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刷风机。


背景技术:



2.风机一般为长时工作制,如果无刷电机采用机械换向的有刷无刷电机,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电刷,造成维护成本很高,授权公告号为206458629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无刷风机》公开了一种无刷风机,它包括风机主体、导流蜗、内进风口、内出风口、汇合腔、外进风口和外出风口,所述风机主体采用的是离心风机,所述风机主体的轴向进风位置上设置有导流蜗,所述导流蜗的末端连通内进风口,所述风机主体的出风位置连通内出风口,所述内进风口和内出风口均设置在汇合腔内且通过挡板将两者隔离,所述汇合腔外侧对应内进风口设置有外进风口,所述汇合腔外侧对应内出风口设置有外出风口,所述外进风口和外出风口平行设置,通过导流蜗将轴向的进风方向扭曲成与出风方向相同的径向,在损失少量风量的情况下得以保证进出风方向平行,适合多种特殊结构位置的安装;
3.但这种结构,无刷电机内部没有通风口,无刷电机积聚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出来,容易对电机造成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刷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刷风机,该无刷风机通过进气口和排气口的设置对无刷电机进行散热。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刷风机,包括框架、无刷电机和扇叶,所述框架内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为扇叶提供动力,所述扇叶包括轮毂、轮圈和叶片,所述轮毂前端面的中心位置处与无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毂的外侧设有轮圈,所述轮圈位于框架的内侧,所述轮毂与轮圈之间设有多组叶片,所述轮毂的后端面上设有多组v形进气口,所述轮毂的侧面设有多组排气孔,所述无刷电机带动扇叶转动时空气从v形进气口以及轮毂与框架之间的缝隙处进入轮毂内侧并通过排气孔排出。
6.进一步改进在于:多组所述叶片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组,多组所述叶片与轮毂热熔连接。
7.进一步改进在于:多组所述v形进气口与排气孔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v形进气口靠近轮毂中心的位置呈弧形,所述排气孔为内窄外宽的排气结构。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轮毂的内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组加强片,多组所述加强片均位于相邻两组v形进气口之间的中线上。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强片的数量与v形进气口的数量以及排气孔的数量均相等。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气孔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排气孔竖截面靠近叶片前缘的斜边与轮毂横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50
°‑
55
°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气孔竖截面靠近叶片后缘的斜边与轮毂横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65
°‑
69
°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无刷电机带动轮毂转动,从而带动叶片转动,空气从v形进气口进入轮毂的内侧,同时空气还从轮毂与框架的之间的缝隙处进入轮毂内侧,从而对无刷电机进行散热,而空气又从排气孔排出,进而构成空气循环,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无刷电机进行散热,且散热孔的设计成内窄外宽的结构,可以更快速的将空气甩出,从而增加空气的流动速率,进而增加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剖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叶的立体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叶的侧视图。
19.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c-c剖视图。
20.其中:1、框架;2、无刷电机;3、扇叶;4、轮毂;5、轮圈;6、叶片;7、v形进气口;8、排气孔;9、加强片;10、叶片前缘;11、叶片后缘。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2.根据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刷风机,包括框架1、无刷电机2和扇叶3,所述框架1内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无刷电机2,所述无刷电机2为扇叶3提供动力,所述扇叶3包括轮毂4、轮圈5和叶片6,所述轮毂4前端面的中心位置处与无刷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毂4的外侧设有轮圈5,所述轮圈5位于框架1的内侧,所述轮毂4与轮圈5之间设有多组叶片6,所述轮毂4的后端面上设有多组v形进气口7,所述轮毂4的侧面设有多组排气孔8,所述无刷电机2带动扇叶3转动时空气从v形进气口7以及轮毂4与框架1之间的缝隙处进入轮毂4内侧并通过排气孔8排出。
23.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通电启动无刷电机2转动,从而带动扇叶3顺时针转动,扇叶3从后侧进行抽风,通过框架1后再送出,在叶片6转动抽风时,空气从而v形进气口7进入轮毂4的内部,同时空气在流动经过轮毂4和框架1的连接处时,空气从两者之间的缝隙处同步进入轮毂4内部,轮毂4内部的空气再通过排气孔8排出,从而构成空气循环,通过空气的流动,从而将无刷电机2散发的热量带出,从而对无刷电机2进行降温,保证无刷电机2的长时间运行。
24.多组所述叶片6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组,多组所述叶片6与轮毂4热熔连接。
25.多组所述v形进气口7与排气孔8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v形进气口7靠近轮毂4中心的位置呈弧形,所述排气孔8为内窄外宽的排气结构,通过将v形进气口7的最低端设置成弧形,是为了去掉尖角,保证本装置运行的安全性,而通过将排气孔8设置成内窄外宽的结
构,是在扇叶3转动时,更方便的将空气甩出,加快空气的流动,进而增加散热速率。
26.所述轮毂4的内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组加强片9,多组所述加强片9均位于相邻两组v形进气口7之间的中线上。
27.所述加强片9的数量与v形进气口7的数量以及排气孔8的数量均相等,通过多组加强片9设置,使相邻两组加强片9之间形成空腔,从而对空气储存,而排气孔8又位于多组加强片9之间,方便空气的甩出。
28.所述排气孔8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排气孔8竖截面靠近叶片前缘10的斜边与轮毂4横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50
°‑
55
°
,具体的,夹角a的角度可为52
°

