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力学分析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力学分析
1.三种垫球准备姿势的比较
   
  1)垫处理球的准备姿势
  所谓处理球,就是指在比赛中,防守队员在一传或者二传不到位的情况下,不能按照正常战 术组织进攻的情况下,将球直接处理到对方的场区或者寻求更好的得分机会将球直接吊到对方场区等空位的球。处理球的落点一般不固定,有的球落点在场区的后场区两个大角附近,有的落在靠近中线的前场区附近以及中场区的中间地带。
  接后场区的处理球的准备姿势
  稍蹲准备姿势一般用于接来球速度比较慢且弧度较高的落点在后场区的处理球。此时其身体姿势应该是:"身体面对来球,成半蹲或稍蹲姿势站立,两手掌根靠紧,手指重叠互握,两拇指平行,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形成一个平面。上体前倾,两腿左右开立,膝关节弯屈,身体重心前移,两脚保持微动状态,便于进行长距离的快速移动,[1]其准备姿势如图1。
  接中场区附近的处理球的准备姿势
  半蹲准备姿势一般用于接速度稍微快一些弧度平一些落点在中场区的处理球。通常采用半蹲 的准备姿势。此时其身体姿势应该是:身体正对来球成半蹲姿势站立,两手掌根靠紧,手指重叠互握,两拇指平行,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形成一个平面。上体前倾,两腿左右开立,膝关节弯屈,身体重心前移,两脚保持微动状态,便于进行近距离的快速移动。半蹲准备姿势比稍蹲准备姿势的身体重心略低,上体前倾稍大,两膝关节弯屈稍大,身体重心前移,脚跟稍离地,膝部的垂直投影线影落在脚尖前面,其准备姿势如图2。
  接靠近中线附近的处理球的准备姿势
  低蹲的准备姿势一般用于接落点在前场而且比较靠近中线附近的处理球。其姿势应该是:两眼注视来球方向,身体正对来球成半蹲姿势站立,两手掌根靠紧,手指重叠互握,两拇指平行,手腕下呀,两臂外翻形成一个平面。上体前倾,两腿左右开立,膝关节弯屈,身体重心前移,两脚保持微动状态。此时身体重心比半蹲姿势重心更要低,重心更要靠前,两脚开立的距离比较大,两膝关节弯屈程度更大。膝部前移,膝部投影线落在脚尖前;上体前倾,肩部的垂直投影线超过膝部,其准备姿势如图3。
  2)垫发球的准备姿势
  在排球比赛中,由于发球的速度比较快,距离比较远,而且由于发球性能不一样,其落点力量均不稳定,所以在接发球时通常采用半蹲的准备姿势。此时其身体姿势应该是:"两眼注视来球方向,身体正对来球成半蹲姿势站立,两手掌根靠紧,手指重叠互握,两拇指平行,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形成一个平面。上体前倾,两腿左右开立,膝关节弯屈,身体重心前移,两脚保持微动状态,便于进行近距离的快速移动。"[2]半蹲准备姿势比稍蹲准备姿势的身体重心略低,上体前倾稍大,两膝关节弯屈稍大,身体重心前移,脚跟稍离地,膝部的垂直投影线影落在脚尖前面。接发球时,双手置于腹前略向前伸,其准备姿势如图2。
  3)接扣球的准备姿势
  在排球比赛中,扣出的球力量大、速度快、弧度低,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短,基本该采取低蹲的准备姿势。其姿势应该是:"两眼注视来球方向,身体正对来球成半蹲姿势站立,两手掌根靠紧,手指重叠互握,两拇指平行,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形成一个平面。上体前倾,两腿左右开立,膝关节弯屈,身体重心前移,两脚保持微动状态。此时身体重心比半蹲姿势重心更要低,重心更要靠前,两脚开立的距离比较大,两膝关节弯屈程度更大。膝部前移,膝部投影线落在脚尖前;上体前倾,肩部的垂直投影线超过膝部。"[3]如图3
推拉活动护栏  2.三种垫球动作手臂与地面所成角度的比较
 
  1)接处理球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分析
  一般处理球的落点不固定,多数处理球的落点在场区的后场区两个大角附近,靠近中线的前场区附近以及中场区的中间地带。在接处理球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应当比较小一些,目的在于使得反射角加大,以便使出球的路线与地面接近45o角。当然这要视处理球的落点落在场区的情况而定。
  处理网前球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
  此时由于来球弧度很大,来球路线几乎与地面垂直。为使把来球垫到位,通常采用低蹲的准备姿势,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几乎很小,手臂几乎与地面平行(如图4)。
  处理中场区球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
  此时来球落点在场地的中场区附近,由于中场区附近的处理球大多是弧度稍微低一些的来球,为使来球飞向网口预定的目标,手臂与地面的角度尽量接近45°左右(如图5)。
  处理后场区球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
  由于来球落点在后场区附近,为使来球与手臂反弹后飞向网口附近的预定目标。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也比较大(如图6)。
  2)接发球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分析
 
