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康复中“ABA应用行为分析法”,孤独症干预方法_22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展及沟通障碍、问题行为异常突出是其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严重困扰着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还影响儿童生活的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技能的学习。而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的基础。因此,正确使用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和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应用行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是1987年由 Lovaas报道的。他通过对19例孤独症儿童采用ABA疗法干预2年时间,其中9例儿童疗效明显,这一报道引起轰动。此后一些研究者重复了该实验,也取得了定的疗效。ABA采用的是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来刺激患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其核心技术是回合式教学(DTT)。
  典型DTT技术包括:
  ①任务分析与分解;
  ②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在一定时间内只进行某分接任务的训练;
pigi
  ③奖励(正性强化)任务完成: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给强化;
  ④辅助:根据儿童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帮助;
  ⑤停顿:在2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要有短暂的休息。
  该方法要求个体化、系统化、严格性、一致性、科学性。强调每周40个小时。由于ABA方法结构化、教学系统化、操作目标化,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操作,有一定的实践性。
  ——· 回合式教学简介 ·——
  DTT是ABA的一种衍生方法,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是让儿童坐在教室里被动听老师讲课,但孤独症孩子很难安静坐在那里听课,DTT每下一次“指令”就要求“反应”一次,可以刺激听课者的注意力。DTT使用过程中要把培养的行为分解成若干个子行为,也就是分解为一连串的小步骤动作行为,让孩子按顺序逐个学习每个小动作,最后完成目标动作(希望出现的行为)。
  (一)DTT的要素
  在操作时要利用5个要素:指令、辅助、反应、强化、停顿。
  这5个要素按如下顺序组合。
  (二)DTT的特点
  1.每项目标分解成小步骤,然后一步步学习。
  2.强化性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
  3.使用辅助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
  4.使用强化手段。
  (三)应用行为分析分析法的优点
  1、该方法把所有个体的复杂行为都分解成小单元行为,也就是简单行为,通过回合式教学的方法教会小单元行为,然后再通过训练慢慢把复杂的行为复原出来。例如:洗手,扣扣子等复杂的生活自理行为即是通过这种程序进行训练。
  2、个体化明显。使用应用行为分析法时,程度不同德孤独症患儿,从哪个小单元开始将行教授,从哪个起点开始也不同。
  3、教授的是功能性的课。也就是在课程的选择上选取在患儿社交上的“重要”的行为。
  4、正面性干预的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较正确的行为而不是进行纠正错误的行为。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尽量不让患儿有出错的机会,可能通过及时给予提示的方法实现。
  (四)指令
  指令是指孩子做出反应时所受的刺激,即为实现目标行为而提出的要求。可分为语言指令(让孩子做什么时所说的话)和非语言指令(手势、物品、动作、卡片、视觉)。注意发出语言指令时常伴随的非言语指令,并注意判断孩子对指令的应答是对语言指令的理解还是对动作的条件反射。指令在一定时间里相对统一,掌握后再适度变化。如果指令发出后没有应答,则需要辅助完成指令后再发出指令。指令要及时和简明,这样才有可实现性。
  (五)反应
  孩子对指令发应的标准要一致化,要注意反应中是否有不良行为。一般的反应有4种形式,即正确反应、有辅助的正确反应、错误反应和无反应。无反应的时间定为5秒钟。
  对不同反应的操作步骤如下:
