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压隔离舱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负压隔离舱。


背景技术:



2.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在疾病的传染与流行中,我们若能完全切断传播途径,即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舱体内负或正压的环境,能够规划气流流向,从而对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病毒进行有效灭杀,达到舱体内空气安全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舱体和控制箱呈一体设置,不便于使用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负压隔离舱,其目的是解决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正负压隔离舱,其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正压发生腔体和负压发生腔体,正压发生腔体内设置有第一风机,负压发生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风机,控制箱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正压发生腔体通过第一常闭阀与进气口连接,进气口与第一过滤器螺纹连接,第一过滤器与舱体可拆卸连接;负压发生腔体通过第二常闭阀与排气口连接,排气口与第二过滤器螺纹连接,第二过滤器与舱体可拆卸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方案中,进气口通过第一过滤器与舱体可拆卸连接,排气口通过第二过滤器与和舱体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本装置时,控制箱、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舱体组装在一起,便于使用;在不使用时,将控制箱、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舱体分开,便于拆卸和维修。
7.进一步,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无刷风机。
8.进一步,第一常闭阀和第二常闭阀均为电磁阀。
9.进一步,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气压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和电源均与控制芯片连接;舱体上嵌设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通过气压传感器与信号采集电路连接。
10.进一步,控制芯片均与显示器、wifi信号模块、报警器和调节按键连接。
1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正负压隔离舱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控制箱;2、电源;3、正压发生腔体;4、负压发生腔体;5、第一风机;6、第二风机;7、第一常闭阀;8、第二常闭阀;9、控制装置;91、控制芯片;92、显示器;93、报警器;94、信号采集电路;95、wifi信号模块;96、调节按键;10、气压传感器;11、进气口;12、排气口;13、第二过滤器;14、舱体;15、检测探头;16、第一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负压隔离舱,其包括控制箱1,控制箱1内设置有正压发生腔体3和负压发生腔体4,正压发生腔体3内设置有第一风机5,负压发生腔体4内设置有第二风机6,控制箱1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正压发生腔体3通过第一常闭阀7与进气口11连接,进气口11与第一过滤器16螺纹连接,第一过滤器16与舱体14可拆卸连接;负压发生腔体4通过第二常闭阀8与排气口12连接,排气口12与第二过滤器13螺纹连接,第二过滤器13与舱体14可拆卸连接。
17.在本方案中,在使用本装置时,控制箱1、第一过滤器16、第二过滤器13和舱体14组装在一起,便于使用;在不使用时,将控制箱1、第一过滤器16、第二过滤器13和舱体14分开,便于拆卸和维修。
18.第一风机5和第二风机6均为无刷风机。第一常闭阀7和第二常闭阀8均为电磁阀。
19.具体的,第一过滤器16与舱体14、第二过滤器13与舱体14的可拆卸连接具体是螺纹连接或镶嵌连接或卡扣连接中的任一一种方式,当采用螺纹连接时,可以排气口12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过滤器13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过滤器13的外螺纹拧在排气口12的内螺纹中;同理,进气口11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过滤器16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过滤器16的外螺纹拧在进气口11的内螺纹中。第一过滤器16和第二过滤器13均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做叙述。正压发生腔体3和负压发生腔体4均可以是筒体,且其的一端位于控制箱1内,另一端位于控制箱1外。
20.控制装置9包括控制芯片91,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6、第一常闭阀7、第二常闭阀8、气压传感器10、信号采集电路94和电源2均与控制芯片91连接;舱体14上嵌设有检测探头15,检测探头15通过气压传感器10与信号采集电路94连接。控制芯片91均与显示器92、wifi信号模块95、报警器93和调节按键96连接。
21.具体的,显示器92与控制芯片91通过四根线进行spi通信;wifi信号模块95与控制芯片91通过两根线进行uart通信;信号采集电路94的输出端连接在控制芯片91的adc功能的管脚上,报警器93和四个调节按键96均连接在控制芯片91的管脚上。调节按键96可以是电源2开关等。
22.设置的wifi信号模块95用于与手机或电脑的app连接,可以通过app进行观察和操
作本装置,方便医护人员实时监控病人的生命特征。
23.控制装置9的工作原理:
24.检测探头15检测到舱体14内的压力值通过气压传感器10传递给控制芯片91,控制芯片91判断该压力值,进而根据该压力值,控制芯片91控制第一风机5启动或停止、第二风机6启动或停止、第一常闭阀7得电或失电、第二常闭阀8得电或失电以及报警器93是否报警,同时控制芯片91将该压力值传递给显示器92显示,控制芯片91还通过wifi信号模块95传递给手机或电脑app观察和操作。
25.以下解释了正负压隔离舱的使用方法,包括四种模式:
26.第一、舱体14负压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7.s11、接通电源2,第二风机6启动,第二常闭阀8打开;
28.s12、舱体14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二过滤器13、排气口12、第二常闭阀8、第二风机6流向外界;
29.s13、气压传感器10获取舱体14内的压力值并传输给控制芯片91,控制芯片91判断压力值是否小于-npa;
30.s14、当压力值大于-npa,第二风机6的风速逐渐增大,直至压力值小于-npa时,报警器93报警,第二风机6停止和第二常闭阀8关闭;
31.第二、负压舱内换气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2.s21、接通电源2,第一风机5和第二风机6均启动,第一常闭阀7和第二常闭阀8均打开,且第一风机5的转速小于第二风机6的转速;
