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知识手册

1. 流动式起重机线束装配规范
2. 电容液位流动式起重机线束制作规范
3.
《流动式起重机线束装配规范》
一、 识图与布线
1.装配的零部件应具有检验合格标记                                                                       
2.通览图纸,根据线束图的走向布置,先布长线、粗线、插接件的线束,再布细线、短线、无插接件的线束
3.先捆扎主线束的起点、终点、中间经过的关键点、关键孔位、关键插接转接处;再捆扎各分支线束       
4.线束优选装配在覆盖件的内部或驾驶室内等密闭空间;插接件若裸露在机器的外部,优选放置在箱体或结构件的下面                                   
5.线束不宜布置在空调蒸发器、空调水管和发动机水管等的下方,插接件不应布置在管路下方                   
6.线束应用合适规格的波纹管加以保护和固定     
假牙加工7.若线束附近有燃油管路或气路,一般应遵循以下布置原则:油管居下,气管居中,线束居上
二、 固定与捆扎
1.叉点处应逐渐过渡,不应有明显凸起。若分叉处线束过多,可将分叉点逐渐错开。                                       
2.在分线处应固定主干线,在距分线点不超过300mm处应分别固定各分支线束                         
3.在发动机、发电机、雨刮电机、空调压缩机、散热器、变速箱、空调、电缆卷筒等产生震动的地方,线束和插接件都应固定(扎线支架或线卡等固定方式,扎线支架应两端固定),如插头无法固定,至少距插头150mm之内两边线束有固定        无人机防御系统
4.捆扎好的扎带应剪去多余长度,剩余长度不超过2mm,且扎带的切口应转向非可视面。                                   
5.线束固定时不应受拧旋转
6.主线束的捆扎或固定间距应控制在300mm之内,分支线束的捆扎或固定间距控制在200mm之内
三、 防震、防尘、防潮
1.线束装配时不应拉得过紧
2.线束若裸露在机器外部,用于保护线束的波纹管优先采用全闭口方式;若采用开口波纹管,应用绝缘胶布进行包裹。
3.线束不应落地,插接件应用塑料袋包扎               
云朵制造机4.一个密封堵只接一根导线,防水密封堵处不得并线,线束从驾驶室或电器箱通过过线孔从内到外时,外部线束应低于过线孔;防水型插接件中未用到的空孔应用盲堵加以密封
5.电控箱或电控盒的门体处应采用密封胶条或其它措施加以密封
四、 防高温、防磨损、防折弯
1.线束与热源元件安全距离L应符合以下规定(传感器线束除外):液压油箱或柴油箱 L≥50mm;温度大于120℃的零部件 L≥120mm;排气管、涡轮增压器 L≥150mm
2.用橡胶保护套、装饰条、波纹管等材料包围孔壁一周或包在线束的外围                                     
3.线束在过线孔处优选被稳定固定;如无法在过线孔处固定,应在线束穿过过线孔的前后不超过300mm处的两端分别加以固定                                             
4.线束折弯处应进行适当的保护且折弯应呈一定的圆弧形
5.线束在折弯、拐角处应进行捆扎和固定,线束中不应出现锐角拐点
起重机线束制作
线束制作方法概述:
线束制作前应准备好热缩塑管、粘胶带、波纹管、压线机(或专用夹钳)、锡焊、圆柱形(或片形)插接头(或座)、护套、标签、剥线钳、胶、热塑及工作平台等。
线束制作步骤为:打号→定点并画线→选线→拉线和裁线→并线→初步检查→预扎→包扎→压接→插接件编号→再次检查→预包装→线束成品检验
一、 打号
1.根据线束图及下线表,用编号机打印线号套管。
2.线号应清晰、耐腐蚀,不易丢失、损坏;线径和线号套管。
3.每个线号至少打印两遍,分别套在电线的两端,每根线都要求有线号,并且线号方向保持一致。
4.线号放置位置应尽可能靠近线束端部,最远不超过80mm。
二、 定点并画线
1.通览线束图,了解线束的整体布局、关键控制点、主要分叉点等。
2.根据线束图中各个主线束、分支线束的走向,在线束的起点(一般选择插接件比较集中的地方,如线束与驾驶室或电气控制箱对接处)按照插接件的个数安装线束导向钉子。
3.确定线束各个分叉点,在分叉点上安装线束导向钉子。
4.在各个线束的末端(一般为电气系统的执行元件)安装线束末端固定钉子
ca3660
5.线束起点和末端以及各个插接件、执行元件处应用标签纸标识清楚。
6.在线束工作台上画线,本着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一次画线到位,以免后期布线时返工。
7.产品定型后应固定该机型的定点和画线,以免做同样车型线束时重复该工序。
三、选线、拉线、裁线和并线
1.根据线束图下线表选择相应的电线,对于缺少规格的电线,应在大于规定的线径范围内选择。
2.若线束中的电线缺少颜,应在保证执行元件一侧电线颜不同的原则下选择替代颜。
3.按照线束图及线束工作台上的标记,把相应的电线从起点引到终点,并套上线号,然后把电线端部处理好,以防线号脱落。
4.线束分布明确、合理,无遗漏;严格按图纸要求布线,线束中间不允许断线和接线。