  近年来,儿童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持续有增加趋势。在这种病的长期康复中,专业人员和家长都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我们接触过很多孤独症患儿家长,他们面对这种疾病时,从最初的困惑、无助、四处求医、机械地尝试各种办法到系统的接受或去不知名的孤独症医疗机构进行康复,现在小编给大家来点福利,便于患儿家长理解和掌握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康复方法,引导他们尽早开始正确的康复训练。
  辅助
  辅助又称“提示”,一种附加的刺激,在孤独症孩子不能完成任务时给予的帮助。
  1.辅助有如下形式
  (1)身体辅助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帮助儿童完成正确反应,包括完全身体反应和部分身体反应。
  (2)示范通过演示动作操作过程,帮助儿童完成正确反应。
  (3)位置辅助把剌激物放在孩子容易给出正确反应的位置。
  (4)视觉辅助利用某些媒介引导引导孩子用眼观察学习目标
  视觉辅助包括手势、符号、实物、图片文字等辅助。
  (5)语言辅助用语言补充指令,示意出孩子应该有的正确反应。
  2.辅助注意事项
  (1)辅助要及时,要与强化结合,要尽早撤掉辅助。
  (2)撤掉辅助要以保证正确反应为前提,强度要逐渐减弱,直至撤去。
  (3)遵循5秒钟原则实时等待,在孩子独立完成一两次任务后适当延长等候时间
  (4)在每一级辅助减少或撤出前,孩子能够在此级辅助条件下成功完成几个连续回合。
  (5)如果确定了在辅助水平减弱后孩子做不出正确反应,应提高或返回原强化。
  强化
  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出现某个反应时获得满意的对待,下次遇到同样情况时再做这件事的几率会增高,这种令人满意的对待便是正强化;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出现某个反应时获得不满意的对待,下次遇到同样情况时再做这件事的几率会减低,这种令人不满意的对待便是负强化。
  强化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1.强化的分类:
  (1)饼干、糖果、饮料、水果等与生理需求有关的食物为初级强化物。
  (2)口头赞美、拥抱、微笑等精神鼓励属于次级强化物。强化物使用注意事项
  (1)要因人而异,避免过度强化
  (2)初级强化物和次级强化物要配合使用,次级强化物逐步替代级强化物。
键盘清洗机
  3.强化物的作用方式
  (1)连续性强化即每出现1次正确反应就给予强化,多在建立新行为时出现。
  (2)间歇性强化对出现的反应给予固定(如必须举手发言2次才给1个五角星)或随机(什么时候手边有五角星,什么时候奖励举手的人)的强化,多在维持新行为时出现。强化一般从连续型向间歇性转换,当形成的行为有减弱时可增加强化频率。
  4.辅助和强化的关系
微弱信号检测  (1)相辅相成关系辅助能让孩子明白让他们做什么,强化鼓励他们继续这样做。
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2)辅助程度不同,强化程度也不同对独立完成的行为强化程度要强,对辅助下完成的行为强化程度要弱。
  (3)辅助退缩,强化可能不减弱辅助退缩/消失与强化的降低不一定同步,要视培训目标而定。
  停顿
  停顿的作用
  (1)能使学生对发生的“反应”和“结果”的关系有一个记忆。
风暖加热器  (2)给老师、家长一个时间思考刚才的回合,并且有时间记录患者的反应,也可以训练学生的等待能力。
  2.停顿的目的
  区别两个回合,使得下一个指令开始变得非常清楚。
  ——· 案例导读 ·——
  1.概述与评估
斜管隔油池  南南,男,2岁6个月,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运动能力尚可,但不关注周围事物,对物品、玩具等无任何兴趣,无基本社交能力,目光注意力差,常用负面情绪表达需求,易沉醉于“自我世界”的高兴、自语。
  唤名字无反应,没有社交欲望,无目光对视,没有恐惧感,自语(无准确音),易流口水,无主动语言,哭声小,情绪易激动,不高兴时有坐到地上或躺在地上的不良行为,不
能指认任何物品。
  2.人际交往阶段目标
  改变用负面情绪表示需求的行为。
  3.过程
  初到训练中心,南南哭闹明显,刚进教室就躺倒在地,常哭闹1小时左右。最初1周,固定的时间段里,老师要把南南领到教室里,南南非常反抗,常常哭闹不止,这时老师会全程陪着采取中性忽视的方法,不去用声音或行动制止他,边干自己的事情边留心观察南南的表现(由于妈妈平日面对这种行为容易去抱南南或给他吃的东西,所以让妈妈在教室外面等候),这样干预1周后南南哭闹的时间逐渐缩短,第10天,南南进教室没有哭,反而自己坐在了凳子上,老师立刻给南南吃他喜欢的苹果(奖励)。从这以后虽然南南有时也有进教室哭闹的表现,但时间均较短,或经过忽视处理就很容易矫正,1个月后这种表现就基本上消失了。
  4.解析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521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强化   行为   反应   辅助   指令   孩子   儿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