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观

试论信息
试论“信息观”在安检排爆中的应用
由于信息方法、信息理论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人类社会当之无愧地跨入信息社会。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传媒手段带来信息爆炸。然而爆炸信息也参杂其中,广泛传播,给安检防爆工作提出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在爆炸与反爆炸,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中,安检排爆工作成为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成果为反爆炸恐怖斗争服务的专门化工作。笔者在同信息理论和方法接触中形成了自己的“信息观”,并发现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理论同安检排爆技术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应用。本文试图把这种联系和应用展示出来加以试述,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一、“信息观”之我见
什么是信息,在信息论诞生的半个多世纪当中,科学家从各自研究领域提出的定义不下数十种。只是在近十几年里,哲学家们在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把信息定义概括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这
是信息概念的本体论。接着哲学家们又从主体(人)认识论的层次把信息定义为: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的方式。这样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就转化为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了。这里,主体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信息,而主体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包括其他主体)输出的信息。由此便产生了有关信息的“中介说”,即:构成一个认识过程是被信息中介着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模式:客体——信息——主体,深化了对物质(客体)——实践——意识(主体)的认识。这是一个崭新的认识论——信息认识论,也是一种新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即信息的方法。
综合上述有关信息的论述,便在自己头脑中形成这样一种“信息观”即:从信息的基本观点出发,以信息方法,信息理论为指导,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存在发展的现状与变化方式,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用这种信息观考察、分析、阐述我们所从事的安检排爆工作,便不难发现信息方法,信息理论(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哲学、信息思维)在安检排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文论述,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信息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反过来更好地指导安检排爆工作。
二、信息方法在安检排爆工作中的应用。
安检与排爆工作即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其过程可表示为安检——探测(含观察)印第安笛——排爆。这一过程说明安检离不开观察与探测的手段,而排爆也是在观察与探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尽管其观察与探测的手段和内容不尽相同,但从信息方法上说,二者的本质是一致的。所谓信息方法,拿安检排爆来说,就是从信息理论的观点出发,通过观察、探测、分析、研究对象系统(爆炸可疑物)的状态。获得有关爆炸物信息,进而揭示装置类型,结构方式的方法。
例如在对可疑爆炸物直观检查中的“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称重”的方法,就是通过检查人员的眼、耳、鼻、舌、身包括大脑这些信息器官对被检物品有关涉爆方面的信息,进行捕捉、检索、分析、加工和处理的过程。这种以人的信息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反映了人们感知思维的过程,其获取的信息是第一性级层次的信息,是直观的、表面的。所以,我们在安检和排爆中还要借助电子听音器、节点探测器、金属探测器、探测器、X光机等对各种可疑爆炸物存在的状态及物质属性进行探测。显然这些探测仪是属于信息技术,是对人体信息功能的延长和补充。由于构成爆炸物材料和所处状态的不同,也就是他们所显示出来的信息不同,则安检排爆技术使用了上述各种不同的仪器设备对其进行感知和探测,这些仪器和设备所显示出来的声音、信号、图形叫第二性级层次信息,其内容是人们
