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血管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血管夹。


背景技术:



2.血管夹是一种用于在手术中对血管进行夹持而阻碍血管内血液流通的装置,传统的血管夹通常是一体成型,一端为夹持端,另一端为操作端,当对操作端进行捏合时,夹持端将会张开,整个装置在未加外力时,夹持端处于闭合状态,由于该种血管夹采用交叉式的啮合方式,通过杠杆原理可以得知,当动力臂较短时,动力将会较大,对于该种类型的血管夹来说,夹持端上相对靠近操作端的一段将会对血管施加更大的力,因此当血管设置在夹持端上不同的部位时,血管夹对血管的夹持力度将会不同,对于直径较大的血管来说,夹持端夹持力度的不同将会导致血管的一侧较另一侧受力不同,最终影响夹持的效果。
3.另外,现有的血管夹的夹持力度往往无法调节,当面对粗细不同的血管时,往往不能有效进行夹持,或是另换不同规格的血管夹,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血管夹,以解决传统血管夹的夹持端上的夹持力度不同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血管夹,包括操作端和夹持端;
7.所述操作端包括上压柄和下压柄;所述夹持端包括上夹持柄和下夹持柄;
8.所述上压柄的左端与所述下压柄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上压柄的右端与所述下夹持柄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下压柄的右端与所述上夹持柄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上夹持柄下侧设有上硅胶垫,所述下夹持柄上侧设有下硅胶垫;
9.所述上夹持柄与所述上硅胶垫之间、所述下夹持柄和所述下硅胶垫之间均设有若干第一弹簧,若干所述第一弹簧左右方向排布,且弹性系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大;所述上硅胶垫和所述下硅胶垫的厚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小。
10.进一步地,所述上硅胶垫上侧设有若干第一弹性连接柱,所述上夹持柄上对应第一弹性连接柱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柱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均左右方向排布;
11.所述下硅胶垫下侧设有若干第二弹性连接柱,所述下夹持柄上对应第二弹性连接柱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左右方向排布。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柱和第二弹性连接柱上。
13.进一步地,所述上硅胶垫的上侧设有上导向柱,所述上夹持柄上对应上导向柱设有上导向孔;所述下硅胶垫的下侧设有下导向柱,所述下夹持柄上对应下导向柱设有下导向孔。
14.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柄的上侧垂直设有卡接柱,所述上压柄的下侧垂直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螺母;所述卡接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抵接螺母的
下侧,下端抵接下压柄的上侧。
15.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柄的下侧垂直设有卡接柱,所述下压柄的上侧垂直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螺母;所述卡接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抵接上压柄的下侧,下端抵接螺母的上侧。
16.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柄的上侧和下压柄的下侧设有防滑纹。
17.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柄和下压柄上均设有用于镊子夹持的卡接孔。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一种新型血管夹,包括操作端和夹持端;所述操作端包括上压柄和下压柄;所述夹持端包括上夹持柄和下夹持柄;所述上压柄的左端与所述下压柄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上压柄的右端与所述下夹持柄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下压柄的右端与所述上夹持柄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上夹持柄下侧设有上硅胶垫,所述下夹持柄上侧设有下硅胶垫;所述上夹持柄与所述上硅胶垫之间、所述下夹持柄和所述下硅胶垫之间均设有若干第一弹簧,若干所述第一弹簧左右方向排布,且弹性系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大;所述上硅胶垫和所述下硅胶垫的厚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小。该装置中设置了多个不同弹性系数的第一弹簧,可以保证夹持血管时的夹持力度,另外上硅胶垫和下硅胶垫的厚度从左到右依次减小,保证在夹持过程中上硅胶垫和下硅胶垫尽可能地处于水平状态来夹持血管,保证夹持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该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该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爆炸视图)。
