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的制作方法


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1.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热泵/制冷技术与低温余热利用领域。
2.

背景技术:


采用双效吸收式热泵机组回收余热资源供热,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在余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场合,如果余热资源温度比较低,或者用户要求的供热温度比较高的时候,由于发生器发生温度或者发生器工质溶液浓度的限制,双效吸收式热泵机组无法满足用户热需求。为了满足供热需求,常用的办法是直接采用单效吸收式热泵满足用户需求,这就造成余热资源利用不充分,供热成本高,供热优势小,投资回收期高等问题。
3.在双效吸收式热泵机组由于余热温度低或者供热温度受限时,为了更充分发挥发生器中的驱动热介质的加热作用,在热泵流程中增加一个供热端完成高温段加热需求,同时根据供热初期逐步过渡到严寒供热温度的需求,逐步提升双效热泵机组的供热温度,使热泵机组性能指数内实行逐渐连续性变化,在满足用户热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高效节能,投资收益最大化。
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具体

技术实现要素:


分项阐述如下:1. 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组成;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和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5.2. 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溶液泵、第三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组成;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和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
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6.3. 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溶液泵、第三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组成;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和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7.4. 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溶液泵、第三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组成;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和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经第三溶液泵的浓溶液管路连通后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和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8.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第1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9.图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第2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10.图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第3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11.图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第4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12.图中,1—第一发生器,2—第二发生器,3—蒸发器,4—第一吸收器,5—第二吸收器,6—冷凝器,7—第一节流阀,8—第二节流阀,9—第一溶液泵,10—第二溶液泵,11—第三溶液泵,12—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3—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4—第三溶液热交换器。
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14.图1所示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结构上,它主要由第一发生器1、第二发生器2、蒸发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
器5、冷凝器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溶液泵9、第二溶液泵10、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8与冷凝器6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7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3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5.②
流程上,驱动热介质流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1的稀溶液释放出高温冷剂蒸汽分别向第二吸收器5和第二发生器2提供,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放热于第二发生器2中的稀溶液冷凝为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8后进入冷凝器6,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发生器2,第二发生器2中的浓溶液被加热后释放出低温冷剂蒸汽向冷凝器6提供,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一吸收器4、吸收来自蒸发器3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一吸收器4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进入第二吸收器5、吸收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5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泵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进入第一发生器1,冷凝器6中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变成冷剂液,冷凝器6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7进入蒸发器3,蒸发器3的冷剂液被流经其内的余热介质加热释放出冷剂蒸汽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16.图2所示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结构上,它主要由第一发生器1、第二发生器2、蒸发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溶液泵9、第三溶液泵1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1、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8与冷凝器6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7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3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7.②
流程上,驱动热介质流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释放出高温冷剂蒸汽分别向第二吸收器5和第二发生器2提供,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放热于第二发生器2中的稀溶液冷凝为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8后进入冷凝器6,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一吸收器4、吸收来自蒸发器3的冷剂蒸汽并
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一吸收器4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进入第二吸收器5、吸收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5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进入第二发生器2,第二发生器2中的稀溶液被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加热后释放出低温冷剂蒸汽向冷凝器6提供,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泵11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一发生器1,冷凝器6中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变成冷剂液,冷凝器6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7进入蒸发器3,蒸发器3的冷剂液被流经其内的余热介质加热释放出冷剂蒸汽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18.图3所示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结构上,它主要由第一发生器1、第二发生器2、蒸发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溶液泵9、第三溶液泵1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8与冷凝器6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7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3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19.②
流程上,驱动热介质流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1的稀溶液释放出高温冷剂蒸汽分别向第二吸收器5和第二发生器2提供,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放热于第二发生器2中的稀溶液冷凝为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8后进入冷凝器6,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二发生器2,第二发生器2中的浓溶液被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加热后释放出低温冷剂蒸汽向冷凝器6提供,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泵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进入第二吸收器5、吸收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5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一吸收器4、吸收来自蒸发器3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一吸收器4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一发生器1,冷凝器6中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变成冷剂液,冷凝器6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7进入蒸发器3,蒸发器3的冷剂液被流经其内的余热介质加热释放出冷剂蒸汽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20.图4所示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中是这样实现的:

结构上,它主要由第一发生器1、第二发生器2、蒸发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溶液泵9、第三溶液泵1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和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
二发生器2经第三溶液泵11的浓溶液管路连通后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8与冷凝器6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7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3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21.②
流程上,第一吸收器4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稀溶液进入第二发生器2,另一路稀溶液流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进入第一发生器1,驱动热介质流加热进入第一发生器1的稀溶液释放出高温冷剂蒸汽分别向第二吸收器5和第二发生器2提供,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放热于第二发生器2中的稀溶液冷凝为冷剂液经第二节流阀8后进入冷凝器6,第二发生器2中的浓溶液被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加热后释放出低温冷剂蒸汽向冷凝器6提供,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后与来自第二发生器2流经第三溶液泵11后浓溶液汇合,再流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进入第二吸收器5、吸收来自第一发生器1的高温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二吸收器5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进入第一吸收器4、吸收来自蒸发器3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冷凝器6中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变成冷剂液,冷凝器6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7进入蒸发器3,蒸发器3的冷剂液被流经其内的余热介质加热释放出冷剂蒸汽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22.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具有如下的效果和优势:

本发明用简单热泵流程满足用户对更高温度更高效率的供热需求。
23.⑵
在同等供热温度的要求下,降低了热泵机组对余热温度的要求,使用范围广泛。
24.⑶
根据供热温度要求逐步提高,热泵性能指数实现逐渐变化,保持热泵性能指数连续化和合理化。
25.⑷
本发明热泵机组结构简单,供热温度高,对比同类供热系统投资低,效益好。
26.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降低了热泵机组对余热温度的要求,提升了双效机组的供热温度,丰富了吸收式热泵种类和流程,扩展和丰富了吸收式热泵的应用范围,具有很好的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技术特征:


1.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1)、第二发生器(2)、蒸发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溶液泵(9)、第二溶液泵(10)、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8)与冷凝器(6)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7)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3)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2.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1)、第二发生器(2)、蒸发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溶液泵(9)、第三溶液泵(1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1)、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8)与冷凝器(6)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7)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3)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3.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1)、第二发生器(2)、蒸发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溶液泵(9)、第三溶液泵(1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1)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8)与冷凝器(6)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7)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
生器(1)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3)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4.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1)、第二发生器(2)、蒸发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溶液泵(9)、第三溶液泵(11)、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和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与第二发生器(2)经第三溶液泵(11)的浓溶液管路连通后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管路经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节流阀(8)与冷凝器(6)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管路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7)与蒸发器(3)连通,蒸发器(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3)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和冷凝器(6)分别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属余热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主要第一发生器1、第二发生器2、蒸发器3、第一吸收器4、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溶液泵9、第二溶液泵10、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2、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3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组成;第一吸收器向第二吸收器提供稀溶液,第二吸收器向第一发生器提供稀溶液,第一发生器向第二发生器2提供浓溶液,第二发生器向第一吸收器提供浓溶液,第一发生器向第二发生器2和第二吸收器5提供冷剂蒸汽,第二发生器向冷凝器提供冷剂蒸汽,冷凝器向蒸发器提供冷剂液,蒸发器向第一吸收器提供冷剂蒸汽,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共同完成供热,形成双效渐变吸收式热泵。泵。


技术研发人员:

刘伟光 任佐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东方热谷节能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4.01

技术公布日:

2022/10/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23: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7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