事先约定的,检查探测人员在通过眼、耳、脑等获得有与无等信息了。
其实,警犬的使用也是对人嗅觉器官的延长。人们闻不到的气味信息,警犬可以嗅觉到,同样,训导员们可以通过训练有素的警犬接收所传递的第二性级信息,便知道有无了。这便是安检排爆中人、机、犬结合模式以获取爆炸信息为目的内在一致性和一般原理。
三、信息反馈方法在排爆中的应用
信息反馈方法就是把系统输出的部分信息又反过来作用于系统输入端,从而对系统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进而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产生影响。排爆过程正是不断的信息反馈的过程。对于爆炸物的处置过程一般是这样的:为防止遥控爆炸首先架设频率干扰仪,然后警犬嗅爆,示有气味信息的反应。此信息由训导员获取并反馈给指挥员,再指令排爆人员依次用电子听音器、节点探测器、X光机等按照各自反馈的信息不断排除或确定爆炸物的类型。排爆手把爆炸物的类型即爆炸物所处的状态(自在信息)和处置方案(再生信息),共同反馈给指挥员,指挥员据此下达按某方案处置的指令,最后排爆队员予以实施。这一过程,在爆炸物、仪器(含警犬)、排爆手和指挥员的整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相
互作用不断进行着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使我们对爆炸物这个“黑箱”,不断消除不确定的东西,逐渐使其变为“灰箱”,直至“白箱”,达到诊断乃至消除爆炸危险的目的。可见,排爆的过程即是不断的信息反馈过程。
四、信息模拟构建爆炸物原型刻画案犯
爆炸是一种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要认识和了解爆炸还需从爆炸特征入手。就是从爆炸现象作用于人的信息器官——主体感知爆炸信息的视角来描述,那么可以说爆炸是一种发光、放热、冒烟(气体)、有气味、有震动——对周围物体造成破坏(做功),且伴有巨大声响的现象。
爆炸现场就是对这些现象的记载。爆炸物的各种碎片、残留物()、抛射物(周围介质)和各种痕迹——爆炸变化的状态,都是爆炸信息的载体。在它们身上凝结并显示着该爆炸前的原始状态的信息。现场勘查人员则把爆炸现场做为信息场,依据他们的信息器官,深入细致地发现、搜集这些信息载体,再通过分析、加工、组合、处理和建构原始状态信息(构建于大脑中,用语言显示)。而我们通过现场勘查构建爆炸物原型信息,再通过模拟制造再现爆炸物原型。这样可以为侦察破案提供更多的线索信息。去年发生在清华
、北大校园内的连环爆炸案,正是通过现场勘查构建的爆炸物原型信息在网上破案的。
2004年在我市静海县界内发生一起爆炸案,事主早上起来,推摩托车准备上班时无意踢了一下放在摩托车下面的一个鞋盒子,结果发生爆炸,事主被炸伤。在现场提取了12V蓄电池残块,导线数段,手机卡、5号电池包装盒、鞋盒碎片等,初步推断为鞋盒子制作的触发式电发火。为证实这一建构信息,我们购买了相应的材料模拟制作:鞋盒的一端放置12V蓄电池,另一端放置约400克氯酸盐。中间用手机磁卡片制作了发火装置。当外力作用于鞋盒帮时,鞋帮弯曲变形,正是这1公分左右的位移,使电路导通,产生爆炸。通过建构和原型刻画出案犯应该是熟人并与事主有过结,懂得一定的电工和摩托车知识,文化程度未必太高,但手巧的特征信息,据此为此案侦破提供线索。
高斯加速器
五、信息建构功能与排爆工作的创新。
安检排爆技术是在同各类爆炸犯罪作斗争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的工作。爆炸犯罪中各种的翻新为安检排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信息对策标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反爆炸的信息思维成果物化为技术手段,使安检排爆技术得到发展。这一过程体现了信息的建构功能。信息建构可以超越现存之物(现有安检排爆器材),通过所把握信息的再分析
和综合加工改造即思维创造的新的信息结构(更加符合安检排爆需要的影象组合器材的再生信息),这时,可以通过相应设计的实践活动将其生产出来。这就是人的思维创造的信息结构向客观世界的物质结构的转化。
例一,2004319日,我们在处置一起门上悬挂固定的一起电发火(开门)触发中,该爆炸物的、电源和发火装置裸露分布装在门框、墙和门上,特别是开关部位有线路板,电子原器件,导线凌乱,一时难以判断发火原理,也就不好确定排除方案,领导根据队员描述的信息也难以决断。最后经过近两个小时多人次反复着排爆服亲临观察,才决定人工剪切排除,结果成功。事后在总结这起排爆案例时,丁国兴处长提出,如果有一个东西能够对爆炸物进行远距离观察就好了。经过市场开发,科技人员根据我们信息建构的要求,将摄像镜头、远程遥控器、微机处理显示等设备相组合,结果很理想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水平转动,俯仰调节,遥控调焦,可看清150米远的汽车牌照号,且能在50米以外通过有线或无线进行遥控观测,实现了对现场爆炸物结构状态信息的安全提取和转移。