5.根据线束图中线束的长度,每端再留有50mm余量后进行裁线,应严格控制线长。
6.裁线时切口应平齐,不应刮伤线材及划伤线缆外皮。
四、初步检查、预扎和包扎
1.线束中各个电线拉到指定位置,线号完整,电线无缺少或过短。 线束应无打折或扭曲现象,扎带(或胶带)捆扎线束间隔均匀,整齐美观。
2.线长、分支点符合图纸要求。
3.按照线束的走向,把主线束、分支线束、执行元件线束用扎带(或胶带)捆扎起来。
4.根据主分叉、分支等走向方式,在线束分叉点处捆扎结实。
5.靠近扎带的根部剪去多余部分,以防扎带过长不易包扎。
6.把线束分段预扎起来,防止捆扎时松开。
7.根据线束的直径,选择相应规格的波纹管套在主线束、分支线束上;电磁阀插头线束应用黑塑料软管套住。
8.为保护线束,除在配电盒等相对封闭盒体内部装配时外,其它部位应尽量避免电线直接裸露在外。
9.在线束一端为叉形或孔形裸端头以及接插件等压接端子需要有裸线时,线束的末端预留不超过50mm,应用胶带封口,防止线束进水或线号因滑动而进入套管,预留处不用套保护管。
10. 电线暴露在外面,易造成端子松动甚至线束脱落,且易进水和灰尘。为防水、防尘和防松动,线束波纹管应紧固在对插接头里。此时线号(或编号)可打印或书写在插头或插座上。
五、压接
1.根据不同线束规格,选择相应接线端子,用合适的压线设备把端子牢固压接在电线上。
2.接线端子的一端应压接在电线的胶皮上,在保证电路畅通的同时,以防电线脱落
3.防水插接件压接端子前应按照正确的方向套上电线密封塞,以便在插入塑料外壳时保证防水性能。对于压接不牢固的接线端子,应搪锡加固,片形孔式接头应套装热缩套管。
4.密封塞在压接时不应损伤,电线与密封塞之间、密封塞与护套之间无目视可见的间隙。
5.插头端子应插到合适的位置,插接牢固、可靠、到位,无漏插、虚插、错插现象。
马德保半球实验6.端子插接时,遵循“一推二听三拉”的原则,即先推端子到插接件中,听到插接到位的声音后,再拉一下线束,看是否能拔出。
六、插接件编号、再次检查和预包装
1.用编号笔在各个插接件上标记插接件的代号,如-X35、-Y18a等;或在线束的末端增加标识条,用扎带固定在线束上,便于整机布置线束时识别。
2.编号字体应端正,清晰,便于识别。
3.检查各个线束端子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端子压接牢固、到位。
4.插接件的防水装置安装完整,插接件安装防松定位片,没有接线的孔加装密封堵。
5.线束表面光滑、均,无明显油污、毛刺、砂粒、擦伤、裂纹等现象。
6.电线与连接端头压接部分线芯无外露,塑壳、护套完整无损坏。
7.电线的剥线对线芯的损坏(如线芯断、割伤等)不得大于8%。
8.用塑料袋套住插接件并用橡皮筋封口,防止在整机布线时插接件污染、防水圈及标志脱落等
9.整把线束应合理捆扎和包装,松紧适宜,以免影响线束的通断性能
液压系统装配
一、 内部质量
1.在系统安装前,液压元件应进行质量检查。若确认元件被污染须进行拆洗,并进行测试。
2. 液压油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以及各种液压附件在未进入系统装配前,应存放在专用的工位器具上,其所有外露接口与内腔相通的孔,若不能立即装好,应用专用塞、堵封口,或用塑料布包好,严禁用棉纱布,纸屑等物堵塞,防止液压件再次污染。液压件和液压附件在装入系统时,接口处必须保持干净。
3.密封件的标准和规格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严禁用已老化变质而失去弹性或损伤、损坏的密封件进行装配。
4.装配油封和密封圈时,若通过键槽、螺钉孔、或台阶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装配,以防损坏油封或密封圈。
5.在使用密封剂时,必须用汽油将零件清洗干净并吹干后再使用。
6.在工作压力时,各管路连接处、密封件处,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接口不允许渗油。
7. 向油箱加注液压油时,必须使用带滤网的专用加油机进行加注。
8. 各种液压元件密封表面的粗糙度应大于Ra3.2。严禁用密封表面有损伤的液压元件装配。
9. 在液压系统的装配过程中,不得将液压元件落地进行装配。严禁用毛巾、棉纱擦拭液压元件,如需要擦拭液压元件,使用绸布、涤纶布或乙烯树脂海绵进行擦拭。
10. 在接头及管路螺母连接紧固时,只能用手动扳手按规定的拧紧力矩进行连接紧固,严禁用气动扳手进行紧固。
11. 卡套式硬管在装配时,应检查卡套、螺母的预装是否符合预装要求,如不符合预装要求,则不准进行系统装配。
12. 扩口式硬管在装配时,应检查衬套、螺母及扩口密封表面是否符合预装要求,如不符合预装要求,则不准进行系统装配。
13. 焊接式硬管在装配时,必须检查接管、接头的密封表面,螺母、接头的螺纹表面是否有焊瘤焊渣,如存在焊瘤焊渣,则不准就此进行系统装配。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504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线束   插接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