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

普通用途织物输送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平行或槽形托辊上使用的具有橡胶或塑料覆盖层的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简称普通输送带)的规格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不适用于耐热、耐油、难燃、耐酸碱和食品输送等特殊的输送带。
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台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eqv ISO 371994
GB/T 2941-1991 减压蒸馏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eqv ISO 471rat组合1983
GB/T 3512-1983 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
GB/T 3690-1994 织物芯输送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方法。(eqv ISO 2831990
GB/T 4490-1994 输送带尺寸。(eqv ISO 2511987
GB/T 5752-1992 输送带标志。(eqv ISO 4331991
GB/T 6759-1986 输送带层间粘合强度测定方法。(eqv ISO/DP 2521985
GB/T 7983-1987 输送带成槽性试验方法。
GB/T 9867-1988 硫化橡胶耐磨耗性能的测定(旋转滚筒磨耗机法)(neq ISO 46491985
GB/T 17044-1997  钢丝绳芯输送带覆盖层与带芯层粘合强度实验方法(eqv ISO 80941984
HG/T3056-1986 输送带贮存和搬运通则(eqv ISO 5285:1978蔬菜保鲜柜)
PHX/QDT-20-2004  产品搬运、贮存和包装办法。
PHX/QDT-17-2004  织物芯输送带外观质量的规定。
DIN22102
3.  术语
3.1  整芯带
    以整体织物作带芯的输送带,整体织物是由多层经、纬线构成且在织造中各层互相交织或由另外的接结线结合为一体的织物。
3.2 单层芯带
带芯由一层织物构成的输送带。
3.3 双层芯带
带芯由两层织物构成且两层织物由足够厚的中间层粘合在一起的输送带。
3.4 多层芯带
带芯由多层织物构成且相邻织物由弹性体中间层粘合在一起的输送带。
3.5 包边带
制造宽度即为安装宽度的带边胶的输送带。
3.6 切边带
制造成一定宽度的带片后,再切割成安装宽度的不带边胶的输送带。
3.7 参考力
参考力等于带的公称全厚度纵向拉伸强度的10%乘以试样中部宽度基本值所得的力。
2. 产品分类
4.1 结构
普通输送带的带芯由一层或多层织物构成或由整体带芯织物构成,带芯材料应经橡胶或塑料浸渍或压延挂胶。带芯层外应有覆盖层,必要时可以在带芯层与覆盖层之间或覆盖层内部加设贴胶网眼布或帘布缓冲层,缓冲层厚度计入覆盖层厚度,而不计入带芯层厚度。
4.2 订货用标记
标记示例如下:
800  /  EP    400 /  3 -    4  2    Y    覆盖层等级代号
                                    下覆盖层厚度,mm
上覆盖层厚度,mm
带芯层数
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N/mm
带芯材质代号
带宽,mm
4.3 带芯织物材质代号按表1执行。
1
代 号
内  容
代 号
内  容
CC
棉帆布
PP
聚酯帆布
VV
维纶帆布
PN(EP)
聚酯、聚酰胺交织(或混纺)帆布
VC
维棉交织(或混纺)帆布
ST
钢丝绳芯
NN
聚酰胺帆布
SC
钢丝绳牵引
3. 要求
5.1 外观质量
5.1.1 带表面应平整、无影响使用要求的明疤、缺胶、裂痕、脱层、露布、重皮、海绵及布层横波浪等缺陷,带芯应由覆盖层完全封闭。
5.1.2 外观缺陷的数量、缺陷程度的评定和是否应修理完善等,按PHX/QDT-17-2004的规定执行。
5.2 尺寸偏差
5.2.1 带的长度偏差应符合GB/T 4490标准的要求。
5.2.2 带的宽度偏差应符合GB/T 4490标准的要求。
5.2.3 带的覆盖层厚度偏差应符合GB/T 4490标准的要求。
5.2.2 输送带的总厚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当总厚度d10mm,极限偏差为±1mm;当总厚度d>10mm,极限偏差为±10%
5.2.3 整芯带总厚度按GB/T 4490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整芯带总厚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不大于10mm时,带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之间的差值不大于1.5mm;大于10mm时,差值应不大于平均值的15%
