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患者运动康复设备不够完善,对于辅助患者进行更符合人体运动机理的结构设计还无法达到优良的训练效果。尤其对于无法实现对于上下肢协同训练的模拟,而这正是此类康复装置的设计核心。即使实现了上下肢协同训练的装置也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于下肢训练结构不够精细化。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完善的躯体运动辅助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完善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顶面的悬吊梁和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侧面的定位梁;
6.定位梁侧面上连接有躯体训练机构,躯体训练机构包括:两组对应设置的下肢支撑机构和上肢支撑机构,下肢支撑机构和上肢支撑机构用以配合带动人体运动;悬吊梁下方设置有悬吊机构,悬吊机构用以悬吊患者在躯体训练机构上运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肢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伸缩电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铰接件和脚踏训练机构;
8.连接座的一端连接在定位梁上,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侧面,第一伸缩电机一端连接连接座的底面,另一端连接铰接件的侧面;铰接件与第一支撑杆的底端铰接,第二支撑杆固连在铰接件下端,脚踏训练机构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下部。
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肢支撑机构包括:滚动轴承、第二伸缩电机、活动杆和扶手托;
10.滚动轴承固连在第一支撑杆的顶端;活动杆的一端铰接滚动轴承,其另一端连接第二伸缩电机的顶端,第二伸缩电机的底端连接扶手托的表面,扶手托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侧面。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脚踏训练机构包括:固定柱、球头、扭转台;
12.固定柱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下部,球头设置在固定柱顶端,扭转台底部设置有圆弧凹槽,圆弧凹槽套接球头并与其相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扭转台包括:固定块、活动块、固定螺栓和调节螺栓;
14.固定块与活动块的底面均设置有半圆弧凹槽;固定螺栓和调节螺栓均贯穿固定块与活动块的侧面,以配合调节固定块与活动块之间的间距。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脚踏训练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扭转台顶面的脚踏板,脚踏板的前端设置有护板。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悬吊机构包括:沿悬吊梁长度方向设置的滚轮机构,滚轮机构内
缠绕设置有悬吊绳,滚轮机构转动带动悬吊绳升降。
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组上肢支撑机构之间通过靠枕连接板相连,靠枕连接板连接在定位梁侧面。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框架的底端设置有移动脚轮。
19.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技术设置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顶面水平设置有悬吊梁,其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定位梁;定位梁的侧面连接躯体训练机构,躯体训练机构包括:两组对应设置的下肢支撑机构和上肢支撑机构;悬吊梁的下方设置有悬吊机构,悬吊机构用于悬挂患者到合适的训练位置,即刚好配合接触在上肢支撑机构和下肢支撑机构上;上肢支撑机构和下肢支撑机构将配合运动,带动患者的肢体共同进行康复训练,且可保证患者在悬挂状态下不会因力量不足导致倾倒受伤。其优势在于实现了上肢和下肢训练之间的良好协同性,协助患者更好的进行运动康复。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躯体训练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下肢支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脚踏训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脚踏训练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
29.1-支撑框架、11-悬吊梁、12-定位梁、2-躯体训练机构、3-下肢支撑机构、31-连接座、32-第一伸缩电机、33-第一支撑杆、34-第二支撑杆、35-铰接件、36-辅助夹板、4-上肢支撑机构、41-滚动轴承、42-第二伸缩电机、43-活动杆、44-扶手托、5-脚踏训练机构、51-固定柱、52-球头、53-扭转台、54-固定块、55-活动块、551-第一安装孔、552-第二安装孔、56-固定螺栓、57-调节螺栓、58-脚踏板、59-护板、6-滚轮机构、7-悬吊绳、8-靠枕连接板、9-移动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2.参考说明书附图1,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的顶面水平设置有悬吊梁11,其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定位梁12;定位梁12的侧面连接躯体训练机构2,躯体训练机构2包括:两组对应设置的下肢支撑机构3和上肢支撑机构4;上述悬吊梁11的下方设置有悬吊机构,悬吊机构用于悬挂患者到合适的训练位置,即刚好配合接触在上肢支撑机构4和下肢支撑机构3上;上肢支撑机构4和下肢支撑机构3将配合运动,带动患者的肢体共同进行各类康复训练。且可保证患者在悬挂状态下不会因力量不足导致倾倒受伤。
33.上述两组下肢支撑机构3和上肢支撑机构4为左右设置,分别用于支撑患者的四肢,其四个支撑机构自身均可按照预设方式运动,其运动方式可根据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进行分别控制。常规的可使用电机伸缩驱动等方式实现。其优势在于实现了上肢和下肢训练之间的良好协同性,协助患者更好的进行运动康复。
