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镀技术简介

 
一、刷镀技术的发展
刷镀技术作为一种局部沉积金属技术,从本质上说与有槽电镀没有区别,实际上是有槽电镀的微形化,因此,谈及刷镀技术的发展,也应追溯到电槽镀的起源,1866年由英国大展所提出的。最简单的电镀过程分三个步聚,除油、活化、电镀。零件的某个部位除油不干净或活化不彻底便进行槽镀:当零件从镀槽取出来后,会发现个别部位镀层起泡或未镀上,如何处理呢?一般有三种办法,报废、去掉整个镀层并重新入槽电镀,局部修复镀层。报废有些产品是不允行的,去掉整个镀层重新入槽电镀,成本比新件电镀要高许多,最后一种办法是对人们最有吸引力。当时电镀操作工,用锯子锯一小块电镀阳极,包上破布,连接上导线与电源阳极相连,蘸上槽镀溶液,在工件缺陷处来回擦拭,把次品修复成功。直到1937年以前的若干年间电镀废品的修复都在执行上述技术。再如一个大型的零件仅局部需要电镀(例如一根20米长轴或更长,只是轴颈部位需要电镀),受到镀槽尺寸的限制,或者要进行大量的遮蔽(阴极保护)或者要进行解体和运输,在这种情况下,槽镀或者不可能或者不经济,有没
有更好的方法电镀呢?人们一直苦苦地寻求着。
1938年有两位法国人即机械工程师Charles Dall和化学工程师Georges Lexi共同合作,他们花了多年观察“有想象力”的电镀工作者们的维修技术,这种技术当时常称为“局部镀(Spof Plating)“擦镀”(Swad Plating)或“维修”(Clocforing)。最后他们决定,可以开发一种粗加工技术作为一种万能性的工程工具,并称为“Dalic”技术。Dall和Lexi 两位工程师进入试验室经一段时间后把“Dalic”(达力克)技术引入了时代,该技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首先在法国和英国获得工业应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推广到整个欧州,并获得大规模的工业应用,随后,在世界各发达国家相继应用。美国再来创公司和法国“Dalic”公司是世界上关于刷镀技术的两个最大的公司,两家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功研究各种专用电源适合各种工件需要的镀笔和阳极,一百多种金属刷镀溶液,并在世界各地设有经销点,在全球推广刷镀技术。
在中国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电镀老厂里,早在60年代以前已使用电极外包破布蘸上槽镀溶液修复电镀次品废品,并称之谓“抹镀”1958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就研究成功了“无槽楷刷镀铬技术,并被列为该学院坦克零件修理教学实验内容,后来在1961年
军事工程学院的科研资料上发表了《无槽楷刷镀铬》的文章。1963年,北京军区汽车修理厂曾搞过用槽镀溶液刷镀铜和铬。早期研究比较成功的还有1984年北京广播器材厂在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表面防护学组年会上和在1965年《无线电技术》杂志上发表“无槽电镀”的文章,并在1965年北京航空学院举办的“全国新工艺新技术展览会”上展出过研制样品和现场表演。七十年代里,我国的原子能反应堆工程里曾应用过刷镀镍技术,西北工业大学也研究过刷镀铬。电子散热扇
在七十年代以前我国虽然有过上述的短暂的研究,当时的刷镀技术与现在相比是很落后,很原始不能成为商品。在我国真正大规模地研究和应用该项技术是在七十年代末期开始,1978年,当时第一机械工业部邀请法国Dalic公司创始人Lexi来华时进行技术座谈会后,由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负责,引进法国Dalic公司一套装备以及十多种溶液然后进行剖析及研制,1979年春,铁道学会主持请美国再来创公司来华技术座谈,随后由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引进美国再来创公司一套装备及二十多种溶液进行消化和国产化工作,取名为“金属涂镀”,当时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帮助进行剖析溶液工作,也做工艺试验取名为。“快速电镀”,北京装甲兵技术学院协助试验以及性能测试工作,取名为 “快速笔涂电镀”。在上面这些单位的努力下,在国内很快研究成功刷镀设备以及二十多种溶液,在工业
上获得了应用。
