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景观用水水质调查报告总结

苏州古典园林景观用水水质调查报告总结
                ——以沧浪亭、拙政园等古典园林为例
 
作者: “融情水苏州”实践团队    指导教师: 朱燕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displayport转hdmi 摘要:随着一座历史古城以和谐新貌崛起,苏州受到了来自世界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园林作为这座城市的瑰宝更是以示范之姿傲然立于名胜之首。随着各地游客对园林的观赏性需求日益增加,如何使园林水质达到高标准成为了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报告对苏州市包括沧浪亭、拙政园等在内的五处古典园林景观用水水质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取样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总结了园林景观用水水质现状及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用水水质奠定基础;对园林景观用水水质治理方法进行了调查和了解;调查
相关部门对水质管理的要求和政策;探寻园林景观用水水质治理使用方法和最新技术,分析其可行性;对相关园林景观用水水质治理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建议。
 关键字:园林景观水体 修复新技术
 
引言
   
 水是苏州园林的灵气之所在,但是园林之水因其封闭或半封闭的特性,要长期保持清澈的水质非常困难。据市园林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15年来园林管理人员一直在寻求有效的方法,目前主要采取传统的生态恢复技术,即通过清淤、放养螺蛳、白鲢、河蚌种植水生植物 等方式,形成生物链,来吸收水中氨、氮成分,净化水体。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每当闷热的黄梅天来临后或者遇到温差变化较大时,园林池水很快就会浑浊,连带整个园林都黯然失。在传统技术上加入现代科技的手段和设备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向。为此,2004年初,苏州市政府斥资百万元,委托苏州科技学院就园林池塘水质净化和生态恢复技术进
行研究。该内容属于“苏州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示范”课题,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在众多苏州园林中,拙政园和沧浪亭入选为具体研究对象。前者拥有苏州私家园林中最大面积的全封闭水面,后者则有半开放式的水面,因而成为园林治水的典型案例。
 园林一直都是古城苏州的焦点所在。在科技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园林景观用水水质治理也被成功列入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及思考的问题。本文的调查是由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融情水苏州实践团队”于2009年7月6日至7月24日进行的,团队由环境学院朱燕老师和黄天寅老师以及环工、给排专业的十一名同学共同组成,在查阅相关资料、大量问卷调查和结合实际调查检测事实的基础上,指出园林景观用水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进行分析,对园林中景观用水的治理和维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 苏州古典园林景观用水水体概貌(以拙政园、沧浪亭为主)
 
1.1 总述
  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咫尺之间,尽得自然山水之神妙。其中,水景是苏州园林不可或缺的核心景致之一,即使是再小的园林,也少不了那神韵流淌的一湾池水。无怪乎也就有了“园林是苏州的瑰宝,水是园林的灵魂”一说。然而,如今,苏州园林这点睛之笔显得有点黯淡。走马观之,多数园林池塘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浑浊不清,透明度低,感官性状差;水体滞留,受污染后自净恢复能力差;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氨、氮、磷含量大大超过景观水质标准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对园林的自然景观、文化风貌和旅游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1.2 拙政园水体概貌
移相电路
1.2.1拙政园水文概况
拙政园的水面约占园林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园林水系相对独立于周围河道水体,因而水体滞流,基本呈静止状态,受污染后水体自净恢复能力差;其主要污染源为水体的污染内源
和大气沉降,在一定季节呈现明显的水体富营养化,水体的氨氮和磷含量均超过景观水质指标。经长期的监测和观测,拙政园水体在每年10月至次年的2月间常发生水体泛黄、泛褐的现象,严重影响其景观效果。其污染的主要指标为氮、磷、浊度等。
1.2.2拙政园景观水体污染源分析
1.由于外河道受污染
2.水生植物腐烂
3.沉淀物长期淤积,池塘水质恶化
4.特别是每年冬春、秋冬交替季节,还出现“翻塘”现象。
 
1.3 沧浪亭水体概貌
1.3.1 沧浪亭水文概况
    沧浪亭水面有5000 平方米,水深2到3米,与外河道相连,由于该水体一端为“断头”,另一端为“河流”的特殊特征,使其常年处于滞流状态,“断头”部分成为周边污水和地面冲刷物的直接汇集之地;而与南园水系相连的东侧“河流”则成为水系污染物扩散和附近污染物排入河流后的间接源汇。这样,就造成了污染物在水体中不断积累,水体质量不断恶化。
1.3.2 沧浪亭景观水体污染源分析
  1.大量污水的排入
  集中排污口每天排入沧浪亭水体的生活污水达数十吨,排污量最大的两个污染源占全部排污量的近40%%。除此之外,周围居民的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入水中,这些散排污废水的水量也不小。
  2.该水域的水动力条件差,河水滞流,底泥沉积严重。
  由于底泥中积累多种污染物,也会不断向水体中释放。水温升高时,水体会出现发黑、异味,甚至大量翻泡、淤泥成块上浮等问题。
  3.水体有机污染及营养物污染特征明显。
水体透明度差,仅为20至40厘米,常年混浊,颜泛灰泛黄,常有黑臭现象发生。夏季则会出现藻花暴发,水体变绿的状况,作为景观水体,其感官性状受到明显的不良影响。
 
