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三期新线开通客流调查分析

深圳地铁三期新线开通客流调查分析
杨德明;杨丽;杨良;陈立扬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营以后,客流增长特征将发生本质变化,客流增长速度将从算术级转变为几何级,加之初期新线车辆配置有限,将会导致新线与既有线运能较难匹配,从而影响整个网络的高效和安全运转.对深圳地铁新开通线路及重点换乘站客流疏导情况进行观察,结合网络后台客流数据分析,出网络中存在较大问题的车站,以便准确掌握新线开通客流变化规律,应对新线开通客流冲击问题.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年(卷),期】2017(000)005
【总页数】5页(P44-48)
卤素管取暖器【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新线开通;大客流冲击;换乘匹配
【作 者】杨德明;杨丽;杨良;陈立扬
【作者单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6;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6;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6;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231+.92
2016 年 10 月 28 日,深圳地铁三期工程 7 号线、9 号线开通运营(11 号线已于 6 月底开通),至此,深圳地铁网络总规模达到 8 条线、285 km,地铁客流随着网络化效应进一步提升,但同时也给网络的安全运营带来一定压力。尤其是新开通的线路,由于初期车辆到位有限(11~14 列),发车间隔较长(约 10 min),与既有线路发车间隔差距较大(1~5 号线约 3~5 min),运能匹配协调较为困难,特别是在大客流的换乘节点,更容易出现客流拥堵堆积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网络的安全运营。因此,有必要对新开通的重点换乘站做客流调查研究,以避免出现重大客流堆积问题。
根据深圳地铁前期开展的网络化研究成果,此次调查主要围绕客流较大且运能匹配较为困难的车站进行,车站选取原则如下。
受体拮抗剂实验方法(1)以新线新开通且与既有线均有换乘的车站为主。光耦电路
(2)选取地铁车站站厅、站台及换乘通道规模有限且设施布局较局促区域。
(3)选取地铁线路之间发车间隔差距较大、运能匹配较困难的车站。
按照上述原则,本次调查重点选取了新增换乘站进行观察,包括车公庙、田贝、上梅林等 3 个换乘站(图1),调查时间主要集中在工作日,早高峰 7 : 20~9 : 00,晚高峰 17 : 00~19 : 30。
(1)11 号线车公庙枢纽,为 1 号线、11 号线、7 号线、9 号线换乘站,是全网唯一 4 线换乘枢纽。
(2)7 号线田贝站,与 3 号线换乘。
(3)9 号线上梅林站,与 4 号线换乘。
经过持续 3 天对早晚高峰客流的密切观察,除网络中唯一的四线换乘枢纽车公庙枢纽由于客流量大(7 号线、9 号线、11号线 3 条线集中换乘1号线),容易在 1 号线站台出现堆积
问题以外,其余上梅林、田贝 2 个车站的运转秩序在合理管控范围,但也存在一定客流堆积和客流流线交织问题,客流调查及分析如下。
2.1 车公庙枢纽
2.1.1 车站概况
车公庙枢纽位于福田区香蜜湖路和深南大道交叉口,为全网唯一一个 4 线换乘站(1 号线、11 号线、7 号线、9 号线),其中1号线、11号线为平行站厅换乘,7 号线、9 号线为同台换乘,1 号线、11 号线与 7 号线、9 号线为通道换乘,通道长度 120 m,换乘站厅空间宽度较大约 30~40 m,共设出入口 12 个(图2)。
2.1.2 客流分析
车公庙周边业态以商业和办公为主,早高峰时段出站客流集中,晚高峰进站客流较多。7 号线、9 号线开通后由于换乘效应导致车公庙枢纽总客流增加较多,进出站客流增加不多,换乘客流增加较多,换乘客流由 7 号线、9 号线开通前的 3.5 万人次增加到 10.9 万人次,增加了2 倍,总客流达到 22.2 万人次。
全日换乘客流约 11.4 万人次,早高峰主要是 7 号线、9 号线换入 1 号线、11 号线,约 3 万人次,其中 80%换入 1 号线,20% 换入 11 号线;晚高峰主要是 1 号线、11 号线换入 7 号线、9 号线,换乘客流约为 2.6 万人次,其中 60% 换入 7 号线,40% 换入 9 号线。受 1 号线站台楼扶梯能力影响(正在进行改造),早晚高峰在站厅实施限流。
