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重要性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从钢筋外侧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钢筋的外侧在一定厚度混凝土的严密包裹之下,避免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侵袭,钢筋在混凝土的握裹之下,可避免腐蚀引起钢筋生锈的破坏性情况发生,确保其正常的安全使用功能和年限。混凝土对钢筋起到粘结和保护作用,使钢筋在混凝土内发挥正常的功能和作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取决于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规格及混凝土构件的类型等诸多因素,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表1)。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除应符合表1的规定之外,还应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表1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表1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mm
环境类别
盖型螺母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xv-851
≥C50
20
15
15
电子优惠券30
25
25
30
30
30
a
b
-
-
20
25
20
20
-
-
30
35
30碎花刀刀
30
-
-粽子机
30
35
30
30
-
30
25
-
40
35
-
40
35
艾罐
二、基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基础梁、筏板等构件是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部位,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地下室的基础和有防水要求的基础,一般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袭和腐蚀,所以基础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显得尤为重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要根据设计文件、规范要求和环境类别等因素来确定,特别对潮湿、海水、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更应重视和满足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基础梁、筏板应承受来自地基的反作用力和整幢建筑物的自重与负载,一般设计有直径较大的钢筋且较高厚度的基础,就必须采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制作保护层垫块。垫块要采用比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制作,规格可为70mm×70m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梅花形布置方式,间距要大于1.0m。在筏板厚度不小于1.5m时,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制作的规格宜加大到100mm×100m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过小有被压碎的可能,垫块被压碎后重新再放置会有一定困难,会给整个建筑物带来质量隐患。
在规范中给出的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质量验收允许偏差值,基础为±10mm、梁为±5mm、板为±3mm,用钢尺实地测量验收,这是专业质检员执行的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因
考虑到施工中综合误差因素,规范才推出了质量验收标准数值。并不是给钢筋工允许偏差值,钢筋工更不能以此数值作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控制标准数值。
三、柱及剪力墙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柱、墙是支承建筑物的主要竖向结构构件。在柱钢筋绑扎之前,应根据楼面上弹的柱定位线,把四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调到合适的位置,在柱筋根部位置,利用预埋筋焊上顶模筋既可控制纵向钢筋的正确位置,又可控制模板的位置,保护层垫块垂直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0m,柱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在各面均需设置,可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垫块或水泥护圈,但塑料护圈的刚度太小,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是以水泥砂浆垫块较佳。
墙体高度在不小于1.5m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1.5m的垂直梯子筋,在垂直梯子的上、中、下设置3道顶模筋,顶模筋长度h=墙厚-2mm,借以控制墙体钢筋网片在混凝土内正常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墙体的四周以梅花形的方式,布置间距不大于1m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或塑料护圈。关键是在柱层高向上0.10m处布置定位内箍,定位内箍制作样式见图1,C为柱筋的保护层厚度,也可制作外定位箍,墙体也应在相同部位设置水平定位梯子筋,柱、剪力墙的定位箍和水平定位梯子筋必须与竖向钢筋绑扎牢固。水平定位梯子筋制作样
式见图2,C为墙筋的保护层厚度,安装定位箍筋时,四周要紧靠模板。内定位箍和水平定位梯子筋宜采用直径14mm以上的带肋钢筋制作,对于截面较大的柱,定位箍的钢筋直径可适当调整,定位筋在柱、墙截面未变化情况下可循环使用。水泥砂浆垫块制作,须采用比柱和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制作,在细石混凝土初凝时,预埋绑扎用的铁丝,以挂在柱筋和墙体筋上。
四、梁及顶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应根据规范和建筑设计文件给出的钢筋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结合环境类别、混凝土等级强度来确定,且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和在箍筋外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的要求。在梁箍筋翻样、制作时就要考虑到满足梁四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需要。梁底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宜采用50mm×50m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强度等级应比梁筋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垫块应垫在梁箍筋的下边,箍筋下不应少于两个垫块,以确保梁的平稳性,垫块的纵向间距不应大于1m,梁的两侧可垫水泥垫块也可用塑料护圈,梁的上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要结合楼板顶部钢筋的直径和上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适当调整。楼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环境类别
和混凝土等级强度确定,可采用50mm×50m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平台垫块,间距应不大于1m,梅花形布置,垫块应垫在底部双向钢筋的交叉点下筋的下方,上下层钢筋之间要设置钢筋焊接马凳,间距不大于1m,可根据顶部钢筋直径的大小适当调整。
五、浇筑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浇筑钢筋混凝土构件时对钢筋的扰动会引起钢筋位移,这个问题应引起施工管理人员和混凝土工人的高度重视。在浇筑柱、墙体混凝土时不得随意推拉纵向受力钢筋,这样可能会造成受力钢筋的移位。在混凝土振捣时不得用振动棒来撬动钢筋,利用振捣钢筋来传导振捣力。对于梁、板结构的楼板,因梁板有的部位钢筋较密集,在浇筑混凝土时随意撬动和振捣钢筋,就会造成纵向受力钢筋的移位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偏差。混凝土浇筑工不得随意在楼板钢筋上行走,随意踩踏钢筋网片,必须搭设可移动的混凝土施工操作平台,随浇筑随向后移动,钢筋工必须跟班作业,发现钢筋损坏和移位等情况应及时校正修复,把浇筑混凝土时对钢筋扰动及各种不利因素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钢筋在混凝土内的正确位置。
六、结构实体检验
结构实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是结构工程验收的必检项目之一。检验的部位应由监理方(建设)、施工方等共同选定有代表性的部位。抽取一定的数量梁、板类构件,当有悬臂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的移位可能严重削弱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更应重视悬臂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的检验。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mm,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5mm。这个检验允许偏差值是在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作为标准的基础上而调整确定的,在允许偏差值范围之内的检测点为合格点,反之超出偏差值之外的检测点为不合格点,合格率必须在90%及以上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才判为合格。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允许偏差值是考虑混凝土施工时扰动等不利因素,而不是给钢筋工在制作中的允许偏差值,更不能误认为是放宽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标准要求。
在整个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遵循规范和设计给出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标准值,预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质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05: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065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