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新与建构——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路径

作者简介:张振东,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美术创作与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项目编号:16ZDA218)阶段性成果。
张振东
(河南师范大学新乡
453007)
随着全球文化生态的复杂化,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面临着新的外部复杂形势,从理论、创作到传播都亟须更新
和完善。基于当代主题性美术在“像化”国家形象方面“动态性不足”以及“共识制造缺乏”的问题,具体应在持续性更新体系化理论研究、多视角深化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实践内涵、多措并举建构主题性美术传播
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于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自身生态良性生长、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关键词
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国家形象创作实践传播方式
主题性美术,是在一系列国家美术创作工程推动下形成的较为普遍化的概念,其重要特征是注重主题的社会教化涵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传达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功用。作为极具共识形成力的美术文化,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如何理解中国、叙述中国、塑造中国,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议题。事实上,无论从理论、实践、传播等任何一个层面来看,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实践效应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频繁置于“他者视域”下,这种自觉参与国际性对话的行为,反映了“文化自觉”趋势下中国当代艺术家逐渐走向“身份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参与国际间对话的意愿和使命。面对中国国家形象被西方主流社会的一系列误读,提升国家形象在国际社
会的认同度,成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担当社会使命、最大化发挥其价值的重要选择。
一、当代主题性美术面临复杂境遇和更新空间
要充分认识到当代主题性美术面临的复杂时局和转向。当代主题性美术担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是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力量。当代主题性美术在学理研究、创作实践、传播机制
三个环节中应树立动态性观念、注重制造“共识性”认知,也即充分考量受众体的体认情况,并将其作为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
拓新与建构
——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路径
力生成的重要因素,以有效生成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原理性思想和体系。
延时冲水阀要持续性更新当代主题性美术相关学理基础。当代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提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美术学、传播学、符号学、形象学、跨文化交流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关联研究、创作、传播等多个环节。可以说,做好主题性美术的理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其一,对不同族的教育背景、宗教信仰、艺术素养、风俗习惯等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好不同族文明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注重不同族美术的文化品格、艺术语言、表现题材、审美取向等方面的对比性研究。其二,动态性评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成效性,分析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产生的潜在破坏因素、相关有利条件,形成相应的调控策略,并形成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和预估风险评价机制。其三,在数字媒介的现代性语境中,新型技术革新为当代美术国际影响力的生成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各类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同时,数字技术与美术交融发展,成为艺术本身的一部分。事实上,技术进步推动了当代中国美术蓬勃发展,艺术的创作理念、存在形态、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创作主体和受众主体间关系形态不同于以往,横梗在其中的是快速社会变化带来的两者审美认知的区隔和知识信息的不对等。因此,持续性更新当代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的学理基础,开展体系化的理论研究必不可少。
二、多视角深化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实践内涵
(一)明确定位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中国
声纳探鱼器
中国””性质坚守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中国”性质具有多重
价值。其一,中国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和丰富人类文化生态的重要力量。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有一句名言“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二,具有“中国”性质的美术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更易促进国际影响力的产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出了民族性的独特性、世界性和开放性。文化的族性代表着族文化独特的生命力,更决定了其独特的魅力。民族性的美术文化,更易激发本土“共鸣”,也易在异域制造“陌生趣味”,形成独特的吸引力。其三,主题性美术创作坚守“中国”性质是稳固本土文化的有效策略。一直以来,文化间的差异、对抗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这种衍生自文化领域的冲突,往往演变为不同国家间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冲突。因此,主题性美术创作应在交流、对话、借鉴中,立足于本土文化,形成更新和创新机制。
近年来,民族文化的价值意义被一再重申,关于其传承问题成为国家、学界、社会极为关注的命题。可以说,接踵而来的一系列政策、方案、实践成为民族文化崛起的重要保障。其中,文艺创作是民族文化更新和接续极为有效的方式。然而,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亦存在着“民族性”不足的问题。作为舶来品的行为艺术脱离本国社会语境,生硬模仿,缺乏创作真诚,无法实现艺术形式语言和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再生。具体而言,应研究好中国传统美术和传统文化,同时结合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自身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以“开放包容”的思维通整中国当代美术符号,明晰中国文化品格,形成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独特话语体系。
支撑体
①金其先.差异化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1.
