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插画的符号学比较分析

画皮插画符号学比较分析
小型电加热蒸汽锅炉
作者:李梦一 王秀慧
来源:《蒲松龄研究》 2021年第3期
    收稿日期:2020-09-23
柴油脱剂
    作者简介:李梦一(1994- ),女,山东淄博人。法国索邦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聊斋学与符号学;王秀慧(1968- ),女,山东淄博人。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二小学高级教师。
受机     
    李梦一1  王秀慧2
    (1.索邦大学 文学院,法国 巴黎 75006;2.张店区铝城第二小学,山东 淄博 255051)
细胞分离培养
jvktwrna    摘要:《画皮》是《聊斋志异》中传播最广、辨识度最高的作品之一。本文选取了清代(1886版)和当代(2013版)两个不同版本的《画皮》插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以格雷马斯(A.J.Greimas,1917-1992)为代表的巴黎符号学派和比利时列日大学的视觉符号学研究团队(Le Groupe μ)的理论进一步分析,从而更深层次地剖析插画背后的符号学结构与含义。
    关键词:聊斋插画;画皮;符号学分析;视觉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
    在文学作品中,插画是忠实于原文最直观的视觉表达,不仅是对原文的联想和升华,同时也会随着载体的更新而不断变化。插画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其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是其代表作之一。《申报》(1887)曾记载:“中海万善殿栏杆上安置的玻璃灯,灯上皆绘聊斋志异图云。”可见在清朝皇宫中就已经有了《聊斋志异》图画。随后出现的聊斋故事连环画,使得聊斋作品在各个阶层广泛流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聊斋的版本也进行了相应的更新,不同版本的聊斋作品往往除了在文本上有所更新外,还对插画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插画的不同不仅体现绘画者主观上对文章的理解差异,同时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绘画者流派的影响。本文应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不同版本《画皮》中的插画,从而更为形象地诠释其意义。
压花皮
    一、符号学的基本概念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0: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272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插画   符号学   画皮   研究   作品   视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