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SiC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改性sic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sic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sic/sic和c/si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耐腐蚀、抗蠕变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推重比为8~10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前端温度可达1723k~1773k,推重比为12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前端温度可达2073k左右,若要继续提高推重比,热端部件的温度将提高更多,sic/sic和c/sic复合材料面临着高能粒子冲刷、腐蚀失效等问题,制约了sic/sic和c/sic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因此,进一步提高sic/sic和c/sic复合材料在长时间、宽温域的抗水氧腐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目前提高sic/sic和c/sic复合材料抗水氧腐蚀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界面改性、基体改性以及涂层改性。其中基体改性通过在材料的基体中引入抗氧化、自愈合组元,达到阻碍氧气浸入、愈合裂纹的目的。已报导的基体改性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反应熔渗法(rmi)等。与cvi、pip等方法相比,反应熔渗法(rmi)制备周期短,工艺简单,成本低,预制体预先成形,形状稳定性好,无需机械施压,并能实现近净成型,所得复合材料气孔率低(2%~5%)。
4113045326b公开了一种采用si-b-x(x为zr、mo、ti、cr、hf中的一种或多种)粉末制备改性c/c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低温熔渗,制得的c/c复合材料耐烧蚀性能较好,但是抗水氧腐蚀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材料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在长时间、宽温域的抗水氧烧蚀能力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6.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在纤维预制体的纤维表面沉积热解碳界面层,得到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
8.2)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或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在步骤1)得到的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上沉积sic,得到sic基多孔体;
9.3)采用液相浸渍-炭化法在步骤2)得到的sic基多孔体上沉积树脂炭,得到多孔sic基复合材料;
10.或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在步骤2)得到的sic基多孔体上沉积热解碳,得到多孔sic基复合材料;
11.4)将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进行球磨后,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末;
12.5)将步骤3)所得多孔sic基复合材料包埋于步骤4)所得si-b-mo-y混合粉末中进
行反应熔渗,得到改性sic基复合材料。
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纤维预制体为碳化硅纤维预制体或碳纤维预制体;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具体流程为:将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在温度800~1100℃下沉积10~100h,最后随炉缓冷。
14.作为优选,所述碳化硅纤维预制体为2.5d结构,纤维为第二代碳化硅纤维,预制体纤维体积分数为50%~60%;所述碳纤维预制体为针刺整体毡预制体,预制体密度为0.3~0.9g/cm3。
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sic基多孔体的具体步骤为:将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先驱气体,以氢气为载气和催化剂,以氩气为稀释气体,在1000~1050℃下沉积80~100h,直至得到密度为1.3~1.6g/cm3的sic基多孔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制备sic基多孔体的具体步骤为:将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置于盛有聚碳硅烷先驱体的模具中,用先驱体浸渍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浸渍压力小于120pa,浸渍时间2~8h,浸渍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烘箱中,于200~300℃固化2~10h,固化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高温烧结炉内,于800~1200℃下裂解,重复上述步骤4~10次,直至得到密度为1.3~1.6g/cm3的sic基多孔体。
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采用液相浸渍-炭化法制备多孔sic基复合材料的具体步骤为:将sic基多孔体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以酚醛树脂为碳源,真空浸渍sic基多孔体2~4h,浸渍后将sic基多孔体放入180~300℃烘箱中交联固化8~10h,最后在真空烧结炉中裂解炭化,裂解温度为1000~1100℃,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密度为1.6~1.8g/cm3的多孔sic基复合材料。
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多孔sic基复合材料的具体步骤为:将sic基多孔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在温度1000~1100℃下沉积10~100h,最后随炉缓冷,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密度为1.6~1.8g/cm3的多孔sic基复合材料。
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的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粉末的纯度均≥90%;球磨工艺参数为: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600r/min,球磨时间12~36h,球料质量比4~15:1,磨球为氧化锆球;烘干温度30~100℃,烘干时间24~48h。
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si-b-mo-y混合粉末中,按原子比,si元素占75%~78%,b元素占10%~15%,mo元素占5~7%,余量为y元素。
