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验方十六组神效方,尤其是秘传膏药,难得一见

古传验方十六组神效方,尤其是秘传膏药,难得一见
一、芩连消毒饮
组成:川黄连3g,黄芩9g,野菊花9g,紫花地丁15g,半枝莲9g,银花9g,连翘9g,赤芍9g,生甘草4.5g。水煎服。
moba平衡梁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临床应用:主治一切疔疮、疔疮走黄。取《外科正宗》七星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五味消毒饮,《外科秘要》黄连解毒汤诸法化裁,制成本方。
方取苦寒之芩连,直折上焦肺、心之火;紫花地丁苦辛寒,功能泻火解毒,治痈疖疔疮;野菊花,味苦辛凉,功能清热解毒,疗疔疮肿毒;半枝莲,辛寒,清热解毒利尿退肿;银花,甘寒,清热解毒,疔疮疖肿;连翘,辛凉微苦,功能消热解毒,治热病疮痈斑疹丹毒;赤芍,苦酸微寒,功能活血凉血,祛瘀消肿;蚤休,苦寒有毒,功能散瘀导结;甘草,甘平,生用解毒、调和诸药。
加减法:托毒透脓,用皂角针;通腑清热,用生大黄、玄明粉;小便不利,加木通、赤苓;壮热口渴,加知母、石膏、大青叶;泛泛欲恶,加陈皮、竹茹。倘见走黄端倪,便当即合用犀角地黄汤,另用安宫牛黄丸吞服。
二、益气托毒汤肛门塞
组成:黄芪10g,生晒参(另煎)3g,当归、赤芍、僵蚕、银花、陈皮、首乌各6g,皂角针4.5g,茯苓9g,桔梗、笋尖、生甘草各3g。水煎服。
功效:益气养血,托毒聚肿。
临床应用:主治脑疽初起,正气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脓、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并见精神不振、面无华、脉数无力等症。
取陈实功托里透脓汤方意制此益气托毒汤。重用黄芪,选人参、茯苓、甘草、陈皮,健脾以和胃、化湿,而行益气之能;黄芪配当归、赤芍、首乌以益气、养肝和营,而行补血之功。此所以壮化源也。
取桔梗之入手太阳,开宣肺气,肺为水之上源,与膀胱相表里,肺气宣达,则水道通利,水湿之气下泄膀胱,使太阳寒水得化而阴霾顿开;桔梗又有祛痰排脓之功,合僵蚕之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首乌之发散痈疽,当归、赤芍之和营,以行和营、化痰软坚、消肿之施。充能绿柱石怎么做
佐使以笋尖、角针起托透脓,银花甘草汤之解毒聚肿。则寒湿得化、疽毒得聚,疮顶起发,化毒为脓而出也。外治不可过用寒凉,宜治温化,如大胡麻蒸饼敷可当之。
三、加减瓜蒌牛蒡汤
组成:软柴胡9g,紫苏梗9g,荆芥9g,防风9g,牛蒡子9g,全瓜蒌12g,青皮陈皮各4.5g,蒲公英12g,留行子9g,丝瓜络4.5g,鹿角霜9g。水煎服。
功效:疏风清热,通乳散结。
临床应用:主治新产外吹乳痈初起。新产未月,乳生痈肿。中医谓之外吹乳痈。近代疡科多宗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瓜蒌牛蒡汤法。冯代存
开始以该汤原方投之,但治后常见红热易退,而结块难消。因思古人有妇人新产气血未复,宜温不宜凉之说,此病之起,究由气滞生热化火,当其初起之时,自当以疏散为主,清热为辅,乃以原方加荆芥、防风、紫苏梗、鹿角霜及留行子、丝瓜络等以助其疏散消解,活血通乳,再去银花、连翘、黄芩、山栀等味,而加蒲公英甘寒清热解毒之品,避免过用寒凉而致冰凝气血之弊。顾氏临床应用本方数十年,治病数以万计,其早期消退率大优于原方,疗程亦明显缩短。
尝云:本方所以选苏梗者,一用其发散表邪之力,二取其理气通络之功,三因其紫能入血分和营。