1.4 景观水体常遇问题及基本改善措施
 一、黑臭问题
 1、现象及出现原因
辣椒红素的提取    水呈黑或棕黑;有严重的腥臭味;透明度很低、溶解氧也很低甚至为零。水体发臭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发生生物作用的结果。当水中有机碳、有机氮及有机磷极为丰富时,无论水中是否有充分的溶解氧,只要在合适的水温下,都将受到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的降解,产生各种不同的发黑发臭物质。发生这种现象的水域一般说来是:
汽油机喷雾器
    ① 缺乏固定的补充水源,一潭死水;② 有外来的污染源(点源或面源)③ 由于受严重的有机污染;④ 因水体环境条件恶劣,使水中的菌相和藻相都不合理,有益微生物处于弱势。
 2、改善措施
    ① 切断污染源;② 引水换水;③ 去除上层浮泥。
二、水华问题
 1、现象及出现原因
    水体呈现浓厚的深绿或棕黑,水体表面复盍着一层绿、棕或棕红的藻类层。使水体的景观效果丧失殆尽。出现原因是由于水中营养物质极为丰富,造成藻类过量繁殖。形成水华的藻类有微囊藻、鱼腥藻、水花束丝藻、裸藻、硅藻等。因形成水华的藻种不同所呈现的颜也不同。微囊藻、鱼腥藻形成的水华呈绿;水花束丝藻形成的水华暗绿;裸藻水华呈红棕等。
输电线路监测
 2、改善措施
    ① 消除外来污染源;② 化学除藻法或使用生物型艾可清控藻剂;③ 配置适当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以及建造浮岛;④ 采用絮凝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床)
,脱磷,除藻; ⑤ 运用生物膜技术;⑥ 运用生物投菌技术; ⑦ 合理放养滤食性鱼类和螺、蚌类等水生动物;
仿呢料
三、菁苔问题
 1、现象
    在水质较清、水深较浅又不太流动的水域或者是在水草上面着生一种丝状的,形如棉花一样的绿藻类。
 2、措施
    ① 在无水草又无鱼类的水体可直接投加硫酸铜或杀菌灭藻剂;② 在有鱼类而无水草的水体,可按比例投加杀菁苔剂;③ 在有水草需要保护的水域,可用石灰加草木灰合剂或泼石膏水;④ 遮阴避光
2.水体治理历史
早在民国时期,园主在设计改建园林时,就意识到园水的治理。有的园林在水池西岸,筑
一人工瀑布,由山涧五叠而下,潺潺注入湖中,既增添了景,又通过自然跌水曝气充氧,增加水中溶解氧,激活土著微生物,为微生物繁殖提供足够的氧气,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由于水体污染的复杂性,曝气的方法只能减缓污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
长年的风沙侵蚀和假山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淤泥堆积池底,这些淤泥不断释放分解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逐渐变绿,藻类疯长。70、80年代,园林曾定期的对池塘进行底泥疏浚,由于多数园林水池周边是假山,过度地疏浚底泥会影响假山基础,带来安全隐患;同时疏浚后,水底的营养成分随之消失,水体贫瘠,其生物链无法达到正常水质要求,造成青苔绿藻繁衍而引起的水质恶化;疏浚底泥也是一项耗费财力的工程,90年代以后没有再采用这种治理方式,更多的是传统的罱河泥法,定期适当清理水底淤泥。
生物治理水质是一直被沿用的治理方式,具体措施:投放螺蛳、草鱼、蚌、鲤鱼等,这些水生动物可食水草和水中营养成分,起到调节净化水质的作用;栽种水生植物,如荷花、香蒲、水草等,其根系部分不仅能吸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体功能,还可以向水体中输送氧气,既净化水体又增添水面景。
“流水不腐”,运用这个原理,可在园林水底铺设水管,模拟自然河流,保持水体循环;同
时在合适地点增设出水口三处,藻类繁殖旺盛季节,通过晚间排水、白水进水的换水方式进行水体更新,改善水池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治水方式孕育而生。90年代以来,苏州园林管理曾联系太湖农科所,在藻类繁殖期间投放灭藻灵,进行药物治理水质。然而这种方法虽一时效果明显,久而久之,灭藻灵效能逐渐下降,投加的量越来越多,对水质的二次污染也在不断增加。98年,狮子林曾委托苏州环境研究所,在怡园运用生物逻辑技术治理受污染的水质,07年又有与日本美莱特株式会社签订协议,通过大豆提取物物理方法治理水质。我们发现这些治理方式只沉淀水中污染物,短期内感觉湖水清澈,时间稍长,池底污染物泛起,水质又见浑浊。可见上述措施只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水底污物,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指标而不能治本。
 
 3. 景观水体的修复
 3.1 要求
 3.1.1国家要求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和改善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恢复并保持其水体的自然生态系统,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特制定下标准:
1.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景观、疗养、度假和娱乐为目的的江、河、湖(水库)、海水水体或其中一部分。
2、标准的分类与标准值
Ⅰ.标准的分类
  本标准按照水体的不同功能,分为三大类:
A类:主要适用于天然浴场或其他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
B类:主要适用于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区及那些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
C类:主要适用于一般景观用水水体。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2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497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体   水质   园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