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膜介绍与知识

等电位端子箱什么是隔热膜
隔热膜沿革
普通胶染膜:70年代
俗称茶纸,是将染料混在胶内涂布在PET基材上制成的,是最陈旧的生产方法,隔热率与隔紫外线率及差、薄膜寿命也很短。
聚酯基片(PET)+染工艺+胶(聚氨酯PU)+离形膜
印刷膜:
是将染料印刷在PET基材表面上,形成很薄的有隔热层,韧性低及防爆性能低,不隔紫外线照射,易褪,薄膜寿命也很短。
染工艺+聚酯基片(PET)+胶(聚氨酯PU)+离形膜
双层胶染膜:
是将染料混在胶内涂布在两层PET基材之间,有些制成时因为胶层较厚有一定的质感,也有一定的抗紫
外线(UVB)与隔热(IR)性能,由于成本较低这类染膜仍在市场上销售。
聚酯基片(PET)+染工艺+胶(聚氨酯PU)+聚酯基片(PET)+胶(聚氨酯PU)+离形膜
原膜:
无另添加染料的隔热膜。颜是以PET颗粒原料本身做出PET薄膜成品时呈现的颜,其它特殊颜的PET原膜则,必须在颗粒溶解过程中,加入染料才能实现。原膜特点是质感较好,不易褪,保质期长。
聚酯基片(PET)+胶(聚氨酯PU)+离形膜
浸染原膜:
在PET颗粒制成透明薄膜后,再将PET有如染布工艺般,浸入高温的浸染槽内,里面液体成分有腐蚀性化学物与染料,在PET浸染后,会将PET表面结构破坏好让颜料附着于PET上,此浸染工艺可将透明PE T薄膜染上各种的颜,目前美国产品基本采用此方法制造。
雀榕叶
聚酯基片(PET)+胶(聚氨酯PU)+染工艺+聚酯基片(PET)+胶(聚氨酯PU)+离形膜
金属电镀膜:80年代
通过热蒸发工艺,将金属在真空室内,融化蒸发附着在PET薄膜上,此技术可以将多种金属层附着于PET表面上。真空电镀工艺通常用纯铝镀膜,并可以制成不同透光率和反光度的膜,使膜拥有不同隔热(IR)性能。
聚酯基片(PET)+电镀+胶+离形膜
磁控溅射膜:90年代
取代电镀工艺的新技术,用于真空室内电极作用下,将各种金属靶材带电离子撞击,形成很多撞击出的微小金属颗粒,而附着在PET上制
成多层次密度高,均匀的附着在PET表面上,而形成不同透光率和反光度的膜,使膜拥有不同隔热(IR)性能。并结合各种工艺制成各种独特的隔热膜,多层次的涂布工艺,稳定的彩,质感佳且具有防爆、隔热、抗UV性能。
聚酯基片(PET)+磁控渐射+胶+离形膜
奈米陶瓷膜:90年代中
將陶瓷奈米化後,將基材與膠層混合涂布技术,涂布于PET上進行乾燥後形成的隔热膜,因为不含金属层,同时不易氧化,与金属膜相比寿命更长,具有低反光率及适中的透光率与隔热率。
聚酯基片(PET)+奈米氧化技术+胶+离形膜
铟锡隔热膜:近年来
利用奈米技术将铟锡金属奈米化后,形成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再利用电荷涂布工艺涂布于PET上,形成的薄膜,它具有,高透光率,无讯号干扰还有效的切断有害辐射,以及高效能的抗紫外线(UV)和红外线(IR)。
聚酯基片(PET)+奈米氧化技术+胶+离形膜
作用范围
光谱中的三个波段
中波紫外线(UVB):
波长280-320nm之间,中波紫外线对皮肤有一定的伤害作用,产生强烈的光损伤,会造成真皮血管扩张,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就是所谓的晒伤。
也可导致物品褪老旧氧化等现象。
可见光(VLT):
波长390~770nm之间,此波长段是唯一可被看见的光谱,可见波长段进一步可以分为不同的颜(赤橙黄绿蓝靛紫),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
红外线(IR):
波长750~1000nm之间,其中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远红外线。也是直接感受到阳光“不可见光”的热量,所含能量大,热量高。
热量传递方式
热传导:(Conduction)
两固体在受热不同的情形下,热量高的固体其分子会向热量低的方向流动,相反的热量低会向热量高方向流动,只用於固體與固體間的接觸下,这种现象称之为热传导。
热对流:(Radiation)
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通过循环流动使其兩物體温度均匀的过程。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的热传递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明显,例如雲層會飄動,沸水蒸氣會向上飄。
