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精选推荐

⾼跷
⼀、⾼跷简介
⾼跷⼀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数⼗多⼈⾄数⼗⼈不等;⼤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头;常⽤道具有扇⼦、⼿绢、⽊棍、⼑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各种队形图案的"⼤场"和两三⼈表演的"⼩场",⾓⾊间多男⼥对舞,有时边舞边唱。伴奏乐器有两类,⼀类如京津⾼跷,锣⿎四件(腰⿎、⼿锣各⼆),⾃敲⾃舞并为全队表演伴奏。另⼀类⽤⼤⿎⼤钹等打击乐伴奏,⾳量⼤,⽓氛热烈。
今⼈所⽤的⾼跷,多为⽊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腿上,以便展⽰技艺;单跷则以双⼿持⽊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有"⽂跷"、"武跷"之分,⽂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技巧与绝招。
⼆、各地⾼跷
各地⾼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彩。
河北、⼭东⾼跷。⼭东⾼跷常叠起三层作惊险表演:最下层的舞者踩跷,共⽤肩扛起两根长⽊棍,中层的舞者不踩跷站在⽊棍上,他们肩上还站着扮演《⽩蛇传》的三名演员,或是站着⼀名舞弄⼩花伞的⼉
童,最下层的演员还能缓步向前移动。
河南嵩县的"托装"是⾼跷与"肘阁"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所谓"肘阁",是表演者把⼀铁制的特殊道具绑扎于⾝,另把⼀⼆名⼉童稳扎在道具的上端,犹如⽤⼿托起,形成两层或三层的各种戏剧⼈物造型,名⽬繁多,如"⾦钱豹""丑三打柴"等。该地"托装"的舞者脚下踩着⽊跷,上⾯有⼀⼆⼉童,其表演及道具制作难度之⼤,可想⽽知。
京津⼀带的⾼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难技巧;有的则⽤单脚表演从四张⾼桌上⼀跃⽽下等绝技。
东北盛⾏⾼跷,并以"辽南⾼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跑⼤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戏等。
少数民族的⾼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格。例如:云南⽟溪的"彝族⾼跷"罗平县布依族的"⾼跷茅⼈舞"等。布依族既有双跷、⼜有单跷(亦称独⽊跷),两⼿都持跷端,制作⽅便,其独⽊跷尤为⼉童所喜爱;⽩族的"⾼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跷,⾝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其中,令⼈⽿⽬⼀新。
三、历史溯源空调衣
⾼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跷的⽯刻画像。⾼跷的有关记载--古⽂献《列⼦.说符篇》记述了⼀个叫做兰⼦的⼈,他为宋元公表演跷技时,⼩腿上绑着⽐⾝体长⼀倍的两根⽊棍(跷),快速地跑跳并向空中循环抛弃七把短剑,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后⾮常吃惊。这故事说明⾼跷在魏晋时期已是⼀种杂技,并有较⾼的技艺。今出⼟北魏时期墓碑上的"百戏图"也有当时"乔⼈"形象,可知⾼跷历史源流之久远。