33.s22、外界空气依次通过第一风机5、第一常闭阀7、进气口11、第一过滤器16、舱体14、第二过滤器13、排气口12、第二常闭阀8、第二风机6流向外界;
34.s23、持续预设时间后,第一风机5停止,第一常闭阀7关闭;
35.s24、气压传感器10获取舱体14内的压力值并传输给控制芯片91,控制芯片91判断压力值是否小于-npa;
36.s25、当压力值大于-npa,控制第二风机6的风速逐渐增大,直至压力值小于-npa时,报警器93报警,第二风机6停止,第二常闭阀8关闭;
37.第三、舱体14正压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8.s31、接通电源2,第一风机5启动,第一常闭阀7打开;
39.s32、外界空气依次通过第一风机5、第一常闭阀7、进气口11、第一过滤器16流向舱体14内;
40.s33、气压传感器10获取舱体14内的压力值并传输给控制芯片91,控制芯片91判断压力值是否大于npa;
41.s34、当压力值小于npa,控制第一风机5的风速逐渐增大,直至压力值大于npa时,报警器93报警,第一风机5停止,第一常闭阀7关闭。
42.第四、正压舱内换气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3.s41、接通电源2,第一风机5和第二风机6均启动,第一常闭阀7和第二常闭阀8均打开,且第一风机5的转速大于第二风机6的转速;
44.s42、外界空气依次通过第一风机5、第一常闭阀7、进气口11、第一过滤器16、舱体14、第二过滤器13、排气口12、第二常闭阀8、第二风机6流向外界;
45.s42、持续预设时间后,第二风机6停止,第二常闭阀8关闭;
46.s44、气压传感器10获取舱体14内的压力值并传输给控制芯片91,控制芯片91判断压力值是否大于npa;
47.s45、当压力值小于npa,控制第一风机5的风速逐渐增大,直至压力值大于npa时,报警器93报警,控制第一风机5停止,第一常闭阀7关闭。
48.本装置在负压状态转运或隔离病人时,随着病人呼吸,使舱体14内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氧气越来越少,本装置的舱体14负压模式可以使舱体14内有病毒的气体过滤后,向外界排出较为干净的气体。
49.本装置在负压状态转运或隔离病人时,随着病人呼吸,使舱体14内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氧气越来越少,本装置的负压舱内换气模式可以向舱体14内注入新空气,同时将有病毒的气体过滤后,向外界排出较为干净的气体,同时注入新鲜的空气保证病人的正常呼吸。
50.本装置在正压状态下隔离正常人时,随着正常人的呼吸,本装置的舱体14正压模式可以向舱体14内注入过滤后的新空气,供正常人正常呼吸,同时还避免正常人的感染。
51.本装置在正压状态下隔离正常人时,随着正常人的呼吸,本装置的正压舱内换气模式可以向舱体14内注入过滤后的新空气,保证正常人的正常呼吸,同时还避免正常人的感染,之后舱体14内的气体排出到外界中。
52.具体的,舱体14负压模式和负压舱内换气模式构成的负压状态用于转运已经被感染的病人,这样本装置在密封性不良的情况下,也能避免舱内的空气自热流动到外界,污染感染外界空气;舱体14正压模式和正压舱内换气模式构成的正压状态用于转运正常人,这样本装置在密封性不良的情况下,也能避免外界的空气自热流动到舱内,感染正常人;故对本装置的结构要求性不高,从而降低了成本,利于生产使用。
53.需要说明的是,n为自然数,具体n=15。在负压舱内换气模式下,舱体14内注入的新空气可以不用过滤,故第一过滤器16可以替换成pvc管或其他管,只要保持连通即可。在正压舱内换气模式下,对舱体14内排到外界的气体可以不用过滤,故第二过滤器13可以替换成pvc管或其他管,只要保持连通即可。
5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正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所述控制箱(1)内设置有正压发生腔体(3)和负压发生腔体(4),所述正压发生腔体(3)内设置有第一风机(5),所述负压发生腔体(4)内设置有第二风机(6),所述控制箱(1)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正压发生腔体(3)通过第一常闭阀(7)与进气口(11)连接,所述进气口(11)与第一过滤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与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负压发生腔体(4)通过第二常闭阀(8)与排气口(12)连接,所述排气口(12)与第二过滤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与舱体(14)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5)和第二风机(6)均为无刷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常闭阀(7)和第二常闭阀(8)均为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正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9),所述控制装置(9)包括控制芯片(91),所述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6)、第一常闭阀(7)、第二常闭阀(8)、气压传感器(10)、信号采集电路(94)和电源(2)均与控制芯片(91)连接;所述舱体(14)上嵌设有检测探头(15),所述检测探头(15)通过气压传感器(10)与信号采集电路(9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91)均与显示器(92)、wifi信号模块(95)、报警器(93)和调节按键(96)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负压隔离舱,其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正压发生腔体和负压发生腔体,正压发生腔体内设置有第一风机,负压发生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风机,控制箱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正压发生腔体通过第一常闭阀与进气口连接,进气口与第一过滤器螺纹连接,第一过滤器与舱体可拆卸连接;负压发生腔体通过第二常闭阀与排气口连接,排气口与第二过滤器螺纹连接,第二过滤器与舱体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本装置时,控制箱、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舱体组装在一起,便于使用;在不使用时,将控制箱、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舱体分开,便于拆卸和维修。拆卸和维修。拆卸和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

钱亮 杨发毅 钱利科 杨宁 周洪天 李幸霏 赵代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3.3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52: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25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风机   过滤器   控制箱   正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