四、小阳和汤
组成:熟地10g,麻黄0.6~0.9g,鹿角片12g,肉桂3g(研粉分吞),炮姜炭1.5g,白芥子3g,生甘草3g。水煎服。
功效:温阳补虚,散寒通滞。
临床应用:主治一切阴疽、附骨疽、脱疽、鹤膝风、流痰。症见患处漫肿无头,酸痛无热,
皮不变,口干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等阳虚寒凝之证。阳和汤一方出自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是一张阳气内虚,精血不足,寒凝痰滞于肌肉、筋骨、血脉关节而成的阴疽的名方。
临床常用王氏原方,认为其中取熟地甘温之性大补阴血,配血肉有情之鹿角温补肾阳,填补精髓,强筋壮骨,为图本之治;姜炭温中,助阳散寒,肉桂温经散寒,皆入营分,麻黄发越阳气,开腠理以散寒,使气血宣通,补而不滞;以白芥子温化皮里膜外之寒痰,消肿止痛为其佐,使生甘草和之。使肾精得填阳气得和,阴霾得散,寒痰得化,确为治阴疽之妙方。
但又认为,阳和汤所主治者,皆属慢性虚证,服药少则半载,多则年余,日积月累,有麻黄伤气,熟地碍脾之虞。他常取原方制小其剂而用之,故称为“小阳和汤”。其中麻黄只用0.6~0.9g,熟地仅原方三分之一左右,如此可免碍脾伤气之弊。又鹿角胶,纯补,滋腻,价贵,入方又须另烊冲服。顾氏以鹿角代之,既有补肾助阳之功,又有活血、散结、消肿之效。且无滋腻之便,价廉用便,用代鹿角胶更妙。
更提出流痰阴疽之成,既有先天不足,肾虚骼空之本,又有后天饮食劳倦,脾胃受损之因。
以为温肾与暖脾在阴疽论治中具有同等的重要的意义。常将阳和汤与补中益气合用,更使倍参、芪,以升而补之,助其生化也。并令服食牛肉汁、鸡蛋、牛奶、豆浆等营养品,药食并进,使气血、阴阳调畅而阴疽得愈。
3d智能打印机
五、痄腮消散方
组成:薄荷3g,牛蒡子6g,桑叶6g,荷叶3g,蝉衣3g,象贝9g,僵蚕9g,连翘9g,赤芍9g,马勃3g。水煎服。
功效: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临床应用:主治痄腮初起有表证者。痄腮俗名大嘴巴,鸬鹚瘟,即流行性腮腺炎。应用本方时,倘见咽痛,加桔梗3g,生甘草3g;便溏加焦六曲9g;口渴便秘者,加全瓜蒌9g,小便赤涩者,加赤苓9g,车前草15g;烦躁、呕吐者,加枳壳4.5g,竹茹9g,玉枢丹(冲服)1g。
六、水疝内服及外敷方
(一)内服消散方
球墨铸铁管qiumogg
组成:盐水炒柴胡6g,炒白芍4.5g,丹参9g,青皮陈皮各4.5g,川厚朴4.5g,川楝子6g,路路通6g,台乌药6g,广木香3g,橘核3g,荔枝核3g,小茴香3g,甘草3g,升麻9g,黄芪9g。水煎服。
功效:消补兼施。
临床应用:主治水疝,即鞘膜积液。
(二)外敷兜托方
组成:肉桂3g,乳香4.5g,没药4.5g,腰黄9g,片姜黄9g,赤芍9g,制川乌、制草乌各3g。
用法:上药研粉,临用时炒热,用饴糖调成糊状,摊布上,敷于阴囊,再以三角丁字带或护身带悬吊提托,每日换药1次。
功效:温经活血。
临床应用:主治水疝。顾氏常以内服外敷相结合,配合兜托法,多能使积液消散,特别是小儿,疗效更好。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2:1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04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解毒   阴疽   应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