关于⾼跷的起源,已故历史学家孙作云(公元1912~1978)在他的《说丹朱--中国古代鹤⽒族之研究--说⾼跷戏出于图腾跳舞》⼀⽂中,⾸次提出⾼跷源于鹤图腾崇拜的论点,并以《⼭海经》古⽂献为据:"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长脚"。晋⼈郭璞注释为:"或⽈有乔国,今伎家乔⼈盖象此⾝",清⼈吴任⾂注释为:"乔⼈,双⽊续⾜之戏,今⽈xi(同屣)跷"。两种注释都认为长股国⼈即⽤⽊跷扎在脚上的长脚⼈。《说丹朱》中认为:⾼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于宗教祭祀仪式,⼜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物的舞蹈形式。尧舜时的丹朱是以鹤为图腾的⽒族,⾼跷戏直接出于古代的鹤图腾⽒族的跳舞。近有学者认为,甲⾻⽂中有⼀字可以解释为"像⼀个⼈双脚蹈矩棍⽽舞",如果得以成⽴,⾄迟商代后期,民间独特的这种踩⾼跷舞蹈形式就已经问世。这⼜是源于图腾崇拜的补充。不仅如此,⾮洲扎伊尔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仪式中,也有踩跷的表演,⼀名巫师的腿上绑扎着长⽊跷,徐徐⾛动,两⼿缓缓起舞。这当是"图腾崇拜说""宗教仪式说"的⼜⼀佐证。
⾼跷起源的劳动说,可依据晋⼈郭璞的另⼀条注释:长臂国⼈在⾚⽔之东,⾝体像常⼈,但臂
长三丈。"或⽈,长脚⼈常负长臂⼈⼊海中捕鱼也。"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跷,⼿长是⼿中拿着长⽊制作的捕鱼⼯具,所描绘的酷似现今居住在⼴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踩着⽊跷在浅海中撒⽹捕鱼的形象。另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淹,那⾥的住民每当⽔淹时,差不多都踩着⾼跷来往。这⼜是⾼跷源于劳动⽣活记载。
从杂技向扮戏的演变--⾼跷不同时代的名称,说明它从杂技表演向扮演戏曲⼈物的演变。魏晋前后的"乔⼈"是从图腾崇拜向杂技的过渡,⾼超的惊⼈之技艺,虽带有神秘⾊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隋唐时的⾼跷从叫作"长跷伎"名称中,可知它已是娱乐性表演形式。南宋临安灯节中"踏跷"和"村⽥乐""扑蝴蝶"⼀起出现,说明已成为民间舞蹈。明清⽂献记载,⾼跷常与秧歌结合扮演戏曲⼈物,叫作"⾼跷秧歌"。如《京都风俗志》载:"秧歌,以数⼈扮陀头、渔翁、樵夫、渔婆、公⼦等相,配以腰⿎、⼿锣、⾜皆登竖⽊,谓之'⾼跷秧歌'"。现在京津⼀带的⾼跷多属此类,演员12名,分扮陀头,⼩⼆格、渔、樵、耕、读等⼈物,或扮成《⽔游传》《⽩蛇传》《西游记》等戏曲⼈物。表演⼜有⽂、武跷之分,⽂跷讲究扭、逗,或表演情节简单的⼩戏。武跷强调个⼈技巧,如"单腿跳""扑虎""劈叉"以及"越障碍""跳⾼桌"等。北京房⼭张谢村名为"登云会"的⾼跷,其⽊跷长140厘⽶,技艺精湛的演员可后屈⼀腿,只⽤单跷从四张叠起的⾼桌上⼀跃⽽下。
四、地区分类
(⼀)、⾼跷·⾼跷⾛兽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省稷⼭县
⾼跷⾛兽艺术是⼭西省稷⼭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化活动的⼀种表演形式。它盛⾏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现在规模盛⼤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由两⼈表演的连体⾼跷,将⼈与兽巧妙组合,精⼼装扮,演绎⼀个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这种罕见的民间表演艺术仅存于运城稷⼭县。
  1、历史溯源
稷⼭县阳城村的⾼跷⾛兽艺术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传清朝雍正年间设⽴在阳城村的县城建成了⽕神庙,在正⽉⼆⼗九这天举⾏⼤型祭祀活动,⾼跷⾛兽表演是其中最受欢迎的⼀项,从那时起,这项表演每年举⾏,⼀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期间杨丙耀等⽼艺⼈凭着⼀种对祖先⽂化遗产的酷爱,将道具悄悄保存下来,使这项艺术得以继续传承。
  2、⾼跷⾛兽特点
⾼跷⾛兽由兽头、兽⾝和表演⼈员组成,表演时⼆⼈⾜踩⾼跷同演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辅助配乐由锣⿎、花⿎等打击乐器组成。⼈及兽的造形奇特,在⿎乐声中列阵⾏进时,⽓势宏伟,⼗分壮观。
