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氢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燃料电池技术不断成熟,以及西气东输工程提供了充足天然气源,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燃料电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电解质和外部电路。燃料气和氧化气分别由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通入。燃料气在阳极上放出电子,电子经外电路传导到阴极并与氧化气结合生成离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解质迁移到阳极上,与燃料气反应,构成回路,产生电流。同时,由于本身的电化学反应以及电池的内阻,燃料电池还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电池的阴、阳两极除传导电子外,也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当燃料为碳氢化合物时,阳极要求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阴、阳两极通常为多孔结构,以便于反应气体的通入和产物排出。电解质起传递离子和分离燃料气、氧化气的作用。为阻挡两种气体混合导致电池内短路,电解质通常为致密结构。但以往燃料电池的制造设备采用单工位输送双极板,生产效率低下、功能单一、兼容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旨在解决以往设备单工位输送,引起的生产效率低下、功能单一、兼容性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底板、输送组件、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搬运组件和压合组件,所述设备底板上端面连接两个所述输送组件,所述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安装于两个所述输送组件之间,所述搬运组件和所述压合组件均安装于设备底板上,所述输送组件、所述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所述搬运组件和所述压合组件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安装板、移动板、上安装板、导柱、电缸和检测组件;
5.所述设备底板上端面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面连接所述导柱,所述导柱上端面连接所述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上安装有所述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并连接所述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穿设有所述导柱,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所述检测组件。
6.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调宽模组、电机、支撑板和输送轨道;
7.所述调宽模组和所述支撑板均安装于所述设备底板上,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连接所述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下端面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作为所述输送轨道的动力源。
8.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轨道下端安装有用于检测产品的感应器。
9.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并交叉运输产品的上输送组件和下输送组件;
10.所述上输送组件与所述下输送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压合组件上。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压合组件上安装有平行导轨,所述平行导轨上安装有可沿所述
平行导轨滑动的气缸组,所述气缸组连接并带动所述上输送组件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安装于所述压合组件上的移动平台连接并带动所述下输送组件沿水平方向直线移动。
12.更进一步地,所述搬运组件包括x轴导轨、y轴导轨、升降机构、支柱和吸板;
13.所述设备底板上端面连接所述支柱,所述支柱上安装所述x轴导轨,所述x轴导轨上安装有可沿x轴滑动的所述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上安装有可沿y轴滑动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下端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的所述吸板。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柱的数量大于等于四。
15.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下端面安装有四个直线轴承,每个所述导柱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直线轴承。
16.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上安装有缓冲件。
17.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柱上形成有加强筋。
18.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由于所述设备底板上端面连接两个所述输送组件,所述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安装于两个所述输送组件之间,所述搬运组件和所述压合组件均安装于设备底板上,所述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采用双工位交替运输产品,高效率、高精度的完成产品的输送、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搬运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参照图1-图7,本实施例为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底板1、输送组件2、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搬运组件4和压合组件5,设备底板1上端面连接两个输送组件2,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安装于两个输送组件2之间,搬运组件4和压合组件5均安装于设备底板1上,输送组件2、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搬运组件4和压合组件5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压合组件5包括安装板51、移动板52、上安装板53、导柱54、电缸56和检测组件57;
28.设备底板1上端面连接安装板51,安装板51上端面连接导柱54,导柱54上端面连接上安装板53,上安装板53上安装有电缸56,电缸56的活塞杆过上安装板53并连接移动板52,移动板52穿设有导柱54,安装板51上安装有检测组件57,若干待检测产品依次经过输送组件2、搬运组件4、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并来到压合组件5,电缸56的活塞杆带动移动板52下
移接触产品,检测组件57对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完成后移动板52退回。
29.参照图4,输送组件2包括调宽模组21、电机22、支撑板23和输送轨道24;
30.调宽模组21和支撑板23均安装于设备底板1上,支撑板23上端面连接输送轨道24,输送轨道24下端面连接电机22,电机22作为输送轨道24的动力源,调宽模组21内由电机驱动的丝杆转动,使输送轨道24的移动部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输送轨道24的宽度,即可放置并运输不同尺寸的产品,电机22带动输送轨道24工作完成产品的上、下料。
31.输送轨道24下端安装有用于检测产品的感应器25,感应器25对输送轨道24上所运输的产品进行计数并编号,便于搬运组件4将已编号的待检测产品输送至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内输送位指定位置,或将指定编号的已检测产品从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搬运至输送组件2并下料,下料时感应器25再次计数以提高精准度。
32.本方案对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的结构并不唯一限定,只要产品处于压合位时,搬运组件4依然能够将产品在搬运位和输送组件2之间移动即可,例如转盘式间歇性运输,当压合组件5工作时,转盘静止,检测完成后转盘继续转动,参照图5,其中一种可行性方案为: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包括用于放置并交叉运输产品的上输送组件31和下输送组件32;