热辐射:(Reflection)
热辐射是远距离的傳遞方式,它能不依靠任何媒介質,把热量直接从一个系统传给另一系统。热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散发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主要以红外線光进行辐射,例如太阳的热量就是以热辐射的形式,经过宇宙空间再传给地球。
隔热膜作用意识图
结构介绍
隔热基本结构:
聚酯基片(PET),染工艺,电镀,磁控渐射,防划伤层(SRC),抗氧化处理(UV),隔热处理(IR),聚氨酯(PU),及离形膜。
聚酸酯(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又称PET,PET是白或黄、高度结晶物,表面平滑有光泽。 PET,分子结构高度对称,有一定的结晶兼容能力,所以有较高成膜合成性,长期使用温度可耐120℃左右,PET也具有高光学性能,非晶态的PET 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在隔热膜的PET上主要佣有耐冲击性、透明性、无毒性、防渗透、质量轻、。经过电镀、夹层等等各种工艺就成为现在的隔热膜。
聚氨基甲酸酯(PU)polyurethane
聚氨酯涂层剂是当今聚氨基甲酸酯发展的主要种类。涂层后有高柔软性,高弹性;涂层强度好,吸水率低,用于很薄的涂层工艺;涂层多孔工艺上,具有透湿和呼吸性能。
PU涂层剂有:聚酯系聚氨酯;聚醚系聚氨酯,在使用的介质上分为溶剂类和水系类。
锡锑氧化物 (ATO) Antimony Doped Tin Oxide
可作优良隔热粉、导电粉(抗静电粉)使用。其良好隔热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涂料、化纤、薄膜等领域。此外作为导电材料,在分散性、耐活性、热塑性、耐磨性、安全性上有其它金属上得优势。被应用于光电显示器、透明电板、太阳能、液晶显示,也是制作透明隔热涂料的一种。
铟锡氧化物(ITO) Indium Tin Oxides
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它具有很好的、透明性、抗有害辐射、抗紫外线及阻隔红外线等优点。因此涂布在玻璃、PET塑料及显示屏表面上,可增强产品透光性,同时阻隔有害辐射及紫外线、红外线等等对人体的伤害。是一种超越锡锑氧化物(ATO)的一种新革命性涂料,在现今已经取代了许多锡锑氧化物(ATO) 相关所制成的产品。电子鸽钟
于超颖抗磨层(SRC) Scratch resistance coating
(Scratch resistance coating)用于许多物体的表面加工抗磨层,这是一种丙烯酸(acrylic acid)、光反应添加剂、稀释剂混合成液体状,经过涂布工艺于物体表面上,在经过UV固化技术,使物体表面产生硬化,形成耐刮抗磨层。KDYTT
隔热膜相关知识
太阳所散发出的能量,在穿过大气层前已有30%被反射掉,20%被大气层所吸收,剩余50%进入地球表面上。
红外线(Infrared Ray)
为光谱中不可见光的波段,波长为0.75~1000μm。其中红外线又能分为三种波段,近红外线、中红外线、远红外线,是热量主要来源,通常在能量越大,热量也跟随增大。
分为以下三种:
近红外线(Near Intra-Red)氟硅酸钙
波长为0.75~1.50μm之间。
中红外线(Middle Intra-Red)
波长为1.50~6.00μm之间。
远红外线(Far Intra-Red)
波长为6.00~l000μm 之间。
而我们所接触的热能几乎为近红外线为居多,大约占太阳能量的53%,也是人所感觉到温度的来源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7:3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494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工艺   表面   热量   涂布   薄膜   隔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