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机的制作方法


x射线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x射线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常用x射线机,其主要原理是x射线管的阴极射出来的电子,轰击在转动的旋转阳极靶面上形成x射线。由于阳极倾角的存在,x射线管长轴方向产生的x射线有着角度限制,在sid(source to image receptor distance,x射线焦点到影像接收器的距离)为1米时,由于x射线管的阳极倾角限制,和普通限束器开合尺寸限制,x射线管长轴方向上最大射野长度尺寸约为430mm,在sid为2米时,此尺寸约为850mm。
3.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x射线机的结构示意图,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方向与被测物体的高度方向是平行设置,若被测物体平躺于平板探测器上时,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方向仍与被测物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sid为2米时,配合现有的限束器开合尺寸,产生的最大射野仅为850mm x 850mm,当使用全幅平板探测器(成像面积为1210mm*430mm)时,限束器无法调节出覆盖全幅平板探测器的照射野。
4.因此,现有技术中的x射线机,只能对被测物体的局部进行检查,而无法一次覆盖全身对其进行检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机,增大被测物体在探测器的第一方向上的x射线的射野面积。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x射线机,包括:探测器,所述探测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7.限束器,与所述探测器对应设置,用于调节x射线覆盖所述探测器的面积;
8.x射线组件,包括与所述限束器连接的x射线管,所述x射线管位于所述限束器背离所述探测器的一侧,所述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沿伸设置。
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探测器为平板探测器,平板探测器为矩形,第一方向为平板探测器长边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短边的延伸方向,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方向与探测器长边延伸方向互相垂直设置,同时,配合限束器,用来控制x射线管在第一方向的照射尺寸,即控制x射线管短轴方向的照射尺寸,从而实现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可以全部覆盖探测器表面,满足探测器成像的尺寸要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x射线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x射线管与限束器之间通过固定支架连接。
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x射线管与限束器之间设置固定支架,从而改变了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方向与第一方向的位置关系,使得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垂直,x射线管的短轴方向发射的x射线可以覆盖至全幅平板探测器,满足全幅成像需求。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背离所述探测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x射线
管设于安装槽内。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固定支架内设置安装槽,使得x射线管可以安装至安装槽内,安装槽为沿着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方向延伸设置,使得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一者设置有封板。
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封板,封板与固定支架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另外,限束器、x射线管组件以及控制盒组件通过封板与x射线机的连接臂相连,连接臂移动时能够带动限束器、x射线管组件以及控制盒组件在横纵向的水平运动以及旋转运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x射线机还包括:控制盒组件,所述控制盒组件连接于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另一者处。
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控制盒组件设置在封板的相对侧,与封板一同对x射线管的两端进行保护作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组件包括操作扶手和设于所述操作扶手上的显示器,所述操作扶手与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
1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显示器以及操作扶手,通过摆动操作扶手,方便操作者对x射线机进行操作。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一个槽壁上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x射线管的两个球筒分别对应插入至两个所述缺口内。
2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两个缺口,x射线管位于安装槽内时,球筒可以位于缺口处,从而使得固定支架与x射线管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缩小x射线管与固定支架之间的空间结构。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x射线管的周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器固定连接;
23.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凸起圆台,所述凸起圆台用于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内。
2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限位孔,可以使得x射线管上的凸起圆台插入至限位孔中,对x射线管起到限位作用。限位孔设置在底壁的中心处,通过在x射线管的周侧设置连接部,可以缩小x射线管与安装槽底壁之间的距离,方便x射线管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x射线机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使所述x射线管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2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x射线管的周侧还设置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部的截面大于限位孔的面积,使得连接部可以贴合至限位孔的一侧,凸起圆台插入至限位孔中,再通过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从而实现固定支架与x射线管的连接;另外,在x射线管的周侧设置连接部,紧固件可以穿过固定支架与连接部连接,从而实现x射线管与固定支架连接,避免紧固件穿过固定支架直接与x射线管连接,造成x射线管的损坏,提高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朝向所述限束器的一侧局部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限束器局部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
