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河面上经常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特别是在流通性较差的内河河段尤其集中,这些废物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极大地危害了水中生物的生存。内河是指不会流入海洋的河流,通常内河的河道情况复杂,流动性也较小,其中很多的内河都不适宜采用垃圾清理船进行清理,运输垃圾清理船也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现有的处理内河水面垃圾,往往是靠人在岸边使用滤网进行人工收集,或通过一些漂浮装置将垃圾挡在水面某一固定区域,然后进行人工打捞收集,这种方式打捞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费财。
3.而且,内河的水位、流量受降雨的影响较大,在现有技术中,根据专利cn107165144a水面垃圾收集器所公布的结构,并不能适应内河水位出现较大的增加降低的情况,适应性差,其它的现有技术中,也没有一种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方便人员操作与管理的垃圾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减少工作量、方便人员操作、适应不同环境、同时能够实时监控垃圾数据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6.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包括定滑轮组,所述定滑轮组固定在河道一侧的陆地上,所述河道下游两岸的所述陆地上固定有两个定位钉,所述定位钉上转动连接有定位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组与同侧的所述定位定滑轮之间绕设有第一绳组,所述定滑轮组与另一侧所述定位定滑轮之间绕设有第二绳组;
7.所述河道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两侧设有滤网固定结构,两个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分别设在所述第一绳组、第二绳组上,两个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可分别跟随所述第一绳组、第二绳组运动;
8.所述第一绳组、第二绳组上设有质量传感器,所述河道内设有雷达流量计,所述质量传感器、雷达流量计信号连接有终端计算机。
9.优选的,所述定滑轮组包括定滑轮组固定杆,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陆地上,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绳组、第二绳组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两侧转动连接有两组定位结构,两组所述定位结构对称设置,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绳组绕设在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上,所述第二绳组绕设在另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绳组包括一组收紧绳、转动绳,所述转动绳环绕套设在所述河道同侧的所述定位定滑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滑轮外侧,所述收紧绳一端与所述定滑轮组
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收紧绳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河道同侧的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定滑轮,所述滤网固定结构与同侧的所述转动绳固定连接;
11.所述第二绳组包括另一组所述收紧绳、转动绳,所述第二绳组的所述转动绳环绕套设在另一个所述河道对侧的所述定位定滑轮、另一个所述第一定滑轮外侧,所述第二绳组的所述收紧绳一端与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绳组的所述收紧绳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河道对侧的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另一个所述第二定滑轮,所述河道对侧的所述滤网固定结构与对应的所述转动绳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包括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转动连接有转动绳锁紧头,所述转动绳锁紧头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转动绳上,所述动滑轮另一侧通过滤网连接头与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收紧绳分别绕过两个对应的所述动滑轮。
13.优选的,所述质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收紧绳靠近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的一端。
14.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的转轴一端通过定滑轮旋钮转动连接在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上。
15.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包括网面与上滤网口、下滤网口,所述上滤网口比所述下滤网口短,所述上滤网口悬于所述河道的水面上,所述下滤网口沉于所述河道的水下,所述上滤网口的长度与两个定位钉之间的距离匹配。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7.通过定位钉可以方便地对不同宽度、不同地形、不同土质的河流两岸进行固定,并在定滑轮组与下游两岸的定位钉之间连接第一绳组与第二绳组,通过第一绳组与第二绳组上的滤网固定结构固定过滤网,拉动河岸一侧的第一绳组与第二绳组就可以实现的铺开与回收,方便了人员进行垃圾收集与过滤网的重新铺设,减少了人员在两岸来回移动,节约了时间与人力成本,并且还在第一绳组、第二绳组上设有质量传感器用以检测承载的垃圾的重量,在河道内设有雷达流量计检测河流流速,最终将信号传递给终端计算机,在终端计算机上对流速与检测到的质量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过滤网中垃圾收集的情况,方便人员在垃圾堆满时进行收集,而不需要经常进行人工的观察。
18.利用这些结构,实现了一种方便人员操作、安全系数高、能够实时监控垃圾数据、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河道环境、同时能够很方便地对垃圾进行收集与铺设过滤网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21.图2为定滑轮组的部分示意图;
22.图3为第一绳组的正视图;
23.图4为第一绳组的后视图;
24.其中,1、河道;2、陆地;3、第一绳组;4、第二绳组;5、过滤网;6、定滑轮组;7、动滑