34.进一步地,参考说明书附图2和附图3,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躯体训练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下肢支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包括:上述下肢支撑机构3包括:一端连接在定位梁12上的连接座31,连接座31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3的侧面固连;且连接座31的底面竖直设置有第一伸缩电机32,第一伸缩电机32的另一端连接一个铰接件35,且连接在该铰接件35侧面的延伸部上;而铰接件35本身与第一支撑杆33远离上述连接座31的一端连接(即第一支撑杆33的底端),从而构成一个环形的传动机构。第二支撑杆34固定连接在铰接件35的下端,且脚踏训练机构5安装在第二支撑杆34的底端。
35.上述第一伸缩电机32可在电力的驱动下伸长,带动铰接件35侧面的延伸部摆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杆34逆时针摆动,患者的双脚踏在脚踏训练机构5的表面跟随第二支撑杆34一齐摆动,实现对患者整体下肢的锻炼。
36.当然,第一伸缩电机32也可在电力的驱动下缩短,结构同样可适用,第二支撑杆34将绕反方向摆动,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训练装置的使用安全,第二支撑杆34的摆动角度设置为不大于原设定角度前后20度倾摆。
37.同时,上述第一支撑杆33的侧面还设置有辅助夹板36,辅助夹板36可轻微夹住患者腿部,确保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现左右倾摆,避免患者脱出下肢支撑机构3。
38.进一步地,上述上肢支撑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33顶端的滚动轴承41,滚动轴承41铰接连接活动杆43的一端,滚动轴承4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伸缩电机42的顶端,第二伸缩电机42的底端连接有扶手托44,扶手托4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杆33的侧面,形成一个环形传动结构。
39.上述第二伸缩电机42在电力驱动下伸长,带动活动杆43绕滚动轴承41摆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杆33摆动,扶手托44将跟随摆动,患者的双手扶住扶手托44跟随摆动进行康复训练。扶手托44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40.当然,第二伸缩电机42也可在电力的驱动下缩短,同样可适用,活动杆43将绕反方向摆动,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训练装置的使用安全,活动杆43的摆动角度设置为不大于原设定角度前后20度倾摆。
41.在一种使用方式中,为模拟训练人体常规行走运动,可先控制第二伸缩电机42进行伸长运动,再控制第一伸缩电机32后进行伸长运动,随后第二伸缩电机42缩短,再控制第
一伸缩电机32缩短,以此往复。在二者协同作用下,上肢支撑机构4和下肢支撑机构3配合倾摆,协助患者四肢进行行走康复训练。当然,本装置的使用方式不仅限于上述一种,躯体训练机构2的具体运动方式可根据训练的实际内容需求更改,此处不再展开。
42.进一步地,参考说明书附图4-附图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脚踏训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脚踏训练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述脚踏训练机构5设置在第二支撑杆34下部,第二支撑杆34下部设置为水平的弯折端,在其弯折端的顶面竖直设置有固定柱51,固定柱51的顶端设置有球头52,球头52上安装有扭转台53;扭转台53的底部设置有圆弧凹槽,圆弧凹槽的内部尺寸设置为刚好可套接在球头52外,并与其相切,如此,扭转台53便可相对于球头52倾摆。其倾摆的幅度可根据扭转台53与球头52的套接间隙更改,常规情况下将圆弧凹槽设置为套设球头52体积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以确保扭转台53在具备足够活动度的前提下不会脱出与球头52的连接。且可以预见的是,同样尺寸的圆弧凹槽,与球头52套设的部分越多,其扭转台53的倾摆幅度越小,反之则会增大。
43.进一步地,上述扭转台53包括:固定块54、活动块55、固定螺栓56和调节螺栓57;上述固定块54和活动块55的底面均设置有半圆弧凹槽,二者水平设置并配合安装,使得两个半圆弧凹槽组成整体的圆弧凹槽。固定螺栓56和调节螺栓57从侧面贯穿并串联上述固定块54和活动块55,为此活动块55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51和第二安装孔552,且固定块54也对应设置有安装孔,此处不再赘述;在使用过程中,保证固定块54的位置不变,且固定螺栓56固定贯穿在固定块54和活动块55上,通过拧动调节螺栓57便可带动活动块55沿固定螺栓56的方向靠近或远离固定块54,从而实现二者之间间隙的调节;可以预见的是,调节两个半圆弧凹槽之间的间隙,也就意味着调节圆弧凹槽与球头52之间的配合,二者之间的间隙越大,圆弧凹槽与球头52的配合越灵活,倾摆幅度也就越大,反之将会使倾摆幅度减小。
44.上述调节螺栓57可在活动块55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拨片,其用于方便使用者拨动旋转调节螺栓57,从而改变固定块54和活动块55之间的间隙。
45.进一步地,上述脚踏训练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扭转台53顶面的脚踏板58,脚踏板58的前端竖直设置有护板59,患者脚踩在脚踏板58上,且通过护板59保护患者不会在康复运动过程中滑出脚踏板58。脚踏板58的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46.进一步地,参考说明书附图7,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悬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述悬吊机构包括:沿悬吊梁11长度方向设置的滚轮机构6,滚轮机构6的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两端,滚轮机构6上缠绕设置有悬吊绳7,悬吊绳7绑在患者身上辅助其悬吊,并通过滚轮机构6内设置的旋转电机控制滚轮旋转,带动悬吊绳7进行升降运动,辅助患者使用装置。滚轮机构6、悬吊绳7、旋转电机的配合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本文在此不再展开。
