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云丽,谢俊,谢佳迪
来源:《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年第6期
    [摘要]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并存的“二重化”社会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显示出种种危险的“倾向”。当西方文化思潮、政
    治分裂势力、网络技术异化以及网络负能量等方面日益成为纠缠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病
    源”之时,消解这些危及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之祸根就显得尤其必要。为此,唯有掌握网络
    话语主导权、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建构实事求是的理性技术观以及增强网络监管能力
    和健全网络法律制度,才能还大学生一个清朗的互联网空间。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8)06-0001-05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何谓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
    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1]200意识形态安
    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青年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而辨别能力有限,
    很容易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渗透侵蚀,这给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
    诸多不利影响。
    网络技术的普及造就了一个便捷的全域性通信方式,同时也推动了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各国
    相互了解,多种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交融;各种价值观通过网络带给
    人们一种鲜明的视觉冲击。然而“当网络主体趋虚拟化之潮涌向现实并使社会‘二重化’分
    为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之后,网络社会引发的安全问题便与时代结伴而生”[2]。
    问题衍生之后,作为祖国新鲜血液的注入者——大学生,却往往囿于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种
    种诱惑而难以脱身。为矫治大学生由此引发的种种“病态”,出问题缺漏,需厘清大学生
    在网络意识形态方面出现问题的缘由,才是化解问题之策。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
    全域性网络空间飞速发展,问题也随之衍生,由问题所导致的严重恶果已被诸多社会惨相所
    证实。欲解其难,必究其题,因此只有厘清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严峻问
    题,才有可能在保障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时做到进退有度、游刃有余。
    (一)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
    西方国家秉承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以反映资产所有者的利益和要求为行为准则,一直试图以
    某种方式为他们的剥削到合理的理由,并肆无忌惮地倾销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妄图诱
    使我国当代青年学生陷入其编织的意识形态圈套
    ,进而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威胁,企图在上层建筑方面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遏制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发展。敌对势力还利用网络的无边界性,窃取我国的重要信息,
    以期夺取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妄图以西方民主模式和政治体制代替我国中国特社会主
    义的经济体制与民主模式。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与攻击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极易发生扭曲或错位。
    (二)政治分裂势力的侵蚀
    那些以分裂中国为目的的政治分裂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颠覆,肆意攻击
    我国政治制度,试图破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有些网站故意以某些具有吸引力的标
    题激起大学生的好奇心,实则发布具有煽动性的内容,试图颠覆中国优良传统和历史的
    本来面目
    ,妄称台湾、西藏、香港为“国家”,以期达到思想同化之目的,壮大其“阵营”。某
    些国家打着清除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弊病”之旗号,实则进行宗教渗透。不法分子
    违背人类道德,肆意散布“法”等信息。这些分裂势力的行为严重扭曲了当代大学
    生的伦理观念。当“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3]97。
视频浪涌保护器
    例如2017年9月,香港新任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女士的长子因精神抑郁坠楼身亡。该校
    “港独”分子竟然在“民主墙”上留言,为蔡若莲女士失去儿子而欢呼,称“恭喜蔡匪若莲
    之子魂归西天”。这种违背伦理标准的言行,其危害是长期性的;一旦转化为实在的东西,
    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更是毁灭性的。蔡若莲之所以遭受如此攻击,与她之前曾多次发表过支
    持香港学校多教普通话,以及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与中国发展模式的言论有很大关系。试
    想这样“歹毒”的学生将来一旦成为教师,不知会毒害多少青年学子。
    (三)网络技术异化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联姻”催生网络虚拟社会的诞生,但网络社会空间中的“异化”
