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诊治资料

毒蕈中毒是许多地区常见的临床急诊。由于毒草种类众多,所含的毒素类型更是纷繁复杂,各种毒蕈中毒引起的临床症状以及累及的脏器损害也迥然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中毒分型及规范。新近国外学者提出按早发(<6h)中毒型、迟发(6~24h)中毒型和缓发(>24h)中毒型分为三型,每型再按不同表现分成若干亚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诊治措施。
病因病理
毒蕈所含毒素随品种不同而异,其发病机制亦不同。如含毒蕈碱,主要是刺激兴奋神经节后胆碱能神经;含溶血毒素(如马鞍蕈酸等),作用于红细胞使之溶解;含肝毒素(如毒肽和毒伞肽等)则作用于肝细胞,引起肝坏死;而神经毒素(如异嗯唑类衍生物、蟾蜍素等)作用于神经系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含有吲哚的毒蕈,可致振荡和幻觉,系由于致幻素所致。
1.神经系统表现 中毒表现因毒素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中枢神经损害症状可有流涎、瞳孔缩小、精神错乱、妄想、嗜睡、昏迷等。
2.全身表现一般早期多为胃肠道症状,轻者胃肠道症状消失后即痊愈,严重者可经l~3天的虚假恢复期,除出现神经精神障碍外,出现广泛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呼吸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
检验
余食物或胃内容物中检出毒蕈,必要时可用胃内容物或剩余食物的抽提液作毒蕈碱的动物毒性试验。
微晶钢一、诊断要点
1.详细询问病史,发病前有进食蘑菇史。
热冲击2.发病情况呈多人同食、同时发病。
3.发病与进食时间常在进食后数小时内发病,一般为1~6小时,短者数十分钟,长者十余小时。
(参照:陈镜合,岑烈芳,梅广源.现代中医急诊内科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 475)
二、临床分型
1.胃肠型 多见于粉褶蕈属、乳菇属、白菇属等中毒。此型发病多在进食后0.5~2小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频繁呕吐,剧烈腹痛,大便呈稀水样,可有少量黏液及红细胞,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腓肠肌痉挛,甚至休克、肾功能不全等。
2.毒蕈碱样症状型多见于捕蝇蕈、斑毒蕈等中毒。约在进食后数十分钟~数小时发病。临床表现为内脏平滑肌的痉挛,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流涎、流泪、多汗、喉中痰鸣;瞳孔缩小、视物模糊。重者可出现肺水肿、抽搐、昏迷、脑水肿等危重症。
3.抗胆碱综合征型见于斑褶蕈、捕蝇蕈及斑毒蕈等中毒。一般在进食5~6个小时内发病。表现为面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口干、心动过速、瞳孔散大、烦躁不安等。重者可出现狂躁、谵妄、抽搐、昏迷等。
4.溶血型多见于马鞍蕈、死帽蕈等中毒。多在进食后6~12个小时发
病。临床表现为急性溶血。症见突然寒战发热、头痛、腰痛、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和急性贫血。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急性黄肝萎缩等危重症状。
5.神经精神型多见于角鳞灰伞、光盖伞属、花褶伞属等毒蕈中毒。一般在进食1~6小时发病。临床表现为幻听、幻视等各种幻觉。重者可有迫害妄想、狂笑类精神分裂症,或谵妄、抽搐、昏迷。部分患者可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或末梢神经损害,如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和运动障碍、麻木或强直、膝反射消失等。
6.肝损害型多见于栗茸蕈、斑毒蕈、肉褐鳞小伞蕈、秋生盔孢伞蕈等中毒。本型除对肝脏有严重损害外,对肾、心、脑均有毒害作用,病情严重、凶险,病死率高。此型胃肠道症状缓解后,有一段假愈期,2~3天后突然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表现,甚至出现肝性昏迷。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急性肾衰、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等。(此型死亡率高达50%~90%)
以上6型,因误食毒蕈的种类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临床上常以某一类型症状为主,兼有其他类型症状。
织物整理剂疾病鉴别
细菌性食物中毒:这是由于进食含有大量致病性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后引起的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突然起病、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出现腹中绞痛、恶心呕吐、腹泻频作,多为黏液便或水样便。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表现。粪便中可检出或培养出致病菌。补液及抗感染有效。预后良好。
清除毒素外,采用解毒剂,对症处理。
1.催吐或洗胃 一旦发现毒蕈中毒,应立即催吐或洗胃,直至呕吐物或洗出的胃液呈清水状止。这是清除胃内尚未吸收的毒物的重要措施。
