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心理学——精选推荐

航海心理学
1、心理学的分支
2、感知规律与人格
3、海员的生活工作特点对海员的影响大理石复合板
4、海员的人际关系
5、海员常见心理以及应对
刮奖卡制作一、心理学的分支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海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体,他们主要从事航海事业。在船上,尤其是航海时,他们要经历许多与常人不同的复杂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海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航海心理学就是研究在航海条件下,海员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研究海员的各种心理活动以及随之产生的有害健康的反应,讨论和制定海员适应各种环境的心理能力标准,以提高海员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
航海中的心理问题包括两大问题:其一,航海中工作对人的要求;其二,航海中
人对工作的要求。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海员具有特殊的心理素质,要求海员在特殊的甚至是险恶的环境下去适应工作,另外远洋船员人的特殊性、饮食文化的特殊性等等,都要求我们对人进行特殊的培养。海员对工作的要求就涉及船上环境、工作制度、管理方式的适应性。
二、感知规律与人格
感知的意义范围很广,主要意思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细分为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燃料乙醇>杨梅采摘机
感觉分类我们可以把感觉分成两大类。
1、第一类是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种。这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
视觉,人类可以看得到从0.77-0.39微米的波长之间的电磁波。
听觉,人类能听到物体振动所发出的20-20000HZ的声波。可以分辨出声音的音调(高低)、音强(大小)和音(波形的特点),通过音我们可以分辨出哪是火车的声音,哪是汽车的声音,能够分辨出熟人的说话声,甚至走路声。还可以确定声源的位置、距离和移动。(噪声对船员心理的影响)
嗅觉是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结果。通过嗅觉我人也可以分辨物体。味觉溶于水的物质作用于味觉器官(舌)产生的。味觉有甜、酸、咸、苦等四种不同的性质。
肤觉也称触觉,是具有机械的和温度的特性物体作用于肤觉器官,引起的感觉。分为痛、温、冷、触(压)四种基本感觉。
2、第二类感觉是反映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这类感觉的感觉器位于各有关组织的深处(如肌肉)或内部器官的表面(如胃壁、呼吸道)。这类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运动觉反映我们四肢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收缩的程度,运动觉的感受器是肌肉、筋腱和关节表面上的感觉神经末梢。(晕船对船员心理的影响)
平衡觉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机体觉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各种器官的状态。它的感受器多半位于内部器官,分布在食道、胃肠、肺、血管以及其它器官。
3、感觉的错觉
电影每秒30帧,数字音乐MP3,(数钱动画)
4、个体心理与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是由阿德勒选择的对立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心理学名词术语。
一是自卑情结。他认为多数人都可能有生理上的缺陷,诸如体弱多病、笨手笨脚、畸形、行为幼稚等等,这种人往往有自卑感,表现为怯懦、怕羞、优柔寡断、有不安全感,甚至有自虐倾向。另一方面,他们又可能出现自卫与补偿的意向,表现为鲁莽无礼、胆大妄为、顽固不化、装腔作势、反抗背叛、想做英雄或强盗。
二是自尊情结。认认为人人都有追求优越地位的动机,这种动机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如果一心一意只追求个人的优越地位而忽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自尊的情结。这种人会变得专横跋扈、目空一切、言过其实、文过饰非、骄傲自大、一意孤行。
三是错误的生活风格。他认为不是以社会利益为目标的追求都是错误的生活风格。他曾
勾画出四种类型的人:一种为统治--支配型:这种人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一种为索取--依赖型:这种人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一切;一种为回避型:这种人采用通过回避矛盾的方法获得人生的胜利,常以碌碌无为的方式避免失败;一种为社会利益型:这种人正视问题,试图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加以解决。前三种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他们要么小时候受到过分的溺爱,要么遭受过不应有的忽视。
四是出生次序。他指出人的出生次序及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对一个人有极大的影响。哥哥、喜欢向弟弟、妹妹发号施令,甚至仗势欺人;弟弟、妹妹则对父母特别恭顺,以博得他们的欢心。他集中研究了长子、次子、幼子和独子。发现长子常为弟妹的出生深感不安,他们大都轻视别人,犯罪者、精神病患者、酗酒者以头一胎较多。次子大都雄心勃勃,有远大的抱负,不墨守成规,一般比较干练、果断。幼子处于全家人溺爱的地位,往往缺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勇气。独子常常是逗人喜爱的,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为了吸引别人而形成优雅的举止,但在缺乏良好教育方法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反的后果。
五是早期记忆。他认为人的早期记忆可以显示出其生活样式的根源,从中可以看出他是被从小惯大的还是长期被忽视的;他愿意与什么样的人合作以及合作到什么程度;他曾遇到过什么样的人合作以及合作到什么程度;他曾遇到过什么样的麻烦以及他是怎样对待它们的。无论对待成人还是孩子,都应在听了他的抱怨之后,询问他早期的记忆,然后将这些记忆同他所提供的其他事实相印证。比如有人在回忆时可能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由此便可断事实上他的童年是不愉快的,对这种人必须加以引导