47.进一步地,上述两组上肢支撑机构4之间通过靠枕连接板8相连,靠枕连接板8的背侧连接在定位梁12的侧面,用于保证两组上肢支撑机构4的稳固连接,且为患者提供一个头背部的靠接板,辅助患者站立。
48.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框架1可设置为且不仅限于设置为四角支撑结构,且其支撑脚的底端连接有移动脚轮9,移动脚轮9可将装置和患者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锁死定位。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
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50.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顶面的悬吊梁(11)和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侧面的定位梁(12);所述定位梁(12)侧面上连接有躯体训练机构(2),所述躯体训练机构(2)包括:两组对应设置的下肢支撑机构(3)和上肢支撑机构(4),所述下肢支撑机构(3)和上肢支撑机构(4)用以配合带动人体运动;所述悬吊梁(11)下方设置有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用以悬吊患者在所述躯体训练机构(2)上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支撑机构(3)包括:连接座(31)、第一伸缩电机(32)、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铰接件(35)和脚踏训练机构(5);所述连接座(3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定位梁(12)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3)的侧面,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2)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座(31)的底面,另一端连接所述铰接件(35)的侧面;所述铰接件(35)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3)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4)固连在所述铰接件(35)下端,所述脚踏训练机构(5)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34)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支撑机构(4)包括:滚动轴承(41)、第二伸缩电机(42)、活动杆(43)和扶手托(44);所述滚动轴承(41)固连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3)的顶端;所述活动杆(43)的一端铰接所述滚动轴承(41),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电机(42)的顶端,所述第二伸缩电机(42)的底端连接所述扶手托(44)的表面,所述扶手托(4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3)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训练机构(5)包括:固定柱(51)、球头(52)、扭转台(53);所述固定柱(5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34)下部,所述球头(52)设置在所述固定柱(51)顶端,所述扭转台(53)底部设置有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套接所述球头(52)并与其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台(53)包括:固定块(54)、活动块(55)、固定螺栓(56)和调节螺栓(57);所述固定块(54)与所述活动块(55)的底面均设置有半圆弧凹槽;所述固定螺栓(56)和所述调节螺栓(57)均贯穿所述固定块(54)与所述活动块(55)的侧面,以配合调节所述固定块(54)与所述活动块(55)之间的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训练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扭转台(53)顶面的脚踏板(58),所述脚踏板(58)的前端设置有护板(59)。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沿悬吊梁(11)长度方向设置的滚轮机构(6),所述滚轮机构(6)内缠绕设置有悬吊绳(7),所述滚轮机构(6)转动带动所述悬吊绳(7)升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上肢支撑机构(4)之间通过靠枕连接板(8)相连,所述靠枕连接板(8)连接在所述定位梁(12)侧面。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底端设置有移动脚轮(9)。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悬吊式躯体运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顶面水平设置有悬吊梁,其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定位梁;定位梁的侧面连接躯体训练机构,躯体训练机构包括:两组对应设置的下肢支撑机构和上肢支撑机构;悬吊梁的下方设置有悬吊机构,悬吊机构用于悬挂患者到合适的训练位置,即刚好配合接触在上肢支撑机构和下肢支撑机构上;上肢支撑机构和下肢支撑机构将配合运动,带动患者的肢体共同进行康复训练,且可保证患者在悬挂状态下不会因力量不足导致倾倒受伤。其优势在于实现了上肢和下肢训练之间的良好协同性,协助患者更好的进行运动康复。更好的进行运动康复。更好的进行运动康复。


技术研发人员:

张杰 刘冬冬 邢玉山 程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8:1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70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构   所述   下肢   上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