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混凝土泵送房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施工场地中,混凝土泵送房是用于放置混凝土泵的棚房,将混凝土泵放置在棚房中,可以对混凝土泵起到保护作用,且可以集中位置,以及降低混凝土泵噪声的传播。
3.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送房在工作状态下,内部温度非常高,并且空气质量差,不利于施工人员操作和身心健康,为了改善混凝土泵送房内部的空气质量,需要增加混凝土泵送房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但是,现在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存在结构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包括内部放置有混凝土泵的棚房,所述棚房具有房墙壁,所述房墙壁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分别将棚房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6.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房墙壁的下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房墙壁的上部,所述出风口设有出风器,所述出风器具有将棚房内部的空气抽出棚房外部的风扇,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呈斜向相对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器包括内部具有出风道的出风筒,所述出风道贯穿出风筒的内端以及外端,且与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筒中。
8.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筒呈横向水平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筒的内端朝向棚房的内部布置,所述出风筒的外端连接有柔性筒,所述柔性筒包围形成中空道,所述中空道分别与出风口以及出风道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筒对接在房墙壁上,将所述出气口的外周封闭。
11.进一步的,所述棚房的上部设有朝下延伸的支撑架,所述出风筒穿设固定在支撑架中。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连接条以及呈水平布置的水平架,所述连接条的上端与棚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与水平架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条与水平架之间围合形成支撑空间,所述出风筒穿设在支撑空间中。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条的中部具有上下伸缩变形的弹性段。
14.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架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置于支撑空间中,所述出风筒穿设在支撑空间中,且置于支撑座上。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与水平架之间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置于水平架上,所述
支撑座的底部抵接在弹性垫上;所述支撑座朝上延伸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围合形成有供出风筒的底部嵌入的嵌入空间,所述出风筒置于支撑座上,所述出风筒的底部嵌入在嵌入空间中,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抵接在出风筒的两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进风口设置在棚房的下部,除了具备进风功能外,还可以降低棚房内部噪声的外泄,出风口设置在房墙壁的上部,便于出风口的布置,不会占据棚房内部的空间,便于棚房内部空气的排出,并且,出风口与进风口呈斜向相对布置,在进风与出风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棚房内部空气的大幅度流通,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器的剖切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架与出风筒连接的主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2.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3.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4.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包括内部放置有混凝土泵的棚房100,棚房100具有房墙壁101,房墙壁101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分别将棚房10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25.进风口设置在房墙壁101的下部,出风口设置在房墙壁101的上部,出风口设有出风器,出风器具有将棚房101内部的空气抽出棚房101外部的风扇,出风口与进风口呈斜向相对布置。
26.上述提供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进风口设置在棚房101的下部,除了具备进风功能外,还可以降低棚房101内部噪声的外泄,出风口设置在房墙壁101的上部,便于出风口的布置,不会占据棚房100内部的空间,便于棚房100内部空气的排出,并且,出风口与进风口呈斜向相对布置,在进风与出风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棚房101内部空气的大幅度流通,结构简单。
27.本实施例中,出风器包括内部具有出风道的出风筒400,出风道贯穿出风筒400的内端以及外端,且与出风口连通,风扇设置在出风筒400中,这样,风扇启动后,便于将棚房
101内部的空气通过出风道,并由出风口排出。
28.出风筒400呈横向水平布置,便于出风筒400的布置,且便于出风筒400内部的出风道与出风口连通。
29.本实施例中,出风筒400的内端朝向棚房100的内部布置,出风筒400的外端连接有柔性筒401,柔性筒401包围形成中空道,中空道分别与出风口以及出风道连通。
30.具体地,柔性筒401对接在房墙壁101上,将出气口的外周封闭。出风筒400通过柔性筒401与出风口进行连接,这样,便于柔性筒401将出风口封闭布置,减少安装时间,降低安装成本。
31.本实施例中,棚房100的上部设有朝下延伸的支撑架300,出风筒400穿设固定在支撑架300上,便于出风筒400的布置以及固定。
32.支撑架300包括多个连接条301以及呈水平布置的水平架303,连接条301的上端与棚房100固定连接,连接条301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与水平架303连接,多个连接条301与水平架303之间围合形成供出风筒400穿过的支撑空间。
