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趋势、规划痛点及规划思路

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趋势、规划痛点及规划思路
导读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感知、⾃学习、⾃决策、⾃执⾏、⾃适应等功能的新型⽣产⽅式。全球⼯业在经历了机械化、电⽓化、信息化三个发展阶段后,⽬前正步⼊第四个发展阶段——智慧化,即以信息物理系统(CPS)带动的第四次⾰命。
全球新⼀轮科技⾰命和产业变⾰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产⽅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了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本⽂将全⾯分析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发展的规划痛点、规划思路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导播系统
根据研究,从智能制造的产业链上下游来分析,智能制造⾏业的产业链上游⾏业主要为制造⾏业的零部件以及感知层次的相关产品,⽽中游⾏业则是主要体现为⽹络层的相关信息技术、管理软件和平台软件等,下游领域主要为执⾏层和应⽤层,重点是以⼯业机器⼈、智能机床、3D打印为产品构成的⾃动化⽣产线和智慧⼯⼚。
⼀、
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
一次性手腕带1、国外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融危机以来,在寻求危机解决⽅案的过程中,美、德、⽇等国政府和相关专业⼈⼠纷纷提出通过发展智能制造来重振制造业。
2011年6⽉,美国正式启动包括⼯业机器⼈在内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2⽉⼜出台“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通过加强研究和试验税收减免、扩⼤和优化政府投资、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平台以加快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2012年设⽴美国制造业创新⽹络,并先后设⽴增材制造创新研究院和数字化制造与设计创新研究院。
德国通过政府、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和各州政府合作投资于数控机床、制造和⼯程⾃动化⾏业应⽤制造研究,于2013年正式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业4.0”战略,巩固其制造业领先地位。
⽇本提出通过加快发展协同式机器⼈、⽆⼈化⼯⼚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
2、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新⼀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据有关机构测算,智能制造产业销售收⼊已从2010年的3000亿元,提⾼到2015年的1万亿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2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有望超过3万亿元。
尺寸测量以⾼档数控机床、⼯业机器⼈、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艺在重点⾏业不断普及,离散型⾏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系统全⾯普及,关键⼯艺流程数控化率⼤⼤提⾼;在典型⾏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些可复制推⼴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推进智能制造奠定了⼀定的基础。
但是,当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期,⼤部分企业处于研发阶段,仅有⼀⼩部分企业进⼊智能制造应⽤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部分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率低于10%。
3、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临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的智能制造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制造2025蓝⽪书(2016)》指出: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临的技术创新能⼒薄弱,产业规模⼩,企业⼩、散、弱等问题亟待解决。和德美不同,中国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解决布局⼯业4.0、推⼴⼯业3.0、补课⼯业2.0并联推进的问题,不少中⼩企业对“智能制造从何做起”甚为迷茫。因此,相对⼯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前我国智能装备难以满⾜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关键技术⾃给率低,主要体现在缺乏先进的传感器等基础部件,精密测量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化嵌⼊式软件等先进技术对外依赖度⾼。我国⼯业机器⼈、集成电路芯⽚制造装备、⼤型⽯化装备、汽车制造关键设备、核电等重⼤⼯程的⾃动化成套控
制系统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严重依赖进⼝。
我国制造业⼤⽽不强,⾃主创新能⼒弱。关键核⼼技术与⾼端装备对外依存度⾼,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端装备制造业和⽣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平不⾼,与⼯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企业全球化经营能⼒不⾜。这些是⽬前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临的问题与挑战。
⼆、
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和⾼端装备的快速发展,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业4.0时代正在到来。德国与美国抢先提出了⼯业4.0与⼯业互联⽹概念,我国紧跟⼯业发展潮流,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我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商务的弯道超车,对制造业乃⾄整个商业业态带来了巨⼤的变⾰。随着互联⽹和电⼦商务对整个供应链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云制造模式呼之欲出。
2015年3⽉5⽇,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作报告》时⾸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计划。2015年3⽉25⽇,国务院常