5.3 布层接头
5.3.1 横向接头
5.3.1.1 横向接头应与带的中心线呈45°-75°夹角;
5.3.1.2 不同布层的横向接头间距不小于3m
5.3.1.3 (出口带)同一布层上横向接头的间距不小于5m,接头方式:对接;
5.3.1.4 (内销带)同一布层上横向接头的间距不小于5m,接头方式:搭接,搭接宽度为50-60mm葵花脱粒机
5.3.1.5 EB带)每100m长度输送带,其外层应没有横向接头,内层每层应不超过1个横向接头;每200m长度输送带,其外层应不超过1个横向接头,内层每层应不超过2个横向
接头;
5.3.1.6 EPNN带)每100m长度输送带,其外层应没有横向接头,内层每层应不超过1个横向接头;每200m长度输送带,其外层应没有横向接头,内层应每层不超过2个横向接头;
5.3.2 纵向接头
5.3.2.1 纵向接头至带芯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00mm
5.3.2.2 不同布层的纵向接头间距不小于100mm
5.3.2.3 纵向搭接宽度应控制在2-3 mm
5.3.2.4 带宽允许同一布层有两个纵向接头时,两个接头间距不小于300mm
5.3.2.5 纵向接头的最多个数在表2中给出。
2
带宽B(mm)
外层
内层
B1200
0
1
1200B1600
1
2
5.4 物理性能
5.4.1 覆盖层的物理性能
覆盖层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老化试验(70℃×168h)后,覆盖层拉伸强度变化率和拉断伸长率变化率的值应不大于老化前测定值的25%
3
类型
拉伸强度MPa
拉断伸长率%
磨耗量mm3
DIN22102
GB/T 7984-2001
其它
W
D
18
400
90
拉深模具X
H
25
450
120
Y
L
20
400
150
Z
15
350
200
MVF
20
450
60
注:
1. 当覆盖层厚度为0.8mm~1.6 mm时,试样厚度可以是切出的最大厚度,此时,拉伸强度允许比表中值低15%以内。
2. W(D)-强磨损工作条件;X(H)-强划裂工作条件;Y(L)-较强划裂工作条件;Z(L)-一般工作条件;MVF-高耐磨工作条件。
5.4.2 全厚度拉伸强度
带的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值应不小于指定带型号在表4中所示值。最小全厚度拉伸强度(N/mm=指定带型号。
4
指定带型号
16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3150
5.4.3 伸长率
带的全厚度纵向拉断伸长率应≥10%,带的全厚度纵向参考力伸长率见表5
5
输送带型号
全厚度纵向参考力伸长率%
500
1.5
1250
2.5
1250
3.0
5.4.4 层间粘合强度
5.4.4.1 采用合成纤维织物作带芯时,带的层间粘合强度应符合表6的要求。
6
项目
布层间
覆盖层与带芯之间
覆盖层厚度0.8-1.5mm
覆盖层厚度>1.5mm
全部试样平均值,N/mm
5.0
3.5
4.5
全部试样最低峰值,N/mm
4.0
2.5
3.5
注:所有试样的最高峰值不得超过20N/mm
5.4.4.2 采用含天然纤维的织物作带芯时,带的层间粘合强度应符合表7的要求。
7
项目
布层间
覆盖层与带芯之间
覆盖层厚度0.8-1.5mm
蛋白精覆盖层厚度>1.5mm
全部试样平均值,N/mm
3.2
2.7
3.0
全部试样最低峰值,N/mm
2.7
1.9
2.2
注:所有试样的最高峰值不得超过20N/mm
5.4.5 成槽度
带的成槽度应符合表8的要求。
8
侧托辊槽型角,(°)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成槽度,
0.08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0.23
0.26
5.5 直线度
带的直线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测量次数为3次。
9
带宽及带长
直线度
带宽不大于500mm或带长不大于20m
5m带长内不大于25 mm
带宽大于500mm且带长大于20m
7m带长内不大于25 mm
4. 试验方法
6.1 带的尺寸测量,按GB/T 4490-1994规定进行检验。
6.2 带的覆盖层拉伸性能试验按GB/T 528-98规定进行检验,试样尺寸采用2型(狭小平行部分宽4.0mm±0.1mm)哑铃状裁刀裁切试样。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5: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97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厚度   输送带   织物   接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