1983年4月,国家经委在江苏常州召开了“全国涂镀(刷镀)新技术交流会”据当时统计,全国使用600多套刷镀设备,并取得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会上国家经委把该技术列为“六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
然而,由于该项工艺技术的发展迅猛,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对该技术各持不同的看法,造成了这项技术共有二十多种叫法,即使是常州“交流会”上的代表发言,也有八种叫法之多,这样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推广工作带来困难,针对当时影响面较广的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所称之为“涂镀”,上海有机所称之为“快速电镀”,装甲兵技术学院称之为“快速笔涂电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称之为“刷镀”这些不同名字,为了统一意见,由国内一些具权威性的单位,在北京专门召开了研讨会,首先专家认为涂镀与涂油漆相近,因此,会上被“否定”,再看“快速电镀”快速的快具有相对性,在特定的条件下,槽镀也有很快的,所以,该名字不确切也被“否定”,再看“快速笔涂电镀”这里快速也与上面一样,是相对的不确切,尤其这里的笔涂,铅笔、钢笔、毛笔,在人脑子里是“尖”的,与实际的刷镀笔的阳板是月牙型、平面型、圆柱型”相差太大,因此,也被“否定”最后一致认为采用“刷镀”这一
名词较为合适。理由一是刷镀从概念上和用套有棉垫的镀笔作为阳极蘸上镀液,通电在作为阴极的工件表面上接触相对运动,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沉积到工件表面上的局部精密无槽电镀立义一致,二是,我们国家已发布了“电镀常用名词术语”的国家标准,称为“刷镀”,我们就应有义务和责任贯彻执行;那么,三是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我们也应采用国外较为常用的“刷镀”这一名词,《美国工程手册》及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B-374-75,称之为刷镀,国际标准组织(ISO)2080-1973中也称之为刷镀。
刷镀技术真正大规模推广应该是从国家经委1983年4月常州召开了《全国刷镀技术经验交流推广会》当时成立了全国技术协作组,把刷镀技术列入到了“六五”期间全国重点推广应用的项目之一。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技术协作组。1981年全国大约有600套设备在应用,到1983年全国各地有1500~1700套设备在应用,1985年后约3000套以上。当时由国家拨款,谁上马,国家给谁钱。大部分省会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都有研究刷镀设备和工艺厂家,但实际上设备利用率并不高,经过“六五”后虽然“七五”也将之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但因国家停止了行政拨款,一些厂家纷纷下马。其中有几个原因,1、主要原因是国家停止拨款。2、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原来盲目上马,严重过剩,业务不足,操作人员劳保和奖金得不到保证,无人愿意干。3、工艺不是很成熟,尤其
是一些难镀材料上,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得不到保证,一旦在使用中镀层脱落会造成麻烦,并产生负面影响,一谈起“刷镀”人们就担心脱层,到90年代初,应该90%的设备被打入冷宫。
随后一些专业性科研单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艺方法 。尤其在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且很好的解决了镀层结合问题,到目前为止除了耐冲击较大的冲压模具之外,大部分磨损件得到解决,并且不断开发应用领域。
现最著名的两个应用领域:
1、印刷机械现场修复,目前全国在线应该不少于500家
2、电器电力部门等导电排表面刷镀银和锡,目前在线应用也不少于1000家。
从1995年后逐步增加,到2002年以后增加更快。并且以1990年开始刷镀起了质的变化,以前绝大部份(90%以上)是国有企业,现在恰恰相反,绝大部份(90%以上)是私营和股份制的,以前是辅助性,现在是专业性的,刷镀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可以通过下图来反映。
太空风洞
 