33.上输送组件31与下输送组件32均安装于压合组件5上,此时上输送组件31处于输送位,例如检测线从左往右进行时,搬运组件4将若干已检测产品依次搬运至右侧的输送组件2,右侧的输送组件2完成下料,搬运组件4将若干待检测产品从左侧的输送组件2依次搬运至上输送组件31;下输送组件32处于压合位,压合组件5对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后,上输送组件31与下输送组件32交换位置,重复上述步骤,上、下料的同时完成产品的气密性检测,高效率、高精度的完成产品的输送、检测工作。
34.本方案对实现上输送组件31与下输送组件32交叉运输的结构并不唯一限定,例如左右错位、上下错位等,其中上下错位作为其中一种可行性方案:压合组件5上安装有平行导轨,平行导轨上安装有可沿平行导轨滑动的气缸组,气缸组连接并带动上输送组件31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安装于压合组件5上的移动平台连接并带动下输送组件32沿水平方向直线移动,气缸组带动上输送组件31上升至合适位置,使下输送组件32可从其下方通过,上输送组件31与下输送组件32即可交换位置,上、下料的同时完成产品的气密性检测。
35.参照图6,搬运组件4包括x轴导轨41、y轴导轨42、升降机构43、支柱44和吸板45;
36.设备底板1上端面连接支柱44,支柱44上安装x轴导轨41,x轴导轨41上安装有可沿x轴滑动的y轴导轨42,y轴导轨42上安装有可沿y轴滑动升降机构43,升降机构43下端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的吸板45,通过x轴导轨41、y轴导轨42相互配合,将吸板45移动到产品正上方,升降机构43带动吸板45下移吸附产品后可在一定空间内任意移动,便于运输产品。
37.参照图7,导柱54的数量大于等于四,使压合组件5具有稳定性,由于导柱54的限制,使得移动板52移动时不发生角度偏移以及偏转,还可采用多个导轨辅助移动板52移动。
38.移动板52下端面安装有四个直线轴承55,每个导柱54上均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55,使移动板52移动时更加平稳。
39.移动板52上安装有缓冲件,避免异常情况下,移动板52快速上移与安装板53发生刚性碰撞。
40.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对缓冲件不作任何限制。缓冲件可以为橡胶、弹簧、垫片等
只要能够避免移动板52快速上移与安装板53发生刚性碰撞的工件即可。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为垫片。
41.支柱44上形成有加强筋,提高支柱44的稳固性。
4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输送组件2将待检测产品输送到上料位,搬运组件4将产品依次上料位搬运至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将产品运输至压合位,压合组件5下压,对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完成后,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将产品从压合位输送至输送位,搬运组件4将检测后的产品搬运至下料位,最终输送组件2完成产品的下料。
43.关于本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由于设备底板1上端面连接两个输送组件2,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安装于两个输送组件2之间,搬运组件4和压合组件5均安装于设备底板1上,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采用双工位交替运输产品,高效率、高精度的完成产品的输送、检测工作。
4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底板(1)、输送组件(2)、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搬运组件(4)和压合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板(1)上端面连接两个所述输送组件(2),所述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安装于两个所述输送组件(2)之间,所述搬运组件(4)和所述压合组件(5)均安装于设备底板(1)上,所述输送组件(2)、所述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所述搬运组件(4)和所述压合组件(5)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压合组件(5)包括安装板(51)、移动板(52)、上安装板(53)、导柱(54)、电缸(56)和检测组件(57);所述设备底板(1)上端面连接所述安装板(51),所述安装板(51)上端面连接所述导柱(54),所述导柱(54)上端面连接所述上安装板(53),所述上安装板(53)上安装有所述电缸(56),所述电缸(56)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上安装板(53)并连接所述移动板(52),所述移动板(52)穿设有所述导柱(54),所述安装板(51)上安装有所述检测组件(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调宽模组(21)、电机(22)、支撑板(23)和输送轨道(24);所述调宽模组(21)和所述支撑板(23)均安装于所述设备底板(1)上,所述支撑板(23)上端面连接所述输送轨道(24),所述输送轨道(24)下端面连接所述电机(22),所述电机(22)作为所述输送轨道(24)的动力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24)下端安装有用于检测产品的感应器(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3)包括用于放置并交叉运输产品的上输送组件(31)和下输送组件(32);所述上输送组件(31)与所述下输送组件(32)均安装于所述压合组件(5)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5)上安装有平行导轨,所述平行导轨上安装有可沿所述平行导轨滑动的气缸组,所述气缸组连接并带动所述上输送组件(31)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安装于所述压合组件(5)上的移动平台连接并带动所述下输送组件(32)沿水平方向直线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组件(4)包括x轴导轨(41)、y轴导轨(42)、升降机构(43)、支柱(44)和吸板(45);所述设备底板(1)上端面连接所述支柱(44),所述支柱(44)上安装所述x轴导轨(41),所述x轴导轨(41)上安装有可沿x轴滑动的所述y轴导轨(42),所述y轴导轨(42)上安装有可沿y轴滑动所述升降机构(43),所述升降机构(43)下端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的所述吸板(4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54)的数量大于等于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2)下端面安装有四个直线轴承(55),每个所述导柱(54)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直线轴承(5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2)上安装有缓冲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44)上形成有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底板、输送组件、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搬运组件和压合组件,设备底板上端面连接两个输送组件,气密性检测输送组件安装于两个输送组件之间,搬运组件和压合组件均安装于设备底板上,压合组件包括安装板、移动板、上安装板、导柱、电缸和检测组件,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双工位高效率、高精度的完成产品的输送、检测工作。检测工作。检测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

刘家洪 黄晓波 崔佳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世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6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8:2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04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气密性   端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