2.导泻洗胃结束时,可在胃管内注入生大黄煎液或50%的硫酸镁40~60ml,以清除肠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3.血液透析对于毒蕈中毒目前尚存争议。
4.解毒剂的使用对于毒性很强的毒蕈中毒,有溶血现象的,有条件可用抗毒蕈血清。
(1)巯基解毒药:如二巯基丙磺酸钠一次5mg/kg,肌内注射,每日3次,两天后改为每日1次,连续5天。
(2)阿托品:对于毒蕈碱样症状可用。一次lmg,每隔15~30分钟一次,直至病人瞳孔散大、皮肤干燥、面潮红、肺部哕音消失,减量维持5~7天。
(3)对于抗胆碱综合征者,可用毒扁豆碱或毛果芸香碱皮下注射,直至瞳孔缩小、口腔湿润停药。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毒素的耐受力。
5.对症
气门摇臂绍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一看生长地带。 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
。 有毒蘑菇菌面颜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特别是紫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
三看形状。 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菌面撕断不变;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
五闻气味。 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纠正水、电解质的失衡,维持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积极并发症。
蕈俗称蘑菇,有些蕈类含有毒素,误食即引起中毒。
  〔临床表现〕
  全世界已知的毒草约百余种,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约80余种。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按各种毒草中毒的主要表现,大致分为四型;
  (-)胃肠炎型由误食毒红菇、红网牛肝菌及墨汁鬼伞等毒蕈所引起。潜伏期约1/2~6小时。发病时表现为剧烈腹泻、腹痛等。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尚未明了,但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中毒者即可迅速康复,死亡率甚低。
  (二)神经精神型由误食毒蝇伞、豹斑毒伞等毒蕈所引起。其毒素为类似乙酸胆硷的毒蕈硷(muscarine)。潜伏期约l~6小时。发病时临床表现除肠胃炎的症状外,尚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用阿托品类药物效果甚佳。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此而死亡。由误食角鳞次伞菌及臭黄菇等引起者除肠胃炎症状外,可有头晕、精神错乱、昏睡等症状。即使不,1~2天亦可康复。死亡率甚低。
  由误食牛肝蕈引起者,除肠胃炎等症状外,多有幻觉(矮小幻视)、谵妄等症状。部份病例有迫害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经过适当也可康复,死亡率亦低。
  (三)溶血型因误食鹿花蕈等引起。其毒素为鹿花蕈素。潜伏期6~12小时。发病时除肠胃炎症状外,并有溶血表现。可引起贫血、肝脾肿大等体征。此型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亦常有影响,可有头痛等症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等多可康复,死亡率不高。
  (四)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因误食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所引起。其所含毒素包括毒伞毒素及鬼笔毒素,两大类共 11种。鬼笔毒素作用快,主要作用于肝脏。毒伞毒素作用较迟缓,但毒性较鬼笔毒素大20倍,能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有可
能抑制RNA聚合酶,并能显著减少肝糖元而导致肝细胞迅速坏死。此型中毒病情凶险,如无积极死亡率甚高。硅片清洗
  此型中毒的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
  1.潜伏期食后15~30小时,一般无任何症状。
2.肠胃炎期可有吐泻,但多不严重,常在一天内自愈。
  3.假愈期此时病人多无症状,或仅感轻微乏力不思饮食等。实际上肝脏损害已经开始。轻度中毒病人肝损害不严重,可由此进入恢复期。
4.内脏损害期此期内肝、脑、心、肾等器官可有损害,但以肝脏的损害最为严重。可有黄疽、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出血倾向等表现。死亡病例的肝脏多显著缩小,切面呈槟榔状,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索支架塌陷,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窦扩张,星状细胞增生或有肝细胞脂肪性变等。少数病例有心律紊乱、少尿、尿闭等表现。
  5.精神症状期部份病人呈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惊厥。可因呼吸、循环中枢抑制或肝昏迷而死亡。