阳城村表演⾼跷⾛兽使⽤的兽头仍然是⼏代⼈延续下来的,每个⾛兽都有美丽动⼈的传说或典故,每个故事都表现了征服邪恶的主题。兽头的制作⼯艺⼗分讲究,由技术很⾼的艺⼈做出模型,⽤⿇丝、⿇纸、细绳、细⽵、铁丝、布料等缝制和绑缚⽽成,并涂以五颜六⾊,外形威武⽽精美。稷⼭县清河镇阳城村分为南、北阳城,北阳城的⾛兽包括:独⾓兽、貅狼、麒麟、⽵马、猫等,南阳城的⾛兽包括:⿊狸虎、梅花⿅、貘等。现今保存较好的有貅狼、独⾓兽、麒麟、鳌、梅花⿅、⿊狸虎、貘、象。
3、传承价值和现状
⾼跷⾛兽这⼀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民众精神⽂化⽣活,增强了⼈与⼈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时下,⾼跷⾛兽这⼀民间舞蹈活动⾯临青黄不接的状况,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和传承。
(⼆)、⾼跷·海城⾼跷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海城市
海城⾼跷秧歌属于⼤⿎⾼跷,是辽南⾼跷的⼀⽀,是民众⼗分喜爱的民间舞蹈。
1、历史溯源
消息队列实现海城是辽南⾼跷的发源地,关于海城⾼跷秧歌最早的⽂字记载可见诸于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城县志》:"清康熙⼗⼆年(1673年),⽜庄古镇三义庙就有⾼跷、旱船沿街跳舞表演"。在清初,东北的海上贸易主要集中在辽南近海,随后海城古镇⽜庄成为当时关内外物资集散地和辽东最早的⽔上商埠。随着"闯关东"移民的涌⼊和辽南经济贸易的发展,南北⽅的艺术也在海城得到了⼴泛交流。当时秧歌会上的⾼跷表演还只局限于在跷上耍⼑弄棒,艺⼈称其为"武跷"。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城的民间艺⼈不断探索、改进了传统⾼跷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把中国传统的民间戏剧搬到⾼跷上,逐步形成了海城⾼跷独特的⽕暴、欢快、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每年农历正、⼆⽉间,扭秧歌、踩⾼跷成为海城⼈的民俗之⼀。
1900年⾄1930年期间,海城⾼跷秧歌达到了极盛时期。有资料记载,当年由少帅张学良的同学举荐,张作霖特邀海城⾼跷进⼤帅府表演。⾼跷队⼀进院,先摆了"架象"、"排⼭"等象征吉祥如意的造型。接下来,⾼跷艺⼈各展绝活,有只舞不唱的《双备马》,《捕蝴蝶》;有光唱不舞的《王婆骂鸡》等曲⼩调。
清末海城⾼跷⽇见成熟,形成⼀⽀职业半职业的艺⼈队伍。艺⼈们⾝怀绝技,各有千秋,故其传承谱系蔚为壮观。从1820年的第⼀代传⼈⼩⾦⼦、⼤来⼦,到1887年第⼆代的红、粉、黄、蓝、⽩、青六朵菊花(艺名),1902年第三代的张久荣(艺名⽩菜⼼),1940年第四代的吴奎⼀(号抓地虎)、王凤翔(号滚地雷),1951年第五代的王连成(号王⼩辫),1970年第六代的陈⼠友(⼩⽣)、秦丽(
⼩旦)等,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跷艺⼈。
2、海城⾼跷特点
海城⾼跷的欢腾、奔放、热烈、⽕爆是其基调,优美、抒情、风趣、诙谐是其特⾊,⼆者的统⼀构成海城⾼跷秧歌的艺术特征,衍⽣出"扭、浪、逗、相"四⼤技法要素。在海城⾼跷秧歌的表演中,⽓势恢宏的⼤场和轻快细腻的⼩场包括了⾳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形式,构成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民间⼴场艺术。
激昂的唢呐声、锣⿎声⼀响,海城⾼跷艺术团的演员们⾝着古装踩着⿎点兴⾼采烈地登场了。他们脚踩两尺多⾼的⾼跷却如履平地,时⽽翻滚腾跃,时⽽轻歌曼舞,时⽽⽕暴热烈,时⽽即兴狂野。⼀袭⿊⾐的头跷、⼆跷挥舞着马鞭,快步如⾏云流⽔;王婆戏耍烟袋挑逗出⼀⽚笑声;⽂丑头顶竖着⼩辫,风趣诙谐憨态可掬;上装⼥旦抖动彩扇;下装众丑⾼难的跷功令⼈惊叹。演员们各种组合造型更令⼈⽬不暇接,4⼈组成的"孔雀开屏"如孔雀翩翩起舞,⽽由6⼈组成的"飞⼈"造型更是令⼈叫绝,中间三名男演员⼀字排开相互挽臂,两侧各挽⼀名⼥演员,同时另⼀名⼥演员坐骑在正中间男演员的脖颈上,三名男⼠踩着急促的⿎点⼉开始原地转圈,此时两侧⾝轻如燕的⼥演员便顺势"飞了"起来,场⾯煞是壮观。兑换券制作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海城⾼跷以"扭、浪、逗、相"为主要表现⼿段,"扭"是舞蹈动作在跷上的再现,"浪"是审美标准,是对