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si-b-mo-y混合粉末的质量是多孔sic基复合材料质量的3~5倍;反应熔渗的具体工艺为:熔渗温度为1400~1900℃,熔渗保温时间为15~25min,真空度在10pa以下,熔渗结束后随炉缓冷至室温。
21.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
22.本发明的原理:
23.本发明采用si-b-mo-y改性sic基复合材料,其中,硼元素氧化形成的b2o3在450℃以上即可流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愈合基体产生的裂纹,封填孔洞,起到中低温抗氧化的作用;mo元素可以与si元素反应生成高熔点、较低密度的mosi2(2303k,6.24g/cm3),
mosi2在高温下能氧化形成sio2保护层,而且mosi2能促进烧结,可以显著提高sic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y作为稀土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同时y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得y具有微合金化、细化晶粒、催渗等特殊效果,起到抗水氧腐蚀的作用。由此可为反应熔渗制备si-b-mo-y改性sic基复合材料提供理论支撑。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5.本发明以sic纤维/c纤维预制体为增强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在预制体上沉积热解碳界面层,通过化学气相渗透、先驱体浸渍-裂解、液相浸渍-炭化等工艺复合制备得到多孔sic基复合材料,再采用反应熔渗工艺将一定比例的si、b、mo、y四种元素引入多孔sic基复合材料中,得到改性sic基复合材料。与单一b元素作为自愈合组元的方法相比,将si-b-mo-y作为自愈合组元,制备得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具备一定耐水氧腐蚀、耐烧蚀性能。本发明中,由于使用的sic纤维在高温下会造成sic纤维热损伤,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满足高于混合粉末熔点的前提下,使用较低的熔渗温度,尽可能减少对sic纤维所造成的破坏。
26.本发明通过添加si-b-mo-y组元,使得sic/sic和c/sic复合材料的抗水氧烧蚀性能得到一定提升,使得c/sic复合材料可以用在航天领域的抗烧蚀和抗粒子冲刷。同时,制备工艺简单可靠、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27.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sic/sic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图。
28.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sic/sic复合材料能谱分析图。
29.图3为实施例5制得的改性c/sic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图。
30.图4为实施例5制得的改性c/sic复合材料能谱分析图。
31.图5为实施例5制得的改性c/sic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非限定。
33.下列实施例中,若无特别说明,pyc均为热解碳,cvi为化学气相渗透法,lic为液相浸渍-炭化法,pip为先驱体浸渍-裂解法。
34.实施例1
35.步骤一:将预制体体积分数50%、2.5d结构的第二代sic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沉积结束后随炉冷却,得到含pyc界面相的sic纤维预制体。
36.步骤二:采用cvi对步骤一所得的sic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先驱气体,以氢气为载气和催化剂、氩气作为稀释气体,在1050℃下沉积80h,得到密度为1.5g/cm3的sic/sic多孔体。
37.步骤三:采用lic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si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浸渍sic/sic多孔体4h,浸渍结束后将sic/sic多孔体放入180℃烘箱中交联固化8h,最后置于真空烧结炉中于1100℃下裂解炭化。重复步骤三,直
至得到密度为1.7g/cm3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
38.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8:14:7:1混合配制,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7: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39.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si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480℃保温20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si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si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3g/cm3,开孔率为5.1%。
40.本实施例制备的改性sic/sic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及能谱分析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41.实施例2
42.步骤一:将预制体体积分数50%、2.5d结构的第二代sic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沉积结束后随炉冷却,得到含pyc界面相的sic纤维预制体。
43.步骤二:采用pip工艺对步骤一所得的sic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利用低粘度、高陶瓷产率的聚碳硅烷先驱体浸渍含pyc界面的纤维预制体,浸渍压力110pa,浸渍时间5h,浸渍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烘箱中,于300℃固化5h,固化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高温烧结炉内,于1200℃下裂解。重复步骤二6~10次,直至得到密度为1.5g/cm3的sic/sic多孔体。
44.步骤三:采用lic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si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浸渍sic/sic多孔体4h,浸渍结束后将sic/sic多孔体放入180℃烘箱中交联固化8h,最后置于真空烧结炉中于1100℃下裂解炭化。重复步骤三,直至得到密度为1.7g/cm3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