  6.恢复期经过积极的病例一般在2~3星期后进入恢复期,各项症状体征渐次消失而痊愈。此外,有少数病例呈暴发型经过,潜伏期后1~2日突然死亡。可能为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等所致。
1.3临床表现 21例患者在进食毒蕈后1—36小时后发病,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乏力等。其中3例出现流涎、口唇麻木、嗜睡等神经精神症状,4例出现发热、进行性黄疸等肝脏功能损害表现。
1.4辅助检查资料 血常规:WBC >10×109/L 17例,N>70% 19例;肝功能: ALT 40-437U/L 6例;T-BIL>17.1umol/L 4例,D-BIL>6.8umol /L 4例; B超检查显示肝脏增大5例;大便检查具有红细胞或/和脓细胞12例,隐血阳性3例。
2 诊断并分型
急性胃肠炎型14例,中毒性肝炎型4例,神经精神型3例。
3 与转归
3.1 (1)、一般急诊处理 : 温水洗胃、硫酸镁导泻、温盐水高位灌肠并给予吸氧等。(2)、早期使用巯基 (二巯丙磺钠/二巯基丁二酸钠) 解毒剂。(3)、抗胆碱药物(阿托品)的应用。(4)、护肝(甘利欣)。(5)、中药(黄芪、参麦)的早期联用。(6)、对严重肝损伤和出血倾向的患者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7)、补充电解质及能量。
3.2转归 21例患者经住院4-14天,平均7.5天,治愈16例,好转3例,转上级医院1例,死亡1例。
4 讨论
4.1急性毒蕈中毒往往来势凶险,表现多样,变化快,且缺乏特效的解毒剂,易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一般毒蕈中毒分为四种临床类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中毒性肝炎型、溶血型。各型早期均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由于毒
蕈种类较多,常常一种毒蕈可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根据毒素主要损害脏器的靶器官分为五类,即肾毒性毒素、肝毒性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及溶血毒素。其中以毒伞、白毒伞、磷柄白毒伞为主要的肝损害型毒蕈,所含毒素主要为毒肽和毒伞肽,二者毒性稳定,耐高温、干燥,一般烹调不被破坏,并且有强烈的肝损害作用,机制为毒肽特异性抑制RNA聚合酶,有强烈的嗜肝细胞性,能显著减少肝糖原的合成而导致细胞迅速坏死,破坏肝细胞后从胆汁排出,又从门静脉回吸收入肝并成为肠肝循环,不断地造成肝细胞损害,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因此对毒蕈中毒能及时准确地判断、恰当的处理,可大大提高治愈率。
4.2毒蕈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我院所处辖区位于川西高原北部,采食蘑菇主要集中在6-10月;发病多呈体性,通常以户为单位;发病无明显年龄分布,主要与进食毒蕈与否、进食毒蕈量的多少有直接关系。由于患者不能充分识别蘑菇,发病后
提供毒蕈特征不明确,为临床诊断及分型带来一定的难度。
4.3过程中,尽早、彻底、有效的洗胃、导泻、高位灌肠可直接阻断毒素继续吸收,是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4.4早期足量应用巯基解毒剂,对于中毒性肝炎型患者及处于假愈期的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含巯基的药物可与毒伞肽结合,打断了其分子中的硫醚基,使其毒力减弱,从而保护体内巯基酶的活性,达到解毒的目的。
4.5抗胆碱药主要用于有毒蕈碱样表现的患者,早期应用效果明显,其用量笔者比较赞成过程中不强调阿托品化,直到中毒症状消失,患者对阿托品用量能耐受为度[1] 的观点。
4.6在毒蕈中毒患者过程中,联合运用黄芪、参麦等注射液,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黄芪注射液中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多糖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提高巨噬细胞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它能促进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参麦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细胞能量代谢的能力[2]。
手动注油器4.7值得注意的方面 (1) 对于同食而未发病者,应视为病人对待,并作相应的排毒、解毒处理,以防其发病或减轻病情。(2) 对于假愈现象的患者应予
毒蕈中毒是许多地区常见的临床急诊,由于毒蕈种类众多,所含的毒素类型更是纷繁复杂,各种毒蕈
中毒引起的临床症状以及累及的脏器损害也迥然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中毒分型及规范。新近国外学者提出按早发(<6h)中毒型、迟发(6-24h)中毒型和缓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0:22: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408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症状   毒蕈   毒素   表现   发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