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注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注井注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注井结构。


背景技术:



2.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体矿物,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石油是重要能源,具有运输储存方便、燃烧后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较小等优点,在世界能源消费的构成中,石油已跃居首位,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采出物含水量大幅升高,导致需要回注的污水量增大。
3.目前大多采用回注井进行注水,但由于污水中含腐蚀性物质,且腐蚀性物质容易粘附在油管上,现有的回注井在使用时难以对腐蚀性物质及时进行清理,容易对油管造成严重腐蚀,同时,现有的回注井连接部分拆装比较繁琐,且密封性不够好,容易造成污水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注井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回注井存在难以及时清理腐蚀性物质导致油管容易腐蚀以及回注井的连接部分的密封性较差导致污水泄露等缺陷,实现了自动对腐蚀物质进行及时全面的清理,加强了回注井连接部件的连接密封性,避免了发生污水泄露的情况。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注井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连接管和井体主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井体主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固定部件;所述井体主管内设置有清理部件,所述清理部件包括转动驱动组件、上下驱动组件和清理组件:
6.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主管内,所述转动驱动组件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转动;
7.所述上下驱动组件与所述清理组件连接,所述上下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清理组件上下移动;
8.所述清理组件用于对所述井体主管的内壁面进行清洗。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和所述井体主管的上端均设置有凸块。所述连接固定部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有上下夹紧组件,所述上下夹紧组件用于将所述连接管的所述凸块和所述井体主管的所述凸块夹在中间。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所述上下夹紧组件包括上挤压块和下挤压块,所述上挤压块和所述下挤压块分别用于挤压所述连接管的所述凸块和所述井体主管的所述凸块,且所述上挤压块和所述下挤压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设置。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所述上下夹紧组件还包括夹紧座、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
12.所述夹紧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主体上,所述夹紧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传动丝杠和下传动丝杠;
13.所述上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上挤压块连接,所述上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上传动丝杠连接;
14.所述下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下挤压块连接,所述下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传动丝杠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所述上传动丝杠和所述下传动丝杠的螺纹方向相反。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所述连接主体的侧壁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所述连接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孔。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安装杆、第一转轴和连接杆,所述安装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主管的内壁面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连接。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所述上下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卡接的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匹配的齿环、往复丝杠和滑杆,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齿环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主管的内壁面上,所述往复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组件与所述往复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组件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安装座和清理板,所述清理安装座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清理板的一端与所述清理安装座固定连接。
2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注井结构,通过将连接固定部件安装在连接管和井体主管的连接处,使得连接管和井体主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连接管和井体主管之间连接的密闭性。当对腐蚀性物质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驱动组件带动上下驱动组件转动,清理组件则随着转动,清理组件在转动时对井体主管的内壁面进行水平清理。同时上下驱动组件带动清理组件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清理组件同时转动和上下移动,使得清理组件可以对井体主管进行水平以及上下清理,实现了对井体主管的全方位清洗。进而实现了实现了自动对腐蚀物质进行及时全面的清理,加强了回注井连接部件的连接密封性,避免了发生污水泄露的情况。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注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注井结构的清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注井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注井结构的连接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连接管;
ꢀꢀꢀꢀꢀꢀꢀꢀꢀꢀꢀ
2:井体主管;
ꢀꢀꢀꢀꢀꢀ
3:连接固定部件;
29.4:清理部件;
ꢀꢀꢀꢀꢀꢀꢀꢀꢀ
5:凸块;
ꢀꢀꢀꢀꢀꢀꢀꢀꢀꢀ
31:连接主体;
30.32:上下夹紧组件;
ꢀꢀꢀꢀ
41:转动驱动组件; 42:上下驱动组件;
31.43:清理组件;
ꢀꢀꢀꢀꢀꢀꢀꢀ
311:滑槽;
ꢀꢀꢀꢀꢀꢀꢀꢀ
312:连接座;
32.321:上挤压块;
ꢀꢀꢀꢀꢀꢀꢀ
322:下挤压块;
ꢀꢀꢀꢀ
323:夹紧座;
33.324:上连接块;
ꢀꢀꢀꢀꢀꢀꢀꢀ
325:下连接块;
ꢀꢀꢀꢀ
326:上传动丝杠;
34.327:下传动丝杠;
ꢀꢀꢀꢀꢀꢀ
411:电机;
ꢀꢀꢀꢀꢀꢀꢀꢀ
412:安装杆;
35.413:第一转轴;
ꢀꢀꢀꢀꢀꢀꢀꢀ
414:连接杆;
ꢀꢀꢀꢀꢀꢀ
421:第二转轴;
36.422:齿轮;
ꢀꢀꢀꢀꢀꢀꢀꢀꢀꢀꢀꢀ
423:齿环;
ꢀꢀꢀꢀꢀꢀꢀꢀ