表演者动作、表情等完美结合的⾼标准评价,"逗"是抒情达意,往往是富有特点的动作和绝招,"叫⿎亮相"则展⽰其风格特点。
海城⾼跷之所以技⾼⼀筹,还在于它集"歌、舞、戏、杂、武"五门艺术形式的精髓于⼀⾝,并提炼升华,⾃成体系,塑造出⼀批⾼跷特有的⼈物造型和脸谱艺术,从⽽形成独特的风格。另外,海城⾼跷按传统习惯,分为"四梁四柱"、上装(⼥演员),下装(男演员)等⾓⾊,通常是七副架(14⼈),⼗⼆副架(24⼈)组成,但现在⾼跷表演⼈数的多少⼀般因表演规模⽽定。
  3、传承意义和现状
海城⾼跷秧歌不仅在当地,⽽且在国内外都有⼴泛影响。1988年它在全国⼴场民间舞蹈⼤赛中⼀举夺冠,1997年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盛⼤演出,其表演独树⼀帜,显⽰出东北地区⾼跷秧歌的特⾊。
海城⾼跷秧歌历史上曾辉煌⼀时,并⼀直在民间传承不绝。但是由于⼀些⽼艺⼈相继去世,后继乏⼈,⽬前其表演技艺正⾯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三)、⾼跷·辽西⾼跷声波识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锦州市
据可考史料,辽西⾼跷秧歌已有⼆百多年的历史。辽西⾼跷秧歌的特点是跷⾼,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最⾼的可达240公分。
  1、辽西⾼跷的特点
辽西⾼跷发展⾄今,已形成⾃⼰的艺术风格,跷⾼都在1⽶以上,特殊⾓⾊的跷⾼不受限制,最⾼可达。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如,由此构成辽西⾼跷"⼤⼤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辽西⾼跷秧歌形成了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热烈⽕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充分展现了辽西⼈的豪迈性格。
踩⾼跷讲究扔、跨、蹉、别、拧五字硬功,表演技巧分为搭肩、推磨、过⽹、打对、燕⼦翻⾝等⾼难度动作。⾛阵⽅式讲究"上装⼀条线,下装左右串",可形成"⼆龙吐须"、"三连环"、"四⾯⽃"、"⼗字梅"、"龙摆尾"等多种花样,使表演场⾯更加⽕爆热烈。⾼跷秧歌⽆论上装还是下装,以及孙悟空、猪⼋戒、唐僧、青蛇、⽩蛇、许仙、傻柱⼦、⼩⽼妈等戏曲⼈物,都要求⾓⾊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扇⼤舞,⼜浪⼜哏。⾼跷秧歌的服装也很讲究,基本似古装戏服,上装为彩裙、花袄,头戴"花⼭";下装则彩⾐、彩裤、彩带,以及⼩⽣道袍,头戴状元帽。⼿持道具是花扇和⼿绢,如果夜晚表演则⼿持花灯。
2、辽西⾼跷的传承和现状
辽西⾼跷秧歌具有重要的⽂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泛的众影响。辽西⾼跷秧歌有⾃⼰独特的传承⽅式。⼀为家族传承,如⼤薛乡三屯村第⼀代传⼈朱秀峰(1840年出⽣)传了五代;⼆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代传⼈朱有余(1864年出⽣)传了四代;三为⾃然传承,由于辽西⾼跷秧歌深受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学成才,成为新军。
但是,由于辽西⾼跷秧歌的⼀些⽼艺⼈相继去世,后继乏⼈,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独⼀⽆⼆的"特⾼⾼跷"正⾯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四)、⾼跷·苦⽔⾼⾼跷
申报地区或单位:⽢肃省永登县
在永登县苦⽔街,有⼀种⾼跷,其⾼度达到3⽶多,⾜有⼀层楼房那么⾼,因此,⼈们把这种⾼跷叫作⾼⾼跷。苦⽔街⾼⾼跷表演艺术是当地⼀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龙抬头社⽕中⼀个传统的保留节⽬。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物的脸谱,拿上道具,踩上⾼⾼跷,排成长队,在太平⿎队强⼤阵容的引导下上街表演。它的表演历史极为悠久,相传从元末明初就已开始,其起源历史距今已经有700余年。