2015年3⽉5⽇,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作报告》时⾸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计划。2015年3⽉25⽇,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2015年5⽉8⽇,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个⼗年的⾏动纲领,明确了⼗⼤关键领域,提出推进⽣产过程智能化,组织研发具有深度
感知、智能决策、⾃动执⾏功能的⼯业机器⼈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装置。
2016年12⽉8⽇,⼯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战略:
第⼀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撑能⼒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第⼆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撑体系基本建⽴,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三、
智能制造的发展前景
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论是智能产品、智能⼯⼚、智能制造企业还是智能制造的⽣态链,都构成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制造产业作为新⼀轮科技和产业⾰命的先导正在迅速发展,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发展潜⼒巨⼤的⾏业。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主要依赖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源泉和装备基础,新经济的增长源泉,⽆论是作为新⽣产要素的数据的投⼊,还是新的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以及新的经济分⼯协作模式的产⽣发展,都离不开智能制造的⽀撑。没有智能制造的发展⽀撑,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也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智能制造的发展,⼀⽅⾯会拉动智能装备、信息通讯等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另⼀⽅⾯⼜进⼀步驱动各个新
智能制造的发展,⼀⽅⾯会拉动智能装备、信息通讯等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另⼀⽅⾯⼜进⼀步驱动各个新兴产业成长和传统产业变⾰,满⾜⽣产者和消费者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推动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智能物流和智能家居等各个社会经济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给智能制造提供更⼤的需求空间和更⼴阔的应⽤前景。
智慧⼯⼚代表了⾼度互联和智能化的数字时代,⼯⼚的智能化通过互联互通、数字化、⼤数据、智能装备与智能供应链五⼤关键领域得以体现。典型智慧⼯⼚包括:⽣产设备互联、物品识别定位、能耗⾃动检测、设备状态监测、产品远程运维、配件产品追溯、⽣产业绩考核以及⼯⼚环境监测等⽬前存在的实际应⽤。
⼯业物联⽹引领的智慧⼯⼚运作流程⽰意
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存在强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智能制造将为设备和软件⾏业带来机会,机器⼈、传感器、⼯业软件、3D打印等都蕴含百亿甚⾄千亿的市场容量。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预计未来⼏年我国智能制造⾏业将保持11%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到2022年⾏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9万亿元,⾏业增长空间巨⼤。
可利霉素作用与用途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智慧⼯⼚带来的经济影响价值将达每年1.2万亿美元⾄3.7万亿美元。埃森哲联合Frontier Economics预计在中国当前政策和投资趋势的助推下,未来15年,仅在制造业,智慧⼯⼚和⼯业物联⽹就可创造1960亿美元的累计GDP增长,如果进⼀步扩⼤物联⽹的影响,还将创造更⼤价值。
四、
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规划思路
传统制造园区在往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数据、物联⽹与⼈⼯智能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智能⼯⼚、智慧物
传统制造园区在往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数据、物联⽹与⼈⼯智能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智能⼯⼚、智慧物流等智能制造的新⽣产⽅式提升原有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提升园区综合竞争⼒。
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规划主要围绕以下⼏个核⼼需求展开:
(⼀)总体定位
全⾯分析园区内外部发展环境,综合考虑⽬前园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案例和经验,明确园区产业体系、市场定位、形象定位等,并制定⽬标考核体系。
(⼆)智能制造细分产业规划
对智能制造细分产业进⾏重点深⼊研究,明确细分产业发展⽅向、产业链环节、技术研发⽅向及发展举措。
(三)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提升的发展路径
按近期、中期、远期的⽅式分阶段推进⼯作,明确各阶段的发展⽬标、产业发展重⼼、政府的重点任务等,最终实现产业发展的总体⽬标。
(四)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提升的发展策略
制定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提升的⼯作思路,未来可以从⼯业设计、商贸会展、品牌打造、⽂化产业等⽅⾯寻求突破。
(五)空间布局建议
毛巾挂件
按照产业功能与产城融合的要求来合理布局各类智能制造项⽬,实现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使得⼟地价值得到有效利⽤。
(六)保障措施建议
政府通过提供⼈才、技术、资⾦、组织管理等⽅⾯的配套服务来保障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高压阻尼线
(七)招商引资建议
围绕重点项⽬进⾏招商引资来实现规划的落地,真正做到“筑巢引凤”。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5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23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智能   制造   发展   产业   制造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