45.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8:14:7:1混合配制,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6: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46.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si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480℃保温20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si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si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8g/cm3,开孔率为4.8%。
47.实施例3
48.步骤一:将预制体体积分数50%、2.5d结构的第二代sic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沉积结束后随炉冷却,得到含pyc界面相的sic纤维预制体。
49.步骤二:采用cvi工艺对步骤一所得的sic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先驱气体,以氢气为载气和催化剂、氩气作为稀释气体,在1050℃下沉积80h,得到密度为1.5g/cm3的sic/sic多孔体。
50.步骤三:采用cvi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si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将sic/
sic多孔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沉积温度为1100℃,沉积时间为50h,最后随炉缓冷。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密度为1.7g/cm3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
51.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8:14:7:1混合配制,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6: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52.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si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480℃保温20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si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si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6g/cm3,开孔率为5.0%。
53.实施例4
54.步骤一:将预制体体积分数50%、2.5d结构的第二代sic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沉积结束后随炉冷却,得到含pyc界面相的sic纤维预制体。
55.步骤二:采用pip工艺对步骤一所得的sic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利用低粘度、高陶瓷产率的聚碳硅烷先驱体浸渍含pyc界面的纤维预制体,浸渍压力100pa,浸渍时间5h,浸渍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烘箱中,于300℃固化5h,固化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高温烧结炉内,于1200℃下裂解。重复步骤二6~10次,直至得到密度为1.5g/cm3的sic/sic多孔体。
56.步骤三:采用cvi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si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将sic/sic多孔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沉积温度为1100℃,沉积时间为80h,最后随炉缓冷。重复步骤三,直至得到密度为1.7g/cm3多孔sic/sic复合材料。
57.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8:14:7:1混合配制,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6: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58.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si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480℃保温20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si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si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6g/cm3,开孔率为5.0%。
59.实施例5
60.步骤一:将密度为0.5g/cm3的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最后随炉缓冷,得到含pyc界面相的碳纤维预制体。
61.步骤二:采用cvi工艺对步骤一所得的碳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先驱气体,以氢气为载气和催化剂、氩气作为稀释气体,在1050℃下沉积80h,得到密度为1.5g/cm3的c/sic多孔体。
62.步骤三:采用液相浸渍-炭化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
密,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浸渍c/sic多孔体4h,浸渍后将c/sic多孔体放入180℃烘箱中交联固化8h,最后置于真空烧结炉中于1100℃下裂解炭化。重复步骤三,直至得到密度为1.7g/cm3的多孔c/sic复合材料。
63.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8:14:7:1混合配制,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6: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64.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800℃保温15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3g/cm3,开孔率为5.17%。
65.本实施例制备的改性c/sic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能谱分析图及x射线衍射图谱分别如图3、图4及图5所示。
66.实施例6
67.步骤一:将密度为0.5g/cm3的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最后随炉缓冷,得到含pyc界面相的碳纤维预制体。
68.步骤二:采用pip工艺对步骤一所得的碳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利用低粘度、高陶瓷产率的聚碳硅烷先驱体浸渍含pyc界面的纤维预制体,浸渍压力90pa,浸渍时间5h,浸渍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烘箱中,于300℃固化5h,固化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高温烧结炉内,于1200℃下裂解。重复步骤二6~10次,直至得到密度为1.5g/cm3的c/sic多孔体。