轮;8、转动绳;9、收紧绳;10、转动绳锁紧头;11、定位钉;12、第一定滑轮;13、第二定滑轮;14、定位定滑轮;15、滤网连接头;16、定滑轮组固定杆;17、定滑轮旋钮;18、上滤网口;19、下滤网口;20、质量传感器;21、终端计算机;22、雷达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7.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包括定滑轮组6,定滑轮组6固定在河道1一侧的陆地2上,河道1下游两岸的陆地2上固定有两个定位钉11,定位钉11上转动连接有定位定滑轮14,定滑轮组6与同侧的定位定滑轮14之间绕设有第一绳组3,定滑轮组6与另一侧定位定滑轮14之间绕设有第二绳组4;
28.定位钉11可以很方便地固定在河道1两侧的岸边,仅仅需要一次固定,人员就不需要再到河道1对岸进行操作,仅仅在河道1一侧便可以完成对垃圾的收集,而定位钉11在插设时,一般采用斜插法进行固定,与河道上游保持约135
°
的倾斜角度。定滑轮组6固定在河道1的上游一侧,人员在操作时,只需要站在定滑轮组6的位置,拉动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即可对垃圾进行收集。
29.河道1内设有过滤网5,过滤网5两侧设有滤网固定结构,两个滤网固定结构分别设在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上,两个滤网固定结构可分别跟随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运动;过滤网5可根据内河中的垃圾情况选择不同的口径,滤网固定结构可以实现对过滤网5的固定,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
30.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上设有质量传感器20,河道1内设有雷达流量计22,质量传感器20、雷达流量计22信号连接有终端计算机21。
31.雷达流量计22通过设置支撑杆悬于水面之上,并优选通过modbus-rtu通讯协议与终端计算机21信号连接,电源由直流变压器、防水电线连通公共电网提供,直流变压器为质量传感器20、雷达流量计22提供直流低压电能,质量传感器20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号传输,将测量到的重量信息传输给终端计算机21。
32.进一步优化方案,定滑轮组6包括定滑轮组固定杆16,定滑轮组固定杆16固定设置在陆地2上,定滑轮组固定杆16中部分别与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固定连接,定滑轮组固定杆16两侧转动连接有两组定位结构,两组定位结构对称设置,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13,第一绳组3绕设在其中一组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13上,第二绳组4绕设在另一组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13上。定滑轮组固定杆16插设并且固定在陆地2上,用来固定整个定滑轮组6,其上设置的两组定位结构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
33.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绳组3包括一组收紧绳9、转动绳8,转动绳8环绕套设在河道1同侧的定位定滑轮14、其中一个第一定滑轮12外侧,收紧绳9一端与定滑轮组固定杆16固定连接,收紧绳9另一端依次绕过河道1同侧的滤网固定结构、其中一个第二定滑轮13,滤网
固定结构与同侧的转动绳8固定连接;
34.第二绳组4包括另一组收紧绳9、转动绳8,第二绳组4的转动绳8环绕套设在另一个河道1对侧的定位定滑轮14、另一个第一定滑轮12外侧,第二绳组4的收紧绳9一端与定滑轮组固定杆16固定连接,第二绳组4的收紧绳9另一端依次绕过河道1对侧的滤网固定结构、另一个第二定滑轮13,河道1对侧的滤网固定结构与对应的转动绳8固定连接。
35.第一绳组3与第二绳组4的长度不同,第一绳组3相较于第二绳组4更短,从而与第二绳组4、定滑轮组6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与河道1相垂直。滤网固定结构与对应的转动绳8固定连接,在人手动对转动绳8进行转动时,就可以对移动滤网固定结构进行移动,通常在铺设过滤网5时,对转动绳8进行转动,同时利用水流的推力,可以方便地对过滤网5进行铺设。
36.进一步优化方案,滤网固定结构包括动滑轮7,动滑轮7转动连接有转动绳锁紧头10,转动绳锁紧头10固定连接对应的转动绳8上,动滑轮7另一侧通过滤网连接头15与过滤网5固定连接,两个收紧绳9分别绕过两个对应的动滑轮7。
37.设置动滑轮7可以节约人力,在大量垃圾收集进入过滤网5中后,动滑轮的设置就可以为收集垃圾的人员节省体力,通过拉动两个收紧绳9延伸出其对应的第二定滑轮13的部分,可以更加省力地收紧过滤网5。而动滑轮又无法提供反方向的力,所以才需要转动绳锁紧头10固定连接对应的转动绳8上,通过转动绳8的转动,实现对过滤网5的铺设。
38.进一步优化方案,质量传感器20设于收紧绳9靠近定滑轮组固定杆16的一端。收紧绳9靠近定滑轮组固定杆16的一端受力更加稳定,同时也方便对收紧绳9的收紧。质量传感器20的构造原理均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39.进一步优化方案,两组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13的转轴一端通过定滑轮旋钮17转动连接在定滑轮组固定杆16上。设置定滑轮旋钮17,可以很方便地根据河道1的宽度,调整两组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13之间的角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河道。
40.进一步优化方案,过滤网5包括网面与上滤网口18、下滤网口19,上滤网口18比下滤网口19短,上滤网口18悬于河道1的水面上,下滤网口19沉于河道1的水下,上滤网口18的长度与两个定位钉11之间的距离匹配。
41.上滤网口18优选的处于紧绷状态,可以在水面上方悬浮,并且上滤网口18优选为纤细轻盈的材料,降低重力与风的干扰,下滤网口19上配有配重,可以沉在水面之下,在上滤网口18、下滤网口19之间的网面就可以对河流漂浮过的垃圾进行收集。
42.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43.首先在河道1的上游固定好定滑轮组固定杆16,之后,在两个定位钉11与定滑轮组固定杆16之间缠绕好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中的转动绳8,然后在河道1的下游两侧合适的位置固定好两个定位钉11,使得两个定位钉11、定滑轮组固定杆16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与河道1垂直;然后安装收紧绳9与动滑轮7,使得动滑轮7一侧通过转动绳锁紧头10固定在转动绳8上,收紧绳9依次穿过第二定滑轮13、动滑轮7与定滑轮组固定杆16固定连接。安装完毕后,将过滤网5固定在滤网连接头15上,对转动绳8进行转动,从而使过滤网5铺设开,对河面的垃圾进行阻拦与收集,在收集到一定的垃圾后,由于垃圾被水流冲击而产生拉力,质量传感器20将拉力信号传递给终端计算机21,配合雷达流量计22收集到的河水流速信息,可以通过计算得知当前过滤网5中实际承载垃圾的情况,从而在垃圾较多时,使