29.所述排气孔8竖截面靠近叶片后缘11的斜边与轮毂4横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65
°‑
69
°
,具体的,夹角b的角度可为67
°

30.在扇叶3顺时针转动时,通过两组倾斜边的设置,使排气孔8随着扇叶3转动时,更容易将轮毂4内部的空气甩出,从而加快空气循环速率。
31.该无刷风机通过通电启动无刷电机2转动,从而带动扇叶3顺时针转动,扇叶3从后侧进行抽风,通过框架1后再送出,在叶片6转动抽风时,空气从而v形进气口7进入轮毂4的内部,同时空气在流动经过轮毂4和框架1的连接处时,空气从两者之间的缝隙处同步进入轮毂4内部,轮毂4内部的空气再通过排气孔8排出,从而构成空气循环,通过空气的流动,从而将无刷电机2散发的热量带出,从而对无刷电机2进行降温,保证无刷电机2的长时间运行。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刷风机,包括框架(1)、无刷电机(2)和扇叶(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无刷电机(2),所述无刷电机(2)为扇叶(3)提供动力,所述扇叶(3)包括轮毂(4)、轮圈(5)和叶片(6),所述轮毂(4)前端面的中心位置处与无刷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毂(4)的外侧设有轮圈(5),所述轮圈(5)位于框架(1)的内侧,所述轮毂(4)与轮圈(5)之间设有多组叶片(6),所述轮毂(4)的后端面上设有多组v形进气口(7),所述轮毂(4)的侧面设有多组排气孔(8),所述无刷电机(2)带动扇叶(3)转动时空气从v形进气口(7)以及轮毂(4)与框架(1)之间的缝隙处进入轮毂(4)内侧并通过排气孔(8)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风机,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叶片(6)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组,多组所述叶片(6)与轮毂(4)热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风机,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v形进气口(7)与排气孔(8)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v形进气口(7)靠近轮毂(4)中心的位置呈弧形,所述排气孔(8)为内窄外宽的排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4)的内侧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组加强片(9),多组所述加强片(9)均位于相邻两组v形进气口(7)之间的中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9)的数量与v形进气口(7)的数量以及排气孔(8)的数量均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8)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排气孔(8)竖截面靠近叶片前缘(10)的斜边与轮毂(4)横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50
°‑
5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8)竖截面靠近叶片后缘(11)的斜边与轮毂(4)横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65
°‑
69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刷风机,涉及风机领域,包括框架、无刷电机和扇叶,所述框架内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为扇叶提供动力,所述扇叶包括轮毂、轮圈和叶片,所述轮毂前端面的中心位置处与无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毂的外侧设有轮圈,所述轮圈位于框架的内侧,所述轮毂与轮圈之间设有多组叶片,所述轮毂的后端面上设有多组V形进气口,所述轮毂的侧面设有多组排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无刷电机带动轮毂转动,从而带动叶片转动,空气从V形进气口进入轮毂的内侧,同时空气还从轮毂与框架的之间的缝隙处进入轮毂内侧,从而对无刷电机进行散热,而空气又从排气孔排出,进而构成空气循环,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无刷电机进行散热。进行散热。进行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

张永红 陈凤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温州匠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0:1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24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轮毂   气孔   进气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