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学

生物心理学
第一章
1.生物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和对象
一、行为或心理的生物学基础阐述
1、行为产生的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的工作机制
2、个体发生学的阐述从个体发育的角度
3、从进化的视角理解分析机体结构、功能以及行为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4、从功能视角出发,揭示某一功能结构如何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研究对象是人类自身以及其他非人类的动物,对人或对其他动物的研究各有长处,也各有局限,因此不能彼此取代。
以人为被试的研究具有几方面的优点:首先,人可以理解并执行实验者的指令,他们也能够
报告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其次,用人类被试显得比较经济,他们一般不像其他动物那样需要研究者的专门饲养和照顾;最后,最为重要的是,人具有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自然界中最高级、机能最复杂的大脑。揭示人类大脑奥秘始终是科学研究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努力实现的研究目标。动物实验主要具有三方面有利条件:其一,非人类动物的大脑或神经系统与人相比要简单得多,而行为的基本机制具有跨种系的相似性,因此在动物身上的研究通常更容易一些,但同样可以探究大脑与行为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其二,动物实验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进化论和比较生物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学基础上的。人与其他动物在进化上具有连续性,这是科学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其三,由于法律和伦理上的限制,一些研究不可能在人体上进行,但有可能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
2. 脑机能定位与整体主义
①佛罗伦斯对鸟的实验研究发现:无论切除鸟的哪个脑区,它以后仍会恢复原先被认为已经丧失的行为能力。
结论;大脑作为一个整合的统一体而发挥技能,并不是特定的机能定位于特定的部位。
②拉施里对大鼠的实验研究发现 :皮层切除的总量与功能损伤的程度成正比,提出两大原理:整体行动和等势性
③杰克森观点:负杂的大脑机能活动由多个脑区参与完成,加哲尼格,于20世纪70年代首创了“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三大基础学科:神经科学、实验心理学、计算机科学
第二章
1.生物心理学的研究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一、脑立体定位技术解决的问题:如何从动物的颅骨外部确定脑内特定神经结构的位置
工具---脑立体定位仪、脑立体定位图谱
脑立体定位图谱:由一系列大脑冠状剖面图组成
AP:表示大脑某神经结构位于动物颅骨顶部十字缝交接前后方的距离
前卤的AP值为0; 前卤前方为负值;前卤后方为正值,脑立体定位的坐标值均为毫米。
LR为横坐标,表示某部位位于颅骨矢状缝左侧或右侧的距离
H为纵坐标,表示自颅骨表面或皮层表面垂直向下的深度
例如:(AP4,LR3,H6),表示该神经结构位于前卤门后方4毫米,矢状缝左(右)侧3毫米,皮层表面以下6毫米处。
脑定位技术的使用:刺激/损毁;冰冻切片---镜下观察。
▲双侧杏仁核被毁的人——是不知恐惧为何物的。
脑功能干预技术(脑功能定位说)
一、脑损伤
不可逆性损伤包括:
横断——在中脑得上丘与下丘间的部位横断脑干,造成动物去大脑僵直(孤立脑动物)
吸出——用于大面积的脑损伤
电损伤——用于小范围的局部损伤
神经化学物质损伤——使用特定药物以损毁某神经部位
可逆性损伤包括:
冷冻——大脑细胞在环境温度25度下停止机能活动,0度以下就会死亡。
药物阻抑法——浸泡了2%普鲁卡因或25%的氯化钾溶液的滤纸覆盖在某皮层区域表面,就可使该部位皮层神经细胞暂时停止机能活动
二、脑刺激:
阀门试压设备电刺激——粗电极、金属电极
化学刺激——注射某神经递质的阻断剂或激动剂,如作为内啡肽的激动剂作用于脑内阿片受体所在部位,以纳洛酮作为其阻断剂来抵抗的作用。
大脑电活动的记录与测量
大脑的电活动包括:自发活动和诱发活动
一、大脑自发活动是指在无明显外界刺激的条件下所发生的具有节律性的电活动
其脑电记录采用——单极导联、双机导联或多级导联的方式
二、诱发电位是指凡是外加一种特定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大脑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撤除刺激时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内任何可测量的电位变化。包括:
u盘制造①将给予刺激时所引发的诱发电位称为——开-反应
②将撤除刺激时所引发的诱发电位称为——撤-反应
三、事件相关电位是指有外部事件或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平均诱发电位
两种典型的事件相关电位:听觉诱发电位(AEP)和关联负变(CNV)
脑研究的组织学方法包括:经典染方法、HRP技术、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无创性脑成像研究
无创性脑成像研究——指在不造成伤害的条件下对人类大脑的解剖结构及生理机能活动经行扫描成像,这就是无创性脑成像研究。
一、脑解剖结构成像技术,包括:
1、计算机化轴向断层扫描技术(CT)
2、磁共振成像(MRI),又称核磁共振
二、脑机能活动成像技术
现代脑机能活动成像的两大先进技术有:
1、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
2、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2.fMRI原理是: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在释放了氧之后会发生顺磁性变化,导致携带氧与不