(二)基于受众体心智的情感触发式主题性美术创作实践
无论是电影、音乐、美术,真正能够触动心弦的艺术,大多是那种具有较高人性和文明,丰富了心灵,塑造了精神世界的饱含思想、情怀的作品。因此,将美术作品的情感召唤力作为“共识性”提升的焦点关注指标,深度系统梳理中国的特化美术资源,重点塑造那些独具中国文化价值,具有普适性情感、思想的作品,辅之以讲学、座谈等形式的中国文化输出,是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实现“共识性”话语建构、产生国际影响力的有效路径。雕塑在表达方式上概括、凝练、单纯,尤其适用于理想化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一部分当代雕塑作品通过真挚情感的抒发,利用雕塑独具特的艺术语言,产
生了极大的影响力,涌现了一批“革命中国”国家形象的主题性雕塑名作。这些作品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性,更加侧重于精神、气概、力量的表达,具有较为突出的表达效果。例如,位于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选择高而细的中国纪念碑式造型,碑座、碑身、碑顶不同程度采用民族传统风格,兼具欧洲古典式风格和现代风格,创造了革命的、崛起的中华民族形象,是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视觉艺术符号,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艺术家对国家形象的内在理解和强烈的塑造意识。另外,潘鹤(1925~)的《艰苦岁月》采用圆雕的艺术形式,通过对普通人物真实的细节刻画,兼顾心理和外观形体的双重塑造。残破、褴褛的衣着表现生活困苦,吹笛造型反映浪漫的革命情怀,亦是艰苦岁月的巧妙反衬,人物表情平静中流露向往和憧憬,年老战士和小战士更显革命历史的悲壮和艰辛,作品在丰富的细节刻画中寄托了艺术家无限的悲悯、同情
节能玻璃贴膜
和敬意。可以说,无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是《艰苦岁月》,一种强烈的、真诚的、崇高的情感涌动其中,极具情感触发力,较易形成强烈的共鸣。总之,通过对人类情感的描绘,抓取恰当的情感触发点,是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实践实现其“共识性”目标的有效方式。
(三)主题性美术“点滴润饰
点滴润饰””形塑立体式国家形象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和复兴,中国美术迎来了新的时代使命,其统一的、宣传式、缺乏“对话”式的
国家形象“自塑”法亟待改观。当代中国美术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塑造丰富、立体的国家形象成为共识,正如范红所言“国家形象的传播有非常多途径和方式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从点滴入手,从人人做起,讲好自己的故事,做到雨露润人心”①。当代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润饰”过程。对于受众而言,美术文化的接受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表现为由内而外的特性。受众在自我心智的基础上,经过美术作品的内在规定性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基本性认知。在美术作品具体欣赏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一系列艺术语言完成与观赏者之间的包括解读、说服、反馈、调节、商讨、纠正等在内的整个复杂的心理交互环节,有目的、有规格、有计划地启悟受众的智慧,唤醒他者对美术作品内在意涵的认同、接受和内化,并最终达到产生积极的国际影响力的目的。在“共识性”达成的具体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激发受众自我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接受,通过“启悟唤醒”的方式,依赖于原理性知识、规律来诱导观赏者深度思考,发挥自身主体性和能动性以达成认知。这种“非强制性灌输”的方法规避了受众“共识”认知形成过程中的混乱性和盲目性,达到深层次的
①范红,胡钰.国家形象多维塑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
认知层面的理性认同和情感接纳,最终升华为受众的价值意志,内生为一种内在的动机和驱动力,达到“共识”认知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当然,国际影响力的产生依赖美术这个载体所传达的思想和精神。因此,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积极、正面的国际影响力的生成对创作主体的价值观、人格、境界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当下的现实境遇中,创作主体也处于成长和被影响的客观现实下,自我的陶
冶和修养变得极为重要,在密切与社会接轨的过程中应注重实现自我全方面的不断提升。“点滴润饰”形塑强调美术创作从多个侧面、用多种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超越经典叙事模式,力求在丰富细节中点滴润饰勾勒整体面目,形成美术意涵表达的最大化。
三、多措并举建构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传播方式
社会体借助传媒介质了解世界,中国当代美术建构的国家形象经由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得以表达。可以说,传播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国际影响力的产生。在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塑造实践基础上,传播方式可以尝试从如下三个方面提升实效性。
(一)树立艺术家及作品的“品牌化
品牌化””运作理念,推动中国当代美术整体影响力
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美术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品格屹立不倒,成为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一直以来,中国美术文化以一种隐性的模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日本画正是继承辉煌雄浑、以彩为中
心的中国隋唐壁画,继而通过对颗粒材质语言的精深探索而大放光彩。毕加索也曾从中国画中汲取智慧思想,他如此夸赞中国画:“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首先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
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于你们中国……”①事实上,中国画独具气象确为事实。吴道子、张择端、梁楷、赵佶、苏轼、郑板桥、朱耷、徐渭、石涛、董其昌等推陈出新,一再改写画史,艺术理论和创作技法更新迭异,形成了中国画注重象外之象,意境深远的意蕴,及至近现代以来,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皆是艺术成就斐然的大家。晚明徐渭和清初朱耷建立的新文人画传统更是中国画一直以来自律性发展的明证。然而,考据中国声震寰宇、妇孺皆知的艺术大师却为寥寥。
另外,中国当代美术国际影响力薄弱的客观现状也与西方文化强大的整合力息息相关。继中世纪象征主义神学体系之后,西方出现了两个最具文化整合力的观念:其一是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雅格布·布克哈特(Jacob Buckhardt)勾画的“文艺复兴”观念;其二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代化”“现代主义”“现代性”概念。前者重新塑造了一个完整的欧洲、完美的西方,而后者对全球文化进行了新的整合。②在西方“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两个极具文化整合力的观念下,中国当代美术切实成为西方现代性的边缘补充,甚至某种程度上自我认同亦不充分。与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相比较,中国当代美术未建立现代性语境中强有力的话语体系,自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国际影响力。可以说,鲜活的“艺术家”和典型化的“艺术作品”的并置超越了单一的作品展示,极易形成更为强烈的公众效应。由此,一国之美术
①王传杰.野兽主义与现代表现主义绘画[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172.
