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路

假牙加工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路
吴文晖;于勇;雷晶;张利飞;张朔
【摘 要】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发展进程、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结合当前新环保法实施对环保标准工作的形势要求,针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建设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探讨性建议.%In this study,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thod standards system were introduced.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system were pointed out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thod standards management.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levels and to fulfill these shortcomings, comments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ere listed out for the future Thirteen Five Plan.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
【年(卷),期】2016(032)001
保护套
【总页数】5页(P18-22)
【关键词】环境监测方法标准;问题和不足;体系建设
【作 者】吴文晖;于勇;雷晶;张利飞;张朔
【作者单位】框计算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14;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北京 100012;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北京 100029;四川省泸州市环境监测站,四川 泸州 646000虚拟路由器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X830
防漏杯盖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指为监测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排放行为,规范采样、分析、测定、数据处理等工作而制定的统一要求,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保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具有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作用。在我国现行“两级五
类”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中,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来看,监测方法标准的数量最多,同时,监测方法标准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针对性而自成一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在当前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实施,环境管理对环保标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周生贤同志在《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要着力构建立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一文中指出:“要按照系统性、适用性的要求,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环保标准体系,完善与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实施配套的标准支撑体系,强化环保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本文主要对我国现有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建设和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建议,对推进环保标准体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1 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发展历程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是伴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成长的,经历了起步、体系框架初步构建、调整与完善、快速发展4个阶段,至今已有30余年。 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框架源自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后期,环保部门逐步开展监测方法标准的制定工作,对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标准的转化,初步构建了监
测方法标准体系[1]。近10年来,我国环保标准主管部门按照改革和加强环保标准工作的要求,加大了环境保护标准工作力度,“十一五”环保标准规划针对分析方法标准部分的规划立项近400个,全面加强了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地表水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的制修订力度,将水质和环境空气中优先物应急监测、土壤、沉积物及固体废物监测、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方法列入标准立项,加大了采用先进监测技术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的力度[2]。
“十二五”期间,环保标准主管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完善环保标准体系,其中监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项目数量也飞跃增长,在水质、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生物、生态、微生物、噪声振动等主要环境要素、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监测技术规范等领域提出了480个方法标准的中长期制订项目和42个方法标准修订项目,重点开展了各种有机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的研究制定工作,对污染问题突出、毒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基本建立了相应的监测方法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数量上和类别上都有了很大扩展,体系得到快速的补充和完善。
1.2 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包括空气、水和废水、土壤和沉积物、生物和生态、物理环境、污染源、固体废物等方面共470余项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另外还有一批标准正在制修订中。这些方法标准已成为有效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物排放监测的基础,对提升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过程,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并最终服务于环境管理发挥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截至2015年9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公布的现行有效的监测方法标准共计473项,其中水质监测方法标准和规范189项、空气和废气156项、土壤和沉积物43项、固体废物29项、生物和生态3项、噪声振动16 项、放射辐射36项、电磁1项。正在制(修)订的监测方法标准项目共计288项,详见表1。
近20年,环境保护工作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而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整体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在较长时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发展,需要监控的环境污染因子急剧增加,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数量、内容和技术水平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巨大,体系原有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2.1 数量分布不均衡
从现有监测方法标准体系构成来看,监测方法标准在不同环境要素上的数量分布不均衡,以地表水和环境空气中的常规监测指标居多,污染源废气、土壤、固体废物、生物和微生物等的监测方法缺口较大,生物污染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严重不足,特别是缺乏生物样品采集、保存和样品前处理的方法标准[2]。从具体监测指标来看,常规监测指标所占比例最高,达40.5%,有机物和有毒有害金属类监测指标较少,且方法陈旧落后的标准数量较多。
2.2 内容欠完整
监测方法标准的内容欠完整,部分环境优控污染物、国际履约指标的监测方法标准空缺,特别是一些污染较重行业(如石化、化工等行业)的有机污染物、土壤和固废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标准还是空白[3];一些影响较大的、公众关注度高的环境问题(如电子垃圾拆解引起的POPs 溴系阻燃剂污染、抗生素污染等)缺少相应的监测方法标准。监测方法标准体系中缺少通用类的基础标准,如监测数据统计学基础标准、土壤和固废样品前处理技术规范、质量保证标准通用要求等[4]。随着需要监控的环境污染因子大幅增加,监测方法标准在数量和内容方面与环境管理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和矛盾空前突出。
2.3 系统性不足
由于早期制订的方法标准的适用范围界定不够清晰,标准类别的划分原则不明确,监测方法标准大多是单一方法分析单个污染物,因此,监测方法标准虽然总量上比较庞大,但在整体上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顶层设计,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体系结构和类别划分缺乏科学的统一规则,分类和命名混乱现象比较突出,如正在研究的水质中多氯联苯的几种不同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在目标化合物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有的是多氯联苯混合物,有的是多氯联苯单体;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分类规则,近年来立项的一些监测方法标准的名称不规范,存在多个同类标准项目交叉、重复立项的情况。一些监测方法标准中目标化合物也有部分成分交叉重复的情况[5]。这些问题给监测方法标准的使用带来一些矛盾和困惑。
2.4 与其他标准之间衔接配套考虑不足
监测方法标准与现行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之间存在内容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实施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缺少与监测方法标准的衔接,对相关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可行性、科学性考虑
不足,前者确定的污染物与监测方法中的目标物质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指标定义、成分界定不规范,例如:地表水质量标准中的指标,未明确是可溶性还是总;一些行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控制指标为丁基黄原酸,而实际监测方法测定的是黄原酸类物质,存在指标不相符现象;酚类化合物相关指标中,挥发酚、总酚等不同酚类化合物监测方法的指标不一致。部分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中规定了采样、分析的要求,与监测方法标准之间存在矛盾;此外,部分监测方法检出限和测定范围与环保标准的污染物控制限值不匹配的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5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677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标准   方法   监测   体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