携带氧的血红蛋白之间的能量变化,这种变化能被fMRI仪探测到。
第三章
1. 侧抑制:是指一个神经元的活动由于受邻近其他神经元活动的影响而减少,这一神经机制在感觉特异性中普遍存在。作用,提高刺激物轮廓边缘反差,使感觉神经信息传递具有精确的定位。
2. 瞳孔大小的改变是由于——虹膜内两种平滑肌的协调拮抗收缩活动所致
瞳孔边缘四周分布着环状肌,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收缩时使瞳孔缩小,故称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的四周是辐射状的平滑肌,受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收缩时使瞳孔扩大,故称瞳孔扩大肌。瞳孔调节是双眼同时发生的,单眼受强光刺激会引起两眼瞳孔同时收缩,这种反应被称为互感性光反射。
3.视网膜(P46-47)
视网膜内含光化学反应物质,其内层分为三层:外层为感受细胞层,由视杆细胞和视锥细
胞组成;中层为双层细胞层,含有双极细胞,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内层为视神经结细胞。视网膜中的主要构造:视网膜中央区的中心部位比其他地方薄,形成一处下凹区域,故被称为中央凹。视敏度最高的是——中央凹。在视网膜中存在另一特化区域,在该区域,所有视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会聚成视神经或视束后穿出眼球,而且血管也从此处进入眼球。但是此区域缺乏视神经细胞,不产生任何视觉,因此被称为盲点
4.同心圆感受野
视网膜双极细胞具有同心圆形状的感受野,它的形成是前文所述的侧抑制使然。光刺激其中心区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而刺激其周边区则使其受抑制,这种感受野被称为“开—中心”感受野。另有一些双极细胞则具有性质相反的同心圆感受野,即中心区为抑制区,而周边区为兴奋区,所以被称为“闭—中心”感受野。
5.★视皮层的神经元可分为三类:简单细胞、复杂细胞、超复杂细胞
倒档器三类视皮层神经元细胞的不同点:
神经元细胞名称
分布部位
特点
简单细胞
初级视皮层V1
各方向均有
具有固定的兴奋区以及位于两侧的抑制区,其感受野特征是有一定大小,且有一个兴奋反应的最优方位
复杂细胞
视觉皮层的V1和V2区
标准车当量数方向改变就会不兴奋
感受野较大,不能区分明确的兴奋区和抑制区。对特定方位的光柱敏感,特别是特定方位运动的光能引发最大反应 复杂细胞所编码的是关于刺激方位的(而不是单纯的位置)信息
超复杂细胞
视觉皮层的V1和V2区,又称为末端终止细胞蓝膜片回收
对区域敏感
具有多样性。作为特征分析器的视神经元确实对某种特征的刺激产生最佳反应,但并非只对这种刺激产生反应。
6.三理论的要义:人类通过三种视锥细胞对不同的光感受器做出反应以形成觉,这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短波长、中等波长、长波长)的光最为敏感。人们之所以能够辨别颜,是基于三种视锥细胞的反应强度比率。
7.拮抗理论:人们对颜的感知是一对相反的过程:白对黑,红对绿,黄对蓝。以颜后像这种心理学现象来论证其观点,如果同样地注视蓝、红、绿、则会分别看到黄、绿、红的影像,这就是所谓的负后像现象。负后像的产生是视觉神经元拮抗反应此消彼长的结果。
8.大细胞与小细胞
根据其细胞构筑学特征,六层可被区分为两大不同部分:背侧四层因其神经元形状较小,故称小细胞层,这些神经元被命名为P-细胞。腹侧两层的神经元形体较大,故称大细胞层,此处的神经元被称为M-细胞。两者的区别
真空垫
P-细胞
M-细胞
细胞形状大小
较小
较大
感受野
较小
较大
颜敏感性
对刺激的反应特征
持续反应,适于对静止物体特征细节的信息分析
快而短暂的反应,适于对物体运动及其形体大轮廓的信息分析。
9.视觉皮层三条特异性通路分别是——MD通路、BD通路、ID通路(P64-65)
视觉皮层的三条特异性通路所执行的功能是:
MD通路——主要对物体的方位及其运动方向信息进行编码,产生距离感和立体感的深度视觉中发挥作用
BD通路——主要对不同的颜进行编码,也被称为“柱优势通路”
ID通路——主要对一定方位的具有颜或亮度反差的物体边沿进行编码,在物体形成辨别的视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10.视网膜至视觉皮层V1,V2区的神经通路的机能解剖学特征
11.大脑皮层高级视觉皮层机能系统——枕—顶通路和枕—颞通路
枕—顶通路(背侧通路,M系统 Where通路)是物体运动知觉和空间的高级中枢,不仅对物体与背景的相对运动,而且对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运动物体反应灵敏。表现于对其他感知觉(例如触觉)进行信息处理,是多种感知觉整合的脑区。对于由视觉引导的行为反应产生重要机能作用。 枕—颞通路(腹侧通路,P系统,What通路)其神经投身部位依次为V3—V4—TEO—TE。对物体形状结构及细节产生完整而精细的视知觉,随着信息加工水平的升高,各脑区神经元的感受野逐级增大。V4区神经元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为其感受野存在较大的周边抑制区,从而使其能够将物体与背景分开。对物体细微结构进行更为精确的信息加工和识别,是形状,知觉恒常性的基础。
第四章
1. 声波的物理属性包括振幅,频率。声波振幅大小决定人们所感受到的声音强度,也就是响度。耳的功能是将声波转换为能够在神经系统中传导的另一种生物电能量形式——动作电位。镫骨的声波振动使位于前庭阶一端的卵圆窗振动,继而使耳蜗内的液体发生运动,导致基底膜发生移位。作为听觉感受器的毛细胞位于基底膜上,它的上方存在着被盖膜。两者相比,前者较为刚硬,后者较有弹性。
2.频率理论:是关于音调辨别的较早的理论,认为,耳蜗基底膜与不同频率的声波同步振动,从而使听觉神经产生相同频率的动作电位。另一种解释音调辨别外周机制的理论被称为地点理论。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0:2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62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细胞   大脑   刺激   活动   研究   具有   动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