2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固定支架朝向限束器的一侧局部设置有凹槽,限束器局部位于凹槽内,可以使固定支架与限束器之间结构更紧凑,进一步缩小固定支架与限束器之间的空间体积。
29.具体的,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的中心处开设限位孔,第一连接片的两侧分别与第二连接片相连,两个第二连接片分别朝向限束器方向倾斜设置,两个倾斜的第二连接片分别与第三连接片连接,两个第三连接片在同一平面内,从而构成了固定支架朝向限束器一侧的局部为凹槽。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1.图1为现有技术中x射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x射线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x射线机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x射线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36.图标:1-探测器;2-限束器;3-x射线管;31-球筒;32-连接部;33-凸起圆台;34-第一连接孔;4-固定支架;41-第一开口;42-第二开口;43-缺口;44-限位孔,45-第二连接孔;46-翻边;47-第一连接片;48-第二连接片;49-第三连接片;5-控制盒组件;51-操作扶手;52-显示器;6-紧固件;7-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如图2所示,x轴指代为第二方向,y轴指代为第一方向,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x射线机,包括:探测器1,所述探测器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限束器2,与所述探测器1对应设置,用于调节x射线覆盖所述探测器1的面积;x射线组件,包括与所述限束器2连接的x射线管3,所述x射线管3位于所述限束器2背离所述探测器1的一侧,所述x射线管3的长轴轴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沿伸设置。
4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x射线管3的长轴方向与探测器1长边延伸方向(第一方向)互相垂直设置,使得x射线管3的短轴轴线方向与探测器1长边方向为互相平行,同时,配合限束器2,可以调节矩形的照射野,同时,调节出的矩形照射野可以覆盖平板探测器,即控制x射线管3短轴方向的照射尺寸,用来覆盖探测器1成像的尺寸要求。
41.其中,探测器1为全幅平板探测器,成像面积是1210mm*430mm,平板探测器为矩形,第一方向是指平板探测器的矩形长边延伸方向,若被测物体为站立在平板探测器的前侧,被测物体的高度方向与矩形长边方向平行;若被测物体平躺于全幅平板探测器的上方,被测物体的长度方向与平板探测器的长边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为平板探测器的短边延伸方向,x射线管3的长轴轴线方向与平板探测器短边方向平行,使得x射线管3短轴方向发射的x射线照射可以满足覆盖平板探测器,从而实现了平板探测器的全幅成像。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限束器2在第一方向上的铅板开合尺寸调整为1300mm,即照射至平板探测器的长边方向调整为1300mm,照射至平板探测器的短边方向的开合尺寸调整为430mm,本技术中的限束器2,由于其开合尺寸较一般的限束器2要长,因此,本技术中限束器2体积比常用的限束器体积要大,这样,其开合尺寸可以调整至1300mm。
43.在一些实施例中,x射线管3的短轴方向无射线角度限制,因此,需将x射线管3的短轴方向设置成与平板探测器的长边方向平行,在将限束器2的铅板开合尺寸调整至1300mm,从而可以使得限束器2投射出覆盖平板探测器全部面积的照射野,产生全幅图像。
44.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x射线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4,所述x射线管3与限束器2之间通过固定支架4连接。
4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x射线管3与限束器2之间设置固定支架4,从而改变了x射线管3的长轴轴线方向与第一方向的位置关系,使得x射线管3的长轴轴线方向与探测器1延伸的第一方向互相垂直。由于x射线管3阳极倾角的存在,x射线管3长轴方向产生的x射线有着角度限制,而x射线管3短轴方向产生的x射线不存在角度限制,因此,通过固定支架4改变了x射线管3长轴方向与平板探测器长边延伸方向的位置关系,即x射线管3的短轴轴线方向与平板探测器的长边延伸方向平行,使得x射线管3短轴方向产生的x射线可以全部满足平板探测器的长边长度需求。
46.所述固定支架4背离所述探测器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x射线管3设于安装槽内。
4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固定支架4内设置安装槽,使得x射线管3可以安装至安装槽内,安装槽为沿着x射线管3的长轴轴线方向延伸设置,使得x射线管3的长轴轴线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48.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形成有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所述第一开口41和所述第二开口42中的一者设置有封板7。
49.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封板7,封板7与固定支架4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固定支架4的稳定性,另外,限束器2、x射线管组件以及控制盒组件通过封板与x射线机的连接臂相连,连接臂移动时能够带动限束器2、x射线管组件以及控制盒组件在横纵向的水平运动以及旋转运动。
50.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x射线机还包括:控制盒组件5,所述控制盒组件5连接于第一开口41和所述第二开口42中的另一者处。
5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控制盒组件5设置在封板7的相对侧,与封板7一同对x射线管3的两端进行保护作用。
52.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组件包括操作扶手51和设于所述操作扶手51上的显示器52,所述操作扶手51与所述显示器52固定连接。
5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显示器52以及操作扶手51,通过摆动操作扶手51,方便操作者对x射线机进行操作。
54.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一个槽壁上开设有两个缺口43,所述x射线管3的两个球筒31分别对应插入至两个所述缺口43内。