    现象则日益束缚着人们的思维和实践。从本义上说,技术显示了人类对客体的工
    具性认知,具有自身的中立性。然而,技术却在自身发展中走到人的对立面,并在无形中伤
消音工程    害到了人,出现了负面效应。“所谓技术异化,指人利用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对象,同人的本
    性及实践相对立,抑制并影响着人的实践性生存的现象。”[4]甚至有人认为“世
    界的主人正在变成机器的奴隶”[5]90。当然,这种“由技术所引起
    的异化,就是为物质方便和增加利用非物质世界的潜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6]122
挤压成型机
    。由此,在网络社会技术异
    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个人观念、社会意识开始与主体分离、疏远甚至对立,相应地发生一
    系列分散化趋势。这时候,非主流意识形态极易趁虚而入,引起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的逆反心理甚至出现信仰危机。在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如果大学生出现这些
    现象,那么必将成为一大潜在隐患,甚至会污染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纯洁土壤。
    (四)网络负能量的冲击
    互联网在新颖且独特地改变信息流动和传播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信息的滋长,无形中
    造成一种迷乱的社会假象。马克思说:“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
    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7]611即在网络空间
    中愈来愈多负面情绪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逐渐淹没在负面信息之中,对社会形成一
    种的不良印象
    。加之我国的网络信息缺乏严密而周全的监管机制,某些舆论“大咖”因自身对现实境遇的
    不满,往往带着负面情绪夸张解读社会事件,肆意发表负面消息。这些负面消息一旦形成强
    大的舆论场,就会像梦魇一样纠缠大学生的头脑,大大挤压正面舆论的活动空间,使主
    流意识形态宣传被排挤至思想的边缘。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原因
    欲解其惑,必先究其源。导致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话语主导权缺失
    此种情况源于两个方面:其一,由美国发起并主导的因特网借助其信息传播优势大肆推销其
    实用主义价值观、美国式的民主和侵略性文化,并对非同类意识形态进行恶意的过滤和曲解
    ,以实现他们所谓的“信息自由流通”原则。与此同时,美国还在互联网上发布以消遣、娱
    乐和舒适为内容的所谓大众文化产品,以掩饰其社会存在的内部冲突和分裂缺陷。在此影响
    下,部分中国大学生便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信任感,甚至逐渐丧失自己民族应有的自尊心和
    自信心。其二,英语是因特网的通用语言,此种情况对非英语国家是危险的。一个民族的核
    心语言一旦被英语覆盖,屈服于英语的霸权地位,势必造成该国或该民族失去民族凝聚力,
    丧失网络话语主导权,就可能使整个民族陷入危机。
    (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不到位
    许多大学生对虚拟客体过分依赖,在无形中丧失了自我,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
    信仰。究其缘由在于意识形态宣传不到位,教师厌教与学生厌学成为常态。“灌输式”教学
防砸安全鞋    很难实现高校“公共课堂”与意识形
    态内容的有效结合,更不用说使多数大学生在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历史认同、制度认同
    和未来认同的基础上把握住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在此情况下,多数学生极易沉溺于网络
    社会空间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漩涡而难以自拔,最终丧失本真的自我。而一些恶意“宗教
    渗透”者伪装成“解救人的精神焦虑”、“摆脱人的现实苦难”及“普度众生”的神灵,利
    用虚拟空间的虚幻给拥有纯洁心灵的大学生以灵魂的安顿和精神的抚慰。这种虚幻的意识导
    致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认知失常,丧失了自身主流思想和行为的尺度。果蔬纤维代餐粉
    (三)理性技术观认知缺陷
    “技术会揭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
    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8]152虽然技术具有中
    立特性,但技术的发展会对意识形态产生反面影响。一般而言,网络是源于技术并作为人类
    虚拟实践的空间而存在的。在虚拟世界中,网民尤其是大学生体理性技术认知缺陷,容易
    被多种意识形态侵蚀而失去“理性”本真,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假象迷雾之中而不能自拔。
    由于技术理性的认知缺陷,虚拟主体逐渐被多种意识形态所捕获而变成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俘
    虏。因而,消解网络技术异化成为解救当今大学生摆脱非主流意识形态侵扰的良策。
    (四)网络监管和法律制度不健全
    鉴于网络时空的无限性、信源的随机性及信息的偶然性,要真正实现实时监控则成正面控制
    之难题。因此,建立即时性全面网络监管和构架后续的法律规约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此方能
    有效控制网络信息的泛滥及碎片化影响,也能即时监控计算机病毒等对网络虚拟空
    间的侵害,净化网络空间环境。从法律上看,建构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既能实时惩治网络
    犯罪,又能警戒其他虚拟网络主体规范其网上行为。因此,“要加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3:2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1397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   大学生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