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小麦)

作物栽培学(小麦
    小麦栽培技术
油墨丝印
玻璃镀膜技术  一.高产小麦的土壤条件  (一)实现高产的土壤指标
  小麦适应性广,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要达到高产、稳产,必须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高产麦田的耕作层深度一般为20cm以上,土壤容重1.2g/cm3左右,孔隙度为50-55% (其中非毛管孔隙:15-20%),水气比例:1.0:0.9—1.0 , 有机质含量:砂壤土1.2%以上;粘土2.5%左右,其中易分解的有机质要占50%以上,土壤含氮量0.1%以上,小麦生长期间水解N70mg/kg左右,速效P含量> 15mg/kg,速效K含量大于120mg/kg,土地平整,地面坡降小于0.1%-0.3%,有利灌排,土壤PH6.8-7.0左右。  (二)麦田整地方法
  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麦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深、透、细、平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整地方法因地而异,有的地区冬春干旱,要注意抗旱保墒;有的地区雨水多,要防止烂耕烂种。
  1、稻茬麦田整地
  稻茬田含水高,质地粘重,宜耕期短,耕整难度大,必须在水稻生育中后期,加强水分管理,在稻田四周开挖排水沟。在水稻收获前适时干田,一般在水稻收割前10天左右停止上水,收稻时土壤表土发白,脚踩不下陷,耕出的土块易散碎时为宜耕期,立即进行随耕随耙随播种。早中稻收后距小麦播种有较充裕时间,应进行耕翻晒垡,使土壤风化,改善理化性状,播种前,应再浅耕,耙碎作畦。机耕整地可采用旋─耕─旋的方法,先旋耕灭茬,后用铧犁耕翻,再用旋耕犁碎垡。晚茬稻收割迟,种麦季节紧,必须边收割边耕边耙,边播种。
  南方麦区稻茬麦面积大,为克服稻田整地费工、缓解稻麦两熟季节紧、劳力紧张的矛盾,近年来发展了稻茬少、免耕种麦技术和反旋灭茬秸秆还田技术。少免耕种麦减少了耕作程序,比耕翻种麦省工节本,有利于适时播种。免耕麦田表土平整,播种深度一致,小麦出苗快而整齐,出苗率高,有利苗期早发,前期干物质积累较快。但少,免耕种麦杂草较严重,肥料施得浅,易流失,根系在土壤0-10cm分布比例大,在土壤下层根量比例小,在生长中后期,易出现早衰现象。因此,少、免耕种麦必须推广应用综合配套技术,在播前要施用高效低毒除草剂,减轻草害;在人工或机械条播后,要开沟覆土,消灭露籽;针对少免耕麦的吸肥特性,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增施有机肥,化肥深施,平稳促进和适当增
施拔节孕穗肥预防早衰。目前各地少、免耕种麦的方法有稻板茬撒播、条播、点播和免耕机条播等几种方式。
  2、旱茬麦田整地 >>TOP<<
  前期为玉米高梁等早熟作物,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反旋灭茬机旋耕灭茬,及时深耕耙地,并注意蓄水保墒,播种时墒情好,则浅耕、随耙随播种,墒情不足,及早耙地,抢墒播种,播后镇压。若前茬为甘薯、大豆等晚秋作物,收获迟,季节紧,应边收边耕,随耙随播,播后镇压保墒。棉麦两熟麦田,需加强棉田后期管理,促棉花早熟,尽早清茬,抢时抢墒,随耕随耙随播种,或在棉花行间套播。绿肥茬,要在小麦播种前20-30天耕翻掩青、顺犁沟翻压,做到不漏翻、不冒青。   二.小麦需肥特性与合理施肥  (一)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对N、P、K三要素的吸收量因品种、气候、生产条件、产量水平、 土壤和栽培措施不同而有差异。综合各地资料分析,小麦每生产100kg 籽粒和相应的茎叶,约需吸收N3kg左右;P2O51.0-1.5kg,K2O:3-4kg。oadm
  冬小麦一生中对N、P、K吸收有两个高峰。对N的第一个吸收高峰在分蘖至越冬始期,吸收量占总量的20%左右,越冬期间吸收量仅占总量5%左右,返青后N的吸收量有所增加,拔节-开花期出现第二个吸收高峰,吸收量占总量30-40%,开花后对N仍有少量吸收。
  小麦对P、K吸收在分蘖-越冬始期出现第一个峰值,占总吸收量 10%左右,至拔节期P吸收量占一生30%左右,K达50%左右。拔节至开花期出现第二个吸收高峰,吸P量达总吸收量的40%,吸K量占总吸收量50%。开花后P吸收量仍达20%,K则停止。>>TOP<<
  近年研究表明,增加拔节至开花期N、P、K的吸收比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量。  (二)施肥量的确定
大功率同轴固定衰减器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以产量定施肥量方法,小麦产量指标确定后,根据小麦吸肥量、土壤基础肥力、肥料种类、数量和当季利用率及气候等条件综合确定。其计算方法是:
  计划产量肥料  计划产量对养分吸收量(kg/公顷)-土壤当季养分供给量(kg/公顷)
关闭起重装置
  需要量(kg/公顷) =───────────────────────────
              肥料中营养元素含量(%)×当季利用率(%)
  根据现有研究: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需施N4-5kg左右;4500 kg/公顷产量水平需施氮180-220公斤左右,6000 kg/公顷产量水平需施氮240-270公斤左右,7500 kg/公顷产量水平需施氮270-300公斤左右,弱筋小麦应适当降低施N量。注意增施P、K肥,N:P2O5:K2O 应达1:0.4-0.6:0.4-0.6。  (三)肥料的运筹原则 >>TOP<<
  1、 肥料对器官促进效应
生物态硒  据原江苏农学院不同叶龄期施氮效应期试验(1977-1978)结果:速效N肥作基肥施用,2/0叶期开始得力,3/0、4/0、5/0叶期显著得力,6/0叶期效应开始下降,7/0叶期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叶龄期追施适量速效氮肥,对叶片促进效应关系是:n叶露尖施肥,(n+1)叶期效应开始,(n+2)-(n+3)叶期为显著效应期,(n+4)叶期效应开始下降,(n+5)叶期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叶龄期施氮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是:穗数随追肥叶龄期推迟而下降,每穗平均粒数和粒重则随追肥叶龄期推迟而上升,迟到孕穗初期适量追肥仍有增粒增重的效果,产量以用作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增产效果显著,腊肥和返青肥虽较对照增产,但肥料报酬率低。
  2、肥料运筹原则
  根据小麦需肥特性,肥料运筹应掌握,在冬前分蘖期有适量的速效N、P、K供应,以满足第一个吸肥高峰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分蘖、发根、培育壮苗,越冬至返青期间是小麦一生中需肥较少时期,应适当控制肥料供应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培育高光效体,拔节─开花是一生中吸肥的最高峰,施肥最大效率期,必需适当增加肥料供应量,以巩固分蘖成穗、培育壮杆,促花、保花,争取穗大粒多,抽穗开花以后,要维持适量的N、P营养,延长产量物质生长期的叶面积持续期,提高后期光合生产量,保证籽粒灌浆,提高粒重。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3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339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麦   产量   土壤   播种   肥料   种麦   整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