5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两个缺口43,x射线管3位于安装槽内时,球筒31可以位于缺口43处,从而使得固定支架4与x射线管3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缩小x射线管3与固定支架4之间的空间结构。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限位孔44,所述x射线管3的周侧设置有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限位器固定连接;
57.所述连接部32上设置有凸起圆台33,所述凸起圆台33用于插设于所述限位孔44内。
5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球筒31有厚度,因此,设置连接部32,可以缩短凸起圆台33与限位孔44之间的距离,使得凸起圆台33可以插入至限位孔44内。在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限位孔44,可以使得x射线管3上的凸起圆台33插入至限位孔44中,对x射线管3起到限位作用。限位孔44设置在底壁的中心处,通过在x射线管3的周侧设置连接部32,可以缩小x射线管3与安装槽底壁之间的距离,方便x射线管3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
5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4,所述连接部3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5,所述x射线机还包括紧固件6,所述紧固件6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34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5,使所述x射线管3与所述固定支架4固定连接。
6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4,x射线管3的周侧还设置连接部32,连接部3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45,连接部32的截面大于限位孔44的面积,使得连接部32可以贴合至限位孔44的一侧,凸起圆台33插入至限位孔44中,再通过紧固件6穿过第一连接孔34和第二连接孔45,从而实现固定支架4与x射线管3的连接;其中,紧固件6为螺钉,另外,在x射线管3的周侧设置连接部32,紧固件6可以穿过固定支架4与连接部32连接,从而实现x射线管3与固定支架4连接,避免紧固件6穿过固定支架4直接与x射线管3连接,造成x射线管3的损坏,提高x射线管3的使用寿命。
6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4朝向所述限束器2的一侧局部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限束器2局部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4相连。
6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固定支架4朝向限束器2的一侧局部设置有凹槽,限束器2局部位于凹槽内,可以使固定支架4与限束器2之间结构更紧凑,进一步缩小固定支架4与限束器2之间的空间体积。
63.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的,固定支架4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第一连接片47,第一连接片47的中心处开设限位孔44,第一连接片47的两侧分别与第二连接片48相连,两个第二连接片48分别朝向限束器2方向倾斜设置,两个倾斜的第二连接片48分别与第三连接片49连接,两个第三连接片49在同一平面内,从而构成了固定支架4朝向限束器2一侧的局部为凹槽。
64.固定支架4还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翻边46,翻边46分别朝向x射线管3的方向延伸,两个翻边46分别与第一连接片47、两个第二连接片48和两个第三连接片49连接,从而构成了固定支架4的整体结构。
6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6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6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器,所述探测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限束器,与所述探测器对应设置,用于调节x射线覆盖所述探测器的面积;x射线组件,包括与所述限束器连接的x射线管,所述x射线管位于所述限束器背离所述探测器的一侧,所述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沿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x射线管与限束器之间通过固定支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背离所述探测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x射线管设于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一者设置有封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机还包括:控制盒组件,所述控制盒组件连接于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另一者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组件包括操作扶手和设于所述操作扶手上的显示器,所述操作扶手与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个槽壁上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x射线管的两个球筒分别对应插入至两个所述缺口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x射线管的周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凸起圆台,所述凸起圆台用于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x射线机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使所述x射线管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朝向所述限束器的一侧局部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限束器局部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X射线机,包括:探测器,探测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限束器,与探测器对应设置,用于调节X射线覆盖探测器的面积;X射线组件,包括与限束器连接的X射线管,X射线管位于限束器背离探测器的一侧,X射线管的长轴轴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沿伸设置。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大被测物体在第一方向X射线的射野面积。积。积。


技术研发人员:

谢宇峰 冯立峰 陆利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3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2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63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射线   所述   探测器   方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