69.步骤三:采用lic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浸渍c/sic多孔体4h,浸渍后将c/sic多孔体放入180℃烘箱中交联固化8h,最后置于真空烧结炉中于1100℃下裂解炭化。重复步骤三,直至得到密度为1.7g/cm3的多孔c/sic复合材料。
70.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8:14:7:1混合配制,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6: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71.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800℃保温15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g/cm3,开孔率为5.1%。
72.实施例7
73.步骤一:将密度为0.5g/cm3的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最后随炉缓冷,得到含pyc界面相的碳纤维预制体。
74.步骤二:采用cvi工艺对步骤一所得的碳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先驱气体,以氢气为载气和催化剂,氩气作为稀释气体,在1050℃下沉积80~
100h,直至得到密度为1.5g/cm3的c/sic多孔体。
75.步骤三:采用cvi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将c/sic多孔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沉积温度为1100℃,沉积时间60h,最后随炉缓冷。重复步骤三,直至得到密度为1.7g/cm3的多孔c/sic复合材料。
76.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8:14:7:1混合配制,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6: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77.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800℃保温15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3g/cm3,开孔率为5.17%。
78.实施例8
79.步骤一:将密度为0.5g/cm3的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最后随炉缓冷,得到含pyc界面相的碳纤维预制体。
80.步骤二:采用pip工艺对步骤一所得的碳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利用低粘度、高陶瓷产率的聚碳硅烷先驱体浸渍含pyc界面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压力90pa,浸渍时间5h,浸渍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烘箱中,于300℃固化5h,固化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高温烧结炉内,于1200℃下裂解。重复步骤二6~10次,直至得到密度为1.5g/cm3的c/sic多孔体。
81.步骤三:采用cvi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将c/sic多孔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沉积温度为1100℃,沉积时间为70h,最后随炉缓冷。重复步骤三,直至得到密度为1.7g/cm3的多孔c/sic复合材料。
82.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8:14:7:1混合配制,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6: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83.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800℃保温15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61g/cm3,开孔率为4.6%。
84.实施例9
85.步骤一:将预制体体积分数50%、2.5d结构的第二代sic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沉积结束后随炉冷却,得到含pyc界面相的sic纤维预制体。
86.步骤二:采用cvi对步骤一所得的sic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先驱气体,以氢气为载气和催化剂、氩气作为稀释气体,在1050℃下沉积80h,得到密度为1.5g/cm3的sic/sic多孔体。
87.步骤三:采用lic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si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以酚醛
树脂为碳源,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浸渍sic/sic多孔体4h,浸渍结束后将sic/sic多孔体放入180℃烘箱中交联固化8h,最后置于真空烧结炉中于1100℃下裂解炭化。重复步骤三,直至得到密度为1.7g/cm3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
88.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5:15:7:3混合配制,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7: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89.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si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480℃保温20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si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si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8g/cm3,开孔率为5.0%。
90.实施例10
91.步骤一:将预制体体积分数50%、2.5d结构的第二代sic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于1000℃沉积12h,沉积结束后随炉冷却,得到含pyc界面相的sic纤维预制体。
92.步骤二:采用cvi对步骤一所得的sic纤维预制体作进一步sic沉积,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先驱气体,以氢气为载气和催化剂、氩气作为稀释气体,在1050℃下沉积80h,得到密度为1.5g/cm3的sic/sic多孔体。
93.步骤三:采用lic工艺对步骤二所得的sic/sic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浸渍sic/sic多孔体4h,浸渍结束后将sic/sic多孔体放入180℃烘箱中交联固化8h,最后置于真空烧结炉中于1100℃下裂解炭化。重复步骤三,直至得到密度为1.7g/cm3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