22.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23.1、操作端,10、上压柄,11、下压柄,12、螺纹杆,120、螺母,13、卡接柱,130、第二弹簧,14、卡接孔,15、防滑纹,2、夹持端,20、上夹持柄, 200、第一连接孔,201、上导向孔,21、下夹持柄,210、第二连接孔,211、下导向孔,22、上硅胶垫,220、第一弹性连接柱,221、上导向柱,23、下硅胶垫,230、第二弹性连接柱,231、下导向柱,3、第一弹簧,4、止回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26.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血管夹,包括操作端1和夹持端2。
27.操作端1包括上压柄10和下压柄11;夹持端2包括上夹持柄20和下夹持柄21;上压柄10的左端与下压柄11的左端相互连接;上压柄10的右端与下夹持柄21的左端相互连接,下压柄11的右端与上夹持柄20的左端相互连接;具体的,上压柄10的左端和下压柄11的左端弧形连接,且上压柄10和下压柄11 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当对上压柄10施加向下的力、对下压柄11施加向上的力时,上压柄10和下压柄11相互贴合,而上夹持柄20和下夹持柄21相互分开。
28.上夹持柄20下侧设有上硅胶垫22,下夹持柄21上侧设有下硅胶垫23;实际使用中,上硅胶垫22和下硅胶垫23将会直接接触血管,以避免上夹持柄20 和下夹持柄21直接接触血管对血管带来的二次伤害。
29.上夹持柄20与上硅胶垫22之间、下夹持柄21和下硅胶垫23之间均设有若干第一弹簧3,若干第一弹簧3左右方向排布,且弹性系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大;上硅胶垫22和下硅胶垫23的厚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小;在设置了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之后,当上夹持柄20和下夹持柄21在逐渐啮合时,上夹持柄20和下夹持柄21中先啮合的左段在较小弹性系数的第一弹簧作用下将会降低对血管的压力,由于设置了多个不同弹簧系数的第一弹簧,使得夹持端2在夹持血管时尽可能地在左右半段一致,保证对血管的夹持力度,为了平衡在设置了多个不同弹簧系数的第一弹簧后导致的上硅胶垫22和下硅胶垫23回弹不一致的问题,特将上硅胶垫22和下硅胶垫23的厚度从左到右依次减小,保证弹簧系数小的部分回弹的幅度大,弹簧系数大的部分回弹的小,保证在夹持过程中上硅胶垫 22和下硅胶垫23尽可能地处于水平状态来夹持血管,而并非是只有在最终状态时才处于水平夹持血管的状态。
30.需要注意的时,夹持过程是对上压柄10和下压柄11逐渐减小压力的过程。
31.上硅胶垫22上侧设有若干第一弹性连接柱220,上夹持柄20上对应第一弹性连接柱220设有第一连接孔200,第一弹性连接柱220和第一连接孔200均左右方向排布;下硅胶垫23下侧设有若干第二弹性连接柱230,下夹持柄21上对应第二弹性连接柱230设有第二连接孔210,第二弹性连接柱230和第二连接孔 210均左右方向排布。第一弹簧3分别套设在第一弹性连接柱220和第二弹性连接柱230上。第一弹性连接柱220的上端和第二弹性连接柱230的下端均设有止回部4,安装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直接将第一弹性连接柱220塞进第一连接孔 200中,此时第一弹性连接柱220上端的止回部4将会穿过上夹持柄20,在后续第一弹簧3的作用下,第一弹性连接柱220可以在第一连接孔200中浮动,由于设置了止回部4,因此第一弹性连接柱220不会脱落。在本实施例中,止回部4为球状结构,且球的直径大于第一弹性连接柱220的直径,同时也大于第一连接孔200的直径;止回部4为在外力挤压下变形的弹性塑料材质。第二弹性连接柱230以及其上的止回部4、第二连接孔210亦如此。
32.上硅胶垫22的上侧设有上导向柱221,上夹持柄20上对应上导向柱221设有上导向孔201;下硅胶垫23的下侧设有下导向柱231,下夹持柄21上对应下导向柱231设有下导向孔211。上导向柱221和上导向孔201、下导向柱231和下导向孔211分别用于保证上硅胶垫22、下硅胶垫23的正常浮动;上导向柱 221和下导向柱231分别沿着上硅胶垫22和下硅胶垫23边缘周向设置。
33.下压柄11的上侧垂直设有卡接柱13,上压柄10的下侧垂直设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上设有螺母120;卡接柱1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30,第二弹簧130上端抵接螺母120的下侧,下端抵接下压柄11的上侧。转动螺母120可以调节下压柄11和上压柄10之间的下压力度,当向下旋设螺母120时,整个装置的夹持力度将会变大,当向上旋设螺母120时,整个装置的夹持力度将会变小。在卡接柱13和螺纹杆12的作用下,也可以避免上夹持柄20和下夹持柄21之间过渡开合的现象发生。
