病虫害防控及适时收获贮藏等实行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把示范
基地建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人才培训基地。通过示范带动,引导企业及艾农科学种植。将艾草种植与工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从艾种植到品牌销售的循环产业,使艾整个产业链条的每一步都有标准化技术支撑,并能有效管控,形成艾草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新型示范区。
3.2 加强技术宣传及人才培训
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栏及召开现场会,培训会,印发技术材料等形式宣传普及实用技术。举办专项培训班,把龙头企业、种艾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有关人员培训为技术能手,为艾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柯利,张旭辉.新县艾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河南农业,2018,468(16):18-19.
·5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4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340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产   产业   种植   进行   根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