永登县苦⽔镇苦⽔街⾄今还保留着古⽼⽽独具特⾊的⾼⾼跷傩社⽕艺术,这种傩社⽕共举⾏4天。第⼀天正⽉三⼗迎接⾼⾼跷天神;第⼆天傩社⽕表演队练踩⾼⾼跷,分配⾓⾊,有天将、神帅、王朝、马汉等;第三天⾼⾼跷傩社⽕出街游⾏,场⾯⼗分热闹;第四天是苦⽔街闹⾼⾼跷傩社⽕收场之⽇,此⽇下午要举⾏倒幡杆与倒踩表杆仪式。
  1、苦⽔⾼⾼翘历史溯源
苦⽔⾼⾼跷也有⼀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在苦⽔街东,有⼀道岭叫长⼭岭,形象酷似⼀条巨龙。在明代以前,这⾥和⼤通河流域⼀样,⼭清⽔秀,绿树成荫,相传元末时期,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途经苦⽔时,发现长⼭岭是⼀道长龙,当即斩断了龙⾝,赶⾛了龙魂,⾄今长⼭岭还有"斩龙岘"的地名纪念此事。刘伯温斩断龙脉后,长⼭岭和整个庄浪河流域的绿⾊植被就枯萎了,成为荒⼭秃岭。苦⽔街的⼈们为了记住这⼀历史悲剧,盼望龙魂回归,龙体合⾝,让长⼭岭和庄浪河流域重披绿装,就从元末明初开始兴起了⼆⽉⼆闹社⽕的习俗。⽽苦⽔⾼⾼跷也就是从那时起逐渐形成的。
2、苦⽔⾼⾼翘的特点
苦⽔⾼跷的突出特点是它的⾼。⼀般在9尺到1丈那么⾼,也就是说有3⽶多⾼,加上表演者的⾝⾼,苦⽔⾼⾼跷可达4.7⽶-5⽶。制造⾼跷的材料,是上好的松⽊,脚蹬⽤柳⽊。⾼⾼跷表演连演3天,每天都有5万-6万⼈前去观看,场⾯极为热闹有趣。
苦⽔街⾼⾼跷主要以传统秦腔本戏为主要表演内容,表演时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居中⼈物的脸谱,拿上道具,排上长队,凌空飞舞,充满刺激。踩⾼跷的⼈数多少,由剧中⼈物多少决定,剧中⼈物多,踩⾼跷的⼈就多,⼈物少,踩⾼跷的⼈就少。传统中踩⾼跷都是男⼦的专利,⽽现在,苦⽔街的青春⼥⼦也加⼊踩⾼跷的⾏列,给这个苦⽔⾼⾼跷增添新的
⾊彩。
  3、⾼⾼跷的传承和现状
苦⽔⾼⾼跷是⼀种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形式,从它产⽣⾄今,基本上没有⽂字记载,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居住在当地的农民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传⼼授,⾃娱⾃乐,但是没有谁去记录、挖掘、整理、采访报道这种极为独特的民间艺术。直到2001年和2002年,由苦⽔籍词曲作家杨昭亮经多年研究创作的电视⾳乐⽚《千禧龙抬头在乡村》和《龙抬头乡情》才对苦⽔⾼⾼跷作了⽣动的介绍,苦⽔⾼⾼跷才有了正式的⽂字和⾳像记载,并且在国内外产⽣影响。2004年7⽉,苦⽔街⾼⾼跷在⾸届兰州市农民艺术节上亮相表演,永登县和苦⽔乡拨款1.5万元予以⽀持;2005年春节期间,苦⽔街⾼⾼跷在⽢肃省精品社⽕表演兰州赛区获得表演特⾊奖。近期,美国德克萨斯州有意邀请他们去美国表演。
⽬前,苦⽔街能够表演⾼⾼跷的⼈多达上百⼈,且以⼆三⼗岁的年轻⼈居多,真正挑⼤梁的则是⼀些初⾼中学⽣。每个⾼⾼跷好⼿都是从⼩⼩年纪练起,先踩⼩⾼跷,熟练后,在练踩4尺⾄5尺的中⾼跷,
到了⼗六七岁练踩⼋尺到丈⼆的⾼⾼跷。这个过程是不断淘汰,⾦字塔式的发展过程。要练就踩⾼⾼跷的绝活,⾸先要有强健的⾝体,不然,⾝上要穿服饰,两腿要提起20多⽄重的跷腿,⾏⾛表演三个多⼩时,那怎么⾏!其次,从练踩⼩⾼跷开始,就要掌握⽅法要领,这就是:松紧合适绑跷腿,沉稳踏实不慌张,胆⼤⼼细迈步稳,⽤劲挺腰⽬远望。
但是,苦⽔街的⾼⾼跷毕竟是⼀项充满刺激的⾼难度、危险性较⼤的民间⾮物质⽂化遗产项⽬,尽管不愁后继乏⼈,但⾯临的问题很多,⽐如,⾼⾼跷艺术资料的挖掘整理、表演者的⼈⽣保险、表演道具服饰以及场地等,这都需要民间、政府等各⽅⾯的⼤⼒⽀持。三七的花怎样制成干茶
来源:中国⽂化⽹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3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904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表演   秧歌   海城   历史   演员   民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