33.连接条301的中部具有上下伸缩变形的弹性段302,水平架303上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置于支撑空间中,出风筒400穿设在支撑空间中,且置于支撑座上。
34.支撑座与水平架303之间设有弹性垫305,弹性垫305置于水平架303上,支撑座的底部抵接在弹性垫305上,支撑座朝上延伸有多个支撑杆304,支撑杆304之间围合形成有供出风筒400的底部嵌入的嵌入空间,出风筒400置于支撑座上,出风筒400的底部嵌入在嵌入空间中,支撑杆304的顶部抵接在出风筒400的两侧。
35.由于在施工场地,存在多种振动因素,连接条301中具有弹性段302,使得连接条301具有弹性变形性能,使得出风筒400在振动环境可以处于缓冲状态,再配合设置柔性筒401,从而保证出风筒400与出风口之间的连接状态稳固。
36.利用多个支撑杆304对出风筒400的支撑抵接,可以将出风筒400稳固置于支撑架300中,避免出风筒400在振动环境中出现移位等现象。
37.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导向进风口的进风,且降低棚房101内部噪声的外泄,在进风口设置进风器200,进风器200设置在棚房100的内部,且封堵在进风口上,这样,便于进风器200的布置。
38.进风器200内设有多个供外部的空气进入棚房100内部的进风道206,进风道206呈弯曲状布置,相邻的进风道206之间设有吸收噪声的消声结构。
39.进风器200包括进风架201,进风架201内具有中空腔,中空腔贯穿进风架201的内端以及外端;消声结构包括设置在中空腔内的多个进风消声板,沿着自内而外的方向,进风消声板弯曲状布置,多个进风消声板依序上下间隔布置,相邻的进风消声板之间形成有上述的进风道206;
40.进风消声板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进风夹板202,沿着自内而外的方向,进风夹板202呈弯曲状布置,两个进风夹板202之间填充有吸声材料制成进风吸声层203;进风夹板202中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将进风吸声层203与进风道206连通。
41.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道206进入棚房100内部的过程中,增长空气的流动途径,并且,噪声通过进风道206外泄的过程中,增加噪声的传播途径,噪声通过多个通孔,便于被进风吸声层203吸收,从而在便于进风的过程中,且防止噪声的外泄。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放置有混凝土泵的棚房,所述棚房具有房墙壁,所述房墙壁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分别将棚房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房墙壁的下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房墙壁的上部,所述出风口设有出风器,所述出风器具有将棚房内部的空气抽出棚房外部的风扇,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呈斜向相对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器包括内部具有出风道的出风筒,所述出风道贯穿出风筒的内端以及外端,且与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筒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筒呈横向水平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筒的内端朝向棚房的内部布置,所述出风筒的外端连接有柔性筒,所述柔性筒包围形成中空道,所述中空道分别与出风口以及出风道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筒对接在房墙壁上,将所述出风口的外周封闭。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房的上部设有朝下延伸的支撑架,所述出风筒穿设固定在支撑架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连接条以及呈水平布置的水平架,所述连接条的上端与棚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与水平架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条与水平架之间围合形成支撑空间,所述出风筒穿设在支撑空间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中部具有上下伸缩变形的弹性段。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架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置于支撑空间中,所述出风筒穿设在支撑空间中,且置于支撑座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与水平架之间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置于水平架上,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抵接在弹性垫上;所述支撑座朝上延伸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围合形成有供出风筒的底部嵌入的嵌入空间,所述出风筒置于支撑座上,所述出风筒的底部嵌入在嵌入空间中,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抵接在出风筒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送房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混凝土泵送房进风排风结构,包括内部放置有混凝土泵的棚房,棚房具有房墙壁,房墙壁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分别将棚房的内部与外部连通;进风口设置在房墙壁的下部,出风口设置在房墙壁的上部,出风口设有出风器,出风器具有将棚房内部的空气抽出棚房外部的风扇,出风口与进风口呈斜向相对布置;进风口设置在棚房的下部,具备进风功能外,降低棚房内部噪声的外泄,出风口设置在房墙壁的上部,便于出风口的布置,不会占据棚房内部的空间,便于棚房内部空气的排出,并且,出风口与进风口呈斜向相对布置,在进风与出风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棚房内部空气的大幅度流通,结构简单。简单。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

孙立建 徐亚非 翁履谦 丁莉 王睿 韩天宇 周保生 高鑫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4

技术公布日:

2022/11/17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26: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43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出风口   风道   混凝土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