94.步骤四:以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且纯度≥90%的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按照原子比si:b:mo:y=78:10:5:7混合配制,进行球磨,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r/min,球磨时间24h,球料质量比7:1,磨球为氧化锆球;球磨结束后,经40℃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体。
95.步骤五:用步骤四所得的si-b-mo-y混合粉体包埋步骤三所得的多孔sic/sic复合材料,si-b-mo-y混合粉体的质量是多孔sic/sic复合材料质量的5倍,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真空度在10pa以下,于1480℃保温20min,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改性sic/sic复合材料。所得改性si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4g/cm3,开孔率为4.9%。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在纤维预制体的纤维表面沉积热解碳界面层,得到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2)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或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在步骤1)得到的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上沉积sic,得到sic基多孔体;3)采用液相浸渍-炭化法在步骤2)得到的sic基多孔体上沉积树脂炭,得到多孔sic基复合材料;或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在步骤2)得到的sic基多孔体上沉积热解碳,得到多孔sic基复合材料;4)将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进行球磨后,烘干,得到si-b-mo-y混合粉末;5)将步骤3)所得多孔sic基复合材料包埋于步骤4)所得si-b-mo-y混合粉末中进行反应熔渗,得到改性sic基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预制体为碳化硅纤维预制体或碳纤维预制体;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具体流程为:将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在温度800~1100℃下沉积10~100h,最后随炉缓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纤维预制体为2.5d结构,纤维为第二代碳化硅纤维,预制体纤维体积分数为50%~60%;所述碳纤维预制体为针刺整体毡预制体,预制体密度为0.3~0.9g/cm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sic基多孔体的具体步骤为:将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先驱气体,以氢气为载气和催化剂,以氩气为稀释气体,在1000~1050℃下沉积80~100h,直至得到密度为1.3~1.6g/cm3的sic基多孔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制备sic基多孔体的具体步骤为:将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置于盛有聚碳硅烷先驱体的模具中,用先驱体浸渍含热解碳界面的纤维预制体,浸渍压力小于120pa,浸渍时间2~8h,浸渍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烘箱中,于200~300℃固化2~10h,固化结束后将预制体放入高温烧结炉内,于800~1200℃下裂解,重复上述步骤4~10次,直至得到密度为1.3~1.6g/cm3的sic基多孔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液相浸渍-炭化法制备多孔sic基复合材料的具体步骤为:将sic基多孔体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以酚醛树脂为碳源,真空浸渍sic基多孔体2~4h,浸渍后将sic基多孔体放入180~300℃烘箱中交联固化8~10h,最后在真空烧结炉中裂解炭化,裂解温度为1000~1100℃,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密度为1.6~1.8g/cm3的多孔sic基复合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多孔sic基复合材料的具体步骤为:将sic基多孔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丙烯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在沉积温度1000~1100℃下,沉积10~100h,最后随炉缓冷,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密度为1.6~1.8g/cm3的多孔sic基复合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的粒度均为微米或亚微米级,粉末的纯度均≥90%;球磨工艺
参数为:球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50~600r/min,球磨时间12~36h,球料质量比4~15:1,磨球为氧化锆球;烘干温度30~100℃,烘干时间24~48h。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si-b-mo-y混合粉末中,按原子比,si元素占75%~85%,b元素占10%~20%,mo元素占5%~10%,余量为y元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si-b-mo-y混合粉末的质量是多孔sic基复合材料质量的3~5倍;反应熔渗的具体工艺为:熔渗温度为1400~1900℃,熔渗保温时间为15~25min,真空度在10pa以下,熔渗结束后随炉缓冷至室温。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SiC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改性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纤维预制体纤维表面沉积热解碳(PyC)界面层,得到含PyC界面的纤维预制体;2)在含PyC界面的纤维预制体上沉积一定密度的SiC,得到SiC基多孔体;3)将SiC基多孔体进一步碳沉积增密;4)将金属硅粉、硼硅粉、钼粉、钇粉混合球磨,得到Si-B-Mo-Y混合粉末;5)将步骤3)所得SiC基多孔复合材料置于步骤4)Si-B-Mo-Y混合粉末中进行熔渗反应,得到Si-B-Mo-Y改性SiC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设计性强,制备的改性SiC基复合材料孔隙率低、耐烧蚀、抗水氧。抗水氧。抗水氧。


技术研发人员:

曾毅 王元红 熊翔 肖可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08.10

技术公布日:

2022/11/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2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01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复合材料   多孔   步骤   所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