由图3a 车公庙枢纽早高峰分向客流可以看出,早高峰最大换乘客流为11 号线换乘1号线,约为 3 693 人次/h,7 号线、9 号线换乘 1 号线次之,约为2 594 人次/h,1号线站台压力较大;7 号线、9 号线之间换乘客流较小,7 号线、9 号线上行方向换乘约 256(162+94) 人次/h,下行方向换乘约531(258+273) 人次/h,换乘压力较小。
由图3b 车公庙枢纽晚高峰分向客流可以看出,晚高峰最大换乘客流为 11 号线换乘 1 号线,约为 3 847 人次/h,1 号线换乘 11 号线次之,约为3 125 人次/h,1 号线、11 号线之间换乘客流较大,站台压力大;7号线、9号线与1 号线、11 号线之间换乘压力也较大,换乘客流约为3 599(1502+2097)人次/h,其中 1 号线换 7 号线、9 号线客流占 58%;7 号线、9 号线上行方向换乘约421(184+237)人次/h,下行方向换乘约 676(423+253)人次/h,换乘压力较小。
2.1.3 车站运转情况
车公庙是 4 线换乘车站,早高峰 7 号线、9 号线、11 号线换乘 1 号线客流较大(往科技园、购物公园、会展中心等深南路沿线岗位密集区域换乘),高峰小时达到 3 万人次,给 1 号线站厅及站台带来较大冲击。为此,通过通道、站厅、站台的 3 级客流控制,以减缓7 号线、9 号线、11 号线往 1 号线站台的涌入速度,减轻1 号线站台客流压力,晚高峰情况则相反。目前,1 号线正在进行扶梯改造能力提升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 1 号线客流疏散负担。
2.2 上梅林站
温湿度控制系统
p6122.2.1 车站概况
上梅林站位于福田区梅林路和中康路交叉口,为4 号线、9 号线 2 线换乘站,换乘方式为通道换乘,通道长度为 98 m,宽度为 8 m,客流疏散空间较大,车站共设 10 个出入口,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此站为深圳地铁集团和港铁(深圳)公司共同负责运营车站,4 号线为港铁公司运营,9 号线为深圳地铁运营。
室外高增益天线
2.2.2 客流分析
9 号线开通后由于换乘效应导致上梅林站总客流增加,进出站客流增加不多(周边卓越等商业地块开发尚未启用),进站客流从开通前的 2.9 万人次/h 增加到 3 万人次/h,增长 3%,出站客流从开通前的 3 万人次/h左右增加到 3.1 万人次/h,增长 3%,换乘客流约为 3.1 万人次,总客流达到 8.9 万人次/h。
由图5上梅林站早晚高峰分向客流可以看出,早高峰4 号线、9 号线最大换乘客流为 4 号线上行(往福田口岸)换乘 9 号线下行(往红树湾),换乘客流为 919人次/h,9 号线上行换乘客流为 787 人次/h,可分担 4 号线往福田口岸的压力。从早高峰换乘分向客流来看,9 号线可起到分流 4 号线压力的作用。晚高峰则相反,最大换乘客流为 9 号线上行(往文锦)换乘4号线下行(往清湖),换乘客流为 2 471 人次/h,9 号线下行方向换乘 4 号线往清湖方向客流约为 960 人次/h,晚高峰 9 号线对4 号线起到客流汇集作用,换乘压力较大。
2.2.3 车站运转情况
通过对上梅林站早晚高峰时段进行观察,9 号线暂未出现较大客流拥堵问题,该站主要矛盾集中在晚高峰9 号线换乘 4 号线北行方向上,由于 4 号线南端连接福田口岸、会展中心、市民中心等重大客流集散点,晚高峰往北行客流较多,7 号线在福民站换乘 4 号线后,4 号线尚有一定余量,但乘客在 4 号线会展中心、市民中心、少年宫站需等待 2~3 趟才能上车。由于 9 号线对4 号线属于汇集客流效应,导致 4 号线上梅林北行站台客流压力较大,乘客需等待 3 趟列车才能上车(以前最多需等待 1 趟),需要重点采取措施,减小站台客流风险。
2.3 田贝站
2.3.1 车站概况
田贝站位于罗湖区翠竹路与田贝四路交叉口,为3 号线、7 号线换乘站,换乘方式为 T 型节点换乘,车站共设出入口 7 个。车站地处田贝-水贝片区,周边产业以珠宝设计、交易为主,用地性质多为商业办公、市政、公共教育、住宅用地(图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33: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727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客流   号线   车站   地铁   站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