②孔令伟.事实、自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2008(5):130.
文化影响力的产生是需要文化战略布局的,除了加强完善中国美术独立的话语体系,艺术家以及个人作品应合理进行“品牌化”运作,这种由点及面的文化战略有助于提升中国美术的整体影响力,亦是国家主题性美术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根基。
(二)促进传播媒介多元融合
促进传播媒介多元融合,,提升当代主题性美术传播的活态化
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优化转型升级,特别是新的媒介形态的不断发展,超越以往单一媒介传播的局限性,催生了多元化、立体化的媒介生态格局。事实上,这种新型传播更有力度,更能够凸显无可比拟的时代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一,多传播主体产生持续渗透效应。从传播主体来看,美术边界不断拓宽,受众体的接受面更宽广,从过去的小众体到当下的大众体,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美术密切相关,个体或者体日渐成为传播美术的重要力量,而人人参与、互动点评、网络分享、交流学习等让美术的渗透性更强,中国美术作品的影响力更加深远。其二,国家主题性美术的可接受性和趣味性更强。从媒介形态变迁来看,实现了单一化媒介向立体化媒介的转型,以中国美术精品原作为核心,催生了有声或者无声的纸质和电子化文本,以及以文字、图像、视频为主,具有无限丰富性、活态化特征的新媒体与跨界艺术衍生品,借助于新型媒体和多种终端设备工具进行内容呈现和流转传播,提升了个体和体的选择性空间,增强了衍生作品的可接受性和趣味性。其三,突破时空限制,淤泥固化剂
国家主题性美术的传播机制更为完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各类型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其分享性、互动性、经济性、选择性、实效性等方面的优势更为凸显,完善了传播机制。在新的媒介革命下,顺应时代潮流和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促进和优化多元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提升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传播的活态化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这也是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重新焕发生机、走出国门、塑造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之维。
(三)多场域跨界式联动传播
多场域跨界式联动传播,,增强美术传播的故事性和阐释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念的变化,美术的表达内容进一步拓展,同时技术的革新为美术的表达形式和表现媒介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美术的呈现方式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大美术”观念成为时下美术传播和实践的重要观念,特别是在科技和媒介的助推下,艺术接受显示出视听为主综合化的特征,美术综合化显示出更为强大的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传播应探索跨界式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当下综合艺术成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背景下,各门类艺术间更应该建立互动融通机制,寻求各门类艺术新的生长点。事实上,单一的美术呈现影响力是有限的,跨界式融合存在有其客观的优势。其一,各门类艺术间存在的本然的互文阐释性。例如,习惯将建筑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反之将“音乐”称之为“流动的建筑”;书法和绘画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中国画论中有“书画同
源”一说;绘画与音乐有机融合呈现艺术通感效应,这种相互间的阐释性无疑有助于提升艺术的阐释力和受众的理解力。其二,艺术与非艺术的跨界式融合成就双赢局面。“在艺术和非艺术(比如工艺)之间,其实并不存在一个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有一个范围广大的模糊的灰地带。……中国式的哲学智慧似乎在提醒我们,必须要高度关注黑白之间的灰地带,它们往往是比艺术领域本身更具生产性和创新性的领域。”①越来越多的美术元素与
金属波纹膨胀节①周宪.换种方式说“艺术边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25.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2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56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术   中国   主题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