  接轻飘球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分析
  由于飘球飞行路线弧度大一些,球的落点大多在中后场区附近。为使求在垫今后能飞向网口附近的预定目标,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应大一些(如图7)。
婴儿背带  接大力量的跳发球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
  由于大力跳发球的击球点比较高,球的飞行路线比较直,球的落点在中场区附近,为使球反弹后出球路线接近45°。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在30°或者更小角度(如图8)。
  3)接扣球时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
空气滞留层
  由于扣出的球飞行路线接近于直线。球的落点多在中场区附近。为使球与手臂反弹后飞向预定目标,手臂与地面所成的角度约为30°角或者更小的角(如图8)。
  3.三种垫球动作的力学分析
  1)垫处理球手臂发力的情况分析
  接处理球时,来球速度慢,球体与手臂发生碰撞属于非完全弹性碰撞,此时损失一部分动能。单靠球体与手臂反弹,反弹后的速度会减小,球不能飞向预定的目标。因此手臂在击球一瞬间应主动迎球发力,球体获得一定的速度后飞向预定目标。这一过程中,手臂随球反弹方向随前主动用力,手臂与球体反弹方向一致的主动用力F和手臂与球接触的时间t,球体得到一个冲量Ft。据动量定律,球体得到一个与球体反弹方向相同的速度的增量mv。从动量定律公式Ft=m·v中可以得出球体得出手臂主动用力使球体速度增大。
  2)垫扣球手臂发力的情况分析
  接扣球时,手臂与球发生碰撞时处于被动用力的情况。此时来球速度快,力量大,球体与手臂发生碰撞的时间短(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完全弹性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定律Ft=mv,
如果手臂对球体迎球发力,那么来球将以更大的速度反弹飞出,此时很难保证球达到预定的目标。为使球体以合理的速度飞向预定目标,手臂对来球必须进行合理缓冲,合理缓冲的过程就是手臂对来球被动用力的过程。缓冲过程中,手臂在与球体碰撞时,随来球飞行方向积极移动,使球体与手臂接触的时间加长,缓冲来球力量,减小反弹速度。
  3)接发球手臂发力的情况分析
  接发球时,就要依靠手臂对来球速度、力量等本体感觉控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球感"。因为有些来球情况不是很明显的要对其进行主动发力或者对其进行缓冲将球控制垫击到预定目标。利用手臂对来球力量的特殊感觉来判断,在击球过程中哪一阶段是需要主动发力哪一阶段需要过渡缓冲。例如,在底线附近的球在斜向上发力的过程中,手臂主要的用力方向是向前的;在中线附近的球在向斜上方缓冲发力的过程中,手臂缓冲发力主要是向上的。合欢椅
  4.三种垫球全身协调用力过程比较
  1)接处理球
  "在垫击轻球时,人体应当主动伸膝、提髋使身体重心向前方提高;接着提肩、抬臂迎击来球,最后顶肘,压腕的动作击球。在这个用力过程中。伸膝,展腰、提肩,抬臂.顶肘压腕动作,形成一个协调、连贯的合力击球,"[4]有明显的全身协调发力这一过程。
  在垫击球点低于膝的球时,采取低蹲的垫球准备姿势。人体两膝关节弯屈程度大,重心低,很难运用下肢蹬地的力量进行垫球,更加难以运用全身的协调用力。垫球时,只能利用提肩抬臂动作,这个过程中还要结合屈肘和翘腕动作击球,这一过程全身协调用力不明显。
  2)接发球
  金属表面耐磨涂层①接一般发球
  在接落点在中后场区的一般来球时,由于来球速度和力量相对较小,为使球飞向预定目标,人体应当主动伸膝,提髋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提高,接着提肩,抬臂迎击来球,最后项肘压腕。整个垫球过程形成了一个协调连贯的动作过程,这一过程是明显的全身协凋发力过程。
  接大力量发球
  垫大力量发球时,由于来球速度快、力量大,人体应当含胸收腹,屈膝收臂缓冲来球。这一过程全身协调用力不明显。
  3)接扣球
  接扣球时,由于来球速度快、力量大,常常在低蹲姿势下仅仅依靠屈肘和翘腕的动作缓冲。很难运用下肢和腰部的力量协调用力,这一垫球过程全身协调用力不明显。
  四、小结
  1.学习三种垫球技术时应抓住其特点
  1)准备姿势在垫球技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技术动作,在学习垫球技术过程中,应该体会到处理不同高度来球时,身体重心位置和膝关节弯屈程度以及脚步微动状态等所产生的影响。
  2)垫球技术中,手臂对来球的用力也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在处理不同性质的来球时,
要靠手臂对来球速度、力量等本体感觉控制,把握用力的力度。
摇臂
  3)垫球时手臂的放置是调节手臂与地面所成角度的关键。在学习垫球技术时应该认识到如何运用调节手臂与地面的夹角来控制球的起飞角。
  4)垫球时全身的协调用力程度在处理三种来球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当认真体会。
  2.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充分结合
  1)体会垫击不同性质的来球
  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或队员在同一位置垫击不同性质的来球,使其飞向固定目标。使其体会到不同力量,不同弧度的来球如何处理,逐渐增加学生手臂对来球的控球能力,培养"球感"。然后在学习动作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使他们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结合、相互促进。
  2)体会垫击不同位置的来球
  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或队员在不同位置垫击相同或者相近性质的来球,使其飞向固定目标。使其在处理各种来球时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好的促进技术动作的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1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403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手臂   来球   过程   姿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