例二,众所周知,排爆机器人一般具有抓取转移(投放到防爆罐内)和水炮摧毁爆炸物的
功能。我们在使用机器人抓起爆炸嫌疑箱包往防爆罐里投放过程中,尽管多数是放进了防爆罐,但总感到晃晃悠悠,甚至有时掉了下来,使围观众嘘声一片。好在不是真的爆炸物,未酿成后果,只是面子上不好看。但用机器人夹取需要费一番工夫。如果用人去拿取,显然存在安全隐患。这些信息反馈到处长丁国兴的脑海里,他经过思索建构了在防爆罐平台上制作一个“二传手”装置,负责将爆炸物移至防爆罐中,同时方便取出的设想(再生信息)。经过北京航天部科技人员使之变为了现实,而我们在使用该装置中又发现一些毛病,及时反馈给生产厂家至今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折叠耳机例三,X光机在探测结构及所处状态时给人的信息量大,准确率高,强化了排爆人员对的类型的把握,在排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实战中架设migge qX光机需人接近爆炸物,对于定时和遥控爆炸来说,给排爆人员带来一定的潜在危险。如果把X光机与机器人结合起来(这个信息的构建在排爆专业里早就有人提出,也可能有的地区已在使用),这样可以减少人的危险,提高排爆作业的安全系数。2005年初,我们请来有关技术人员,把X光机接收屏安装在机器人的伸缩臂上,把光源安在机器人主体的前端。这样,用机器人手臂调节至被测物体某部位即可探测。但受视觉影响,通过荧光屏遥控机器人时,接收屏位置不好确定。我们便把机器人的TV3同步安在机器人伸缩臂上方俯视接收
台风实时监控系统
屏,这样可以跟踪接收屏(这是信息反馈装置),通过信息反馈,不断调整接收屏位置,使其快速准确达到最佳位置,应用中收到良好效果。据此我们还设想将听音器、节点探测器等也都与机器人相结合(注意,这是我建构的新信息),进一步减少人直接接触爆炸物的机会,最高限度地保障人员的安全。
六、从信息主体相对性原理看排爆队员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人对信息能动的感知与把握是相对的。如果客观条件相同则因主体的不同(包括所用工具),所获取的信息质量和层次的深度也就不同。这是由于同一对象(如一可疑爆炸物箱包),不同的观察者可能会由于观察能力、关注角度、理解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见解。这种理解上的歧义是由人类认知模式信息与外部对象信息的复合匹配过程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认识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作用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其实,任何物体都已经信息化了。拿爆炸物来说,其类型、起爆方式等,这些信息自犯罪分子做好之后就存在了。需要我们去探索。而人(这里指排爆手)也是一个信息体(他对爆炸物信息的读取能力)不仅包括着信息器官(感官、神经、大脑)的活动,还包括他个人经验,人类知识的凝结程度等,表现为他对客观世界描述的模式和认识模式的手段、方法。
也就是说,对客体信息获取的程度、多少取决于他的能力、知识水平、经验等的积淀,与知识信息的凝结有直接联系。这里体现出人的综合素质。素质越高,他对爆炸物信息读取的能力就越强,与爆炸物信息“对话”就越匹配。在我们队有一位老排爆手,十几年前获得公安部颁发的排爆合格证书。一直从事涉爆案件的处置工作,排解各类数十起,出动各类涉爆现场300张力器余起,凭借他的胆大心细,丰富的知识、经验,多次使爆炸物化险为夷。现在遇到可疑箱包现场,他总是根据现场环境信息,了解可疑箱包的状态情况,经过大脑分析判断,按照手工排爆的程式方法果断处置。今年17日,夜11时许,在家世界超市里发现一微电脑定时装置的爆炸物,各警种紧张有序地备战着。他只身一人走近爆炸物先行观察,获取了该爆炸物裸露的十根药柱上面连结着微电脑定时开关,却没有起爆电源的信息。他未经请示便从现场取来剪刀,切断连线,排除了爆炸危险。其他还在穿排爆服,准备按程序探测处置的队员都感到惊讶。像这样的事我还遇到了好几次。我想这完全是由于他自身素质对信息收集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处置得当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爆炸物或可疑爆炸物其客观物质信息是一定的,人的信息器官如视力、听力等的差别也是在有限的域值范围内。而决定获取信息量的大小与准确性的差异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人内在素质的高低。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33: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81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息   爆炸物   排爆   爆炸   安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