用人员可以根据提示前往指定的装置所在地,将垃圾进行收集。收集时,拉动收紧绳9延伸出第二定滑轮13的部分,利用动滑轮7更加省力地收紧过滤网5,将垃圾进行收集并转运,再将新的过滤网5或者移走垃圾的干净过滤网5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滤网连接头15上,通过拉动转动绳8配合水流的冲击,铺设过滤网5,使得其覆盖面积达到需要收集的区域面积,完成垃圾的收集与过滤网5的重新铺设。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滑轮组(6),所述定滑轮组(6)固定在河道(1)一侧的陆地(2)上,所述河道(1)下游两岸的所述陆地(2)上固定有两个定位钉(11),所述定位钉(11)上转动连接有定位定滑轮(14),所述定滑轮组(6)与同侧的所述定位定滑轮(14)之间绕设有第一绳组(3),所述定滑轮组(6)与另一侧所述定位定滑轮(14)之间绕设有第二绳组(4);所述河道(1)内设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两侧设有滤网固定结构,两个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分别设在所述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上,两个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可分别跟随所述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运动;所述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上设有质量传感器(20),所述河道(1)内设有雷达流量计(22),所述质量传感器(20)、雷达流量计(22)信号连接有终端计算机(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组(6)包括定滑轮组固定杆(16),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16)固定设置在所述陆地(2)上,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16)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绳组(3)、第二绳组(4)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16)两侧转动连接有两组定位结构,两组所述定位结构对称设置,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13),所述第一绳组(3)绕设在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13)上,所述第二绳组(4)绕设在另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绳组(3)包括一组收紧绳(9)、转动绳(8),所述转动绳(8)环绕套设在所述河道(1)同侧的所述定位定滑轮(14)、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滑轮(12)外侧,所述收紧绳(9)一端与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16)固定连接,所述收紧绳(9)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河道(1)同侧的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定滑轮(13),所述滤网固定结构与同侧的所述转动绳(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绳组(4)包括另一组所述收紧绳(9)、转动绳(8),所述第二绳组(4)的所述转动绳(8)环绕套设在另一个所述河道(1)对侧的所述定位定滑轮(14)、另一个所述第一定滑轮(12)外侧,所述第二绳组(4)的所述收紧绳(9)一端与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绳组(4)的所述收紧绳(9)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河道(1)对侧的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另一个所述第二定滑轮(13),所述河道(1)对侧的所述滤网固定结构与对应的所述转动绳(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固定结构包括动滑轮(7),所述动滑轮(7)转动连接有转动绳锁紧头(10),所述转动绳锁紧头(10)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转动绳(8)上,所述动滑轮(7)另一侧通过滤网连接头(15)与所述过滤网(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收紧绳(9)分别绕过两个对应的所述动滑轮(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传感器(20)设于所述收紧绳(9)靠近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16)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13)的转轴一端通过定滑轮旋钮(17)转动连接在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杆(16)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5)包括网面与上滤网口(18)、下滤网口(19),所述上滤网口(18)比所述下滤网口(19)短,所述上滤
网口(18)悬于所述河道(1)的水面上,所述下滤网口(19)沉于所述河道(1)的水下,所述上滤网口(18)的长度与两个定位钉(11)之间的距离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包括定滑轮组,定滑轮组固定在河道一侧的陆地上,河道下游两岸的陆地上固定有两个定位钉,定位钉上转动连接有定位定滑轮,定滑轮组与同侧的定位定滑轮之间绕设有第一绳组,定滑轮组与另一侧定位定滑轮之间绕设有第二绳组;第一绳组与第二绳组之间设有过滤网,第一绳组、第二绳组上设有质量传感器,河道内设有雷达流量计,质量传感器、雷达流量计信号连接有终端计算机。利用这些结构实现了一种方便人员操作、安全系数高、能够实时监控垃圾数据、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河道环境、同时能够很方便地对垃圾进行收集与铺设过滤网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的一种内河浮污物收装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

辛玮琰 刘万利 张明进 杨燕华 程小兵 刘鹏飞 刘晓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08.12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2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1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定滑轮   滤网   河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