和暗示,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集中表现为观察事物的模式,这种模式很固执,除非陷入极度困难或者通过教育与心理,使其了解自己生活风格的误区才可能有修正的可能。心理的实质就在于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缺乏合作的能力,而其根源在于童年的适应不良。通过与医生的合作,他的合作能力得以提高,他的"自卑情结"得以被揭示,他的勇气与乐观精神得以被唤醒,从而使他逐步理解到"生命意义"。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
理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年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
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依(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多研究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另外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例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总之,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学校教育因素
电梯井防护门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教师对学
生的人格常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教师的气氛中,学生常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教师的期望引起的效应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另外,学校是同龄体聚集的场所,同伴体常对人格的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
年龄因素:4~6岁进入第一个反抗期,表现为儿童争取独立不愿乖顺父母。7~15岁进入第二反抗期,又称心理断奶期,这是随儿童到亲少年的过渡,性意识开始萌发,于是显出追求独立的自主倾向。
三、海员的生活工作特点对海员的影响
海员的生活工作环境均呈现极端化变化,所以海员的心理易于在这两者之间变动。这就像一根弦,经常在松紧两极间变化,所以海员的心理逐渐带有极端性特征。由此便产生人对于环境的顺应性变化和顺应不良行为。
工作生活特点如海洋的自然环境,水文和气象的复杂变化,湿度大,风浪多;船舶的机动性大,常在短时间内航行在不同的海域,在航时间长,停靠不同的港口码头;船舶环境特殊,空间狭小,有噪声、振动、颠簸、高温、空气污染;与家庭和社会分离,生活单调,获得信息少而迟缓,新鲜食品蔬菜供应有限;工作时间呆板、机械、紧张度高,值班时间安排特殊,劳动强度和体力消耗大,等等。
当任何的工作生活模式固定下来,面临新的变化时,又会埋下不适应的隐患。不同气质、不同年龄的船员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职业适应性都不相同。
1.多血质
灵活性高,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善于交际,在工作,学习中精力充沛而且效率高;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情感兴趣易于变化;有些投机取巧,易骄傲,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代表人物:韦小宝,孙悟空。
2.黏液质
反应比较缓慢,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动作缓慢而沉着,能克制冲动,严格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自制力强,不爱显露自己的才能;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代表人物:鲁迅。
3.胆汁质
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性急,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燃烧的热情,不能自制;在克服困难上有坚忍不拔的劲头,但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到,工作有明显的周期性,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也准备克服且正在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但当精力消耗殆尽时,便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一事无成。代表人物:张飞、李逵。
4.抑郁质
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做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动感情,且有力持久;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惧。代表人物:林黛玉
年龄特征:
青年船员: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情感丰富、进取心强、没有社会生活经验、消极情绪反应明显、过高期望未来、动机斗争激烈、情绪波动大、矛盾心理突出。收获时间到
中年船员:精力旺盛、社会经验人生经历丰富、家庭工作负担重。
老年船员:经验丰富、沉稳有余、灵活不足,自尊心很强,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照顾。
四、海员的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特点:
1、角单一性
2、对象频繁流动性
3、对象相对封闭而开放
4、情绪易激惹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2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243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格   因素   社会   工作   海员   生活   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