424:往复丝杠;
37.425:滑杆;
ꢀꢀꢀꢀꢀꢀꢀꢀꢀꢀꢀꢀ
431:清理安装座;
ꢀꢀ
432:清理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下面结合图1和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回注井结构。
40.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回注井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固定部件3。
41.具体的,井体主管2内设置有清理部件4,清理部件4包括转动驱动组件41、上下驱动组件42和清理组件43。转动驱动组件41固定安装在井体主管2内,转动驱动组件41与上下驱动组件42连接,转动驱动组件41用于带动上下驱动组件42转动。上下驱动组件42与清理组件43连接,上下驱动组件42用于带动清理组件43上下移动。清理组件43用于对井体主管2的内壁面进行清洗。
42.在使用时,通过将连接固定部件3安装在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的连接处,使得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之间连接的密闭性。当对腐蚀性物质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驱动组件41带动上下驱动组件42转动,清理组件43则随着转动,清理组件43在转动时对井体主管2的内壁面进行水平清理。同时上下驱动组件42带动清理组件43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清理组件43同时转动和上下移动,使得清理组件43可以对井体主管2进行水平以及上下清理,实现了对井体主管2的全方位清洗。进而实现了实现了自动对腐蚀物质进行及时全面的清理,加强了回注井连接部件的连接密封性,避免了发生污水泄露的情况。
43.进一步的,如附图3所示,连接管1的底部和井体主管2的上端均设置有凸块5。连接固定部件3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主体31,连接主体31上设置有上下夹紧组件32,上下夹紧组件32用于将连接管1的凸块5和井体主管2的凸块5夹在中间。在使用时,将连接主体31安装在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的连接处,通过上下夹紧组件32将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的凸块5同时
夹住,然后将连接主体31与连接主体31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固定部件3,使得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防止了污水泄露。
44.进一步的,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上下夹紧组件32包括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分别用于挤压连接管1的凸块5和井体主管2的凸块5,且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设置。在使用时,将连接主体31安装在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的连接处,使得上挤压块321位于连接管1的凸块5的上方,下挤压块322位于井体主管2的凸块5的下方,然后使得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相互靠近,上挤压块321将连接管1的凸块5往下挤压,下挤压块322将井体主管2的凸块5往上挤压,进而使得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防止了污水泄露。
45.进一步的,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上下夹紧组件32还包括夹紧座323、上连接块324和下连接块325,夹紧座323固定安装在连接主体31上,夹紧座32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传动丝杠326和下传动丝杠327。上连接块324的一端与上挤压块321连接,上连接块324的另一端与上传动丝杠326连接。下连接块325的一端与下挤压块322连接,下连接块325的另一端与下传动丝杠327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对上传动丝杠326和下传动丝杠327施加外力,使得上传动丝杠326带动上连接块324下移,下传动丝杠327带动下连接块325上移,进而使得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相互靠近,实现对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之间的连接的加强,提高了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同理,通过对上传动丝杠326和下传动丝杠327施加外力,即可使得上连接块324带动上挤压块321上移,下连接块325带动下挤压块322下移,然后将连接主体31之间的连接拆掉,即可实现连接固定部件3的拆卸,使得连接固定部件3的拆装更加的方便。
46.进一步的,上传动丝杠326和下传动丝杠327的螺纹方向相反。在使用时,通过对上传动丝杠326和下传动丝杠327施加同一个外力即可同时使得上传动丝杠326带动上连接块324往下移动,带动下传动丝杠327带动下连接块325往上移动,进而使得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相互靠近,无需分别对上传动丝杠326和下传动丝杠327施加不同方向的力,使得连接固定部件3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简便。
47.进一步的,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连接主体3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滑槽311,上连接块324和下连接块325与滑槽311滑动连接。在使用时,上连接块324通过滑槽311与上挤压块321连接在一起,下连接块325通过滑槽311与下挤压块322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上传动丝杠326和下传动丝杠327分别带动上连接块324和下连接块325移动,使得上连接块324和下连接块325沿着滑槽311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使得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了对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连接的加强。
48.进一步的,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连接主体3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座312,连接座312上设置有连接孔。在使用时,通过紧固件穿过其中一个连接座312的连接孔,然后插入另一个连接座312的连接孔,进而将两个连接主体31固定连接在一起。将紧固件拆除即可使得两个连接主体31之间不再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连接固定部件3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简便。
49.进一步的,如附图3所示,连接固定部件3包括两个连接主体31,连接主体31为与连
接管1和井体主管2相匹配的半圆环形状,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位于连接主体31的内侧,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与连接主体31的内弧面滑动连接。在使用时,连接主体31可以更好的贴合在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的连接柱,然后将两个连接主体31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连接主体31的安装更加的方便,且可以更好的安装在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的连接处。
50.进一步的,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均为半圆环形状。在使用时,上挤压块321和下挤压块322可以更好的贴合在连接管1和井体主管2的连接处,进而可以更有效的对提高连接管1与井体主管2之间的密闭性。
