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方言与吴方言的一些语言现象之比较

西宁方言与吴方言的一些语言现象之比较
语言科学
ISSN1671—9484CN32—1687/G
2009年9月
第8卷第5期(总第42期)478—486
西宁方言与吴方言的一些语言现象之比较*
王双成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上海200234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上海200234
提要西宁方言和安徽境内的江淮官话有相同之处,事实上西宁方言和吴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也有
很多相同的地方,本文主要就西宁方言和吴方言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比较.
关键词西宁方言吴方言比较移民
中图分类号H1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84(2009)05—0478--09
1引言
世居青海的汉族有一种说法:祖上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南京发配到青海的.青海省的几个汉族聚居
县的县志如《平安县志》,《湟源县志》,《大通县志》,《互助县志》等都有相关记载.《化隆县志》和《门源县
志》甚至还有"当地部分回族原是南京珠玑巷人,于洪武初年因触犯皇室,连同大批汉族一起发配来青海
的"的记载.据笔者调查,青海省内汉族聚居区普遍有"先祖来自南京"的说法.
些碑记和谱牒中也明确记载着明代移民青海的史实.修于乾隆年间的《西宁郭氏家谱序》记载其
祖"明初从戎西宁";湟中县大才乡孙家窑村东侧王氏石碑载:"原籍南京,拨户来宁
".1981年在西宁南
滩发现的立于明天启年问的文林郎李世荣墓志载:"先生直隶应天人,始祖侨居西宁."修于道光十二年
的《湟南魏氏家谱序》记载其祖籍为南京应天府临淮县(今安徽凤阳县东部的临淮关)人.修于光绪元年
的《西宁李氏家谱》认为:其祖原为金陵大姓,洪武初徙居西宁卫.(《青海省志?方言志》:2—3)明代迁
到青海的汉族先民来自南京,但南京并不仅指现在的南京市,应该是南京辖区.(周振鹤2007:36)¨j
张成材(1992)曾就青海方言和安徽境内的江淮官话做了简单的比较,二者的确有不少相同之处,音
系方面的相似更为明显.事实上,青海的汉语方言有一些语言现象和吴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也
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本文就西宁方言和吴方言的这些语言现象做初步的比较.(注:本文的"西宁方言"
指西宁片方言)
2语音的比较
塞音三分是吴方言语音方面最大的特点.西宁方言没有浊塞音声母,没有人声,这些和吴方言相比
车载雷达天线[收稿日期]2008年8月11日[定稿日期]2009年7月24日
重新随机进程《语言科学》匿名审稿专家,复旦大学郑伟博士和郭丽博士为本文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致谢.
[1]朱元璋于丙申年三月辛卯改元江浙行省集庆路为应天府,洪武元年八月己巳明朝在应天府建都,称南京.
周围归其管辖的府有17个之多,包括应天府,风阳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庐州府等.
478
水力冲洗门
王双成西宁方言与吴方言的一些语言现象之比较
有着很大的差别.尽管如此,西宁方言和吴方言在语音方面还是有一些相同点的.
古疑母字如"熬(效开一平豪疑),咬(效开二上巧疑),傲(效开一去号疑),碍(蟹开一去代疑),崖(蟹
开二平佳疑),藕(流开一上厚疑),硬(梗开二去映疑),额(梗开二人陌疑),我(果开一上苛疑),鹅(果开
平歌疑),眼(山开二上产疑),岸(山开一去翰疑),业(咸开三入业疑)"等在西宁方言中声母都为En],
吴方言中多为[功](极少数地方声母为[?]),我们知道[日]>[n]是很常见的音变,如"我",李方桂构拟的
中古音为nQ,西宁为Eno.],平安高店为[no.],"我"合肥为[u].
古微母字在今吴方言中多读Ev],如"文,武",有些字有文白异读,文读音多为Ev],如"闻,味"等;部
分喻母字在吴方言中读Ev],这也是西宁方言的一个显着特征,如"维,惟,唯"等.微母字只有在西宁,湟
源等极少数地方为零声母,是语音演化的结果,这些地方的社会系统状态相对较为开放,加之西宁是个
典型的移民城市,普通话是强势语言,语言的变化要快一些.