二、刷镀设备及工艺简述
(一)、刷镀设备
包括:1、刷镀电源;2、转胎;3、输液泵;4、其他
1、刷镀电源
基本要求:
提升电解液的泵
 
图2—1 刷镀工艺示意图 
1)刷镀电源应具有直流平外特性,即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电源电压应下降很少。
2)电源的输出电压应能无级调节,以便根据不同的工件,不同的镀液选取最佳电压值,以保证镀层质量,一般要求在0~15伏可调即可。
3)电源应带有安培小时计或镀层厚度计,以显示刷镀零件消耗的电量或显示零件的镀层厚度,从而减少测量次数,防止零件表面干燥或污染,保证镀层质量。
4)电源应设有正负极性转换装置,以满足电镀、活化、电净等不同工艺的需要。
5)电源应设有过载保护装置,当负载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0%,应在0.2秒内切断主电路,以保护电源和被镀零件不受损坏。
6)为适应现场修理或野外修理的要求,电源应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计量精度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2、电源的组成和种类
1)电源组成:
刷镀电源由强电输出,安培小时计,过载保护和极性转换器四大部分组成。
2)种类:一般按强电输出可分硅整流、可控硅、开关电源。
硅整流刷镀电源:
图2-2是常用的硅整流电路,交流电压经过调压变压器B1供给可调节的交流电压,至变压器B2,变压器B2把电压降至工作电压,再经过桥式整流后得到刷镀过程中需要的直流电压。
常用的硅整流电路 图2-2
硅整流电源特点:简单可靠,稳定性较好,维修方便
缺点:体积大,笨重,不易搬运至现场作业,调压器碳刷易损坏,电源发热量大,效率低。
汽车电子防盗锁②可控硅刷镀电源:
 
图2-3 常用可控硅整流电路
图2-3是常用的可控硅整流电路,交流电压经过变压器降压后,通过可控硅直接获得无级调节的直流电压。
可控硅特点:可靠性和稳定性仅次于硅整流电路,还是比较可靠的。比硅整流发热量小。
缺点:虽然比硅整流电源少了调压器,但体积还是较大,重量还是较重,因为电流的大小与可控硅导通角有关,所以并不是在调节电压范围内,电流都可以达到额定值。
整流
滤波
全桥变换电路
高频隔离变压器
高频整流电路
自制室内单杠
+
毛细管电谱 
3)开关电源:
 
~
 
 
图2—4  高频开关电源最基本线路 
图2-4是常用开关源  最基本线路,交流变直流,直流升至高压高频,再降压整流。
特点:最大的特点,体积和重量不到硅整流和可控硅的四分之一,更适合现场操作。
缺点:稳定性,可靠性比硅整流和可控硅差,大功率可靠性更差,维修不方便,大功率元件还依靠进口。
2、转胎
梁延淼
因为刷镀修复机械零件轴类旋转体占80%,所以需要转胎带动工件旋转,在工件旋转情况下,镀层均匀,不会产生椭圆度,目前大部用普通车床代替。
对转胎要求:多挡变速或无级调速,工件线速度为10~30米/分,对于特大工件,线速度可以高些,确保溶液不飞溅即可。
3、输液泵
刷镀过程中不允许工件表面出现干斑,因此,溶液必须由输液泵连续供给,一般采用耐酸耐碱的磁力泵,根据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流量。100A以内,选择10升/分流量;200A,选择20升/分。
(二)、刷镀工艺简述:
(一)刷镀层结构:
1、单镀层:基材+工作层
一些工件超差尺寸不大,用单金属镀层可达到使用要求,可以简化工艺。
2、双镀层:基材+底层+工作层
常用的修复层打底层+工作层。
3、多层结构:基材+底层+夹心层+工作层
对一些工件超差尺寸较大,为了提高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必须采用多层结构:    基材+底层+夹心层+工作层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3: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666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1000220603
标签:刷镀   技术   电镀   镀层   电源   工件   溶液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