34.上压柄10的上侧和下压柄11的下侧设有防滑纹15。
35.上压柄10和下压柄11上均设有用于镊子夹持的卡接孔14,在某些狭窄空间内,该装置需要采用镊子才可以将血管夹持,采用镊子时,可以将镊子的两端卡接在卡接孔14中,
以防止镊子的滑脱。
36.实施例2
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卡接柱和螺纹杆的位置不同,即本实施例中卡接柱设置在上压柄的下侧,而螺纹杆设置在下压柄的上侧,螺母设置在螺纹杆上,其余均相同。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血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端和夹持端;所述操作端包括上压柄和下压柄;所述夹持端包括上夹持柄和下夹持柄;所述上压柄的左端与所述下压柄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上压柄的右端与所述下夹持柄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下压柄的右端与所述上夹持柄的左端相互连接;所述上夹持柄下侧设有上硅胶垫,所述下夹持柄上侧设有下硅胶垫;所述上夹持柄与所述上硅胶垫之间、所述下夹持柄和所述下硅胶垫之间均设有若干第一弹簧,若干所述第一弹簧左右方向排布,且弹性系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大;所述上硅胶垫和所述下硅胶垫的厚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硅胶垫上侧设有若干第一弹性连接柱,所述上夹持柄上对应第一弹性连接柱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柱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均左右方向排布;所述下硅胶垫下侧设有若干第二弹性连接柱,所述下夹持柄上对应第二弹性连接柱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左右方向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柱和第二弹性连接柱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硅胶垫的上侧设有上导向柱,所述上夹持柄上对应上导向柱设有上导向孔;所述下硅胶垫的下侧设有下导向柱,所述下夹持柄上对应下导向柱设有下导向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柄的上侧垂直设有卡接柱,所述上压柄的下侧垂直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螺母;所述卡接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抵接螺母的下侧,下端抵接下压柄的上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柄的下侧垂直设有卡接柱,所述下压柄的上侧垂直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螺母;所述卡接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抵接上压柄的下侧,下端抵接螺母的上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柄的上侧和下压柄的下侧设有防滑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柄和下压柄上均设有用于镊子夹持的卡接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血管夹,包括操作端和夹持端;操作端包括上压柄和下压柄;夹持端包括上夹持柄和下夹持柄;上压柄的左端与下压柄的左端相互连接;上压柄的右端与下夹持柄的左端相互连接,下压柄的右端与上夹持柄的左端相互连接;上夹持柄下侧设有上硅胶垫,下夹持柄上侧设有下硅胶垫;上夹持柄与上硅胶垫之间、下夹持柄和下硅胶垫之间均设有若干第一弹簧,若干第一弹簧左右方向排布,且弹性系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大;上硅胶垫和下硅胶垫的厚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小。该装置可以保证夹持血管时的夹持力度,且上硅胶垫和下硅胶垫的厚度从左到右依次减小,保证在夹持过程中上硅胶垫和下硅胶垫尽可能地处于水平状态来夹持血管,保证夹持的效果。持的效果。持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郭劭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爱利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2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98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硅胶   血管   弹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