古汉语蟹,效,流等摄的字,现代汉语方言多为复元音韵母,如官话方言中的I-ai],Eei],Eau3,Eou],
这些复元音韵母的"单元音化"在吴方言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尽管其他方言也有类似的特点,但范围有
限.如上海话"单元音丰富,共十二个.没有前响复合元音,凡北京话的前响复合元音都读作单元音".
(许宝华1988:9)西宁方言也有这样一个显着的特点.西宁方言复元音较少,只有Eia],Eua],Eyu],
I-b],Eud,Eim],Eui]等都是后响复元音韵母,普通话Eai],Eei],Eau],[ou]一类复合元音在西宁方言中
都读作单元音,如"摆Ep~.],~Eph~],太Eth~],代[ta],来[1£.],悲[pi],梅Emi],飞[fi],费[fi],
包[p.],YJEt~],斗[tuJ.],偷Ethm],勾[km]"等.试比较:
中古韵条件例字西宁兰州上海合肥南京北京
●●●-●微合口三等非组微飞肥味le11e1elel
_●●●麻合口三等精知影组爹些夜1leIAi/]lele
广告宣传栏制作歌开口一等端系多挪搓左UUYUUOUo
豪开口一等帮端见系毛刀草高00000OaU
●●●宵开口三等帮端见系表燎小桥101;9101010olao
侯开口一等端见系偷走狗厚uJaUYWeU1oU
●尤开口三等端见系刘酒球右lUl1aU1Y1UJ1eUlloU
钓鱼支架
芯片测试●哈开口一等端见系台来开海££EEaeal
表1复兀晋韵母对照表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和青海毗邻的兰州方言虽然复元音有单元音化的趋势,但很有限,多
数仍为复元音,并和北京话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相比之下,西宁方言复元音的单元音化程度是很深
的,和吴方言,合肥话很相似而和南京话的差别较大.
吴方言鼻音韵尾大都只有一个[日]而无En],或有In]无[功]."如'金'字古音收-m,'斤'字古音收-
n,'京'字古音收.r1,这三个来自不同鼻音韵尾的字,在上海都合流了,一律念为teig..少数地方(如无
锡)有[n]而无[I1],'金斤京'无锡话都是tdn".(詹伯慧1981)青海人学习普通话韵母最大的困难就
是前后鼻音不分,因为在西宁方言中除了普通话的[an]NEar3]两个韵母能区别外,其他几组Eon][a],
[in]Pi],Euon]Euo功],Eyn]N[Yg]在西宁方言中前后鼻音合流,所以在西宁方言中"长针=长征,引子
影子,忠臣=忠诚,人民=人名","金斤京"同音.吴方言和西宁方言分属不同的方言,总的来说声韵
调方面的差别是很明显的,但通过比较,也可以看到二者的一些相同之处.
3词汇的比较
般说,基本词汇是最常用,最稳固的词,西宁方言和吴方言的常用词相同的有很多,本文下面列举
479
语言科学2009年9月
些特征词,即在西宁方言和吴方言中普遍使用而其他方言特别是北方话中不使用或很少使用的词.
西宁方言中对家里最小的孩子有两种叫法:[n£.ka](奶尕)和[ne.kfi"](奶干),两种叫法还可
以带上"子"和"儿",构成"奶尕子,奶尕儿"和"奶干子,奶干儿".对第一种叫法,当地发音人的解释是
"最小的孩子",因为[ka]即"尕",为"小"义;对"奶干"的解释是"妈妈的奶干了".哪种解释更合理呢?
我们认为是第一种,第二种在意义上似乎很难讲得通."Ene鹃]"和佳韵的"奶"同音,泥母,上声,其本字
应是"孀"或"女",很多方言特别是南方方言把母亲叫作"奶",对女儿的叫法读音也同"奶","奶"是后起
字,本字应是"婀".《广韵》奴礼切:"婀,楚人呼母,又奴蟹切".此外"女"在《集韵》中有佳韵上声奴解切
读:"楚人谓女日女",与"嫡"同音."女"上古为鱼部字,从鱼部发展来的中古二等韵只能是麻韵而不
能是佳韵.在长江以南地区,麻韵在前中古期读[e]类音,与佳同韵,后来在中原音的影响下逐渐改读为
[a].现代吴方言温州,瑞安,永嘉等许多地方"女儿"一词的"女"读同"奶",泥母佳韵上声,正与《集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45: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515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西宁   方言   南京   青海   语言   开口   元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