51.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转动驱动组件41包括电机411、安装杆412、第一转轴413和连接杆414,安装杆412固定安装在井体主管2的内壁面上,电机411固定安装在安装杆412上,第一转轴413与电机411连接,连接杆414的一端与第一转轴413连接,连接杆414的另一端与上下驱动组件42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安装杆412将电机411固定安装在井体主管2内,然后通过电机411带动第一转轴413转动,第一转轴413转动时带动连接杆414转动,使得上下驱动组件42随着转动,清理组件43随着上下驱动组件42的转动而转动,进而实现了通过清理组件43对井体主管2的内壁面进行清理,可以有效的将粘附在管道上的腐蚀性物质清除。
52.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上下驱动组件42包括第二转轴421、与第二转轴421卡接的齿轮422、与齿轮422相匹配的齿环423、往复丝杠424和滑杆425,第二转轴421与转动驱动组件41连接,齿环423固定安装在井体主管2的内壁面上,往复丝杠424的一端与第二转轴421固定连接,清理组件43与往复丝杠424螺纹连接,滑杆425与转动驱动组件41固定连接,清理组件43与滑杆425滑动连接。在使用时,转动驱动组件41带动第二转轴421以转动驱动组件41为中心转动,第二转轴421转动时带动齿轮422沿着齿环423转动,使得齿轮422带动第二转轴421自转,进而带动往复丝杠424转动,往复丝杠424带动清理组件43沿着滑杆425上下滑动,进而实现了清理组件43的自动转动的同时上下移动,可以对井体主管2进行全方位的清洗,防止腐蚀性物质残留在管道上,避免管道被腐蚀。
53.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清理组件43包括清理安装座431和清理板432,清理安装座431与上下驱动组件42连接,清理板432的一端与清理安装座431固定连接。在使用时,转动驱动组件41带动上下驱动组件42转动,清理安装座431和清理板432随着上下驱动组件42转动。同时,上下驱动组件42带动清理安装座431上下移动,清理板432则随着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清理板432在转动的同时上下移动,使得清理板432可以对井体主管2的内壁面进行全方位的清理。
54.进一步的,清理板432远离清理安装座431的一端设置有刷毛。在使用时,刷毛可以在清理板432移动时对井体主管2的内壁面进行更加有效的清理,确保了清洗效果。
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连接管和井体主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井体主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固定部件;所述井体主管内设置有清理部件,所述清理部件包括转动驱动组件、上下驱动组件和清理组件: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主管内,所述转动驱动组件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转动;所述上下驱动组件与所述清理组件连接,所述上下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清理组件上下移动;所述清理组件用于对所述井体主管的内壁面进行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和所述井体主管的上端均设置有凸块,所述连接固定部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有上下夹紧组件,所述上下夹紧组件用于将所述连接管的所述凸块和所述井体主管的所述凸块夹在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夹紧组件包括上挤压块和下挤压块,所述上挤压块和所述下挤压块分别用于挤压所述连接管的所述凸块和所述井体主管的所述凸块,且所述上挤压块和所述下挤压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夹紧组件还包括夹紧座、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所述夹紧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主体上,所述夹紧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传动丝杠和下传动丝杠;所述上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上挤压块连接,所述上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上传动丝杠连接;所述下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下挤压块连接,所述下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传动丝杠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丝杠和所述下传动丝杠的螺纹方向相反。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的侧壁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孔。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安装杆、第一转轴和连接杆,所述安装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主管的内壁面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卡接的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匹配的齿环、往复丝杠和滑杆,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齿环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主管的内壁面上,所述往复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组件与所述往复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组件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注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
理安装座和清理板,所述清理安装座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清理板的一端与所述清理安装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注井注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回注井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连接管和井体主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井体主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固定部件;所述井体主管内设置有清理部件,所述清理部件包括转动驱动组件、上下驱动组件和清理组件: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主管内,所述转动驱动组件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上下驱动组件转动;所述上下驱动组件与所述清理组件连接,所述上下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清理组件上下移动;所述清理组件用于对所述井体主管的内壁面进行清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对腐蚀物质进行及时全面的清理,加强了回注井连接部件的连接密封性,避免发生污水泄漏的情况。污水泄漏的情况。污水泄漏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

梁戈龙 程振雨 汪义龙 郑洁铭 杨小全 唐朝苗 顾雷雨 王冯 张海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核桃峪煤矿

技术研发日:

2021.12.1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8:2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53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转轴   丝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